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43|回覆: 8

[自然地理] 地球之肺 —— 森林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1-12 12:39: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什麼是森林?

  森林是一個高密度樹木的區域。這些植物群落覆蓋著全球大面積並且對二氧化碳下降、動物群落、水文湍流調節和鞏固土壤起著重要作用,構成地球生物圈當中的一個最重要方面。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

  俄國林學家G.F.莫羅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動物及其與環境的綜合體。森林群落學、地植物學、植被學稱之為森林植物群落,生態學稱之為森林生態系統。在林業建設上森林是保護、發展,並可再生的一種自然資源。具有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

  森林是由樹木為主體所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它具有豐富的物種,復雜的結構,多種多樣的功能。森林與所在空間的非生物環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環。它是地球上的基因庫、碳貯庫、蓄水庫和能源庫,對維系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和環境。

森林的演化史

  現代森林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一般分為3個階段:

  蕨類古裸子植物階段。在晚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疊紀,由蕨類植物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組成大面積的濱海和內陸沼澤森林。其中鱗木和封印木高可達20?40米,徑1?3米,是石炭紀重要的造煤植物。現在熱帶地區還有孑遺的樹蕨。

  裸子植物階段。中生代的晚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為裸子植物的全盛時期。蘇鐵、本內蘇鐵、銀杏和松柏類形成地球陸地上大面積的裸子植物林和針葉林。

  被子植物階段。在中生代的晚白堊紀及新生代的第三紀,被子植物的喬木、灌木、草本相繼大量出現,遍及地球陸地,形成各種類型的森林,直至現在仍為最優勢、最穩定的植物群落。

森林的價值

  覆蓋在大地上的郁郁蔥蔥的森林,是自然界擁有的一筆巨大而又最可珍貴的『綠色財富』。

  人類的祖先最初就是生活在森林裡的。他們靠采集野果、捕捉鳥獸為食,用樹葉、獸皮做衣,在樹枝上架巢做屋。森林是人類的老家,人類是從這裡起源和發展起來的。

  直到今天,森林仍然為我們提供著生產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種資料。估計世界上有3億人以森林為家,靠森林謀生。

  森林提供包括果子、種子、堅果、根莖、塊莖、菌類等各種食物,泰國的某些林業地區,60%的糧食取自森林。森林灌木叢中的動物還給人們提供肉食和動物蛋白。

  木材的用途很廣,造房子,開礦山,修鐵路,架橋梁,造紙,做家具……森林為數百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其他的林產品也豐富多彩,松脂、烤膠、蟲蠟、香料等等,都是輕工業的原料。

  我國和印度使用藥用植物已有5000年的歷史,今天世界上大多數的藥材仍舊依靠植物和森林取得。在發達國家,1/4藥品中的活性配料來自藥用植物。

森林與人體健康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森林所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吸毒、除塵、殺菌、淨化污水、降低噪音、防止風沙、調節氣候以及對有毒物質的指示監測等作用。於是不少人開始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森林的樂趣,去領略大森林對人體的各種益處。

  當你步入蒼翠碧綠的林海裡,會驟感舒適,疲勞消失。森林中的綠色,不僅給大地帶來秀麗多姿的景色,而且它能通過人的各種感官,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和改善機體的機能,給人以寧靜、舒適、生氣勃勃、精神振奮的感覺而增進健康。

  據調查,綠色的環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體腎上腺素的分泌,降低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它不僅能使人平靜、舒服,而且還使人體的皮膚溫度降低1℃-2℃,脈搏每分鍾減少4次-8次,能增強聽覺和思維活動的靈敏性。科學家們經過實驗證明,綠色對光反射率達30%-40%時,對人的視網膜組織的刺激恰到好處,它可以吸收陽光中對人眼有害的紫外線,使眼疲勞迅速消失,精神爽朗。

  經研究,森林中的植物,如杉、松、桉、楊、圓柏、橡樹等能分泌出一種帶有芳香味的單?烯、倍半?烯和雙?類氣體『殺菌素』,能殺死空氣中的白喉、傷寒、結核、痢疾、霍亂等病菌。據調查,在乾燥無林處,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400萬個病菌,而在林蔭道處只含60萬個,在森林中則只有幾十個了。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還能吸收有害氣體。據報道,0.4公頃林帶,一年中可吸收並同化100000千克的污染物。1公頃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千克的二氧化硫。因此森林中的空氣清新潔淨。據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森林和原野裡有一種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的物質——負離子,它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使呼吸平穩、血壓下降、精神旺盛以及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人測定,在城市房子裡每立方厘米只有四五十個負離子,林蔭處則有一二百個,而在森林、山谷、草原等處則達到一萬個以上。

  此外森林還有調節小氣候的作用,據測定,在高溫夏季,林地內的溫度較非林地要低3℃-5℃。在嚴寒多風的冬季,森林能使風速降低而使溫度提高,從而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此外森林中植物的葉面有蒸騰水分作用,它可使周圍空氣濕度提高。

  總之,森林是陸地生態環境的主體,是大自然的調節器。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也就是保護人類自己。讓我們為保護大森林出力,讓大森林為人類造福!

  薪柴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主要燃料。世界上約有20億人靠木柴和木炭做飯。像布隆迪、不丹等一些國家,90%以上的能源靠森林提供。

  不妨說,森林就像大自然的『調度師』,它調節著自然界中空氣和水的循環,影響著氣候的變化,保護著土壤不受風雨的侵犯,減輕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森林不愧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樹都是一個氧氣發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一棵椴樹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頃楊、柳、槐等闊葉林一天可產生100噸氧氣。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佔有10平方米樹木或25平方米草地,他們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處,所需要的氧氣也有了來源。

  森林能涵養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長流』,樹總是同水聯系在一起。降水的雨水,一部分被樹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樹下的枯枝敗葉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裡被蓄留起來,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過蒸發返回大氣。1公頃森林一年能蒸發8000噸水,使林區空氣濕潤,降水增加,冬暖夏涼,這樣它又起到了調節氣候的作用。

  森林能防風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狂風吹來,它用樹身樹冠擋住去路,降低風速,樹根又長又密,抓住土壤,不讓大風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裡,滲入土壤深層和岩石縫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緩緩流出,衝不走土壤。據非洲肯尼亞的記錄,當年降雨量為500毫米時,農墾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區的100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區的3000倍。我們不是要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嗎?最有效的幫手就是森林。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2 13:07:00 | 顯示全部樓層
針葉林的典型樹種:松樹

5866480_252034.jpg

  針葉林是寒溫帶的地帶性植被,是分布最靠北的森林,針葉林的北界就是森林的北界。在寒溫帶以外的地方,也生長著很多不同類型的針葉林,但是面積比起寒溫帶的針葉林要小很多了。

  落葉松喜歡陽光充足而較乾旱的環境,森林常較稀疏而陽光直達林下,冬季落葉後林下更是充滿陽光,因此落葉松林是典型的『明亮針葉林』。落葉松的根系較淺,可以在永久凍土上生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是生活在最嚴酷環境中的森林。我國大興安嶺的森林就是東西伯利亞的興安落葉松林的延伸。

  針葉林的分布

  寒溫帶的針葉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現在泛指寒溫帶的針葉林。在北半球的寒溫帶地區,泰加林幾乎從大陸的東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壯觀的茫茫林海。歐洲-西伯利亞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緯度幾乎跨了半個地球。由於跨度太大,歐亞大陸的寒溫帶地區在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等有所不同。最西部的北歐地區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氣候相對溫暖濕潤,年溫差較小,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極圈的遙遠北方,樹木主要有雲杉等較喜陰濕環境的樹種。

  東西伯利亞地區有大面積的興安落葉松林,東部的東西伯利亞地區大陸性氣候明顯,冬季極端寒冷但夏季並不寒冷,年溫差極大,世界上年溫差最大的地方(達100°C,冬季低達-70°C而夏季高達30°C)和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都在這裡(低於-70°C,僅次於南極,比北極更寒冷)。東西伯利亞地區春秋兩季非常短暫,嚴寒的冬季很快就變成溫暖的夏季,溫度上昇非常快。這種溫度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長的春季被稱為『西伯利亞式的春天』。所以落葉松以落葉的形式抵御東西伯利亞比北極還嚴寒的冬季。

  世界上其它大多數的針葉林也都屬於暗針葉林,北美洲就分布著大面積的暗針葉林。北美洲針葉林的面積僅次於歐亞大陸,從大西洋沿岸一直分布到太平洋沿岸,橫貫整個北美大陸。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針葉林與歐亞大陸的泰加林相類似,從海岸線一直延伸到西部的落基山下。

  落基山以東的太平洋沿岸的針葉林面積較小,但那裡氣候比較溫暖濕潤,不是典型的寒溫帶針葉林氣候,森林沿海岸想南延伸,已經不屬於北方泰加林的范疇,而帶有亞熱帶森林的特征,被稱為『溫帶雨林』。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針葉林,比北方泰加林高大繁茂,種類也更豐富,保存了種類最多的針葉樹種,其中有不少是古老的孑遺物種。

  主要分布於寒溫帶及中、低緯度亞高山地區的常綠或落葉針葉林。又稱泰加林、北方針葉林。它分布於北緯45°—70°之間的寒溫帶地區,橫貫歐亞大陸和北美的北部,形成一條完整的針葉林地帶,即從挪威向東伸延,經瑞典、芬蘭、俄羅斯和西伯利亞,越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和加拿大。

  在我國,它作為泰加林的南延部分僅分布於大興安嶺的北部和新疆境內的阿爾泰山山地。這些地區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溫涼而短促。最冷月平均溫度為-10—-20℃,最暖月平均溫度在10℃以上,20℃以下,月平均溫度高於10℃的一般只有3—4個月。盡管這裡降水較少(300—600mm),但蒸發作用弱,淋溶強烈,營養成分貧乏。這就限制了闊葉樹的正常生長,而耐寒耐瘠的針葉樹卻得到了良好地發展。森林組成樹種較貧乏,主要是冷杉、雲杉、松和落葉松的一些種類,並顯示出地域間差異。但在每個地區經常由個別樹種形成寬度為成百上千公裡的純林。基本特點為陰性、沼澤化和缺乏闊葉成分。根據群落特征,分為明亮針葉林和陰暗針葉林兩大類。前者主要由松和落葉松組成,其中松樹林(除西伯利亞松外)大多分布在沙質土層上、沼澤化地方和一些火燒跡地,不佔主要地位。

  落葉松與之相反,大面積連續地佔據大陸性很強,氣溫更低的地區。林木較稀疏,較喜陽,林內較明亮;後者主要由雲杉和冷杉等較耐陰的樹種組成,圓錐形樹冠較郁閉,林內陰暗潮濕,苔蘚層十分發達。這裡的動物種類比較貧乏,尤其在冬季,很少見到動物活動,動物中大多數有冬眠和貯存食物的習性。林中大型食草脊椎動物以麋、鹿、北美馴鹿、雪兔以及松雞、雷鳥、交嘴雀等為主。肉食動物則有紫貂、黑熊和狼等。在寒溫帶以南的山地上,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也發育著寒溫性針葉林,組成樹種與平地種類雖異仍為同屬植物。山地排水方便,林內不及北方潮濕。針葉林生產量不及熱帶林和夏綠林,每公頃產木材3噸(南部達5噸),但乾形圓直,材質良好(最適造紙),種類單純,冬雪利於集運,所以機械采伐條件極佳,是世界最重要木材產區。加上毛皮用動物繁生,狩獵業也非常普遍。但亞高山暗針葉林不宜大面積采伐,也避免強烈土壤侵蝕和洪水為害。

  樹種

  1.華北落葉松林

  分布於關帝、管涔、五臺、恆山、太岳山等山地,海拔l600—2000米的陰坡、半陰坡。林下灌木稀疏,草本植物以苔草為主。

  2.白青林

  分布於五臺、關帝、管涔及桓山等,海拔l500—2300米的陰坡。白?、雲杉除純林外,常與青?(細葉雲杉)混生。青?較白?分布稍低,並伴生有白樺、山楊等。灌木種類較少,草本層不發達,蘚類植被茂盛。白?樹是我省中山地區造林優良樹種。

  3.合臭冷杉的華北落葉松、白青林

  為五臺山特有類型,分布於海拔l,800—2,400米的山地陰坡、半陰坡。林內陰暗潮濕,適宜臭冷杉生長。林下灌木稀疏,草木以苔草為主蘚類植物發達。

  4.油松林

  油松林是華北地區溫性針葉林的代表類型,分布廣泛,凡海拔800—2,000米的低中山地均能良好生長。分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多為中幼齡林。太行、太岳、呂梁、五臺、恆山、中條山等區均有分布。群落外貌整齊,多為純林,間有栓皮櫟、白皮松、遼東櫟或山楊混生。油松喜陰,耐瘠薄,適應性強,生長良好,材質優良,是華北山地重要造林樹種。

  5.白皮松、側柏林

  見於太原的天龍山,呂梁山南段的蒲縣和太岳山的霍縣等地,海拔800——1300米的山地陰坡。面積不大,長勢較差,但適應性強,利於水土保持。

  6.側柏林

  多見於省內中、南部800—l300米的低山地區,群落結構成分簡單。林下灌木稀疏.草本以苔草為主。側柏喜陽耐瘠薄,作為綠化,水保,美化環境的樹種。

  7.華山松林

  華山松林是省內南部暖溫帶山地的針葉林,分布於中條山等地,海拔l400—l900米的陰坡、半陰坡、半陽坡或山脊。華山松經濟價值較高,種籽含油豐富,可供食用。

  針葉林動物群(coniferous forest fauna)

  針葉林地帶的動物群。分布地區包括北極苔原帶以南,溫帶落葉闊葉林以北歐亞大陸和北美的寒溫帶。針葉林帶(又稱泰加林帶)冬季悠長寒冷,夏季短促潮濕,針葉林樹種組成單調,地面覆蓋很厚的苔蘚地衣,灌木和草本植物稀少,冬季積雪很深,動物生存條件不如其他森林帶。

  針葉林動物種類較單純,主要由耐寒性和廣適應性種類組成,包括大部分苔原帶動物,如馴鹿、旅鼠、雪兔、北極狐、雷鳥等。其生命活動的季相變化顯著,有些動物冬季進入冬眠,如棕熊;或貯備食物過冬,如松鼠;許多鳥類和一些哺乳類則具有季節性遷移。動物種群數量變化受天氣條件和食物豐欠的影響,極不穩定,有周期性變化。針葉樹籽歉收時會引起一些動物的大批遷移。

  代表性動物:哺乳類有駝鹿、馬鹿、狼獾、貂、猞猁、松鼠、花鼠。鳥類有松雞、榛雞、三趾啄木鳥、交嘴雀、松鴉、載菊等。兩棲類僅有北美的雨蛙,數量較多。爬行類十分貧乏,只有歐亞大陸的極北?和胎生蜥蜴為典型代表。針葉林下地面發育的腐殖質層中包含有?、彈尾蟲、線蟲和大量昆蟲幼蟲等土壤動物。針葉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群落,在西伯利亞和加拿大一些地區受人類乾擾不大。但伐木和對毛皮獸的狩獵,對動物群落已造成一定危害。

森林類型:闊葉林

5866485_856476.jpg

  1.落葉闊葉林

  落葉闊葉林是我國溫帶地區最主要的森林類型,構成群落的喬木樹種多是冬季落葉的喜光闊葉樹,同時,林下還分布有很多的灌木和草本等植物。我國溫帶地區多為季風氣候,四季明顯,光照充分,降水不足,適應於這些環境特點,多數樹種在乾旱寒冷的冬季,以休眠芽的形式過冬,葉和花等脫落,待春季轉暖,降水增加的時候紛紛展葉,開始旺盛的生長發育過程。組成我國落葉闊葉林的主要樹種有:櫟屬(Quercus)、水青岡屬(Fagus)、楊屬(Poplus)、樺屬(Betula)、榆屬(Ulmus)、榿屬(Alnus)、朴屬(Celtis)和槭屬(Acer)等。很多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在我國工農業生產較發達的地區,也是跟我們人類關系十分密切的森林類型,很多行道樹和大江大河的水源涵養等都是以這種森林類型為主。

  2.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是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的過渡森林類型,在我國亞熱帶地區有著廣泛的分布。該森林群落內物種豐富,結構復雜,所以優勢樹種不明顯。亞熱帶地區也有明顯的季相變化,主要是在秋冬氣候變乾、變冷,相對比較高大的並處於林冠上層的落葉樹種此時葉片脫落。第二或者第三亞層的常綠樹種比較耐寒,有時林分內的常綠樹種的成分增多,樹木較高,形成較典型的常綠與落葉樹種的混交林。組成常綠、落葉闊葉林的主要樹種有:苦櫧(Castanopsis)、青岡(Cyclobalanopsis glauca)、冬青(Ilex chinesis)、石楠(Photinia serrulata)等。該森林群落保存有很多重要的珍貴稀有樹種,很多是第三紀孓遺物種,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如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連香樹(Cercidiiiphyllum japonicum var. sinense)、水青樹(Tetracen tron sinense)、鍾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和杜仲(Eucommia ulmoides)等。

  3.常綠闊葉林

  該植被型分布區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夏季高溫潮濕,冬季降水較少。是我國亞熱帶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森林類型,林木個體高大,森林外貌四季常綠,林冠整齊一致。殼豆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等是最基本的組成成分,也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優勢種和特征種。在森林群落組成上,更趨於向南分布的水熱條件約好,樹種組成越是以栲屬和石櫟屬為主,在偏濕的生境條件下,樟科中厚殼桂屬的種類更為豐富。常綠闊葉林樹木葉片多革質、表面有光澤,葉片排列方向垂直於陽光,故有照葉林之稱。

  4.硬葉常綠闊葉林

  我國硬葉常綠櫟林通常是指由殼斗科櫟屬中高山櫟組樹種組成的常綠闊葉林,其中絕大多數種類生長於海拔2 600 m?4 000 m之間,主要分布在川西、滇北以及西藏的東南部。該植被型中的樹木葉片很小,常綠,堅硬,多毛,分布區主要在亞熱帶,夏季高溫,植物為適應夏季環境條件常常退化城刺狀。並這裡雖然具有明顯夏季雨熱同季的大陸型氣候特征,卻與夏旱冬雨的地中海型氣候區的硬葉櫟類完全相同。

  5.季雨林

  季雨林主要分布在熱帶有周期性乾、濕季節交替地區的森林類型,也是熱帶季風氣候條件下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植被類型。它的主要特點是當不利環境條件——乾季來臨的時候,樹木或多或少是落葉的形式渡過這個乾季,所以呈現一種季節變化的特征,所以又有雨綠林之稱。季雨林的主要組成樹種多為桑科、楝科、無患子科、椴樹科、紫薇科、大戟科等。

  6.雨林

  熱帶雨林在赤道帶有廣泛分布,它的分布與生長需要兩個條件,一生高溫,另一是高濕,它有兩大特點,一是葉子終年常綠,二是弱光下生活,尤其是優勢種的幼樹,在很微弱的光下便可生長。

  熱帶雨林在明顯的特點是生物種多樣性高,層持復雜和生物量大。象牙海岸有樹種600種,馬來亞樹種超過2000種,亞馬遜灣(Amazon basin)平均密度為423株/ha,分屬於87個種。印度馬來地區每公頃有200多個種。

  熱帶雨林層次復雜,且層次連續,各層密度(除草本層外)都很密。熱帶藤本發達,有的藤子可達100多米,由於高溫、高濕,生活型多樣化。熱帶雨林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平均每公頃生物量450噸,最上限可超過1000t/ha。

  氣候:最高溫度、最高濕度;

  土壤為磚紅壤;

  樹木:高大、常綠、3-4層,層間植物發達,交雜植物;

  板根、氣生根、老莖生花(梅樹);

  幾乎無一年生植物。

  7.紅樹林

  紅樹林是一種特殊的海岸沼澤,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熱帶和南亞熱帶海岸潮間帶,依賴於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被譽為『海底森林』,『水上綠洲』。主要組成樹種有:紅樹(Rhizophora apiculate)、紅海纜(R。stylosa)、秋茄樹(Kandelia candel)等。


  紅樹林是海岸濕地生態系統的主體,肩負優化環境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使命,有著無可比擬的生態價值,在防浪護岸、維持海岸生物多樣性和漁業資源、淨化水質、美化環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是中國沿海區域生態平衡最重要的生態安全保障體系之一,尤其紅樹林生態系統產生的生態學、經濟、社會、文化、再造功能及其他價值,已在中國和世界受到廣泛重視。

  我國的森林分布除了上述介紹的以外,還有竹林、常綠針葉灌叢、常綠革質灌叢、落葉闊葉灌叢、常綠闊葉灌叢、稀疏草原、荒漠、肉質刺灌叢、高山凍原等植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12 13:57: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最中意松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12 14: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地球之肺, 好buy呢個ter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2 14:52: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ing_chan 於 2011-11-12 14:53 編輯

著名森林:亞馬遜熱帶雨林

5867175_820797.jpg

  在世界同類型地區中,亞馬遜平原的熱帶常綠雨林不僅面積最廣,而且發育也最為充分和典型,這是由於亞馬遜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結構,使它具有特別有利於該類型發育的現代氣候條件,另一方面也與它發育歷史悠久、在形成過程中自然地理條件相對比較穩定有關。

  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60%面積位於巴西)位於亞馬孫盆地,是全球最大的雨林,其面積比歐洲還要大,有700萬平方千米。佔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達650萬平方公裡,其中有480萬平方公裡在巴西境內。它從安第斯山脈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茂密的熱帶森林,這裡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法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被稱為『生物科學家的天堂』。但在過去30年,巴西政府將亞馬孫州轉為工廠區,及資助道路興建計劃、住屋及工業發展。

  亞馬遜平原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繁多,而且數量豐富。19世紀末,根據一位英國自然學者的統計,共有14712種動物,其中8000多種尚未為人所知,現在已知的動物和鳥類超出了10萬種,還有至少27種甲蟲。可能另外還有幾百萬種正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亞馬遜平原的土著人居住在這裡已有幾個世紀。但大約500年前歐洲人來到這裡後,許多土著人便淪為奴隸、死於疾病或被迫放棄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這裡的雨林現正處於嚴重的危險之中,因為人們為了開闢土地來種莊稼,或飼養牲畜來供應美國的肉類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對它濫伐濫砍!

  亞馬遜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人們從16世紀起開始開發森林。1970年,巴西總統為了解決東北部的貧困問題,又做出了一個最可悲的決策:開發亞馬遜地區。這一決策使該地區每年約有8萬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壞,1969至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亞馬孫地區的森林被毀掉了11萬多平方公裡,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

  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亞馬遜雨林對於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

著名森林:西伯利亞森林

5867318_523076.jpg

  泰加林最初是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現在泛指寒溫帶的針葉林。在北半球的寒溫帶地區,泰加林幾乎從大陸的東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壯觀的茫茫林海。歐洲-西伯利亞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緯度幾乎跨了半個地球。由於跨度太大,歐亞大陸的寒溫帶地區在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等有所不同。最西部的北歐地區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氣候相對溫暖濕潤,年溫差較小,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極圈的遙遠北方,樹木主要有雲杉等較喜陰濕環境的樹種。

  東西伯利亞地區有大面積的興安落葉松林,東部的東西伯利亞地區大陸性氣候明顯,冬季極端寒冷但夏季並不寒冷,年溫差極大,世界上年溫差最大的地方(達100°C,冬季低達-70°C而夏季高達30°C)和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都在這裡(低於-70°C,僅次於南極,比北極更寒冷)。東西伯利亞地區春秋兩季非常短暫,嚴寒的冬季很快就變成溫暖的夏季,溫度上昇非常快。這種溫度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長的春季被稱為『西伯利亞式的春天』。所以落葉松以落葉的形式抵御東西伯利亞比北極還嚴寒的冬季。

著名森林:西南林區雲南松

5867374_890809.jpg

  西南林區是我國的第二大天然林區,主要包括四川、雲南和西藏三省區交界處的橫斷山區,以及西藏東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南坡等地區。這裡山峰高聳,河谷幽深,山麓有滔滔江河,山溝有股股泉水,山腳和山頂高差懸殊,氣候也隨著高度變化,所以樹的種類特別多。山下和各地裡生長著常綠闊葉樹,山腰上是落葉闊葉樹,再上面就是針葉樹。主要樹種有雲杉、冷杉、高山櫟、雲南松等,這些樹也都是很好的建築材料。還有珍貴的柚木、紫檀、樟木等。解放後,在雲南省還營造了成片的橡膠樹和咖啡樹,成為我國重要的熱帶經濟林區。

大興安嶺林區

5867163_999133.jpg

  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北、面積最大的現代化國有林區,總面積8.46萬平方公裡,相當於1個奧地利或137個新加坡。林木蓄積量5.01億立方米,佔全國總蓄積量7.8%,總人口51萬,邊境線長791.5公裡,下轄塔河、漠河、呼瑪三縣,加格達奇、松嶺、新林、呼中、四區和得耳布爾、莫爾道噶等十四個林業局。

  大興安嶺平均海拔1,200∼1,300米,最高峰達2,035米。山脈北段較寬,達306公裡,南段僅寬97公裡形成於侏羅紀造山運動時期,沿東側的走向斷層掀昇翹起,成為掀斜斷塊,造成東西兩坡的斜度不對稱。東坡較陡,西坡則向蒙古高原和緩傾斜,海拔790∼1,000米。大興安嶺大部為火成岩,地形平滑,山頂渾圓,山坡較平緩。山脈東坡被嫩江及松花江的許多支流深深地切割。

  大興安嶺為重要的氣候分帶。夏季海洋季風受阻於山地東坡,東坡降水多,西坡乾旱,二者呈明顯的對比,但整個山區的氣候比較濕潤,年降水500mm以上。山脈北段是中國東部地區最冷之地,冬季嚴寒(平均氣溫-28℃),有大面積多年凍土區。本地區覆被著茂密的森林,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皮雲杉、白樺、蒙古櫟、山楊等,海拔最高處是灌木叢。野生動物豐富,有鹿、麋、貂、山兔及許多毛皮獸。山脈中段與南段溫暖乾燥得多,1月氣溫約-21℃,年降水量250∼300mm,雪量也較少。北段的針葉林在南段逐漸轉變成闊葉林,最後是點綴於林地之間的草場。山脈南段的森林覆被達到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地,但此地更大面積覆被著高草。

  巍巍興安嶺,積翠大森林。大興安嶺的林地有7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4.1%,在浩瀚的綠色海洋中繁衍生息著寒溫帶馬鹿、馴鹿、駝鹿(犴達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棒雞、天鵝、獐、?、野豬、雪兔等各種珍禽異獸400餘種,野生植物1000餘種,成為我國高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野生動、植物樂園。在千山萬壑間縱橫流淌著甘河,多布庫爾、那都裡、呼瑪、額木爾等二十多條大小河流,最終注入了邊陲人民的母親河——黑龍江。這裡盛產鱘鰉魚、哲羅、細鱗、江雪魚等珍貴的冷水魚類,用『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來形容這裡的野生動物資源實在不為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12 15: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地球之肺"這標題非常好!
現在,不論寒、温、熱帶的森林都因為人類濫伐樹木而大幅縮小,這標題正好提醒我們,人類正在傷害"地球之肺"是使地球生病的原因之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12 15: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12 15:10:09 | 顯示全部樓層
zing_chan 發表於 2011-11-12 14:52
著名森林:亞馬遜熱帶雨林

師兄,你d post真係好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13 10:38:46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七大奇景之一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5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