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古代的亂倫野史
亂倫和野合幾乎是同時出現的,這事在動物的世界算是很正常的,而人類原始社會的群居生活,跟一般動物也差不多。
後來人變得聰明,成了高級動物,出現了血婚制來規範性關係,使得父母和子女沒機會亂倫了,但是兄妹之間卻沒辦法徹底禁止。
其實,關於血婚制的出現,也是人類迫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始社會時,生產力不發達,人們還沒琢磨出怎麼開荒怎麼種地,就像那些一般動物一樣,一個地方可獵取的食物差不多快獵取完了,就換個地方,也就是族群遷徙,但是年老的已經沒有體力在洪荒裏奔波了,只好留在原地,茍延殘喘,讓年輕的去發現“新大陸”,這種人為的分離,使父母輩和子女輩沒有機會進行交合了,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認為年老的和年輕的交合很不應該,也就把這種父母和子女的亂倫給禁止了,這就是血婚制。
血婚制雖然把父母和子女的亂倫問題解決了,但是兄妹之間的問題卻很難解決,都是年紀差不多大的,又生活在一起,的確不好辦。中國人大概到了周朝的周公才特別譴責亂倫。女媧,也就是那個被國人認為是人類始祖的神靈,她和伏羲就是兄妹結合成為夫妻,然後繁衍人類,這樣看來亂倫的行為一直潛伏在人類的基因裏。
夏商的時代並不那麼在意亂倫。周公以後,統治者為了方便統治,用道德鉗制人民思想行為,開始排斥亂倫。周公之後,人們進化到已經懂得開始追求精神,開始禮義廉恥的教化之後,才覺得兄妹之間亂倫好像有悖于道德,而且還發現兄妹之間甚至近親之間的聯姻,會導致後代的殘疾,無論是從個人道德上還是後代延續上,都沒好處,才算徹底禁止了兄妹之間的亂倫。
不過還是有例外出現,最著名的當屬春秋時齊襄公姜諸兒和他妹妹文姜,這事《春秋·公羊傳》裏有記載,《詩經·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藝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說的也是這事,可能這對兄妹真的是那麼回事吧。
不過一直以為,兄妹怎麼可能幹那種事?可能文姜小姐大概有點缺心眼,喜歡率性而為,覺得和當國君的哥哥坐同一輛馬車很威風,於是就經常這樣招搖過市,而她哥哥呢,可能也是個“我酷故我在”的主兒,根本不懂得人言可畏,舌頭比利劍還無情,於是,這對可能關係很正當的兄妹在旁人眼裏就成了曖昧。
更糟糕的事姜諸兒替妹妹出氣殺了妹夫魯桓公,也許是人們對文姜的議論太多了吧,她老公魯桓公對她的態度就有點惡劣了。受了委屈的文姜找她哥哥訴苦。史書上是這樣說的,“會齊侯于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以告”,意思是魯桓公到齊國訪問,發現文姜和她哥哥鬼混,於是表示抗議,文姜向她哥哥傳達了她老公的抗議。
姜諸兒要麼是真為了妹妹出氣,要麼就是想趁機侵佔魯國,反正他派人把文姜的老公給做了。這樣一來,家庭內部矛盾一下成了“國際”糾紛,弄得當時人全都以為文姜作風不好,有亂倫嫌疑,不然姜諸兒幹嗎不惜血本地做掉她老公啊。
不過姜諸兒替妹妹出氣是假,想侵佔魯國是真,他妹夫一死,自然是他外甥當國君了,外甥總比妹夫好控制吧。倒楣的文姜,因為政治的原因成了亂倫的典型。
要說真正亂倫亂得比較有水準的,當屬古代日本,不知道各位看過日本古典小說《源氏物語》沒有,那裏的亂倫故事頗多,經常出現侄兒娶了姑姑,姨媽嫁給外甥的情況,雖然那書屬於小說,倒也反映了不少當時的風土人情,尤其是貴族生活,一般來說,貴族總是引領時尚的先鋒,這樣看來,類似于書中記載的亂亂在古代日本出現得還是挺頻繁的,估計一衣帶水的日本亂倫的時間大概一直延續到宋元之後。
二、天地交融的野合
追尋祖先的足跡,不難發現有些了不起的大人物,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爹到底是誰(娘是誰肯定是知道的啦),全是“感應于天”“受之於神靈”的產物,雖然《聖經》上說女人的耳朵也是受孕的渠道,所以童貞女瑪利生了耶酥。據說殷朝的始祖契,就是他媽簡狄吞了一個鳥蛋,也就是史書上說的那個“玄鳥之卵”,才生下他的,而《史記·周本紀》裏記載的周后稷的出生,就更好笑了,契的媽好歹還吞了個鳥蛋,稷的媽姜嫄只踩了踩巨人留下的腳印,就生了稷;至於老子,也就是李聃,乾脆就是天外飛仙,空穴來風地讓他媽懷孕生了他。
還有一些就更怪了,乾脆就是他媽做個夢,於是就生了他,比如說劉邦,就是他媽夢見了蟒蛇,於是生了他。最後連大車王朝那位有爹有娘的陲薩三太子,也就是釋加牟尼,在傳到中國的佛經裏,居然也被說成是他的媽夢見了白象,所以才生了他。
這些大人物,可能都是野合的產物,他們如此優秀,他們的母親肯定也是足以誘惑男人犯錯誤的啦,所以“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為了為尊者諱,只好說他是神仙的兒子了。再就是為了給那些聖人們增加一點神秘感,好讓人們服從他。
在許多神話傳說和後世追述的文獻中,也記載著中國古代先民知母不知父的狀態,如《呂氏春秋》所載: “昔太古常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婦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列子·湯問》裏也有“男女雜遊,不媒不聘”,意思是說當時的男人和女人,根本不需要履行什麼結婚儀式,反正發育成熟了就開始繁殖吧。
而性伴侶也不固定,不過當時的生產力十分低下,人們在與自然災害和野獸的對抗中不佔上風,誰知道哪天就被野獸吃了,再說,大家都是衣不遮體的同吃同住,而且……所以,這種野合屬於迫不得已,不過周公以後,野合倒成了政府行為。每年的陽春三月,定為祭祀社稷的日子,青年男女自由交往,“奔淫不禁”。如果不遵守這樣的命令,還得受到處罰。像當時的齊國,遠離京畿,風俗就更加原始。
當祭祀社稷神的節日“州閭之會”來臨,人們就像雅典、羅馬人過狂歡節一樣,歌舞喧天,男女相屬。極其放浪自由。《史記·滑稽列傳》中就記載著當時的情景:齊國州閭之會,男女雜坐,有的眉目傳情、有的暗送信物、有的……各自找各自中意的人,或罵俏或打情,先把氣氛鬧足。等到了晚上,酒喝的差不多了,大堂上的燈燭一滅,一片黑暗,隨即寬帶解衣,男女相屬了。
野合在中國古代持續了很長的時間,就像節日一樣,之所以會有這樣習俗,可能是因為戰爭的原因。打仗肯定要死人了,仗打得多,人口數量也就減少了。那時候打仗還沒有高科技,全是人海戰術,人多力量大。人口銳減,統治者就鼓勵成年男女或者寡婦到山林裏,大家定期在某個地方集合,歌舞一番然後各自找各自心儀的對象,開始繁殖人口工作。這些集會一般都開在森林裏或者山上,不知道後來的和尚廟多數都建在山林是,是不是為了豐富和尚的娛樂生活。
《詩經》裏還有很多關於野合的記載,比如說《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鄭風·子衿》:“挑兮達兮,在城闕兮”等等。從野合的歷史,野合在當時算得是民風,著名的野合產物比較多,不過我認為最引人注目的當時啟和孔子,第一,他們是有娘也有爹的,屬於典型的自覺野合,第二,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而孔子,創立了中國最主要的哲學思想——儒學。
啟的爹是大禹娘是涂山之女,不過他卻絕對是野合產物,禹和涂山之女在“臺桑”下野合,然後生下啟。臺桑大概是祭祀臺旁邊的樹林。屈原在《天問》裏面說,禹勞獻功,降有下方。焉得彼涂山之女,而通于臺桑?他用<得>和<通>兩字,似乎有貶抑之意,再次證明啟是野合產物。而孔子,從他的名字就判斷得出他也是個野合結晶。孔丘,字仲尼,孔是指山洞,丘是指野合的地點,在一坐小山丘的山洞裏。仲是他的排行,伯仲叔季,他是他父親的第二個孩子,這說明他父親已經結婚,而母親,是未婚少女。尼,通假字,通泥,大概是他父母野合的直接證明,因為在山洞裏,所以兩個人身上都沾了不少泥土。他的父親叔訖梁是和一個姓顏的年輕女子野合然後有了他,他的名字大概就是在紀念他父母的野合。
追尋野合的歷史,不難發現,我們的祖先是這樣走過來的,我們祖先的基因也曾經在森林裏面傳遞。所以,至今很多男人依舊喜歡野合,當然,現在的叫法不是野合是戶外,和女人在樹林裏或者在海邊,野外的環境會使男人前所未有的“生猛”,不知道這是不是遺傳基因在引導他們追尋祖先的足跡。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