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524|回覆: 14

基督教傳入中國的過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7-20 13:5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又去D無出過帖既區出下帖啦...

1. 歷史淵源與早期發展 (一)

rel7-1christian_symbol.jpg

「基督教」是一個通稱。我們現在所稱的基督教,主要包含了天主教、新教(基督教)、東正教。另外,最早流傳於唐代中國的景教,也是基督教的一支。景教傳入中國後,歷代君主,多對基督教採取寬容的態度。不過到了清代,卻採行禁教,對近代中國產生很大的影響。藉由此一主題,可以了解基督教在近代中國的傳播情形及其影響。


1.1 在中國的基督教
  
religion7-1-1.jpg

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派為景教,於唐貞觀9年(635)傳入中國。景教為基督教的支派,被羅馬教廷視為異端,轉往波斯、印度、中國等地發展,曾在中國一度流行。唐武宗時的會昌法難,景教亦受波及而漸衰微。明末耶穌會的東來,為中國基督教的發展,再度帶來新的契機。


- 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景教
  
景教創始人為聶斯脫里(Nestorius 西元380-451年),他認為聖母瑪利亞只是生育耶穌肉體,而非授予耶穌的神性,反對將她作為神膜拜。428年,聶里脫里出任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引起亞歷山大城主教奚利爾(Cyrillus)猛烈抨擊,聶氏被革除主教職務,其教派亦被定為異端。5世紀末,聶派教徒遷往波斯,後來傳入中國,即景教。
  
明朝天啟五年(1625年),西安掘出一塊巨型石碑,正面寫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頌」,關於景教在中國的早期歷史,大多以此為證。據石碑所載,唐貞觀九年(635年),大秦國(應指波斯,而非羅馬)有大德阿羅本帶來經書到長安,由名相房玄齡迎接,獲唐太宗李世民接見。       

religion7-1-1-1.jpg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到唐高宗年間,阿羅本被奉為鎮國大法主,景教依附政治,得以傳佈。公元845年(唐會昌5年),爆發會昌法難,同時波及其他外來宗教。景教與祅教及摩尼教號稱「三夷寺」,當時信徒計約3000人,在會昌後均告式微。
  
13世紀元代統一中國,景教徒和天主教徒在中國恢復活動,當時統稱為也里可溫教。但信奉者多為色目人、蒙古人,漢人少有信奉者。元滅亡後,景教和天主教逐漸在中國消失。至新航路發現,天主教的海外傳教事業隨之發展,耶穌會、道明會、方濟會等相繼赴中國傳教。


- 明末耶穌會的東來
  
耶穌會 ( Society of Jesus )是1504年聖依納爵‧羅耀拉( St. Ignatius of Loyola )創立的天主教修會。為了重振天主教教會,耶穌會士不再只住在修院隱修,而是要深入社會,與各階層人民接觸。耶穌會積極響應教皇號召,向海外傳教。當沙勿略(Xavier)想在日本傳教時,發現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甚深,因此開始著手入華傳教的計畫,但中國當時禁止外人入華傳教。直至1554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作為根據地後,澳門成為遠東的傳教中心。不過中國政府只允許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可自由信仰他們的宗教,仍嚴禁傳教士入內地傳教。
  
真正第一位進入中國傳教的是巴來多(Barreto),但也只是在廣州向葡萄牙的水手及士兵傳教。此外,西班牙也一直向中國政府提出傳教的要求,但被婉言拒絕。在中國傳教困難的原因,除了政府的政策外,也和傳教士不會說華語、不懂中國文化有關。故傳教士范禮安(Valignani)便提出學華語的建議,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利瑪竇(Matteo Ricci)等人,便開始在澳門學習華語。 當羅明堅進入中國,其舉止符合中國禮儀,又說一口流利的華語,獲得中國官員的好感,成為明朝第一個獲准在中國內地居留的傳教士。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2-7-20 13:51:12 | 顯示全部樓層
1. 歷史淵源與早期發展 (二)

1.2 明末清初基督教的發展
  
religion7-1-2.jpg

明末天主教傳教士東來,以科學知識服務於朝廷。明亡後清廷仍繼續給予優禮,先後以湯若望、南懷仁等為欽天監。這些傳教士也繼續為中國介紹許多的科學新知,例如曆法、輿圖測繪、大砲製造、西式建築、繪畫、鐘錶等。


- 利瑪竇與中西文化交流
  
利瑪竇,字西泰。1552年生於義大利,1583年來到中國,1601年進入北京,之後的10年,利瑪竇憑藉其精湛的數學、天文知識和宗教熱忱,結交士大夫,努力融入中國社會之中。利瑪竇不但通曉中文,而且熟讀五經,擅常用儒家的經典來解釋基督教教理。其豐富的學識和無礙的辯才令人佩服。在中國知識份子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此種傳教模式,被其他相繼來華的耶穌會士採用,使耶穌會在中西文化、教育、宗教等的交流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利瑪竇精於數學及地理,懂得製作天體儀和地球儀,並常製作日晷贈與中國官員。為了能順利將天主教向中國傳播,利瑪竇認為應該從中國的上層階級著手,因此努力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廣泛的與士大夫交遊,並且認同中國人的祭祖等傳統風俗。他肯定中國人是一個崇尚自然理性的民族,認為儒家思想並沒有和基督教義理有相衝突的地方。他透過向中國的士大夫介紹西方自然科學與思維方式來傳教。
  
1609年,利瑪竇創立「天主教聖母會」。他除了向受洗者講說天主教義理外,也繼續研究中國文學、史學與經典。後來,他在北京籌建了一座大教堂,親自監工,不辭勞苦。1610年,利氏病逝,享年57歲。明廷為了表示哀悼,賜予葬地,可見利氏在明帝心目中的地位。

       
- 耶穌會與中國科技
  
明末耶穌會士來到中國,他們以傳播西方科學知識打入中國上層社會,藉此拓展傳教事業。在耶穌會士傳播的科學知識中,以天文學知識最為重要。湯若望便是藉著修訂曆法,得以接觸中國統治者,使傳教事業站穩腳步。
  
湯若望(Jean Adam Schall von Bell),是活躍於明清之際的著名耶穌會傳教士。他先在明廷修訂曆法,政權交替後,獲得新統治者的允許,仍留在朝廷繼續曆法修定的工作。 湯若望在華四十多年,將西方先進的天文學、光學、火器、礦業等新知介紹到中國。最重要的貢獻,是參與了曆法改訂,編定了《崇禎曆書》。湯若望還編纂了《遠鏡說》,這本書對伽利略望遠鏡的製作原理、結構、功能以及使用的方法都做了詳盡說明,是中國科學史上很重要的一部著作。
  
傳教士為中國朝廷服務,天文曆法最為重要。因為中國向來特有的皇帝祭天權力,以及觀察天象與政治之間關係的傳統,也使得傳教士能夠藉由制定曆法、製作天文儀器等方法,順利進入中國統治階層。傳教士對他們在中國的政治影響力特別注意。不管是明、清政權,都是他們爭取的對象。
  
此外,製砲技術亦極受朝廷歡迎。明朝即多次依靠洋砲擊潰清兵。後來清人也掌握了紅夷砲的製作技術,才能成功擊敗明兵。康熙也命西洋教士造西洋鐵砲120門,1680年又造神武砲320門,及威力巨大的神威砲240門,以裝備八旗。南懷仁依康熙的要求,製造出砲身小,火力強,命中率高,又可置於騾馬背上行軍的輕巧火砲,在平定三藩之役立了大功。


- 中國天主教三大柱石-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
  
徐光啟(1562-1633),上海人,非常景仰利瑪竇。1603年在南京研究利瑪竇的《天主實義》後,受洗為基督徒。對於基督教義理,徐光啟也試圖用中國傳統的倫理加以補充,希望基督教能對中國有所匡救。1605年,他與利瑪竇開始合譯《幾何原本》一書。徐光啟對西方科學始終興趣濃厚,接連翻譯了許多著作。1629年﹙崇禎2年﹚發生日食,欽天監推算又失準,而光啟推算應驗。於是皇帝明令由徐光啟修曆。他是明末著名的科學家,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可謂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
  
李之藻(1565-1630),浙江仁和人,受洗的聖名為「良」,他向利瑪竇學習天文、地理、數學等新知,並與之合譯《渾蓋通憲圖說》。李之藻非常強調經世致用之學,認為西方的宗教和科技都可補充儒學的不足。因此重視西方所傳進來的自然科學,以及基督教義理等。1613年(萬曆41年),擔任南京太僕寺少卿,上書請朝廷翻譯西洋曆法等書,並請朝廷全面輸入西學,不要只限於曆法。
  
1613年(萬曆41年),他與利瑪竇合作編譯《同文算指》,是中國翻譯西方數學的最早著作,在數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他所翻譯的《明理探》一書是西洋哲學的最早中譯本。他還曾協助徐光啟修訂《大統曆》,並編撰《崇禎曆書》。
  
楊廷筠(1557-1627),浙江仁和人。與李之藻、徐光啟不同,楊廷筠對西方的新知瞭解不多,但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瞭解很深,精通易經和章句之學。他原本對佛教有很大的興趣,但卻於1609年(萬曆37年)接受基督教的洗禮,成為基督徒,聖名為彌額爾(Michael),號彌格子,信仰相當虔誠。
  
信教後,楊廷筠受到艾儒略(Juliano Aleni)神父的影響,在地方舉辦各項公益事務,較重要的是興仁會。他招集鄉紳,把每月的所得用來發放衣食醫藥。1616年(萬曆44年)發生南京教難,朝廷頒布禁教,楊廷筠還讓教士至家中避難,並著有《聖水紀言》來替基督教辯白,並藉此傳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20 13:51:13 | 顯示全部樓層
1. 歷史淵源與早期發展 (三)

1.3 中國的禁教
  
康熙皇帝對基督教的優禮情形,卻被一場禮儀之爭破壞掉了。羅馬教廷對於傳教士允許中國教徒祭孔祭祖的行為不滿,希望嚴禁教徒的祭拜禮儀。這項舉動與中國傳統習俗相違背,也惹惱了康熙皇帝,因此中國開始對基督教採取拒斥的舉動。


- 禮儀之爭與清廷禁教
  
隨著天主教各教會進入中國,各教會或教會內部對中國儒家文化的認識漸漸出現了分歧。其中最引起爭論的,就是中國的祭祖與祭孔活動,究竟是屬於宗教性質,抑或只是中國的禮俗。假使祭祖祭孔的活動是屬於宗教性質,那就違背基督教不崇拜偶像的教義。1628年(崇禎元年),耶穌會為了解決歧見,便在中國召開會議,達成共識:不把中國的祭祖祭孔活動,當作是偶像崇拜。
  
較晚到中國傳教的方濟會與道明會,對耶穌會在中國傳教的成功既羨慕又嫉妒,加上不贊成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方式,因此將對中國的禮儀之爭再度點燃,也使得羅馬教皇對此問題逐漸重視。耶穌會士擔心爭論的結果會影響在中國的傳教,也派員回羅馬為在中國的傳教方式辯護與解釋。最後羅馬教皇於1704年頒佈禁令,嚴禁入教的基督教徒行中國禮儀。
  
教皇頒佈禁令後,派遣使團到中國面見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對此禁令極為憤怒,下令只有經過朝廷批准的教士才可在華傳教。多數的教士意識到此舉將會嚴重影響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情形。因此1719年(康熙58年)教宗再度派人來華交涉,希望中國能允許傳教士繼續在華傳教。不過這次的交涉並未成功,傳教士所提出的條件反而惹惱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決定禁止天主教在中國傳教。

       
- 禁教時期天主教的傳教活動
  
康熙對天主教並非全面禁絕,而是必須領有傳教執照才能繼續在中國傳教,以便能夠控制傳教士的活動以及監督他們的傳教內容。但有一些傳教士拒絕申請,寧願以非公開的方式傳教。雍正即位後,因傳教士介入皇位之爭,對傳教士不滿,仍予以嚴禁。       

religion7-1-3-3.jpg
傳教執照

1724年(雍正2年)雍正諭令信奉天主教的中國人放棄信仰,否則處以極刑,並限西洋教士半年內離華,前往澳門。當時全國有教堂300餘間,自此以後,大部分改爲公廨或倉庫等。雍正在位期間,只有北京的天主堂保持傳教活動,其餘各省的傳教活動均屬非法,傳教士只能秘密進入中國傳教。乾隆即位後,雖准許傳教士供奉朝廷,但對傳教活動嚴加取締,1757年(乾隆22年)並下令嚴查各海口,禁止外人自由通行。嘉慶皇帝亦堅持禁教,於1805年5月制訂取締天主教章程十條,嚴諭官員執行。
  
禁教期間,基督教在中國並沒有絕跡,傳教活動仍在暗中進行。中國籍傳教士,打扮成商人,到各地傳教。西方傳教士則儘量打扮成中國人的樣子,以避人耳目。例如打扮成病人,每天以茶洗面,使顏色黧黃﹔休息時,則以被褥蒙首,面壁而臥;並靠著中國教友幫忙,暗地接送傳教士,長期暗藏或供養被追捕的神父。在江南地區傳教者,如1745年(乾隆10年),義大利談方濟神父(Franciscus de Attimis)在黃安多神父(Antonius Josephus Henriquez)的幫忙下,利用河道,白天蟄伏在教友的船艙,晚上才登陸活動,施行聖事,天明即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20 13:51:14 | 顯示全部樓層
2. 列強交侵與民教衝突 (上)

鴉片戰後,中國被迫開放教禁,於1846年准免查禁基督教。1860年英法聯軍之後,同意傳教士可在各省租地建造教堂,甚至由官方保護傳教士。隨著西方以武力打開中國大門,再度於中國合法傳教,致使傳教士態度較以往跋扈,讓中國官民難以忍受,加以基督教義與中國民間禮俗、信仰相悖,民教利益磨擦漸多,民教衝突便層出不窮。

2.1 鴉片戰後的中國基督教
 
religion7-2-1.jpg
 
鴉片戰後,基督教的傳教活動,不再像過去只注意接近上層社會。英法聯軍之後,中國允許洋人深入內地、中外接觸頻繁,傳教重心開始放在如何取得中國人民的好感以廣收教徒。然而多數地方官員及士紳對基督教卻少有好感,但清廷則盼各地官員能善加處理傳教事宜,以免引起重大紛爭。


- 列強侵迫與禁教解除
  
鴉片戰後,中國於1844年 (道光24年)所簽的中美、中法五口通商章程中,允許外國人在五口建造教堂,中國人若將禮拜堂或墳地觸犯毀壞,地方應嚴拘重懲。同一年,道光皇帝准許中國人至外人建造的天主堂作禮拜、入教,正式廢除了對基督教的禁令。       

religion7-2-1-1a.jpg
中英雙方在英艦上簽訂南京條約

1846年,道光皇帝頒佈諭旨,認為天主教是勸人為善,與其他邪教不同,因此准免查禁,並且歸還康熙年間的天主教教產。道光所頒佈的諭旨,明確規定傳教士的活動僅限通商口岸,仍然禁止入內地傳教。至英法聯軍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規定,中國有保護傳教的責任。咸豐10年(1860)的中法北京條約,允許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地建造教堂、醫院,中國人民任其信教,地方官須善待保護。條約對天主教的保護,易引起民教衝突,造成教案頻生。
  
雍正禁教後,教堂多被沒收充公,有的已改建,有的是多次易手,要查還相當困難。傳教士仗著條約和外國的勢力,常不顧實情,任意需索,要求會館、書院、廟宇等,應予退還,甚至強迫買賣田地、低價勒索,或強迫官方撥用土地,遭致民間反感。
  
此外,傳教士深入內地傳教,也常攻擊、破壞中國一些傳統習俗,或干預訴訟,使中國社會秩序大受動搖。再者,教民破壞神像、毀壞祠堂,民間酬神賽會演戲時,教民既不出資,又參與觀戲遊樂,讓平民心生不滿。種種民教之間的誤會、衝突,皆在條約保護、內地傳教後一一浮現,教案也隨之發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20 13:51:15 | 顯示全部樓層
2. 列強交侵與民教衝突 (下)

2.1 教案紛起
  
基督教弛禁後,在華傳教士的角色稍有改變,不再只是單純的傳播福音。隨著西方砲艦外交深入中國內地,傳教士擔任西方外交官及商人的急先鋒,代為探險或收集情報資訊。由於給予基督教的保護條款,傳教士不僅干涉中國地方司法、偏袒教民,其囂張行為引起中國官民不滿。此外,在民間也因此迷信、誤解,出現了許多對傳教士不實的指控,使得中國教案頻頻發生。


- 教案頻傳之因
  
民教衝突愈演愈烈,也和基督教義理儀式與中國儒家禮俗衝突有關。中國人對基督教禁止祭祖一事相當不滿。認為不祭祖者,與禽獸幾無差別。而基督教的平等觀念,也讓士大夫不滿。五倫觀念在中國已根深蒂固,君臣、父子豈能平等,簡直無君無父。此外,男女共同參加祈禱、聽道等聚會,讓講究男女之防的中國人,更是難以接受。
  
民教衝突的爆發,「挖眼剖心」、「迷拐幼孩」、「誘姦婦女」等謠言的散播常成為導火線。由於中國社會重男輕女,產生了溺殺女嬰和拐賣男童的奇特現象。而天主教多設有育嬰堂,收養貧困家庭的孩子,尤其是遭遺棄的女嬰。教堂為了多方收養以造公德,會給予送養兒童者金錢補貼,如此卻助長犯罪,拐賣兒童案件層出不窮。而一般鄉民無知迷信,誤以為教會收容嬰兒幼童,是為了挖眼剖心以製作蠱藥害人,因此,一有謠言散佈,立即引起公憤,鄉民相率前往教堂理論鬧事,甚至爆發仇教、打教等激烈流血衝突的 “教案”。


- 教士凌駕地方官-貴陽教案
  
1861年,貴州主教胡縛理獲得法國公使所發的“傳教護照”後,乘坐紫呢大轎,肩挂紫帶,頭戴方帽,盛設儀從,前呼後擁,前去拜會貴州巡撫何冠英及提督田興恕。但田興恕本來對洋人就十分不滿,藉口有事不予會見。胡縛理為了此事,很不高興,便向法國公使報告,希望能通過清朝皇帝施加壓力。此項行為激怒了田興恕,便三次派兵查抄教堂,趕走教徒。1861年端午節,貴州人們按傳統習慣,上街 “遊百病”。當百姓經過教堂時,四個教士出來驅趕人群,氣焰十分囂張。田興恕便派人將4名教士綁赴刑場斬首。史稱“貴陽教案”。
  
教案發生後,法國要求懲處田興恕。這使得清廷兩面為難,既希望中外相安,又不想懲處屢屢立下戰功的田興恕。但法國對貴州官府殺害教士的行為無法諒解,堅持清廷嚴懲。最後清廷將田興恕及其幕僚發往新疆充當苦差,對貴州教會賠銀一萬兩千兩,並將田興恕所居住的公廨給胡縛理作為天主教堂,才得以結案。

       
- 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發生於1870(同治9年),牽連許多國家,傷害規模空前,引起各國嚴重的關切,幾乎釀成戰爭。受害者有天主教堂教士修女多人,及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法國與俄國商人。發生的原因,是因為天津市民懷疑天主堂,認為他們迷拐孩童、挖眼剖心,用以製藥,乃包圍天主堂。豐大業前往交涉,對北洋通商大臣崇厚大肆咆哮,鳴槍示威,隨後又槍傷天津知縣劉傑的隨從,遂被氣憤的民眾毆斃。民眾更憤而焚毀天主教仁慈堂,死傷達20餘人。       

religion7-2-2-1-a.jpg
清末反教圖片-基督教挖眼圖
  
天津教案發生之後,清廷派直隸總督曾國藩前往處理。根據曾國藩的調查,天主教仁慈堂內男女幼童一百五十餘人,是由家屬送至教堂養育,並非拐騙而來,且當時天津城也無兒童遺失的報案,被教堂掩埋的嬰屍,也都有心有眼,教士拐買兒童、剖心挖眼之說,應是謠傳。曾國藩力辯對洋人的不實謠言,並查緝兇犯,嚴禁滋事,將天津知府、知縣撤職。於是朝野內外皆認為其偏護洋人。朝廷囑曾國藩勿失民心,將曾國藩調為兩江總督,以李鴻章為直隸總督,接辦調查。最後清廷賠償死者家屬四十六萬兩,並派崇厚前往法國致歉,流放府縣官員,並處死、杖罰、流放參與教案的天津民衆數十人,天津教案才告了結。
  
天津教案最後雖能和平落幕,但總理衙門意識到教案頻傳及其後果嚴重,乃擬定了「教務章程」八條,希望能對傳教士有所約束,以調和民教之間的衝突。但英、美、法均不同意,教案仍然頻傳不止,甚且愈演愈烈,最後爆發義和團全面性的非理性反教運動。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20 13:51:16 | 顯示全部樓層
3. 基督教在華的貢獻 (上)

religion7-3.jpg

基督教除了給中國帶來衝突糾紛外,也帶來正面的影響。清末基督教的弛禁,使基督教再度進入中國,其中新教較為關注民眾的社會生活。除了福音外,教育、醫療、社會慈善事業也隨之而入,對中國邁向近代化過程,有相當的貢獻。

3.1 基督教的慈善事業

religion7-3-1.jpg   

慈善事業是基督教在華傳教活動的一部分,除了用以吸引中國信徒外,也因為中國長期以有溺女嬰的習俗,以及中國傳統醫學無法醫治重大疾病,引起了傳教士的關注。為了解決孤兒、棄嬰及醫療等問題,基督教興辦了育嬰堂及西醫院等慈善機構。


- 育嬰堂
  
基督教的慈幼事業,包括育嬰堂、孤兒院、盲童學校及聾啞學校等。其中興辦育嬰堂最為重要。當時規模最大的育嬰堂,是1867年創辦的上海聖母院育嬰堂。負責幼孩的衣食,保障其生活,並加以教育。住的情形,男女嬰孩,分開居住,直到長大成人。
  
育嬰堂大都採取養、教、工三者結合的救助方式。除供給衣食、施予教育外,病訓練其謀生技能。例如天主教早期在上海創辦的蔡家灣孤兒院,就讓男童學習縫紉、木工、印刷等技術,以便成年後有能力謀生。上海徐家匯土山灣孤兒院的孤兒也要學木工、制鞋、雕刻及農田耕種等,並設立一間印書館,讓孩童打字、排印。教會興辦育嬰堂的方法,使得在中國行之已久的慈幼事業漸具規模而有制度。   
  
但由於一般教會辦理的育嬰堂容量有限,設備和保育措施不足,若有大批嬰孩進入,因照料不足,易發生傳染病而大批死亡。或是被送達之時已奄奄一息,無從救治,因而病故。由於死亡率過高,常引起中國人的質疑。


- 西醫院
  
「醫療傳道」是宣教活動中的重要部分。福音的傳入,多半是藉著醫療行為而進行的。雖然一般中國人對傳教士所開的西醫院仍存有相當多的誤解,如認為西洋醫師對屍體解剖、用酒精保存畸形人體發育的標本、或是幫人開刀等,是不軌的行為。但不少貧窮人家只能求助於傳教士醫師。因此,教會仍利用在華的醫療事業來進行傳教活動。
  
起初教會在中國的醫療事業,規模都很小,數量也不多,通常是附設在教堂裡的。1900以後,傳教士對醫療事業更加注重,對原有的醫院擴大規模,並在各地新設醫院及診所。
  
教會醫療事業的經費來源,有一半來自醫院的收入,另一半是靠捐款。早期開設的教會醫院,一般是不收費,目的是要博得好感,大部分全靠捐款維持,例如伯駕醫生(Peter Parker) 在1835年創辦的「博濟醫院」,是中國境內第一個現代化的醫院。伯駕傳教的方法,是在病人手術之前把基督教的小冊子送給病患,向他傳教,手術完之後,又繼續傳教。
  
但後來教會醫院都有收費,只對少數貧病者施醫給藥,條件是必須信仰基督教。傳教士在中國的醫療事業雖然是以傳教為目標,但也把西方的醫術、西藥、醫院制度及醫學教育傳入中國,對中國的醫療事業有相當大的幫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20 13:51:17 | 顯示全部樓層
3. 基督教在華的貢獻 (下)

3.2 基督教的教育活動

religion7-3-2.jpg
  
明末耶穌會以傳播西方新知傳教,清末傳教士也多兼辦學堂。基督教初期的教育,多由傳教士任教師,目的多在培養傳教助手。當中國為自強運動開辦新式學堂,也有越來越多的傳教士投入教育事業,促進中國近代教育制度的發展。


- 學校
  
中國的新式學堂教育,最初是由傳教士所辦。鴉片戰後,傳教士在通商口岸開辦洋學堂。這些洋學堂都附設在教堂裡,規模很小,目的是為了傳教以及培養中國籍的傳教助手,主要是讓學生讀《教義問答》以及《聖經》等書,僅為啟蒙、小學程度。招生的對象,多為貧苦孩童,免收學費、膳宿費用也由學校供給,但學生人數很少,女校招生尤為困難。
  
早期傳教士正式開設的洋學堂,較著名者有1843年(道光23年)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創辦的英華書院、1844年(道光24年)英國的東方女子教育會、1850年(道光30年)耶穌會在上海創辦的徐匯公學。學校除了有宗教課及宗教活動外,也教授中國經書,希望能把基督教義與儒家思想結合。另外,還有英語、西方科學知識等課程,藉此讓學生接觸西方的社會生活。
  
1860年後,清廷為了洋務的需要,也開始設立洋學堂,如同文館、廣方言館等,聘請了許多傳教士擔任教師。同時期教會學校及女學校也不斷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招生對象也有改變,尤其是通商口岸的學校,不再免費招收窮苦孩子入學,而是積極吸收富家子弟入學。傳教士可謂已為中國的近代化教育首開風氣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0 14: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基督教傳入中國的過程.....very good information!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0 14:01:39 | 顯示全部樓層
基督教傳入中國的過程.....very good information!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0 14:04:1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tung1871 #1 的帖子

利害, 很詳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0 14:04:25 | 顯示全部樓層
利瑪竇, 湯若望個名都聽過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0 14: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20 14:13:24 | 顯示全部樓層
c0179614 發表於 2012-7-20 14:04
回復 tung1871 #1 的帖子

利害, 很詳盡.

係時候來你度支持下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0 14: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tung1871 #13 的帖子

Thank you, friend.

You are kind enough.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0 17:05:36 | 顯示全部樓層
呢個 topic 值得研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6 1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