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9-4-29 18:28:5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三種形像是“正統化”。自從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以來,孔子的形象就逐漸趨於正統化。董仲舒聲稱:“《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義)也。……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原先對孔子的形象無論是“聖化”還是“矮化”,都是一種民間行為。現在董仲舒借助國家機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來強行統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為一種國家的意識形態。董仲舒極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書,認為“《春秋》之道,大得之則王,小得之則霸”。《春秋》一書具有“大一統”的觀點,追求“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包含了國家政治版圖與意識形態的雙重統一。因此,統治者掌握了《春秋》一書的思想本質,就可以稱王天下,至少也可以稱霸天下。
稍後,劉向《說苑·建本》指出:“有國家者,不可以不學《春秋》。生而尊者驕,生而富者傲,生而富貴又無鑒而自得者鮮矣。《春秋》,國之鑒也。”明確指出《春秋》是統治者必修的教科書。這樣看來,孔子到了漢代,在國家政治思想領域已樹立了合法正統的形象:他的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鏡子,孔子本人則是王者之師。
第四種形像是“神化”。孔子在漢代除了被官方及御用學者董仲舒等人獨尊而“正統化”之外,還受到另一批公羊學派儒生的高度“神化”。在《春秋緯·演孔圖》、《孝經援神契》等書中,從孔子的出生、相貌至行為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精心編造的“神化”:1、孔子並非是俗人凡胎,他誕生於人神交合之中。孔子父母“禱尼丘山,感黑龍之精,以生仲尼”。2、孔子生有異相殊表:“孔子長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準,河目龍顙,鬥唇昌顏”,“手垂過膝,耳垂珠庭,眉十二採,目六十四理,立如鳳峙,坐如蹲龍”。3、孔子作為奉天承運的“素王”,編撰《春秋》、《孝經》,為後世制定了治理天下的大法,帶領七十二位弟子朝拜北斗星,這時天空“白霧摩地,赤虹自上而下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讀之,曰: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孔子在此預言劉邦將取代秦王朝而登上帝位。
從一定意義上說,“神化”是對“正統化”的加碼,是為了樹立孔子更大的權威,把孔子從人性世界的典範提升到神性世界的救世主。《古微書》卷二十五中的一則神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魯國有個人出海而迷失方向,後來在海上遇到孔子。孔子給他一條手杖,“令閉目乘之歸”。此人像哈利·波特似地騎在手杖上飛回魯國,並向魯王轉告孔子的告誡:不久有外敵入侵,應趁早高築城墻。後來齊國軍隊兵臨城下,但無功而返。
第五種形像是“僵化”。經過一千多年的流傳,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漸漸被理學家所“僵化”。從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來看,“僵化”是“正統化”難以避免的邏輯結果。首先,宋代皇帝進一步製造了尊孔的社會氛圍,宋太祖趙匡胤多次去國子監主持盛大的祭孔儀式,宋真宗趙恒親自去曲阜祭孔,追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有了統治者政治上的大力倡導,理學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維護天理、極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朱熹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孔子之所謂‘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欲。”春秋時期的孔子思想豐富多彩,何嘗“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欲”呢?孔子曾經提倡“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提倡“君子不器”,意即人們應該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鼓勵人們搞些下棋、射箭有益身心的活動,甚至還讚賞這樣的生活態度:暮春三月,穿著春裝,集合幾位友人去郊外休閒,在河中游游泳,在高臺上吹吹風,然後一路吟唱著詩歌歸來。
然而理學家舍此不論,一定要把孔子“僵化”成一個乾巴巴只會以天理滅人欲的政治說教者。清代大學者戴震對於理學家的觀點嚴加抨擊:“其所謂理者,同於酷吏之所謂法。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應該說,孔子這種被“僵化”的形象對於後世起到了非常不好的影響。近代以來,孔子思想受到攻擊,孔子形象受到“醜化”,皆與此不無關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