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2-8-1 16: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2. 宗教改革的爆發 (下)
2.2 路德教派
西元1517年,馬丁路德公開發表「九十五條論綱」,反對贖罪券的販售。路德強調因信得救,認為每位信徒都能憑藉信心與上帝直接往來。羅馬教廷視之為洪水猛獸,但他的理論受到了日耳曼境內貴族與農民的普遍認同,流行於今日德國北部與北歐諸國。
西元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後,激起一連串的筆戰。擁護販售贖罪券的教士,例如泰澤爾,在同年,寫了「一百零六篇駁論」(One Hundred and Six Anti-Theses)作為「九十五條論綱」的答辯。路德又寫了「論贖罪券與上帝恩賜」(A Sermon on Indulgences and Grace)回答泰澤爾,且挑戰意味濃厚地答道:「假使因為我所說的道理,使某些人的錢包受到影響,而稱我為異教份子的話,我會很不在乎這些人的咆哮,因為只是那些不懂聖經的人這麼說而已。」但,此時的路德其實並無意創立一個新教派,也沒有要脫離羅馬教會的意思,他只是堅持他認為對的事。路德在剛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時,思想體系其實並不完整,經過多次的辯論之後,路德的觀念更為清晰、融貫,與羅馬會的思想漸行漸遠。反對路德的人則意圖將他與波希米亞的胡斯視為同路人,指責路德破壞教會規則,並且強烈建議路德應受火柱之刑。西元1519年,擁護傳統神學的英格斯塔特大學(University of Ingolstadt)的教授埃克(Johann Eck)便公開要求與馬丁路德辯論,埃克高明的辯論技巧迫使路德同意韋克力夫、胡斯等人的宗教改革主張,同時承認自己的確是異端。這達到了埃克的目的,他隨即將此一辯論寫成報告,呈給教宗。
1520年,路德陸續完成三本小冊子:《致日耳曼基督教貴族書,關於基督徒地位的改進》(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the German Nation Concern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hristian Estate )、《教會的巴比倫之囚》(The Babylonian Captivity of the Church)、《基督徒的自由》(The Liberty of Christian),這些小冊子在歐洲廣受歡迎,卻激起了教宗的憤怒。教宗決定以教會最嚴厲的處罰來制裁路德—發布「破門令」,意即將他逐出教會。路德的反應令教宗驚愕,路德在威丁堡大學的師生面前將教宗的詔令當場焚毀。1521年,教宗再對所有的新教徒發出破門令,路德與教宗正式決裂。為了解決日耳曼內部的宗教問題,1521年,新上任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Ⅴ)在伏姆斯(Worms)召開會議,他將路德等新教份子視同蛇蠍。會議上,路德重申聖經的權威、「因信得義」堅不屈服於教宗的精神鼓舞了新教人民,卻也招致舊教人民的反感。為了保護路德,支持路德的撒克遜公爵腓特烈將路德藏匿在瓦特堡(Wartburg),路德在這段時間內,將新約聖經翻譯為德文。1522年,路德眼見新教改革運動的分裂與失控,毅然決然回到威丁堡,領導宗教改革,他取消修道院,允許修士、修女、教士結婚,禮拜時也改採德語,路德成為真正的宗教改革領袖,這也是路德教派的起源。
1522—1525年間,一群受到新教思想啟發的宗教改革極端派不斷煽動農民叛變,路德雖自稱為「農民之子」(Son of Peasant),但他反對暴力革命,支持政府鎮壓農民暴動,並在1525年出版了《反對殺人越貨的農民暴徒》(Against the Murdering,Thieving Hordes of Peasant)。但許多原本支持新教的諸侯卻不能茍同路德的行為,包括路德與一位修女結婚,身體力行反獨身主義的教義,使得不少日耳曼南部的諸侯重返羅馬公教的陣營,日耳曼境內從此有了新、舊教之分。新、舊教戰營分別成立「徐馬爾卡底聯盟」(Schmalkaldic League)與「天主教聯盟」(Catholic League),彼此對峙。在路德死後,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袒護「天主教聯盟」,並想要藉此消滅新教與擴張皇權,曾在1546—1547年間發動戰爭,但新教諸侯反對查理五世干涉宗教信仰,連舊教諸侯都反對他擴張皇權,查理五世功敗垂成。1555年,雙方簽訂「奧格斯堡宗教和約」(Religious Peace of Augsburg),尊重彼此信仰自由,路德教派從此取得合法地位,日耳曼北部及北歐各國如瑞典、挪威、丹麥等都相繼改信路德教派,路德教派成為北歐勢力最大的教派。不過,奧格斯堡宗教和約並沒有保障真正的宗教自由,一直到三十年戰爭(The Thirty Years’ War,1618—1648)結束,才確保歐洲各地的宗教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