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25-1-3 13:11:44
|
顯示全部樓層
公眾號「冰川思享號」於12月初時曾評論稱,如果翻開歷年數據就能發現,大陸考研究所得人數連續上漲從2016年開始,當年人數177萬人,隨後在2023年達到最高峰為474萬。然而,拐點隨之而來,2024年、2025年考試報名人數開始兩年降,且下降幅度逐年擴大,從-7.6%到-11.4%。「因此有人認為,考研轉折點已來,未來會一路下滑。」
「冰川思享號」文章點出,2025屆大學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43萬人。2024年也一樣,當年畢業生為1,179萬人,也比上一年增加了21萬人,顯示大學畢業生人數並未減少。文章分析,這樣的狀況,可以說是「考生似乎逐漸回歸理性,更高學歷、更好前途的『學歷神話』講不下去了」。
文章續指,許多學生不再相信「學歷神話」,而在「學歷神話」破產的背後,大陸的新聞上出現越來越多碩士、博士最後去做那些不太需要技術含量的工作,如擺攤、保全、外送員等,若從就業角度來考慮,「也有輿論鼓勵他們(大學畢業生)『脫下孔乙己的長衫』」,畢竟若就從最現實的就業考慮,「職業教育甚至比大學更高」。
在此同時,大陸近年經濟持續不振,大陸國家統計局官方統計近期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11月年增率0.2%,持續呈現疲弱態勢,顯示內需不振、需求不足問題持續蔓延。中國CPI年增率連續數個月維持微幅成長,9月、10月年增率分別僅0.4%、0.3%。
此外,今年以來,大陸內需消費持續疲弱。其中,大陸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消費更已出現雪崩式下滑。據北京及上海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1月北京、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雙雙由正轉負,增速分別大跌14.8個、24.4個百分點至-14.1%、-13.5%。
此前,三聯生活周刊曾在微博發文指出,2024年畢業季,碩、博士生成功求職的比率低至44.4%,不如大學部的45.4%和大專生的56.6%。該文直言,最重要的還是經濟發展,唯有如此,才能不斷創造出需要高學歷人才的新增就業機會,否則「捲學歷卷得再厲害,也不是出路」。
美國之音提到,引人注意的是,就在考驗人數減少的同時,12月1日落幕的「2025年度中國公務員錄用考試」,招錄與報考人數均創下歷史新高。據官方數據,此次計劃招錄3.97萬個職位,報名人數卻達341.6萬人,競爭比達到8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