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占星 -- 吠陀
所謂「吠陀占星學」(Vedic Astrology),或稱「古印度占星學」(Ancient Hindu Astrology),是指印度民族的傳統占星學。
「吠陀」(Veda)二字,原意指「神的啟示」或「神秘的知識」,是印歐語系中最古的聖典文獻。而吠陀經書之成書時期為公元前十世紀至前六世紀,為印度宗教萌生之依始。雖說吠陀經成書於此時,但吠陀時期則可追溯至公元前二千年或更早。
「吠陀經」的知識可分為六個部份,統稱「吠陀六支分」(Vedangas),此六個部份為科學(Shiksha)、音韻(Chhanda)、授記(Vyakarana)、語釋(Nirukta)、祭禮(Kalpa)及周諦示(Jyotisha or Astrology)。而「周諦示」者,時間科學也,包括了天文學和占星學兩種。其中「占星學」更代表了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觀察能力,故被認為是「吠陀六支分」中的最重要部份。
「吠陀星學」雖然有遙遠流長的歷史,但卻比之其他家占星學(即西洋及中國兩家),保存得更為完整。幾千年以來,從未因為遭受到任何政治因素,而令其淪落失傳,也沒有受到外來的西洋思想影響,受到社會人士的鄙視。在印度的民族裡,「吠陀星學」更一直被認為是高深的知識,政府高層及學術機構素來均設法保存它的完整,所以印度的占星學家一向擁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而研究「吠陀星學」的人士,許多均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博士者流,亦大不乏人。
與現今的「西洋占星學」比較起來,「吠陀星學」會顯得遠為實用。蓋「西洋占星學」主要探究個人的脾氣性格及天賦才能,即使在流運的各種技巧上,亦不擅長推斷事件之發生時間。這是因為在西洋的文化思想上,一向均強調個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個人的天賦能有多大的發揮,一生能有多大成就,是完全視乎個人的意願而定,這種思想已在西洋哲學及宗教上存有根深柢固的影響。反觀印度人,他們的預測體系已經歷幾千年的磨練,在研究方面,主要強調個人命運裏的事態,「宿命」思想比之我國有過之而無不及。說明白一點,我們可以說在「吠陀星學」裏發現,百分之九十五的研究是與個人的名譽、運氣和財富等有關,而只有百分之五會提及個性和心理。一個人的人生中何故會發生若干事情,又或者是甚麼因素影響個人,而令他遭遇到某些事情,如此種種的「西洋占星學」概念,在「吠陀星學」中並不存在。所以說「吠陀星學」是較為實體化,而「西洋占星學」則較為抽象化。然而「占星學」又在今日的印度人眼中扮演著甚麼角色呢?
印度科學部長穆利‧馬諾哈爾‧喬希(Murali Manohar Joshi)去年曾宣佈該國二百間大學中,有三十五間必須設立「占星學」科學士課程。喬希其人不但是一名物理學家,而且在政治領導層中亦擁有頗高地位,他認為「伏陀經」和「奧義書」一類的古代梵文經書,蘊藏了所有科學知識的要領。
縱使喬希這項政策惹來印度國內眾多科學權威的非議,但卻反而受到「印度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大力支持,而且公開發表言論,認為「占星學可被認定為一種科學,理由是它有值得探究的需要及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