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9-10-25 01:31:00
|
顯示全部樓層
教宗良三世(Léon III)在800年加冕查理曼為羅馬人的皇帝以表揚其功勣及對羅馬教廷的擁護。但他的兒子路易一世死後,路易的三位兒子在凡爾登條約(Traité de Verdun)裡將查理曼的領土三分為東中西三部。加洛林王朝雖然在884年至887年間曾短暫統一,但神聖羅馬皇帝封號自此不再在西部通行,而西部亦漸漸演變為法蘭西王國。
在查理曼大帝統治後期, 維京族 (Vikings)沿他的王國北方及西部邊境推進。自查理曼在814年死後,他的繼任人未能團結去遏止維京人入侵。 維京人和他們的長船縱橫羅亞爾河和其他內陸河流,到處攻掠: 843年他們殺死了南特(Nantes)市的主教,數年後又焚燒了圖爾(Tours)城的聖馬丁教堂(L'église Saint- Martin),845年更擄掠巴黎。
現時法國領土大致與國王糊塗查理(Charles le Simple)統治時相同。他被逼將塞納河下游兩岸大片土地割與維京人,形成諾曼第(Normandie)公國。最後在斷斷續續的權力爭奪中,加洛林王朝亦步上前朝覆滅的後塵: 法蘭克公爵及巴黎伯爵雨格·卡佩 (Hughes Capet)在987年建立了卡佩王朝 (Capétiens)。它與其旁支瓦盧瓦王朝(Valois)和波旁王朝(Bourbon) 將統治法國超過800年之久。
卡佩王朝的崛起使法國發展出新的政治架構: 君主承認擁有領土的貴族對其疆土的行政管理權,以換取他們有限度的忠誠和軍事支持。這制度令卡佩王朝直接控制的疆土限於塞納河中游及毗鄰地區。另一方面,強大的諸侯,譬如10世紀和11世紀時布盧瓦伯爵(Comte de Blois),通過聯姻及扶植弱勢貴族而積累了數目可觀的領地。
911年割與維京人的諾曼底公國,成為了後來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國的根據地。1066年,威廉公爵成功奪得英格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威廉一世(Guillaume le Conquérant)。威廉公爵仍保留諾曼底公爵的稱號和封地,並將其傳給以後的歷代英王,埋下了日後英法兩國衝突的導火線。1154年,法國的安茹伯爵亨利繼承英國王位和諾曼第爵位,是為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亨利將自己在法國領地(安茹及諾曼底)歸入英國王室。再加上1152年他迎娶了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前妻阿基坦的艾利諾女公爵(Aliénor d'Aquitaine),令他的勢力擴展到法國西南部。這些事件令英法兩國關係日益緊張,最終導致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
13世紀,法國王室將不少南部的領土收歸中央,煽動了基督徒屠殺異教徒的浪潮(1209年為最高峰期),並把藉此將南部的朗基多克省(Languedoc)收為皇家家族領地。公正王腓力四世(Philippe IV le Bel)試圖奪取佛蘭芒地區(1300), 但在兩年後,法軍終在發生於Courtrai (Kortrijk)的金靴刺之戰中,被佛蘭芒城邦聯軍擊退。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Charles IV)身亡,卡佩王朝(Capétiens)絕後。瓦盧瓦王朝(Valois)成員腓力六世(Philippe VI)繼承王位。但是英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前法王腓力四世(Philip IV)的外孫,宣稱自己是法國王位唯一合法繼承人。此王位爭議成為英法百年戰爭的導火索。1337年11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進攻法國,戰爭開始。英法百年戰爭導致兩國的民族意識大大提高,但百年戰爭期間,兩國都不約而同地出現內亂,如1381年英國的瓦特·泰勒叛亂(Tyler's revolt)和1358年法國的札克雷暴動(Jacquerie)。
法軍在1337年至1360年間節節敗退,瀕臨亡國。但在1369年至1396年間轉入反攻。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在阿贊庫爾戰役(Battle of Agincourt, French: Bataille d'Azincourt)的勝利,令瓦盧瓦王室失去其他貴族家族的支持,最終導致7年後巴黎淪陷和1420年特魯瓦條約(Treaty of Troyes)的簽署。導致法國王室對羅亞爾河(Loire)以南的管治權大大削弱。
1428年,英軍更進一步,佔領了包括巴黎在內的法國北部,並且圍攻通往法國南方的要塞奧爾良。此舉再次激起了法國人的愛國熱情,紛紛起兵反抗。次年,女英雄聖女貞德(Joan of Arc)率軍馳援奧爾良,擊退了英軍。並在歷史名城蘭斯(Lens)擁立查理七世為新任法王。但貞德很快被勃艮第人逮捕,並交與英軍。在英軍宗教審判所的不公道的審訊下,貞德被判為異端,於1431年被釘上十字架,活活燒死。
後來英國內部發生衝突,再加上法王和勃艮第公爵菲利浦(Philippe of Burgundy)的和解,導致法國漸漸反敗為勝。最終陸續收復巴黎(1436年),諾曼底(1450年)及波爾多(1453年10月)等地,法軍獲得最後勝利,收復了除加來(Calais)外的全部領土。在這場戰爭以後,法王逐步加強中央集權,並分別將勃艮第(1477年)和布列塔尼(1491年)收歸中央。
百年戰爭的損失是極大的,特別由於瘟疫(黑死病,一般被認為認為是腺鼠疫)的爆發。這種疾病於1348年從從意大利迅速地傳播Rhone 穀和因此橫跨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儘管迅速人口統計和經濟復甦起點,這個早先一半世紀的獲取將由衝突一比較進一步的被延長的系列,這時候在義大利危害 (1494-1559),法國努力獲取優勢結束了在德意志地區哈布斯堡神聖羅馬皇帝的增加的力量的地方。比法國被浸入了入一次國內危機與廣遠後果幾乎沒有是義大利戰爭。儘管一個契約的結論在法國和Papacy (1516 之間),贈與冠無比的力量在資深傳教士任命,法國由新教徒改革的嘗試深深地影響了打破天主教歐洲團。
在十七世紀三十年戰爭中,在紅衣主教黎塞留的策劃下法國成為贏家,在歐洲大陸確定了其霸權地位。
十八世紀,法國捲入一連串的戰爭,到七年戰爭結束的時候,法國國力大衰,並喪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1776年美國爆發獨立戰爭,路易十六的法國支持北美十三個殖民地反抗英國統治,但法國海軍的直接干預也暴露出它自身的一些問題。幾個世紀以來的奢靡浪費和與歐洲列強的軍現困難。惡化的經濟情況,對貴族和教士等特權階級的普遍憎恨,以及缺乏可供選擇的其它變革方式是法國大革命的主要動因。這終於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走到了盡頭。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但是很快,到了1804年第一共和國被拿破崙帝國所取代。
1815年拿破崙失敗被流放,波旁王朝復辟。1830年發生七月革命,誕生七月王朝。1848年2月26日推翻七月王朝,第二次宣布共和。1852年,第二共和國被拿破崙三世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所代替。普法戰爭結束後的1870年,第三共和國宣告成立(期間曾一度出現了全球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這一次共和體制一直持續到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佔領。
雖然法國的革命家堅決主張共和和平等這些原則,法國在這一時期恢復對絕對君主制或君主立憲制多達四次。
到拿破崙失敗之時,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幾乎丟盡,但是自1830年之後,法國重整旗鼓第二次開拓殖民地,在非洲、印度支那,確立了法國殖民勢力,並於1869年挖通蘇伊士運河。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導致了法軍人員的重大傷亡和裝備巨大損失。在1920年代, 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建立了馬其諾防線(Maginot Line) 並且與東歐的各新興小國結成「小協約國」聯盟,防止德國和奧地利的復興。但英國法國政府在1930年代推行的綏靖政策,導致德國納粹黨和希特勒的坐大,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淪陷更使「小協約國」聯盟立即灰飛湮滅。納粹德軍其後更在1940年6月繞過馬其諾防線,迅速攻陷法國北部3/5的土地,包括富有的洛林-阿爾薩斯。
同年7月10日,法軍一次大戰英雄貝當元帥(Henri Philippe Pétain)在法國南部的維琪 / 維希(Vichy)被推舉為傀儡政府的首領。為維護維希政府僅有的主權,貝當只好默認德國在法國掠奪資源,更徵召法國人為役夫,為納粹德軍服務,甚至還要將政府稅收的一半「繳納」給德國。但是最終維琪法國(維希法國)難逃被納粹德軍所滅的命運。1942年11月,納粹德軍進佔法國南部,全權接管當地軍政大權。而貝當與其政府被迫「流亡」到德國,且被納粹當局軟禁。
另一方面,第三共和國最後一任國防部長夏爾·戴高樂將軍(Gen. Charles de Gaulle)逃亡到英國,並成立「自由法國」武裝抵抗組織,在法國發展地下運動,以圖終有一日光復法國。終於「自由法國」匯同盟軍在1944年底,光復全法國。
二戰結束後,法國新政府要面對戰後湧現的一大堆新問題。由夏爾·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臨時政府,在共和國新憲法(1946年10月)通過以後,就立即將權力交與基於政黨執政聯盟的第四共和國政府,而戴高樂將軍自己也很快歸隱田園,淡出政治舞台。但這個政府與議會同盟內部往往缺乏協調,這個缺陷在法國政府處理在中南半島和阿爾及利亞的獨立運動的政策便表露無遺,更導致執政內閣的連串危機和變動。 1958年5月,在阿爾及爾的軍官和法國居民發動叛變,企圖阻止法國政府允許阿爾及利亞獨立,更令法國政府的倒台危機升級。最後,法國總統只好請戴高樂再次出山,收拾殘局。戴高樂迅速成立緊急政府,並立即通過另一部共和國憲法,立即進行總統選舉。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
[ 本帖最後由 mrpt 於 2009-10-25 23:38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