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二十四史更是汗牛充棟,能通讀完的人,更是鳳毛麟角,歷史本身不會重現,我們對歷史的感知,主要都是通過文獻記錄得來的。
學過歷史課本的我們都知道,中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是公元前841年,這一年發生了國人暴動,也就是共和執政的開始。
被趕跑的那個殘暴的國君叫做周厲王,順帶著他還給我們貢獻了一個成語,叫做道路以目,意思就是在嚴酷的高壓之下,老百姓在道路上都不敢說話,只是用眼神交流。
第一次學到這些的時候,感覺這個國君真的好殘暴呀,弄得人們連話都不敢說,最終被國人趕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順帶著還落了個非常差的名字。
他就是周厲王,其中這個厲字就是後世給他的評價,跟周幽王一樣,一看就不是什麼好名字,這在古代通俗地講叫蓋棺定論,正式的說法是諡號。
但隨著閱歷的不斷增加,發現歷史是非常複雜的,甚至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充分說明了,歷史絕對不是單一的事件和結論,其本身是非常複雜的。
就說這個有確切紀年的國人暴動事件吧,看上去板上釘釘的事實,其實背後的真實也沒有那麼簡單,這裡面故意隱藏了歷史的另一面啊,另外一個周厲王。
周厲王是周朝第十位國君,名叫姬胡,叫這個名字也可能是天意,他的一生可真是夠胡的,他接手周朝的時候,面臨的是一個日益衰敗的國家,外有蠻夷入侵,內有諸侯專權,王室日益衰微。
面對這樣的局面,跟後世有位的君主一樣,姬胡決定改變這個現狀,奮發圖強帶領周朝來一次偉大的中興,重現當年周文王周武王時代的榮光。
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變法家,跟後來戰國時代的那些變法家一樣,周厲王的目的無非就是要國家強大,對外稱霸,對內服從。
但所有的改革,最終都會落到一個核心問題上,那就是錢,如何搞錢最終都會成為變法的頭等大事,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很能理解錢的重要性,放在古代也是一樣,沒有錢,你什麼事兒都辦不成。
要搞錢,你就得任命能夠搞錢的人,這件事在當時可是大事,畢竟周朝的制度是封建制,很多職位都是由貴族世襲的,但周厲王打破了這個傳統,重用了在經濟、軍事上有專長的榮夷公和虢公長父。
錢不會平白無故生出來,於是周厲王頒布了一道命令,宣布山澤湖林這些地方的產出,全部都要歸國家王室所有,這一條被後來的皇帝制度所繼承,歷朝歷代山澤湖林這些永遠都是屬於皇帝的。
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增加王室的收入,有了錢,很多事就能開幹了,但這下子像捅了馬蜂窩,下面的民眾很快就不願意了,一時間群情激奮。
周厲王乾脆就下令不許國人議論這件事,這其實就是後來道路以目的出處,看到這裡,會不會覺得這是周厲王改革過於激進了,觸犯了百姓的利益,從而招致不滿呢?
其實並沒有,山澤湖林這些地方,原本他也不屬於百姓,你百姓進去伐木也是要交稅的,甚至根本不允許你進去,這些地方原來都是屬於貴族了,可以說這項改革是觸動了貴族的利益。
改革觸動了貴族的利益,再加上劇烈的變動總會遭到人們的非議,周厲王又處理不當,造成了大部分群眾的反感,於是終於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國人暴動,把周厲王給趕走了,而幕後的推手就是周公和召公。
這兩人是典型的大貴族,世襲的卿士,周厲王的改革,本質上是觸動了貴族的利益,最終在貴族的煽動之下,周王被趕跑了。
最終周厲王至死都沒有返回國都,而這段時間也被成為周召共和的時代,而周厲王這一走,也就宣告了周王室復興的時代,從此周王日益衰微。
終於到了周幽王的時代,連國都也保不住了,周平王遷都之後,中國歷史進入了東周時代,也就是中國歷史的大混亂時代,春秋戰國。
周厲王還能掙扎一下,搞個變法,企圖強大王室,之後的周王,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死掉,連個掙扎的機會都沒有。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