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自己既器皿穩陣!
所謂病從口入,涉及吃進肚的物質,特別惹人關注,日常飲食,無論厚實的耐熱微波爐食盒,抑或輕薄的發泡膠飯盒,盛放熱食的同時,會否為美食「加料」?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概括簡介塑膠產品的幾個特性﹕為了令塑膠軟化,並塑造出所需的形狀,塑膠產品均需要加入塑化劑,塑化劑屬油性材料,僅依附於塑膠上,會從塑膠器皿釋出,尤其在含油脂、高溫的環境,更容易大量釋出。當中以「鄰苯二甲酸酯」這類塑化劑的問題較大,特別是DEHP(鄰苯二甲酸二),對健康可能造成長遠影響。認識了這背景後,以下檢視幾種日常食具。
不熔解不等於零釋出
在追求健康的年代,摩登一族亦樂意帶飯盒上班,但塑膠飯盒加熱後釋出致癌物的傳言,如擾人蚊子揮之不去,健康飯盒反被不健康的陰影籠罩。林漢華表示,按上述介紹塑膠產品的特性,塑化劑的釋出是無可避免的,尤其是用來把含油分的飯菜加熱。
他表示,要求塑膠食盒「零」釋出塑化劑是沒可能的,即使標示可用於微波爐加熱的食盒,其測試主要是確定在某個溫度下,食盒的物料沒有熔解,並非代表不會釋出化學物質。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釋出量,定出可容忍上限,進食限額下的分量,不會構成嚴重健康問題,一般而言,食盒釋出的量不會太高,遠低於「人為添加」在食物的塑化劑分量,故去年的飲品含塑化劑風波,引起極大關注。
他建議若要盛放滾燙食物,或把飯菜大幅度加熱,可考慮用玻璃器皿或真正的瓷器,免除塑化劑釋出的疑慮。若從健康角度考慮,建議別選擇有花紋、圖案的玻璃器皿,以免有重金屬殘留。
黏膩洗不掉 因食盒熔解
不少人發現,曾用來盛載熱食的微波爐食盒,即使用清潔劑冲洗,那黏膩感仍難以洗脫。他解釋,食物放微波爐翻熱,可以產生相當高的溫度,令食盒局部熔解,或令其表面塗層熔解;而進食剛翻熱的飯菜,餐具刮過食盒表層也可能留下刮痕,這也說明表層出現一定程度的熔解,待冷卻後,它又變回穩定,就如冰塊融化後,遇冷再凝固,遇熱又融化,食盒日復日的熱冷交替作用,便反覆出現上述狀態,令表層黏膩感更明顯。
相對於自攜飯盒的上班族,也有不少人選擇「外賣飯盒」。外賣飯盒一般由發泡膠製造,勝在處理十分方便。一如上述解釋,用發泡膠盒盛載含油熱食,塑化劑的釋出難以避免。不過,其實發泡膠盒根本不適宜盛載滾燙的食物,若把剛炸好的食物立刻放到發泡膠盒,高溫油脂足以熔解食盒一角,所熔掉的膠質,是否成為食物一部分?
林漢華說,膠質有可能已黏到食物或混入菜汁中,不過,現階段仍未清楚吃進塑膠對身體的影響,也未看到進食膠質對人體構成健康危機的研究文獻,「塑膠屬高分子聚合物,身體是不會吸收高分子膠的,很大機會通過腸臟,隨排便而離開身體」。
仿瓷餐具也是塑膠
市面上發售的「仿瓷餐具」,質地堅硬,由聚酯造成,成分包括三聚氰胺、甲醛等,經聚合成聚酯,故不會出現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的情况。這類產品釋出化學物質的風險相對較低,物料的分子結構交連緊密,密度高,耐熱佳,不易熔解。當然,它始終是塑膠產品,仍會用上塑化劑,基於質料堅硬,所用的塑化劑分量較少。然而,對這類產品,應注意其上花紋有否滲出顏料的風險。
加熱宜用玻璃器皿
林漢華表示,普通膠盒、發泡膠盒並非設計作為盛載滾燙的食物,盛載熱食便難免會出現熔解情况。而可用於微波爐加熱食物的食盒,只表示它能承受某個高溫,但不能避免塑化劑隨高溫、帶油脂的環境而釋出。他認為,大家應留意器皿的使用條件,按情况選擇適當器皿,如要處理高溫食物,仍以玻璃器皿較理想。
鄰苯二甲酸酯類型的塑化劑中,DEHP(鄰苯二甲酸二)對健康的危害最大,他指出,政府對其在食盒中的使用,有一定監管;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進行的測試所見,本港各種包裝用具、食具造成食物污染的情况並不嚴重,基本上是安全的,毋須太擔心。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