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168|回覆: 14

中國曆法的演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7-19 12:17: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 中國古代的天文成就 (一)

p20080323201709.jpg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源遠流長,而其發展主軸則在促進曆法的精進以提供農業生產的需要。《尚書.堯典》中所載的「觀象授時」反映了中國遠古社會時期天文學的萌芽,發展至宋元時期,於天文觀測記錄、天文觀測儀器及宇宙理論等已累積了相當高的成就。


1.1 天象觀測記錄
  
p20080323194311.gif

中國古代觀測天象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精進曆法,一是占星學的需要。前者是為了促進農業生產;後者則是帝王用以趨吉避凶,鞏固統治的手段,因而禁止民間私習,導致天文學帶有神秘的色彩。由於歷代帝王的重視,留下了全世界最完整而豐富的天象觀測紀錄。


- 恆星的觀測記錄

p20080202183107.jpg
古人以四象、二十八宿劃分星空,《呂氏春秋》中即列出了通用的二十八宿名稱。

中國古代觀測天象是為了確定季節和農時,早在夏代可能就已出現了「北斗七星」的恆星觀測,商末周初也有「四仲中星」的記錄,即鳥、火、虛、昴四顆星。古人為了要觀測日月及金木水火土等五行星的運行位置,而有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等恆星觀測。他們選擇了黃道及白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日月五星運行位置的座標體系。在此基礎上又將之劃分為四象,每象包含七宿。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及天市垣,在各垣的東西兩邊都有星藩圍繞,是二十八宿外的星空分區。此外,從商代到十七世紀末還出現了六十多項新星及超新星的記載。


- 太陽系星球的觀測記錄
  
太陽觀測:戰國時代已測出回歸年長度為365又1/4日;在春秋戰國以前可能即已觀測到太陽黑子,但最早、最可靠的記載是在《漢書.五行志》中。月亮觀測:月亮運行週期的計算,從戰國以來就已有相關概念及各種精密推算,至漢代以後其數據與現代已很接近。至於月相,甲骨文即有大量的記載,到了漢代則出現了科學性的解釋。金木水火土五星觀測:由於其亮度大,且與恆星間位置變化具有週期性,故為古人所重,其中以對木星(亦稱歲星)的觀測最重要,因每約12年會出現在同一星域,成為了另一種紀年的依據。       


- 日月食現象及彗星的觀測記錄

p20080202185837.jpg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彗星圖,畫有不同彗尾。

中國古代日月食的記錄非常豐富,一來是為了校正曆法,二來是統治者藉以宣傳「天人感應」,以鞏固其統治地位。在甲骨文中即見到日食的記錄,春秋以後的史書即將日食作為重要內容而納入記載。對於日食時太陽的位置、過程、時間、食分等均有詳細的記錄。月食的記載更為豐富,主要包括起訖時間和位置等內容。關於彗星的觀測多屬於占星的需要,最早也最可靠的記錄見於《春秋》,此為哈雷彗星最早的記錄,自西元前240年到西元1910年,哈雷彗星共出現29次,每次中國都有詳實的記錄。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2-7-19 12:17:10 | 顯示全部樓層
1. 中國古代的天文成就 (二)

1.2 天象觀測儀器
  
中國古代有著進步的天文觀測儀器,在明末以前一直是獨步全球,對於提高中國古代的天文觀測水準起了很大的作用。綜合文獻及遺物來看,中國古代的天文觀測儀器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表、儀象及計時儀器等,這些天文儀器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水平。

- 圭表
  
表亦稱圭表,所謂的「表」,即是一根直立的桿子或石柱,當太陽光照射到表上就會在觀測面上投射出一條影子。而在正南北方向平放在地上的尺則稱之為「圭」。圭表可能在周代即已出現,當時表規定為8尺長,元代有36尺,明代則有60尺高的表,不過古代多以10尺為標準。圭表有三種用途,一是定方向,這是最初的用途,《考工記》對此有最早的記錄。二是用來定節氣,利用夏至日正午表影最短及冬至日正午表影最長的現象來定節氣。三是定時刻,在秦漢之際的遺物中即發現在石板表面的圓周上刻有數十個等距的淺孔,並標以數碼來作為定時之用的圭表。


- 渾天儀
  
p20080503221545.jpg

渾天儀是渾儀及渾象的統稱,都是古代渾天家使用的儀器。「渾」是圓球之意,「渾儀」專指測量天體在天球上的座標儀器,「渾象」則是演示天體在天球面上運行的儀器。渾儀最遲應出現於戰國時代,較可靠的記載則是漢武帝時落下閎所作的只有赤道環、子午環及觀測用望筒的渾儀。唐代的渾儀已完善精密許多,宋代只是進行改善或簡化,元代郭守敬的「簡儀」改革較大,觀測精度大為提高。西漢耿壽昌的「渾象」為最早出現,東漢張衡則改良製作了「水運渾天儀」,宋代蘇頌的「水運儀象臺」是發展的巔峰。現存最古的渾象是清初南懷仁所作的「天體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9 12:17:11 | 顯示全部樓層
1. 中國古代的天文成就 (三)

1.3 宇宙理論
  
p20071020224617.jpg

對於宇宙天地的關係,中國自古就有其學說,而這些學說卻有其漫長的形成過程,不過早在漢代以前就已出現了不同的宇宙理論。東漢學者蔡邕在上皇帝書中曾謂:「言天體者有三家:一曰周髀(即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此三派即是中國古代宇宙理論的本源。


- 蓋天說
  
蓋天說是中國古代一套關於天體運行的理論,認為天像一個圓鍋覆蓋在大地上,故名「蓋天說」。蓋天說最早應出現於西周,當時認為「天圓地方」,此為蓋天說的雛形,後來則認為「天似蓋笠,地法覆槃」,就是說天像圓形斗笠,地像扣著的盤子,兩者均是中間高而四周低的拱形,這種說法在西漢頗為流行,當時成書的《周髀算經》即為代表作。雖然蓋天說後來逐漸為許多天文觀測所否定,但仍有一定的影響力,如魏晉南北朝時所出現的「穹天論」、 「渾蓋合一說」即是。至唐以後,蓋天說的理論基本上已不復見。

       
- 渾天說

p20080506173931.jpg
張衡提出的渾天說認為天地的形狀像雞蛋一般,天是蛋殼,地是蛋黃。

渾天說可能開始於戰國時代,到了西漢末年揚雄提到「渾天」一詞。東漢張衡則將「渾天說」發展成為一套系統的理論,並透過其所製作的「渾天儀」來加以演示,至此以後,渾天說成了中國宇宙結構的權威理論。張衡在《渾天儀圖注》中提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張衡後來又認為地球是浮在氣中,而非水中。渾天說認為恆星均分佈於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則附著其上運行。渾天說已不僅是宇宙學說,更是一種天體觀測的運算體系。


- 宣夜說

p20080202211717.jpg
東漢郗萌記先師所傳的宣夜說,開始有了無限宇宙的概念。

宣夜說的淵源可上溯至戰國時代的道家思想,他們認為宇宙萬物的本源為「氣」,此氣上為日、月、星辰,下為山、川、草、木。宣夜說所謂的「天」,不是一個固體的「天穹」,而是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就在氣體之中飄浮游動,這是一種樸素的無限宇宙概念。宣夜說還進一步認為日月星辰也是由氣體所組成,它們只是一種發光的氣而已。三國時代的學者提出銀河也是氣,並且從中生出恆星。宣夜說雖然並沒有自己對於天體座標及其運行的測量方法,其觀測數據均借自渾天說,但就思辨性的自然哲學而論,其論點卻是相當精闢獨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9 12: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2. 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曆書 (一)

p20080323182210.jpg

中國傳統上所使用的曆法是兼具回歸年與朔望月的「陰陽曆」,因此改曆頻繁,歷代曆書即多達102種之多。就發展階段而論,先秦是中國古代曆法的萌芽奠基期,秦漢至隋唐是漸趨完善時期,宋元明清則是從高峰走向中西合法時期,而這些曆書的成就有助於促進農業的生產。

2.1 先秦時期的重要曆書
  
p20080506174224.jpg

進入到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生活,當時的人們已逐漸掌握了簡單的天文、曆法知識,《夏小正》被視為夏代的曆法,是現代農曆的濫觴。其後的《殷曆》及《周曆》亦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準確度更高。春秋戰國時期的曆法已接近現代曆法,後代曆法只是據此再加以精進完善。

       
- 夏小正
  
《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曆書,原為《大戴禮記》中的篇章,此書約成於戰國時代。《夏小正》有經文463字,記載了許多天象、物候等資料,例如透過對於「北斗七星」斗柄方向的觀測,或某些恆星出沒的規律性來訂定時令及曆法,由此可以看出夏代是中國觀象授時的開始,《夏小正》應是夏代的曆法。當時可能已有了閏月的設置,歲首較為固定,季節與月名也有了基本的固定關係。

p20080204180721.jpg
夏小正按月記有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有學者認為其是十月曆。


- 殷曆
  
隨著商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商代的曆法也有了更大的發展。商代除了以天干地支相配記日外,還出現並改善了陰陽合曆,亦即用月相變化記月,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時間來記年,並置閏月來調整季節的變化。綜觀來看,殷曆有以下幾點特色:一是使用陰陽曆,一年有十二個月,年有平閏之分,閏月有置於年終,亦有在年中,稱為十三月。二是月有大小,大月30日,小月29日。三是以十天干及十二地支相配記日,六十日為一個循環。一天之內也有「大食」、「小食」等若干不同時辰的劃分。


- 周曆
  
周代在商代曆法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周代已能夠使用圭表測影來確定冬至和夏至等重要節氣的方法,並由此推算出更為準確的回歸年長度。到了春秋末期,定出了回歸年為365又1/4日,並發現了19年置7個閏月的方法。就在這些基礎上發展出了「四分曆」,由於回歸年的奇零部分為1/4而稱之,四分曆的誕生象徵了中國的曆法已進入了相當成熟的時期。當時各諸侯國所使用的黃帝曆、顓頊曆、夏曆、殷曆、周曆、魯曆等人們所統稱的「古六曆」,也都是四分曆。四分曆出現以後,歷代屢有改革,隨著曆法的完善,內容也逐漸豐富了起來。

p20080202215119.gif
由於一個回歸年為365又1/4日,故發展出一年365天的平年及366天的閏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9 12:17:13 | 顯示全部樓層
2. 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曆書 (二)

2.2 秦漢至隋唐時期的重要曆書
  
p20080507140926.jpg

秦漢至隋唐時期的曆法是在「四分曆」的原則基礎上不斷地充實與完備,這一時期大約出現了五十餘部的曆法,然有許多並未頒行。此時期曆法較著名的有西漢的《太初曆》,南朝宋的《大明曆》,以及唐代的《大衍曆》,這些成就促進了中國古代曆法進一步的發展。

       
- 太初曆

p20080508115831.jpg
落下閎所修訂的太初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為後世所宗的優良曆法。

太初曆是漢武帝於太初元年,由司馬遷率領了鄧平、落下閎等人所修訂的曆法,目的是為了要修正顓頊曆自秦始皇頒行以來所長期累積下來的誤差。後經西漢末年劉歆改造為三統曆,這是目前中國所存第一部完整曆法,對後世影響深遠。此曆法有如下的特色:一是以冬至之月為十一月,正月為歲首,同現今的農曆。二是仍沿用19年置7個閏月,以推求中氣(即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之法來置閏。三是將二十四節氣平均分配至十二個月,並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使得節氣與月份有合理的配合。


- 大明曆
  
大明曆是由南朝宋祖沖之所創制。大明曆最大的特色是祖沖之首次將歲差(由於春分點每年會平均西移約50’’,使得回歸年與恆星年產生微小的差別)引入曆法的編制,進而使得日月五星位置推算的準確度得到保證。再者,他取回歸年長度為365.2428日,誤差只有46秒,這是中國古代所使用的最佳值之一。由於回歸年及朔望月長度的精確,進而推算出中國古代最好的閏月週期,即391年144閏。祖沖之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透過其精密的推算,使得大明曆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有其相當重要的貢獻。


- 大衍曆

p20080507141846.jpg
一行將大規模天文測量所得的數據用以編制大衍曆。

大衍曆是由唐代僧人一行透過大量的天文觀測以及對於中外曆法研究的基礎上所創制的曆法,其革新號稱「唐曆之冠」。大衍曆的特色在於充份注意到了地球繞日公轉速度的差異,將太陽在一個回歸年內所行度數分為24等份,太陽每至一個分點即為一個節氣,而兩個節氣之間的時間是不同的,將過去以相等時間為間隔的「平氣」改為以太陽位置來決定的「定氣」來安排二十四節氣,同現今的農曆一樣。此外大衍曆以其編制的體例及結構條理清楚,成為後代曆法的典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9 12:17:14 | 顯示全部樓層
2. 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曆書 (三)

2.3 宋元明清時期的重要曆書
  
p20080507142119.jpg

由於觀測技術的進步以及曆法計算方式的改進,中國古代曆法的發展在宋元時期步上了高峰,出現了至少29部的曆法,元代所頒行的《授時曆》則沿用到明末達360餘年之久。其後清代所頒行的《時憲曆》則是中西合法的代表,歷經修訂,沿用至1911年為止。


- 授時曆

i.jpg
圖為《授時曆立成》的首頁,授時曆於元朝實行,由郭守敬等人編制

授時曆是元代郭守敬於西元1280年所創制,並於次年頒行,明代時仍加以沿用,取名「大統曆」,從元代到明代共使用了364年,此曆的出現象徵中國古代曆法發展的巔峰。授時曆吸收了過去曆法的經驗,並使用了最先進的天文數據,例如改用百位小數計算時間,取代了過去的分數。其所採用的回歸年長度是365.2425日,與現在所使用的西曆數值完全相同。而此曆法所使用的球面三角變換、三次插值等數學方法仍是現今編制曆法的主要方法。授時歷是中國史上使用最久的曆法,從其使用長達360多年來看,可以證明授時曆是一個準確度很高的曆法。


- 時憲曆

p20080202223216.jpg
湯若望為《崇禛曆書》的編修者之一,並完成測算日食和月食的《交食說》。

時憲曆的前身是《崇禎曆書》。《崇禎曆書》是中西合法的代表,該書全面引進了當時西方天文學的理論體系,於明末由徐光啟會同鄧玉函、湯若望等耶穌會士共同編制而成,不久明亡,此曆未實施。該書分五目,即法原─天文學研究;法數-天文表;法算─天文計算必備的數學知識,以幾何學及三角學為主;法器─天文儀器知識;會通─中西各種度測單位換算表,其中以法原為核心。清軍入關後,湯若望加以刪編並呈給清政府,清廷據此編制了「時憲曆」,歷經康熙、乾隆的修訂沿用至西元1911年。該曆使用「定氣」法來安排節氣,與現在農民曆是一致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9 12:17:15 | 顯示全部樓層
3. 節氣與習俗 (上)

religion4-07.jpg

節氣是指「季節」與「氣候」,出現於春秋時代,用以補充陰陽曆所不能體現氣候變化的缺點,農民據此即可預知天候變化以進行農事活動。節氣及其相應習俗的出現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以農立國的特性,而其所形成的「節氣文化」已是庶民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

3.1 二十四節氣
  
p20071020225125.jpg

二十四節氣是屬於陽曆系統,它的出現與概念的畫分是逐漸形成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四個節氣最早出現,而其全部的名稱則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二十四節氣依其名稱則分別表明了四季、冷暖、雨水量及農事等四種不同的含義。


- 節氣的來源

p20080430020848.jpg
二十四節氣的確立幫助先民能依寒暑氣候之變化而決定農事進展。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中國的黃河流域,春秋時代已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及冬至等四個節氣。春分及秋分這兩天晝夜長短相等,最初被稱為「日中」、「宵中」,後統稱為「日夜分」。夏至日由於白晝最長,起初叫「日永」,後又稱「日長至」;冬至日白晝最短,初稱「日短」,後又稱「日短至」。隨著農業的發展,節氣也日漸充實,《呂氏春秋》已明確提到立春、立夏、立秋及立冬。到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已出現了跟後來完全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稱,只是「驚蟄」古稱「啟蟄」,是為避漢景帝(劉啟)名諱而改名為「驚蟄」。


- 節氣的意義

p20080430021210.jpg
每個節氣間隔約十五天,依照太陽運行的真實位置而定,非固定於某日。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曆中重要的組成部份,其名稱及順序如下: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與朔望月無關,因此,古人為使節氣與其所使用的陰陽合曆的月份相配,將二十四節氣細分為「節」氣和「中」氣,如立春是正月「節」,雨水是正月「中」,節氣與中氣相間,其它餘此類推。中國古代農書中所引用的節氣以及各地所出現以節氣所編成的農諺、歌謠等成了農業生產的重要依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9 12:17:16 | 顯示全部樓層
3. 節氣與習俗 (下)

3.2 節氣習俗
  
p20080430021622.jpg

節氣不僅是農事活動的依據,同時也逐漸成為重要的民間傳統節令。這些節氣中,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夏至、立秋、冬至等均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其中以立春、清明、冬至等三節至今較為常見,每年到了這些時節,民間均有應景的習俗活動。


- 立春

p20080202225605.jpg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當日亦有喝春酒的習俗。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約在陽曆2月3~5日之間,意指春天的來臨。早在漢朝就已出現為迎接立春日而進行的「打春牛」民俗活動,早期只是塑立土牛及耕人,以象徵春天到來農民必須開始準備耕作,後來則演變成「鞭打春牛」的活動,而「耕人」也變成了勾芒神,也就是春神。到了宋代,中央及地方都會舉行「鞭春牛」活動,官員藉此有鞭策牛隻不可偷懶之意,之後圍觀群眾會上前搶奪牛肉,以取得一年的好彩頭。民國以後,打春牛的習俗已很少見,後來政府選定立春日作為農民節。立春日正逢正月初一的情況很少遇到,因此有「百年難逢歲朝春」之諺。


- 清明

p20080202230402.jpg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既是氣象節氣之日又是民俗節日的。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陽曆4月5日前後,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有空氣清新,萬物呈現欣欣向榮之意。清明節的由來與寒食節有關,據《荊楚歲時記》:「去冬節(即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寒食之日在清明節前一、兩天,要禁火三日,只吃冷食,這種習俗源於春秋時代,此外還有掃墓活動。由於寒食節與清明日子相近,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節便被清明節所取代。宋朝以後,掃墓成了清明節重要的活動,以表達慎終追遠之意。節日活動還有贈畫蛋、踏青、鬥雞、拔河、賜火及盪鞦韆等。


- 冬至

p20080202232331.jpg
冬至當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尚書》中又稱日短。

冬至及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發展成節日並流傳至今。時間約在陽曆12月22日前後,故有「冬至十日陽曆年」之說。冬至代表著冬天到來之意,古人將冬至視為節氣的開始。古人對冬至很重視,被當作一個大節日來慶賀,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于唐宋而相沿至今。漢朝將冬至稱為「冬節」,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中國北方在當日有吃餃子習俗,南方某些地方則吃湯圓,在台灣冬至的湯圓有紅白兩色,另有較大的湯圓,內有芝蔴、花生、鮮肉等內餡。吃湯圓有象徵「添歲」之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9 18:00:06 | 顯示全部樓層
古人對天的認識可能比現代還多
難怪很多人相信古代天文學知識來自外太空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9 21:54:5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古代既科學發展真係好強,
一定係世界領導地位, 無愧4大文明古國之一
可惜無好好利用同再進一步發展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0 11:11:52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2-7-19 21:54
中國古代既科學發展真係好強,
一定係世界領導地位, 無愧4大文明古國之一
可惜無好好利用同再進一步發展 ...

希望中國幾百年的積弱開始轉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20 11:29:46 | 顯示全部樓層
Kick Off 發表於 2012-7-20 11:11
希望中國幾百年的積弱開始轉軌

而家係用錢買地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4 13:26:11 | 顯示全部樓層
真的是非常詳實,圖文並茂,考證繁多,主題明確!不愧版主發表,受教良多。多謝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4 17:16:19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2-7-19 12:17
3. 節氣與習俗 (下)

3.2 節氣習俗

好勵害既古代天文學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7 19:55:30 | 顯示全部樓層
你告訴我我也不明白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5 04: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