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garywai 於 2012-2-4 15:33 編輯
一場罵戰,源于一包出現在錯誤地方的乾脆面。1月16日,香港網友上傳了題為《火車內香港人大戰大陸人》的兩段視頻。。。。。。 暫且不說內地香港的風俗文化差異,從遵照規則的角度說,內地遊客一開始便理虧了。
被指出問題後………內地遊客這邊,連小女孩都說了“是老媽不對吧”,大人卻似乎連一句“是我錯”或者“不好意思”都沒有。
孔慶東點評事件時說:“遵守法律就是有奴性,不受管制反映素質高”,這完全是邏輯錯亂。受殖民的影響,僅從法治意識和規則意識上看,香港都高於內地,這恰恰是“素質”的體現。一個不尊重既定法律和規則的地方,很難想像民眾的素質能高到哪裡去。且不說國外多數地方,包括國內部分城市的地鐵都不准進食,即便是這樣的規定不合理,但至少目前它依然未有改變,是有效的和受到認可的規則,自己認為不合理便肆意違反是無規則意識的體現。
地鐵進食事件發生在年前,年後“雙非嬰兒”(即父母雙方皆非港人)又成了香港和內地摩擦的另一個核心話題。近年來內地孕婦赴港生子熱潮興起,擠佔了很多醫療資源,僅2010年在香港出生的88000個新生嬰兒中,就有接近47%為內地孕婦所生。此外,大量“雙非”兒童擠爆香港學校,讓港人同樣頗有微辭。
僅從法律上看,內地孕婦只要付了費,赴港生子其實是無可厚非的。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仗著香港人道主義原則而在快分娩時沖急診室生子,插隊占產房讓本港媽媽生子床位難求,港人不反感也難。而內地人不納稅卻能享受香港福利,香港人辛辛苦苦納稅福利反而被分薄更是港人最大的不滿所在。也因為此,才會有民間組織集資在媒體上刊登廣告,反對內地孕婦赴港生子,呼籲政府修訂基本法。
在這場罵戰中,有人跳出了事實層面,而直指港人“忘恩負義”,說香港有今天,全靠內地,水電食物也都要內地供應,有什麼資格反過來指責內地人。這種說法其實是在回避此次口水戰的是非對錯,而且也不符合事實。雖然目前香港80%的水由內地供應,食物,天然氣,電力等很多都來自內地,但都是高價買的,經濟學意義上並無不平等之處。
根據報導,在2009年廣東省出現嚴重旱災時,港方曾提出透過減少輸港供水以助紓緩旱情,但建議被婉拒,報章認為這跟有關方面更希望確保高達30億元的供水協議可全面落實有關,報導又指廣東省供水生意,原來利潤高達五成,豐厚程度猶如無本生利。
有論者認為,作為一個開放的城市,香港應該尊重內地人的遷徙自由,不該設限。遷徙自由符合人的天性,當然屬於人的自然權利。然而,人作為社會關係的產物,從根本上要受制於社會因素的影響。因此,遷徙自由除了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自然法則,如生存規則、競爭規則和環境規則等因素影響之外,它還主要受社會性因素的影響。
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形成了一個與內地有所區別的政治共同體,其公民身份是政治共同體自我定義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正如拜倫‧懷特法官在卡貝爾訴查韋斯‧薩利多案中所指出的,“外國人是那些在這個共同體以外的人,將外國人排除在基本的政府進程之外不是民主制度的缺失,而是共同體在政治上的自我定義過程的必然結果。”這裡當然不是說香港人是外國人,但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作為兩個有區別的政治共同體,上述理論是適用的。與之相反,內地的戶籍制度,則屬於一個政治共同體之下,人為製造的不平等。
部分港人言行過激,不意味著內地人就沒有過錯。我們常說要他人學會尊重國情和國人感情,這當然是人之常情,但與此同時,自己是否又做到了不傷害他人感情呢?此番罵戰之所以越演越烈,內地人對香港人的反向歧視也難辭其咎。尊重從來不是憑白無故就會有,用雙重標準來“尊重國情和感情”,嚴於律人寬於待己的事,我們幹得還少嗎?
總結 : 口水戰因是非而起就需明辨是非對錯。內地遊客在香港不尊重公共秩序理應被批,不納稅只想謀福利反而怪港人小氣,則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香港有今天全靠祖國施捨”這種錯誤邏輯,更是壓根談不上就事論事,純屬意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