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過去30年教育界動盪不已,但對於已春風化雨30年的粉嶺 官立中學英文教師趙春麗來說,並無因享受鐵飯碗而冷眼放軟手腳。她在過去15年於當時剛創校的粉嶺官立中學執教,笑言如進了少林寺木人巷,要扶助一些英語較弱的學生。她遂與其他教師構思五招改革書本教材,除閱報看電影外,甚至出動玩具熊教講天氣,和到尖東做遊客問卷,讓學生接觸社區重拾學習英語動機,指當教師「不止備課好就足夠」。
趙春麗憶述,30年前投身教育行列,在港島名女校聖嘉勒女書院任教,形容學生英文好,根本不用花太多心力備課,「中二已可用英文表演莎士比亞話劇」。
從名校到新校 人生分水嶺
不過,她在1995年調任當時初開辦的粉嶺官立中學,成為她人生的分水嶺。她記得踏進課室一刻,才意識到要教好學生,「不止備課好就足夠」,還要按學生情况引入更多教學活動,提升學 生興趣。她說﹕「這間學校學生也很上進,只是他們較少接觸社區,欠缺學習途徑。」
於是,她便著手「教學改革」,與不同的英文科教師製作教材,鑽研適合這批學生的教學法。除了教科書外,另花時間編制不同程度的教材套,坦言「單做一份新聞工作紙已要3小時」。此外,她又邀請外籍教師錄製朗讀會考文章的聲帶,多方面協助學生,「很多時更要運用創意,播電影、用玩具熊教講天氣等,都能提升興趣」。
帶學生訪遊客遇挫折
不過,她也曾遇過改革失敗經歷。她曾帶學生到尖沙嘴 海旁做遊客問卷,怎料有學生難過地對她說,「有外國人說我的英文差」。她除安慰學生外,自己亦感到難過,故引發她決心改善,翌年她在問卷活動舉行前,先安排同學在禮堂模擬對話,又將問卷改為選擇題方便學生,「好像有些學生知道德國 是Germany,但不記得怎樣拼,我們就幫一幫他們。」結果,同學終可興高采烈完成活動,重拾說英語信心。
「學生有興趣 要進步不難」
趙老師又指出,區內有不少基層和跨境學生,教學之餘也要衡量學生的家庭環境。於是她想出慳錢妙計,如由學校購買電影在堂上播放,甚至一本圖書分兩年教,再配合自行編制的工作紙,令學生節省不必要開支。她直言,「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反應相對最直接,悶的時候他們會睡覺,會不留神,但只要他們有興趣,要他們進步並不難。」
官校教師被外界視為「鐵飯碗」,但趙春麗坦言,教師有苦自己知,「學生品行很好,但英文基礎的確要花雙倍時間建立,記得最初我就好像進了少林寺木人巷,要不斷努力合作,打破上課『悶局』」。趙春麗下月便正式退休,她笑言教學團隊已上了軌道,自己亦功成身退,但日後只要學校有用得著她的地方,「代課亦好,做教學顧問也好,我也會支持」。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