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553|回覆: 2

沙頭角 今昔與未來之變

[複製鏈接]
簽到
288
發表於 2012-8-6 22:45: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7/23/FC1207230001.htm

沙頭角,和羅湖一樣,是一個同時存在於深圳與香港地理坐標中的小鎮。在這裡,有香港持續封閉了數十年的邊境禁區,有「一街兩制」、聞名遐邇、曾經享譽全國大江南北的中英街,有勤勤懇懇、辛苦勞作的新界原居民。沙頭角的過去是怎樣的,未來應當怎樣發展?不久前,本報專訪深圳中英街博物館館長孫霄,聽他講述沙頭角的故事。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孫霄館長,是研究沙頭角問題的專家,目前是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館長。據孫館長介紹,「沙頭角」這一名稱,來自於清朝的一名官員。清朝末年,南頭縣城有一位官吏乘坐轎子到東部地區視察。清晨,當官吏登上梧桐山時,只見到遠處的地平線上,一片銀光閃閃的沙灘之端,火球般的太陽正從東邊冉冉升起,此時,月亮仍舊懸掛在西側的海角。這位官員陶醉於眼前美麗的海景,他走出轎子時,詩興大發,脫口吟出「日出沙頭,月懸海角」的詩句。這句詩,就成為沙頭角名稱的由來。直至今日,當遊人站在梧桐山羅沙盤山公路一側向大鵬灣方向眺望時,海上日出的光芒,照射著起伏跌宕的山巒,海天一色的美麗景象隨時撲面而來,讓人流連忘返。
客家人的樂海
 孫館長說,在沙頭角地區,從人群的淵源上來看,很多其實是客家移民的後代。在這裡,曾經居住著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族群,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客家人。在族群遷移的過程中,民間信仰與生活模式也逐漸發生著變化。從粵北山區遷移到沙頭角的客家人,將農耕技術也帶到這裡來。他們起初並不習慣出海捕撈,人們也只是使用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維持生活。但是久而久之,他們適應了濱海的文化與生活,形成了不同於其它地方的客家文化。比如,客家人傳統上是信仰土地神的。但是,當他們來到沙頭角以後,面對海產豐富但又喜怒無常的大海,逐漸接受了當地居民對天后的信仰,深信海神天后可以保佑他們出海平安。於是,當地的民眾經過商議之後,就集資在海邊修建了一座天后宮。
 人們出海所捕撈的魚,已經和他們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魚,不僅僅是大海中的生物,也給客家人的生活帶來了新的希望。豐收的季節和捕撈的失意在人們的心中產生巨大的落差與疑惑,人們在祈求神靈保佑出海捕魚取得大豐收的同時,甚至開始崇拜魚。沙頭角當地的居民,在祭拜「神魚」的過程中,都會高高舉起「魚頭大信、順風得利」的旗幟。後來,這種祭祀活動逐漸演變為一種民間舞蹈——魚燈舞。人們在舞起魚燈時,仍舊保留著這一信仰。這種從原始社會就產生的自然崇拜,始終與生產活動密不可分。
中英街曾有黃金時代
 討論沙頭角的歷史與現實,就不能不談到中英街。這是位於沙頭角鎮內的一條街道,全長大約兩百五十米,一側是香港,一側是深圳。街道兩側,有各種商舖,每日迎接著來自各地的遊客。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這條街也呈現出一街兩制的風貌,時不時能看到香港和內地的邊防人員並肩而行、相互問候。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是中英街發展的全盛時期。那時的中英街,是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也是香港社會經濟的一個縮影。在個人遊沒有開通的情況下,成千上萬來自中國各地的旅客,都會前往沙頭角的中英街購物、參觀,過一把「到香港」的癮。孫館長介紹說,在中英街發展的黃金時期,旅客可以在中英街深港兩側的商店自由行動、隨意購物。那時,內地的民眾生活水準有了較大的提高,加之進入中英街的程序也簡化了不少,因此參觀人數急劇上升,最多時,一天有多達十萬人入關。鎮內的各種商舖,日營業額大約在百萬元以上,最多時達到四百多萬元,而銀行的年交易量在旺盛時有十多個億元。
 但隨著個人遊的開通,中英街作為「香港窗口」的地位急劇下降。另一方面,據孫館長介紹,中英街早期繁榮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中國內地尚處於計劃經濟的末尾階段,市場經濟體制還未正式形成,商品供應渠道較為單一。但是,這些問題如今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中英街乃至沙頭角的發展,確實到了一個轉折點,需要對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長遠的規劃、研究、定位與思考。孫館長認為,中英街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因為一街兩制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很多香港人沒有來過中英街,失去了一個近距離體會「一街兩制」的機會。
 孫館長說,中國內地已經在2002年將沙頭角邊境的內地一側禁區改為特別管理區,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可以服務旅遊業。但是,香港一側的邊境禁區,直至今日尚未解除。禁區制度的存在,導致進出關不通暢,同時也令進入沙頭角的內地遊客行動受到限制。例如,由於無法獲得禁區通行證,香港人無法進入中英街,無法參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無法深入了解中國歷史。另一方面,在沙頭角鎮內的內地遊客,只能夠進行簡單的參觀遊覽,加之陸路不通,深港兩地交匯的水域也被封鎖,導致新界北區的環島遊至今無法開通,從而造成了新界旅遊資源的大大浪費。因此,孫館長建議,檢討禁區制度,是關乎沙頭角未來發展的大問題。
跨界設立博物館
 1999年5月1日,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位於沙頭角鎮內環城路中英街一號界碑的東側,是一座專題性地方志博物館,收藏有千餘件近現代歷史文物、民俗文物及千餘幅珍貴的照片。館內共設有4個展廳,分別為:第一展廳——歷史沿革與生活風俗,第二展廳——東和墟市、英國割佔、「3.18」勘界,第三展廳——抗日救亡、翻身解放、邊防禁區和第四展廳——改革開放、百年夢圓、美好明天。
 目前的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是香港的國民教育基地,位於中英街界碑附近,是活化的歷史教材。孫館長期待,待香港一側的禁區解除之後,深港兩地能夠合作,對現有的中英街博物館進行擴建,博物館的一側建在香港,一側建在深圳,讓香港的中小學生和青年人能夠以步行的方式進入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進入祖國內地,深入了解香港的歷史以及中國內地的發展與變化。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2-8-6 22:46:10 | 顯示全部樓層
禁區,也就是香港與內地接壤的邊境地區,居住於當地的原居民進出邊境地區,都需要禁區通行證——即俗稱的「禁區紙」。非邊境地區的香港居民若想進入邊境地區,除了需要申領禁區紙之外,還需要禁區居民提供擔保,否則是不能夠進入香港邊境地區的。目前的邊境禁區制度,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彼時,為了打擊非法越境,港英政府在新界與內地接壤地區構築隔離牆與鐵絲網,同時將靠近邊境線的大片邊境地區土地劃為嚴格管制區,沒有有效證件,任何人不得進入,從而在內地與香港之間,形成一個緩衝地帶。
 邊境禁區制度的實施,實際上是上世紀特殊年代的產物。今天的內地,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經濟的發展,民眾的生活水平有了飛速的提高,「逃港」、非法越界已經成為了歷史名詞,亦不存在任何再次發生此類社會事件的因素。另一方面,隨著內地與香港經濟聯繫的緊密,走私活動呈現出多種形式的變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不能夠僅僅因為打擊走私,就封閉了邊境地區的大片土地,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
 事實上,由於長期實施禁區制度,造成了土地的閒置、浪費,邊境居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經濟發展緩慢等諸多問題。以中英街為例,由於禁區制度的存在,前往沙頭角地區旅遊的內地遊客,無法深入這個地帶觀光、購物,只能夠止步於二百四十米長的街道上;同樣,普通的香港市民,由於無法取得禁區通行證,也無法前往新界北部的郊野地區度假、郊遊。因此,對禁區制度進行檢討,使其適應時代的發展,加快兩地的融合,已經成為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香港回歸祖國已經十五年,邊境界限意識,隨著經濟活動的深入,已經趨向模糊。以中英對峙時代的思維,繼續強化現有的禁區政策,已經顯得不合時宜。今年2月15日開始,沙頭角和米埔大部分邊境禁區「解禁」,而今次沙頭角6條村開放(塘肚村、新村、木綿頭村、蕉坑村、擔水坑村和山嘴村),但不包括有社區設施的沙頭角墟和中英街。落馬洲至蓮麻坑的兩個禁區,定於下年和2015年逐步開放。若能在檢討禁區政策的基礎上,對這些土地活化、規劃、利用與開發,必定能夠促進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比如,面對地少人多、樓價高企的現象,如果能把新界北部地區的土地用來興建公屋、居屋,這些舉措必定能夠得到市民的擁護與支持。
 站在沙頭角口岸目視深港兩側,會有完全不同的心境與感想。一方面,在深圳這一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往來之遊人絡繹不絕,尤其到了晚間,更是燈火閃亮、流光溢彩;但是香港這一側,因為禁區制度的實施,不見人影、不見高樓,只有疊嶂的山巒,晚間漆黑一片,很難將此種景象與「東方明珠」的美譽相聯繫。已經在沙頭角鎮居住了幾十年的居民,看著對面的深圳一點一點地繁華起來,他們都希望禁區政策能夠有新的思路與改革。禁區,不能夠成為香港發展中被遺忘的角落。同樣也是深港兩側風情的這種鮮明對比,實際上已經意味著傳統的禁區政策,已然走到了盡頭。檢討禁區政策,謀求邊境地區的開發與利用,提高當地原居民的生活水平,將是香港長遠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圖:徐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7 02:47:29 | 顯示全部樓層
interesting,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carefully plan the usage of the area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5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