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25-2-13 12:35:24
|
顯示全部樓層
在尖沙咀海傍的綵燈會上,其中一組花燈樣式新奇,兩個小醒獅穿長衫、手執籤筒和揮春,在池中戲魚,宛若一幅立體年畫。這是綵燈會上唯一採用香港民間傳統紮作技藝製作而成的作品,入行逾30年的資深紮作師傅冒卓祺說,傳統紮作工藝講究「紮、撲、寫、裝」四個步驟。此次作品長三米、高兩米、重量超過300斤,是由非遺辦事處設計圖案後,再由其團隊紮作而成,從紮竹架、支撐出立體造型,再貼布、畫出細節等,花了40多日。
冒師傅說,所有紮作工藝的作品,最注重造型精美,尤其是要透過造型的眼睛,突出神韻、神髓,否則兩眼無神,顯得不精神,「兩隻眼睛的位置最關鍵,高一些矮一些,位置不同帶出的感覺也不同,所以我們起碼花超過一周的時間調整眼位,每個位置都要試下從360度各個方位周圍看,看是否自然、有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