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526|回覆: 1

孫中山:“中國的國都,須建在蘭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2-30 18:06: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們中國人有時有泛道德化的傾向,一說起軍事上的問題,總愛朝道德層面上拉,就是大軍事家也不例外。《史記.吳起列傳》中,吳起就對魏武侯說“在德不在險”。好像有了德,其他的愛誰誰,軍事問題成了道德問題,我們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能沒有“德”?於是,就成了腰裡別衝牌,誰來跟誰玩兒!

  可是,道德不能當飯吃,軍事中的地理問題雖非決定因素,但卻仍然是重要因素。說到宋朝定都開封,竊以為難免沒有應承舊習的原因,五代中四代定都這裡。新朝定都於此,也是為了方便。新朝開國,國家能力還有限,民眾還沒從戰亂中緩過氣,大興土木必是動搖國本。再者,宋代之關中已非漢唐之關中,山東諸州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的中心區域,而關中衰敗也成事實。開封地理交通便暢,得到全國的賦稅補給也很方便,而關中則相對困難的多了。

  定都開封,其實還是宋朝經濟立國造成的。我們看宋代朝疆域地圖,開封周圍有著極為優越的水利網絡設施,這裡一馬平川,河湖密布,交通便利。開封是這些河流的中樞和向外輻射的水上交通要道。一個政權建立伊始,首先要解決的是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各種物資,而這些物資需要在都城的附近就能獲得。開封到了唐代,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通航,又恰巧處於通濟渠要衝,又是通往東都洛陽和唐都長安的重要門戶,汴河南通江淮,大批江南的富饒物資可直達汴州。而此時的關中由於連年戰亂,經濟凋零不堪,長安、洛陽更是屢遭戰爭破壞,亦非昔日舊觀。雖然在北宋初年,太祖匡胤欲遷都洛陽或長安,但最終還是服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實際上也是服從了當時社會經濟的客觀情況。

  但這並不是說,就有百利了。其實,從自然環境上看,開封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建都之地。開封地處黃河下游,周圍地勢坦蕩,不僅沒有大山,就連丘阜也很難見到,不像長安、洛陽、北京等都有天然屏障,四塞險固而利於守。這一點,洛陽北有大河橫絕,南有伊闕鎖閉,東有成皋、虎牢之固,西有龍門、崤山之險,好歹比一片大平原上的開封要強。所以,北邊一有問題,宋朝就危險了,我寫到澶淵之盟的時候也在說這個問題。

  歷史就是歷史,宋人不能預測抑或不願預測北宋的傾覆和地理的關係。我們也沒有時空隧道,去到汴梁城作改變歷史的英雄。我們只能反思歷史,反思我們現在的首都政策。

  遷都!遷都!遷都!我又想起辛亥革命之前,中山先生和大儒章太炎關於新國家新首都的爭論。

  說起建都的深費斟酌,一向是中國的傳統。大凡建都總要考慮地勢方便與否的。西漢建都長安,因為關中號稱天下膏壤,地勢險要,挾制東方郡縣好象按著別人的脊背。東漢的洛陽就要差些,那是因為長安經西漢末兵燹,殘破過甚。何況洛陽雖不如長安,卻也是有山有水的好風光,亦算有險可憑,況且歷來就是古都。東晉的南京,號稱石頭城,虎踞龍盤,扼江而擋北方,也是風水寶地。北宋的汴梁最差,可那是實在沒辦法,因為燕雲十六州都被別人占了,如果還建都洛陽,沒有半點縱深,難以守禦。明成祖遷都北京,是為了對抗蒙古,不得不然。

  可是孫中山和章太炎很怪,他們首先考慮的是是武昌。理由是關中、洛陽等地自然環境已經不如古代,而武昌揚靈於大江,東可控江浙,北望襄樊振撫河洛,靠著鐵路交通,而北達長城,南理兩粵,這是石頭城的南京所達不到的。他們認為當年洪秀全建都南京,偏安一隅難以制遠,實為失策,也是滅亡的一大原因。

  不過和章太炎相比,中山先生的雄心更大!

  中山先生認為,武昌雖然如此便利,可是以之為首都,駕禦中原是足夠了,但是要想控制新疆、蒙古,則又嫌局促,還是應當選擇關中。他反駁章太炎的意見,認為雖然彼時的關中,富庶已遠非秦漢可比,比不上南方諸省,可是就北方來說,比太行山以東各省還是要好。況且鐵道交通一發展,給養並非什麼難事。但是,在這裡他又轉折了一下,如果定都關中,制禦蒙古、新疆雖然足夠,可是想當亞洲的共主,又不夠了。而要控制整個亞洲,則只有遷都伊犁。歷代的王朝雖然降服西域,可是首都仍遠在關中,威靈不能久駐,所以西域屢得屢失,這是應當引以為戒的。

  這些話聽得章太炎目瞪口呆,雖然早年對孫中山不是很心服口服,可是這下大概也明白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差距。因為他自己,則“畢竟是書生”嘛。這會,他於是大叫“善哉”,由衷讚美孫中山為“新聖”,推崇之至了。

  中山先生一代偉人,驅除韃虜、光復中華(當時口號如此),有再現漢唐之心(可惜沒有這個富貴命),棄富庶而易生荒糜的江南故都、亦棄傳統保守的中原舊都、再棄紈絝八旗的腐朽之地,而擇都西北(伊犁、蘭州)就是這一雄心的直接反應(雖然沒能實現)。

  從現代地緣防禦戰略觀念看,根據地理、資源、面積、人口、政治、經濟發展情況,世界可以分為兩大主要國際通道系統,一是以鐵路為主從西歐、東歐至中東、東亞的大陸系統,一是以航海為主連接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海洋系統。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及戰後200餘場局部戰爭中的半數國際戰爭主要出現在這兩大通道的交匯點和關鍵點上。中國東部正處於兩大通道的交匯點,具有從兩大通道尋求經濟發展的優勢,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遭受來自兩大通道的威脅。

  從國土形狀看,世界上國家分為分散型如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易於各個擊破;狹長型如南北綿延的朝鮮、越南,易於被割裂;中國屬於均衡型,東西南北外圍至中心地區距離相差不大,可以明顯地分出內外線、前後方。從四個方位最頂端測量中國的中心點,大致在甘肅蘭州至陝西西安之間的寶雞。

  從自然地形看,中國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由南至北是雲貴高原、橫斷山脈、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帕米爾高原、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天山山脈、賀蘭山脈等,海拔幾千米以上,地勢險峻,氣候複雜,形成難以逾越的天然半月屏障。歷史上曾經遠征歐、亞、非的馬其頓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都至此而止,從未有任何一支外國軍隊能夠從西部入侵中國內地。相對而言,東部沿海地勢較為低緩,多為丘陵和平原,不利踞守。

  1925年3月12日,中山先生病逝於北京,臨終所留《總理遺教》中尚念念不忘地說:“中國的國都,須建在蘭州。”

  真偉人哉!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09-12-31 01:18:10 | 顯示全部樓層
名人好言必有所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8 19: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