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vincen_k 於 2012-3-9 22:59 編輯
《信報》昨日刊登王耀瑩兄鴻文《一條誤導中央的「左」傾投機路線》,極尖銳批評梁營作風和梁營中人,公眾未必十分留意,但在朋友圈子產生頗大震動。王兄曾於梁營核心智庫「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擔任研究主任,並代表該智庫出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兩年,與我在中央政策組擔任同一職位的時間完全重疊,當時我們是最年輕的成員。他的定位一直是堅定愛國者,也是獲北京栽培的全國青聯委員,意識形態以往被視為梁營的核心同路人。這篇文章,值得公眾再三細讀。
(by 沈旭暉)
特首選戰猶如打開了的潘朵拉盒子。兩名中央的「可接受人選」惡鬥連連,揭短抹黑層出不窮,不僅令香港出盡洋相,也令中央尷尬異常——一場本可避免的鬧劇,卻在中央意料之外發生。
今天,一派人咬定亂局是泛民乃至是外國勢力的陰謀。然而,只要我們梳理一下這段歷程,不難發現,這很可能是一條精心設計、「左」傾而投機的路線,不斷誤導中央的結果。
路線一:說服中央 讓梁入閘
對中央而言,今次選舉既是普選前的重要準備,又夾在兩場議會選舉中間,加上年底十八大,如佔穩當,原可按第二屆由高提名候選人在無競爭下勝出的方案;即便為普選預備,也可用第三屆由一位屬意人選與反對派對壘的方案。
不過,在決定入閘關頭,一派人利用港人對政府施政不滿,以及愛國左派遭受長期冷待的憤恨,從宣揚「商人、公務員治港相繼失敗」,到煽動民情支持「有競爭的選舉」和「為普選熱身」,極力游說中央放梁振英入閘;據說,中央在民意考量並勸退不果後,終於接受梁參加,但仍屬意唐,形成「先唐後梁」和「唐正選、梁後備」的格局。
路線二:入閘之後 營造輿論
然而,當中央同意梁振英入閘後,這派人並未按原定共識出牌,而是加緊搶班奪權,將中央逐步牽引進精心設計的布局之中。這派人一方面利用港人鋤強扶弱和不滿「小圈子選舉」的心理,以「欽點」兩字,把中央與唐英年捆綁,以犧牲港人對中央的信任為代價,拉抬梁的民望;另一方面,又利用收編的幾份報紙,不斷刻劃對手為昏庸、無能、紈絝子弟,利用大眾的仇富心理,營造中央縱容官商勾結的輿論,促成民意逆轉,並為下一步推出「求變」和民粹政綱鋪路。
路線三:「唐宮」僭建 傳媒鬧大
及至提名期將近,主管港澳的領導人出訪時,唐英年官邸爆出眾所周知的僭建醜聞。一時間,網上有組織的改圖、謾罵鋪天蓋地,部分傳媒又極不尋常地動用吊臂拍攝「唐宮」情況,把事件鬧大。一位以「左」見稱的挺梁政協委員,更得勢不饒人,到唐府門口大派傳單,敦促唐英年退選。
路線四:拋出「理由」 阻曾參選
當公眾對連串黑材料揭發時間之精準驚愕不已之際,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宣布考慮參選。包括前述政協委員的這派人,立即拋出「鐘擺效應」、「黨員治港」、「入阿爺數」等講法,以影響立法會選情為由,給中央壓力,阻止曾參選,與稍早前為捧梁入閘而高呼「支持競爭、反對勸退」,判若兩人。更可怕的是,曾鈺成也收到揭黑恐嚇,最終因阻力重重、時間倉卒而棄選,一切又回到這派人樂見的雙英對決的格局。
路線五:亂局責任 推予泛民
提名期後,這派人一方面以「夜長夢多」、「不利穩定」等概念,把原為合理賽果之一的流選,演繹成「與中央對着幹」、「意味中央決策失敗」,封死中央的退路,局限中央在唐梁之間二擇其一;一方面又加緊利用掌控的媒體,在中央未有表態前,不斷放風造謠、假傳聖旨,製造思想混亂,形成大局既定之勢,屈降對手。如今,又開始把亂局卸責予泛民和外國勢力。
應該說,泛民起初認定中央「欽點」而拚命踩唐,確有攪局意圖。《壹週刊》、《蘋果日報》亦死性不改,屢屢造謠。但平情論,主流泛民今次被邊緣化是事實,即欲搗亂亦有心無力,尤其在揭黑四起後,更是目瞪口呆,只能發出一些跟不上形勢的無聊噪音
是唐是梁 中央三思
對於上述一派人及其路線靠投機而得勢一時,不免令人產生疑慮:
一、上述局勢發展,到底是中央主導為之,還是被動接受?如被動,會否陷入更大陰謀?
二、以打擊對手、民粹口號和形象工程上位者,能維持多久?今後若承諾擠兌、民意逆轉,將如何管治?
三、放風造假、偽傳上意、玩弄傳媒,頻頻擺中央上枱的做法,損害了港人對中央的多少信任?會否進一步威脅輿論環境?
四、一批誇大敵情、亂扣黑帽、以鬥爭為綱的極「左」人物上台執政,是否符合「一國兩制」、有利和諧團結?
五、揭黑手段會否成為選舉常態?中央如接受賽果,會否助長此風,延禍普選。如此等等。
這些疑慮大概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想法,也是筆者和身邊朋友從原來支持梁振英、到現在擔憂香港前途的主因。懇請中央對唐、梁,還是流選作最終決定前三思!
作者為前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
■到底是梁振英(左)還是唐英年(右)當選特首、還是最終流選?十多天後便有結果。 (中新社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