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445|回覆: 14

主給我子女名份 & 全地至高是我主

  [複製鏈接]
簽到
818
發表於 2012-12-26 21:25: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主給我子女名份 & 全地至高是我主

我希望大家有一個好宗教, 朋友, 會友.  互相幫助.

人生有希望.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12-12-26 21:3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c0179614 #1 的帖子

聖誕快樂!
可以的話,向會員分享多一些教會怎樣幫助弱勢社群,
定會更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6 21:32:49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 christma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6 21:39:26 | 顯示全部樓層
聖誕快樂 !! 聖誕是主降世的大日子 !! 饒有深意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6 22:30:3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6 22:53:04 | 顯示全部樓層
人生滿希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7 07:06:24 | 顯示全部樓層
hkpkboy 發表於 2012-12-26 21:31
回復 c0179614 #1 的帖子

聖誕快樂!

Merry Christmas and a Blessed Happy New Year!
教會對弱勢群體的醒覺與回應
阮美賢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執行祕書
前言
香港一向被視為一個經濟發達、具理想投資環境、以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社會。說來荒謬,人均生產總值全球名列第四的香港,在全球最富裕的二十四個地區中,所得分配卻是最不平均的一個。1原來繁榮景象背後,隱藏著一幕幕令人心酸的貧窮故事。當我們翻開報章,天天在頭版看到豪宅廣告的同時,竟有老人家要在住面積不到五十平方尺的籠屋位;當有父母因替小孩換取小狗公仔,不惜將吃不下的漢堡飽掉棄的同時,卻有貧窮單親家庭因援助金額有限而要節衣縮食。事實叫我們不得不承認,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存在已久,但問題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以金融地產業支持的泡沫經濟爆破,除了這些行業受影響外,零售服務業亦受影響,使失業率節節上升,原來入息低微及失業的人,轉業更倍添困難,失業問題進一步惡化。

在經濟衰退的陰霾下,一般市民都被凍薪、減薪、裁員、失業等氣氛籠罩著,生活水準面臨下降的危機,很容易演變出尋找代罪羔羊的心態。於是,社會上的邊緣和弱勢社群,如失業、單親、老人等領取綜援人士,亦即社會上最無權力的基層市民,漸成為首當其衝的被排斥和針對對象,不少人不但對最貧困者的需要漠不關心,即使社會對他們施加援助,亦會被指為浪費資源。政府不但沒有在政策上幫助這些急需援助者,更選擇在經濟不景時削減綜援,在有意無意間鼓吹歧視對待貧窮者的態度,所謂「共渡時艱」只是「我有艱難時你要幫我」,而不是貧窮弱小者有需要時,大家共同施以援手,以致加劇社會的排斥氣氛,政府實在難辭其咎。

面對制度上的經濟不公義,以及文化層面欠缺關懷弱勢社群的意識,教會作為天國在地上的標記,擁有天國正義和愛的恩寵,實有可擔當的角色。以下會嘗試作初步探討。

人和人與人和社會的關係
要檢視教會應如何看福利問題和對有需要的人施以援助,需要先探討信仰如何看人及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與人分享財富資源的態度。

首先,由於每一個人都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具有無限尊嚴和價值,而每一個都屬上主創造的人類大家庭,彼此形同兄弟姊妹,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2當耶穌基督向上主祈求說:「好使他們合而為一……就如我們原是一體一樣」(若 [約] 十七:21-22),印證了我們彼此在基督內互相契合。其次,人是具有社會性,除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外,人亦生活在社群中。透過與其他人的交往、互相服務和交談,每個人都可發展其恩賜以滿全其使命。每一個個體,以及由人組成的社群,都有其在社會和人類經驗中的位置,因此,社會中的政治、經濟、宗教制度等都應有其社會功能和目的,應以人的利益為本。此外,要維護人性尊嚴,每一個人都有其基本不可侵犯的權利,包括經濟權利,政府有責任透過各種措施為公民提供一個合理、可接受的生活環境。而且,由於人的社會內在性在公共場合表達出來,每一個人都應為整個人類的公益著想,故有需要維護「大眾公益」(common good)。「大眾公益」既是人類合作的成果,亦是使合作具成效的保證。它培養個人權利,規範其行使方式,亦關注整個社群的福祉。它不會指向個人主義而忽略他人的權利,相反,它使每個人的權利在分享和合作中實踐。因此,教會所謂的「大眾公益」乃指向人類團結,在共融生活中實行社會整體利益。

    由此可見,教會的社會倫理,關注社會制度是否能尊重人作為個人及社會一員,它亦關心制度如何保障個人及集體的政治經濟權利,以及關心社會制度如何推廣和實踐「大眾公益」。3

與別人分享財富和資源
    至於信仰的財富觀,福音中多次強調應與貧窮人分享財富,耶穌基督不斷提醒門徒,只有那些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財富的人才可進天國。富有的人要心靈富足,必須關心別人,用行為表達對弱小者的愛,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財富。(路六:20-24;瑪 [太] 二十五:40;路十六:19-28;十八:18-23)

回應弱勢社群需要的基本原則
1. 優先選擇貧窮人及維護大眾公益
    既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基於這種關係及對財富的看法,每位信徒,以至整體教會,都有責任關心社會上每一個人,特別是無權勢和無議價能力的人,即貧窮者和弱勢社群。事實上,「優先選擇貧窮人」(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是天主教會自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以來,社會倫理的主要指導原則。4而關心及照顧貧窮弱小者更是福音的重要信息,是基督徒的使命。因為這是上主賜給我們的新誡命,「愛你的鄰人如同愛你自己」,而耶穌亦曾說:「幾時為最弱小的兄弟姊妹所做的就是為我所做」。
   
「優先選擇貧窮人」是指教會應讓貧窮者成為社會中的積極參與者,使所有人在維持大眾利益上有所貢獻和承擔。它不是指向階層與階層之間的對抗,反而是指出貧窮者被剝削和失去權力會損害整個社群。這些傷害只可透過與貧窮者團結來治愈。正如教宗若望廿三在「和平於世」通諭中呼籲,「大眾利益應在沒有任何人得到優惠的情況下實行」,但他補充,「基於公義與平等的考慮,有時需要對社會上不幸的人特別關注」。

    可能有人會指「優先選擇貧窮人」造成社會分化,站在貧窮者一方面是否意味與富有者或中產人士對峙。這原則的原意固然不足指向對抗,但它的確會為中產或富有階層人士帶來挑戰,促使人在面對弱勢社群的需要時,要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及對物質生活的態度,及反問一己是否願意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財富?

2.  互補原則
    此外,互補原則是教會回應貧窮者需要另一原則。這原則指向從社會的基層出發,建立有利條件,讓經濟活動得以自由進行,從而引出就業與財富來源的大量機會,避免權力和規模宏大的架構控制所有社會活動。但它亦強調政府有推廣大眾福利的社會責任。可見這原則尊重小型及中型社會活動和團體,主張建立一個尊重人、人性化的環境,並主張每個人均能參與決策過程,使人能融入社會中。

3.  經濟權利
    滿足人的需要,包括物質需要,是維持人性尊嚴不能或缺的一環,故經濟權利並非次要的權利。況且,某些權利只可在政府介入下才能實行,特別是一些涉及資源才能實踐的權利,例如以集體保險形式推行的醫療保障、失業保障及老年保障等。另一些權利則有賴政府透過立法和制定各項措施加以保障,例如確保人民工作的權利和勞工保障。這些權利為維護人性尊嚴、社會團結及公義定下最低標準。因此,建立一個重視人的經濟權利的文化,確認此乃維護人性尊嚴不能或缺的因素,實在非常重要。

4.  經濟民主
    要使政策能真正顧及人的需要,涉及的人應有份參與決策。與政治性民主一樣,經濟民主指在決定經濟政策時,應容許更多人參與各層面的決策,使人能更充分參與經濟生活。這需要擴大經濟參與、擴闊經濟權力的分享、在制訂經濟決定時向「大眾公益」負責任。這種全面化經濟充權,要求雇主與工人之間的新伙伴關係、共同合作發掘新工作和新商業活動;並讓雇員參與公司管理,設定集體談判權,以及使每一個人均可參與國家發展政策的決定。這原則的挑戰在於從策劃至執行都要求以民主方式進行,讓每個投入其中的人都能充分參與。

教會的具體回應方式   
    要落實回應弱勢社群的需要,教會必須以具體行動實踐以上的原則,否則,原則只會淪為空談。要正視弱勢社群面對的困難及改變其境況,教會可以從不同層面作回應。

1.  為弱勢社群充權(empowerment)並使其發聲
    一般來說,教會會為貧窮者提供慈善或直接服務,貧窮者成為服務的接收者,但除此外,教會亦可將貧窮者組織起來,為他們提供訓練及充權,使他們成為改變不公義制度的動力泉源,由他們自己找出貧窮的根源、策劃和推出行動,從而在制度層面作出改變。

    事實上,要正視弱勢社群面對的困難,不可只停留在慈善救濟式工作,教會必須由慈善工作發展到倡議工作。慈善工作雖有價值,但不是任何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法。要令更多人可參與經濟上的決策,特別是令貧窮者參與社會生活,組織他們自己表達意見倡議政策改善是不能或缺的。

2.  改變態度,提高對弱勢社群的醒覺
    要真正落實教會使命,使人關心貧窮者的需要,必須徹底轉化教徒以至整體社會人士的態度,提高他們對貧窮者的關心意識,5因為他們對改變經濟事務起著一定的作用。現時不少人都傾向於認同極端的個人主義,他們認為貧窮是基於人的懶惰和無知,是人咎由自取,而缺乏一種互相扶持,共負責任的待人態度,面對貧窮問題只採用同情和救濟式援助。教會應肩負起透過教育,推廣共同分享、共同承擔、互相幫助的做人態度,使信徒醒覺到作為人類大家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有責任照顧社會中的弱小者。信徒亦應明白到貧窮問題有其結構性和文化層面的因素,並願意投身改變過份個人主義的心態。6這樣才不會輕易排斥他人,或將弱勢者視作社會問題的代罪羔羊,而是會尊重社會上每一個個人。

3.  倡議改變不公義的社會架構,提出符合人性尊嚴的建議
    要徹底解決貧窮弱小者面對的問題,必須從結構性根源入手,故教會必須敢於對任何有違人性尊嚴、使人不能過合理合乎可接受生活水平的政策措施作出挑戰,提出改善建議。教會所提出的建議必須具包容性,重視人的尊嚴和參與,使社會上更多人能參與決策、參與改變現時的架構。因此,在檢視任何社會政策時,首要的是探討該項政策是否把人看待成一個有尊嚴的人看待,並照顧到其基本權利和個人的發展,使之能真正自力更新、發展所長。

總結
    除了教授倫理原則和進行社會分析,教會亦應直接、具體地參與慈善、社會服務及倡議性的工作。面對經濟不景、生活質素下降,社會上的貧窮者和弱勢社群被歧視、排斥和忽略,教會可透過不同方式回應。結合上述提及的原則和方法,教會可以:

1.        倡議一套更合符民主精神的政治體制及開放更多渠道,加強人民參與決策直接影響他們的民生事務;
2.        組織弱勢社群及提供援助,與他們一起爭取合乎人權和人性發展的經濟和勞工政策;
3.        呼籲教會和社會人士團結共融,重視每一個人的價值,不應歧視任何社群和人士;
4.        透過教育在學校、教會和社區建立尊重人權的文化;
5.        教會領袖和教會團體敢於指出任何不尊重人性尊嚴的政策,如削減有需要人士的綜援,以及在研究及分析後,建議制定合理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如可維持家庭開支的最低工資保障和失業保障等。

回看香港教會,包括天主教和基督教,個別機構和人士曾從不同層面對弱勢社群的需要作回應,值得我們反思的是,教會是否較為著重提供直接服務,而忽略了倡議性的工作呢?在個別團體作出回應的同時,教會領袖又可曾公開表達關心和鼓勵信徒從共融角度出發關注無權勢的邊緣社群的需要?

註釋:
1.        世界銀行年報1995。
2.        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中牧職憲章> ,台北:中國主教團祕書處,225頁。
3.        Philip land, Shaping Welfare Consensus: US Catholic Bishops' Contribution, Washington: Center of Concern, 1988, pp. 135-138.
4.        Clodovis Boff & George V. Pixley, The Bible, the Church & the Poor, N.Y. Maryknoll: Orbis Books, 1986, p. 137; Donal Dorr, The Social Justice Agenda: Justice, Ecology, Power and the Church, Dublin: Gill and Macmillan, 1991, p.108.
5.        Robert Kysar, Called to Care:Biblical Images for Social Ministry, Minneapolis:Fortress Press, 1991, p. 99.
6.        Marvin L. Krier Mich, Catholic Social Teachings & Movements, Mystic, CT:Twenty-third Publication, 1998, pp. 328, 332.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7 07:09:36 | 顯示全部樓層
糖糖 發表於 2012-12-27 07:06
Merry Christmas and a Blessed Happy New Year!
教會對弱勢群體的醒覺與回應
阮美賢

如果有埋教會怎樣幫助弱勢社群的相片, 定必會更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7 07:10:50 | 顯示全部樓層
糖糖 發表於 2012-12-27 07:06
Merry Christmas and a Blessed Happy New Year!
教會對弱勢群體的醒覺與回應
阮美賢

我們看到這些社區住了很多弱勢社群,究竟怎樣去幫助他們呢?
【情繫有你】經文︰        《約翰福音》    1︰14
弟兄姊妹,平安!
來到善樂堂,我感覺在「天」,同時又在「地」。在「天」,是因為我感到這裡有濃厚的藝術氣氛,特別在音樂方面,令我們可以與神相遇;在「地」,當我看到大家的照片,又看到《善樂週刊》中為世界、中國和香港社會祈禱的文章,就好像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在我們當中一樣。善樂堂是神臨在的地方,神的靈和神的愛就在我們當中。
今天的講題是「情繫有你」,相信大家近來常聽到有人在討論怎樣能夠建構一個和諧社會與和睦家庭,正正因為在社會中很多家庭都欠缺和諧與和睦。人與人之間應該彼此和睦共處,我們都希望家庭是開心的,人與人之間能夠共融共處。可惜的是,今天我們看到社會有很多破損的關係,而在這些破損的關係中,我們又看到很多不能承受的痛楚和創傷。這些破損的關係更加令人失去了連繫,失去了支援。
我們「新福」(新【移民】福【音】事工協會簡稱)服事了很多新來港家庭,他們多被分派到邊緣社區,例如天水圍、東涌、新界北等地。這些地區都住了很多基層社群,大家知道,近來「天水圍事件」帶來了很多迴響,所有人都注目在天水圍這個社區。
我們看到這些社區住了很多弱勢社群,究竟怎樣去幫助他們呢?我教會有弟兄姊妹在天水圍做社工,知道很多社工在「天水圍事件」中承受了很大的壓大,他們有些甚至患有抑鬱症。社工們都很無奈,怎樣才能使這些關係復和呢?社會有這麼多問題與傷害,怎樣才可以得到醫治呢?助人者有時也會顯得無助。當人渴想愛,怎樣去修補?有甚麼出路?正是我想向大家分享「情繫有你」的原因。
一. 情繫有耶穌︰
        當罪進入世界,帶來神與人之間的關係破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有破損。人本應有愛,卻反目成仇。有時候你會想不到,你的摯愛,竟是最傷害你的,導致近年家庭暴力的數字不斷上升。
感謝主,我們情繫有耶穌,《聖經》提到,耶穌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當中,充充滿滿有恩典和真理,耶穌很體察我們,知道我們的需要,撒旦卻做很多拆毀、偷竊和殺害的事。今天,我們看到撒旦在我們的家庭裡偷了我們很多的東西,核心價值被偷去,因此,帶來很多家庭的破裂,離婚數字不斷上升。在我們服事新來港的家庭當中,兩對結婚,就有一對面對離婚。這些破損的關係,帶來很多人心的苦毒和怨恨。但感謝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在祂裡面有充充滿滿的恩典,在祂的恩典背後,其實是有愛和寬恕在其中。近來我們常常提到「和諧」,唯有耶穌基督在十架上成就的救贖所帶來的福音,才能將人的怨仇化解,帶來真正的和諧。
我認識一對夫婦,他們都是在破碎家庭中成長。丈夫由他的母親獨力含辛茹苦養大,母親很疼他,為他安排最好的,太太在小時,父母已經離異,她是大家姐,要獨力照顧弟妹,所以性格變得很強。問題發生了,奶奶覺得新抱搶走了她的兒子,新抱就覺得丈夫太依賴她的母親,好像未斷奶一樣。這就造成了很多婆媳之間的傷害,不論在言語、態度、行為,都造成彼此間的傷害。丈夫成了磨心,很痛苦。但感謝主,神充充滿滿的恩典來到這個家庭,這對夫婦信了耶穌。在神充充滿滿的愛中,太太有很大的轉變,在崇拜中,她感受到神的愛充滿她,她的眼淚不其然流下來,她忍不住了衝出教堂,就打電話給奶奶,對奶奶說對不起,為過往對奶奶所說和所做的說對不起,耶穌感動了她,求奶奶寬恕她。電話的另一面,奶奶同樣痛哭流淚,神的感動也充充滿滿的臨在她當中。結果,耶穌基督在十字架所承受的救贖,滅去所有的怨仇,將和睦帶到這個家庭當中,婆媳之間的關係和好了。有一次,奶奶病得很重,媳婦甚至去醫院服事她,幫她抹身,這是出於耶穌基督的愛,充充滿滿的恩典在這個家庭當中。
補救性的資源和用阻嚇性的刑罰不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我常常和前線員工開會。有些社工會認為,開拓多一些外展隊和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多用一些資源,就可以解決問題。很多夫婦離婚,因為他們覺得分開就可以解決問題。一段婚姻不順利,進入另一段婚姻是否代表會轉好呢?不一定的,受害的只是下一代。另外,有些人就會想到阻嚇性的刑罰,將施虐者拉去坐牢,問題是否可以得到解決呢?其實也不是。唯有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贖才能化解這些怨仇,因為在神充充滿滿的恩典裡是愛和寬恕。弟兄姊妹,不知道在大家的心裡,有沒有想起一些人的時候,感覺很傷心?我們能否想愛就立刻可以行動呢?我們能否要饒恕人就可以立即做到呢?唯有你經歷到耶穌基督充充滿滿恩典背後的愛和寬恕,我們才能夠去愛和寬恕。
在我們的社會和家庭當中,的確很需要耶穌基督的愛和福音。我們在區裡做很多的服事,我們去關心、扶貧,又提供很多服務,但我覺得這些家庭最重要是有神進入到他們當中。有耶穌基督的恩典充充滿滿的臨在,他們的生命才能被改變,家庭才可以被更新。唯有耶穌基督才能成就,祂將和睦的職份交付我們每一個屬神的兒女。
有時,撒旦將我們的眼睛弄瞎了,讓我們看不清甚麼是真理。今天世俗的價值觀,說得多就變成真理。近年最多的廣告類型是甚麼呢?有兩類型︰第一類是纖體廣告,廣告上常寫上,可以助你回復美妙身段,重拾自信,他們的自述就好像我們講見證一樣。外表是否就可以讓人有自信和價值呢?另一類就是財務公司廣告,他們給人的訊息就好像借錢是不用還的。這些錯誤的價值觀影響很多人,令很多人「先洗未來錢」。
最近的「淫照風波」影響很多人的價值觀,淫蕩仿佛不再是罪,還把那些人塑造成為受害人。世俗的價值觀就是這樣,因著時代不同而變化,那甚麼是真理呢?基督徒又怎樣去抗衡這些文化呢?基督徒在社會上又怎去彰顯神的真理呢?
《詩篇》第一篇說到︰「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弟兄姊妹,不知你是否一個有福的人。你是否晝夜思想神的話語呢?或是你被世俗的眼光去影響我們的思想呢?盼望我們都可以成為有福的人,讓神的說話充滿我們,叫我們不會得罪神,並將神的真理展示出來。
有一對新來港的夫婦,他們有很多問題。丈夫是個賭徒,妻子生活環境因此很差,但感謝主他們有機會相信耶穌。首先是妻子相信,然後她帶了丈夫及兒子歸信耶穌。有一次,她在聚會中分享見證,她說每逢主日,她的丈夫都會站在馬會面前,不停看《馬經》。但自從丈夫相信耶穌之後,神改變他的生命,竟然可以一家人返教會敬拜神。生命完全改變了,由以往讀《馬經》變成現在讀《聖經》,神寶貴的話語和真理改變了他和他的家庭,令他有從主而來的自由。
今天,我們情繫有耶穌,就是在他裡面充充滿滿有恩典和真理。
二. 情繫有神的兒女們︰
當我們看到兒女有所成就,得著世人的稱許時,作為父母的,應該感到很光采。約翰所看到和經歷的是甚麼?就是看到上帝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耶穌在世上,他所作的一切,豈不是用來榮耀天上的父嗎?所以耶穌最後的禱告說︰「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約17︰22)
今天,我們怎去叫世人看見父神的榮耀?我們很需要看到神的同在與神的作為在我們當中彰顯。耶穌說︰「父啊,我在那裡,願你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那裡,叫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約17︰24)原來,每一個基督徒都需要見證和榮耀神。基督徒應該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你的生命是否與其他人有所不同呢?在愛心、忍耐和犧牲上,神有否在我們的生命裡呢?。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5︰14-15)同樣,當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我們可以將榮耀歸與我們的主,我們的父。所以,弟兄姊妹,我們今天可否像耶穌基督一樣,去關心貧窮和弱小,去觸摸受傷的心靈呢?
「新福」的使命,就是要進入貧窮弱小當中去服事,將教會帶進社區,將社區有需要的人帶進教會,教會就成為一個平台,讓人去服事,傳福音和關心牧養的地方。我們在不同的地區都結成了網絡,與地區的服務機構合作。我們因此有機會接觸到很多有需要的家庭和群體。最近,「社署」找我們幫助,因為我們有很大的網絡,可以動員很多的義工去關心區內有需要的人。我們的辦公室在大角咀,大角咀是一個舊區,有很多貧窮的家庭,我們的使命就是在貧窮裡服事。原來,大角咀有很多「隱蔽長者」,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兩年裡探訪一千位「隱蔽長者」。我們要動員教會的弟兄姊妹去找他們出來。很多時候,我們就透過關懷的行動,如「派」、「派月餅」等活動去接觸他們。
有一個新來港家庭,其中太太面對適應上的困難,因而患有抑鬱症,正接受輔導,當我們有義工探望她,有機會和她分享福音,最後帶了她信耶穌和返教會。這位太太相信耶穌後,有很大的改變,變得開朗,跟進她的社工亦為她的改變感到開心。這個社工就打電話給我們,感謝我們的同工,因為我們協助這位太太渡過難關。
另外,有一位新來港十多歲的「雙失」青年,他的父母因此經常囉嗦他,令他失去志氣。當我們的義工去探望他和鼓勵他時,最後成功將他由隱蔽中帶了出來,生命因此被改變。所以,我們看到,今天我們怎去彰顯神的榮耀呢?我們就要好像耶穌基督一樣,去扶助,關愛,觸摸和醫治。當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我們在社區成為鹽和光做見證的時候,就可以歸榮耀給主。
三. 情繫生活有困苦的人︰
        當我們環顧四周,有很多人身陷困苦當中。透過這班人,我們可以更深體會到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當中那份與世人認同的愛。我們能夠與耶穌基督有一個更深的結連,以賽亞先知怎樣去描述耶穌呢?「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3-5)弟兄姊妹,我們看到耶穌基督為我們所作的,我們怎能體會耶穌基督為我們所作的呢?原來,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困苦的人,更深的進入耶穌的心腸。
在聖誕節和受苦節,我很喜歡看兩本書;聖誕節我喜歡看《聖誕之書》,是馬丁‧路德的作品,裡面提到耶穌基督降生前後的情境,我相信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浪漫。大家有沒有看過《聖誕頌》這齣戲,他們從拿撒勒回去約瑟的故鄉伯利恆,所遇到的情境是甚麼呢?就是被人拒絕,耶穌就是被逼在馬棚內出生,沒有任何人的幫助,我們的救主就是這樣誕生。馬丁‧路德在書內就是有血有肉的描述當時的情境。
        有一次,我到廣西短宣,那裡天氣很冷,生活很貧困。當地的弟兄姊妹很好的招呼我們。我們住在木材搭建的房屋,屋內沒有地板,只是由一條條大木堆砌而成,雞、豬、狗等牲畜就住在下面的地方。記得當時天氣很冷,大約只有零度。他們為我們預備了棉被,我看見他們洒了一些花露水在棉被上,因為他們大小二便都在屋內解決,穢物直接落在屋底,所以當有人解決後,就會傳來陣陣的惡臭,令我有很深的體驗。
        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降生在馬棚中,他就是在貧窮和無助的情況下降生的。有時候,我們去到這些困苦貧窮的人當中,更可深刻體會到耶穌基督的心腸,與祂有更深的結連。我鼓勵弟兄姊妹多去短宣體驗。很多弟兄姊妹都因為在短宣期間的體驗,對神更加火熱,我們可以在這些困苦的人當中找到耶穌。
另一本書,就是由盧雲所寫的《與主同行》。這本書是盧雲在第三世界國家被壓迫困苦的人當中的見聞。當他看見這些人貧窮的生活,他就好像代入耶穌基督走上十架苦路的情境。這本書就描述這些人如何在困苦當中與耶穌基督的生命結連一起,他有一個禱告︰「主,對我說,不要怕,去察看,去觸摸,去醫治,去鼓舞,去安慰。我聽從的吩咐,而且,當我進入貧窮人的痛苦時,我卻站在充滿盼望生命的時候,我知道我已進入耶穌的心腸。」他接著說︰「當繼續在歷史裡受苦、死亡和復活的時候,請給我盼望、勇毅和信心,好讓的心把我的心跟所受苦子民的心聯合起來,而成為新生命的神聖源頭。」
弟兄姊妹,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活在妄想當中,我們為自己建立很多。但生命的意義價值在乎甚麼呢?是否在乎我們擁有多少呢?但我們能否更深體會到耶穌基督的心腸,與祂的生命有更深的結連呢?
四. 我的見證︰
廿多年前,我是從事設計藝術的。當時,我有機會去更新會做義工,做的是監獄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們看到我很有負擔,想請我作他們的同工。我當然想,但我怎說服我母親呢?因為母親未信主,她不太明白事奉工作,她只希望我可以多賺一點錢。但神是奇妙的,有一次我和母親一起看電視劇「救救孩子」,內容講述一班少年人因為打針、吸毒、打架等問題而最後有的死,有的坐牢。看完電視劇後,我就立即問母親想我活得開心嗎?想我的人生有意義有價值嗎?我說我正在做一些這樣有意義的工作,你可以讓我繼續去做嗎?結果母親讓我在更新會做同工。我就開始服事基層群體,神一直將服事貧窮弱小的心放在我裡面,之後我開始有裝備,也讓我有更多機會去服事這些基層的群體。
這十年在新福事工協會,是服事新來港的貧窮家庭。我是否擁有很多物質上的東西呢?並不是。但我卻看到當每一個生命被神的愛所改變,我心靈的滿足和喜樂,比我在物質擁有的更富足和豐盛。
弟兄姊妹,我們都是有情的人,教會是有情的教會。特別當我們服事社區的時候,原來很多機構也想與我們合作。社會提倡的核心價值︰關愛、包容和接納,原來都可以在教會找到。教會可否成為明亮的燈台,在社區照耀呢?但願我們都成為有情的人。

祈禱:        天父上帝,我們感謝你,多謝你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當中。在你裡面充充滿滿有恩典和真理。
主啊,今天我們領受你很多的恩典,讓我們可以在你的殿中敬拜。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你在我們生命中所施行的救贖,你叫我們生命有主你的賜福。同樣,主也叫我們將你的恩典和愛向活在貧苦的人去分享。
主啊!求你的愛去感動我們,幫助我們有你的心腸,幫助我們有你的提點。主啊,讓我們學效你的服事,就讓今天我們所作的,可以去榮耀你。在這個冷漠的世代,是需要你的愛和靈在當中。求你感動我們,鼓勵我們。
求你讓我們看到社會上、貧窮人的需要。我們需要有情將我們連繫在一起,求你的靈充滿我們。
祈禱交託,奉主名求,阿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7 07:14: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糖糖 於 2012-12-27 07:17 編輯

回復 hkpkboy #2 的帖子

寒流襲港
救世軍給露宿者送禦寒衣物


001aa.jpg
[文化中心外的露宿者正簽收由救世軍人員送上的禦寒外衣。(圖:救世軍)]
文化中心外的露宿者正簽收由救世軍人員送上的禦寒外衣。(圖:救世軍)

寒流襲港,天文台於11月16日下午4時20分發出本港入冬以來首個寒冷天氣警告,救世軍服務部門特別通知長者及露宿者等易受寒冷天氣影響人士,提醒他們應注意加衣及家居安全,以祈減少因受寒而傷亡的個案。

救世軍露宿者援助中心人員除了趕忙聯絡個別露宿者,希望他們能入住各避寒中心外,亦有預備衣物及毛毯等,以供給露宿者使用。救世軍露宿者外展社工隊更於11月16日於文化中心、紅磡體育館及油麻地一帶派發禦寒衣物(羽絨外衣)及毛毯換領券予露宿者,除了使他們能捱過寒冷的一夜外,更希望他們能到救世軍設於油麻地果欄旁的露宿者援助中心,以便能接受中心人員的其他如心理輔導及生活訓練等服務。

救世軍每年在寒冬時間均極為關注一些弱勢社群對寒冷天氣的應付能力;救世軍大埔長者綜合服務更辦有風中暖流活動,聯同衛生署派遣的醫生等四出探訪居住於北區鄉村地方的長者,為缺乏禦寒衣物的長者派發寒衣,亦有 專業人員在場為長者評估家居安全情況,並協助長者們改善家居安全。

全港超過三十個救世軍的長者服務單位,亦會加強教育各長者禦寒知識,以抗寒冷天氣;各院舍及中心職員,亦會加強戒備,小心留意各長者健康情況,以便隨時提供幫助。

救世軍在此呼籲市民能在此寒冷天氣中多加留意及關心家中長者及鄰居長者的健康情況,以便於情況危險時能及時提供援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7 12:42:54 | 顯示全部樓層
充滿希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7 20:02:4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hkpkboy #2 的帖子

我祇想帶出一些宗教信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7 20: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c0179614 發表於 2012-12-27 20:02
回復 hkpkboy #2 的帖子

我祇想帶出一些宗教信息.

我是想同時帶出,在現實社會中,神愛世人!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7 20:51: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c0179614 #1 的帖子

"我希望大家有一個好宗教, 朋友, 會友.  互相幫助."..........這是我的心聲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28 19:16:0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c0179614 #1 的帖子

主佑 ! 世上所有的人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5 22: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