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ESA 與 美國 NASA合作捕捉史上 最高解析度「太陽影像」
由歐洲太空總署(ESA)和 美國航太總署(NASA)合作的「太陽軌道探測器」(Solar Orbiter),成功捕捉到
史上最高解析度的太陽影像,顯示太陽表面如黑斑般的太陽黑子和不斷流動的帶電氣體 — 等離子體。
這些畫面揭示了太陽磁場的動態變化與其外層高溫日冕的光輝,或將為科學家解開太陽的諸多奧秘提供新線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0日報導,這些影像拍攝於 2023年 3月 22日,並於本週公開。
探測器使用了其六個觀測儀器中的兩個 — 極紫外成像儀(EUI)和 偏振與日震成像儀(PHI),在距離太陽
7,400萬公里的位置進行觀測。
EUI 負責捕捉太陽外層日冕的圖像,PHI 則專注於分析太陽可見表面的光亮度及磁場方向。
PHI 所拍攝的可見光影像,展現了太陽黑子的詳細結構。
這些黑斑是太陽磁場穿透表面的區域,溫度比周圍低,因此看起來較暗。透過磁場圖和速度圖,科學家能
更準確地測量太陽磁場的分布及表面物質的運動方向,揭示等離子體如何被磁場扭曲並向外擴散。
除了精準的影像,太陽軌道探測器 的研究也與即將於 12月24日接近太陽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
相輔相成。
美國 「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的軌道將逼近太陽表面僅 620 萬公里的距離,足以穿越日冕中的等
離子體噴流,直接觀測太陽風的起源 及日冕高溫的成因。
目前正值 太陽 11 年活動週期的高峰期,科學家發現隨著磁場極性翻轉,太陽活動正變得更加頻繁。
從太陽表面黑子的增加,可以觀察到強烈的太陽風暴,包括日冕物質拋射(CME)和太陽閃焰等,這些現象不僅影響
地球的電力網絡和通訊系統,還可能對航天器和載人任務構成威脅。
科學家指出,這些風暴同時也帶來了壯觀的自然現象 — 極光(Aurora)。當日冕物質拋射中的帶電粒子進入地球磁場
並與大氣中的氣體相互作用時,會在兩極上演北極光 和 南極光的迷人光影秀。
這些前所未有的觀測成果,不僅展示了太陽從表層到外層的複雜結構,也推動了太空天氣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科學家米施(Mark Miesch))表示:「這些高解析度影像讓我們得以更深入
理解太陽磁場與物質流動間的精密交互作用,揭示太陽壯麗的真容。」
隨著兩顆探測器的聯手觀測,人類或將更接近揭開太陽的核心秘密,為太空科學帶來新突破。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