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關節炎預防你了解有多少
類風濕關節炎是常見的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可造成患者喪失勞動力和致殘的炎症性關節疾病,目前的研究認為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以累及周圍關節為主,多系統受累。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以35~50歲為好發年齡,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3倍。鑒於類風濕關節炎的疾病特點和不良預后,當我們遭遇類風濕關節炎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力爭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的致殘率比較高,但如果能夠在發病之初即獲得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則可控制其發展甚至治愈。所以,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識,使醫生和患有關節腫痛癥狀的病人對本病保持足夠的警惕性,就有可能提高診療水平,控制病情發展,減少致殘率,維護關節功能。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方法大全
類風濕關節炎診斷目前仍採用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診斷標準:晨僵至少持續1小時(病程;6周);3個以上的關節腫脹(病程;6周);腕、掌指或近端指間關節腫脹(病程;6周);對稱性關節腫(病程;6周);皮下結節;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X線改變(至少有骨質疏鬆和關節間隙狹窄)。以上7條滿足4條或4條以上,並排除其他關節炎即可確診。遺憾的是這個診斷標準過於嚴格,按此標準,將有許多患者錯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機會。另一方面現在社會上的虛假醫療廣告很多,如果誤診誤治,也會給患者帶來很大危害,因此應到有經驗的專業機構尋求診治。現在有一種新的化驗指標,叫抗環胍氨酸抗體,它在疾病早期就可以出現,如果它呈陽性,就有95%以上的把握診斷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特別是在類風濕關節炎早期,RF可能陰性,但抗CCP抗體很可能陽性,因此對疑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進行抗環胍氨酸抗體檢測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類風濕關節炎目前還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疾病,因此治療目的為:減輕關節腫痛和關節外癥狀;控制關節炎的發展,防止和減少關節的破壞,保持受累關節的功能;促進已破壞的關節骨的修復。治療RA的主要原則包括:儘早明確診斷,估病情及預后;儘早應用慢作用藥物或控制病情藥物;治療方案及用藥劑量應高度個體化;評價風險/療效。
類風濕關節炎病情相對複雜,如不正規治療可出現關節畸形。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和心理康復治療。除了服用緩解癥狀的藥物外,類風濕治療過程最重要的是要長期堅持服用針對病因的藥物(也稱慢作用藥),這類藥物的品種很多,選擇搭配也很重要,最好去正規的大醫院就診,有經驗的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用最適合您的藥物。慢作用藥物治療的療程較長,而且都有一定副作用,一定要按醫生指導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用藥,不能隨便停葯、換藥、增減藥物用量。嚴重關節損害時,手術治療也是一種選擇。當重要的大關節完全喪失功能時,可考慮外科手術置換人工關節。
二、消除不良情緒,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旦明確診斷,難免會產生緊張、苦悶的情緒,但應認識到這種情緒是有害無益的,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很重要的。因此應承認現實,不要恐懼和整日去想遲早如何發生殘疾、長期卧床或輪椅生活的問題,樹立戰略上藐視疾病、戰術上重視疾病的思想,以精神力量去消除痛苦、悲觀和失望。同時要盡可能多的了解和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及其治療對策,正確掌握治療方法,爭取控制和治愈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