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3284|回覆: 12

[魚] 魚性別問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2-7 12:31: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師兄們......

想問除咗紅劍同黑麼利之外,  重有咩魚係可以隨時由公變乸, 由乸又可以變返公

Thank you............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09-2-7 13:00:0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諗孔雀都係!!!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2-7 17:51:5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2-8 21:05:06 | 顯示全部樓層
可以話我知點變嗎?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2-8 22:06:2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4 4669 的帖子

如果兩條係乸, 其中一條會變公.  如果兩絛係公, 其中1條會變乸囉....................總之有兩條就會大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2-9 14:08:07 | 顯示全部樓層
very funny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2-9 14: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flee 於 2009-2-7 13:00 發表
我諗孔雀都係!!!



孔雀一定唔係~~

公有性器官外露同母交配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2-10 05:38:5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奴嗲域 於 2009-2-9 14:09 發表



孔雀一定唔係~~

公有性器官外露同母交配的

孔雀魚屬於卵胎生將魚科,公魚具有交接器,能直接跟母魚進行體外交配,卵子在母體內受精,孵化成小魚再經母魚的產道產出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2-10 16:18:3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k223 於 2009-2-10 05:38 發表

孔雀魚屬於卵胎生將魚科,公魚具有交接器,能直接跟母魚進行體外交配,卵子在母體內受精,孵化成小魚再經母魚的產道產出來。


Ching, 你條魚好靚喎   香港會唔會有........  因為同一般果d條尾d花唔同, 你條靚好多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22 20:28:54 | 顯示全部樓層
i also want to know wor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24 01:23:1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ck223 #8 的帖子

有冇相,容易明啲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24 02:33: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pp 於 2012-6-24 02:40 編輯

(本文譯自「科學朝日」1986年十二月號51~54頁)
徐玉清任職於中華書局編輯部

會變性的魚
【摘要】哺乳類與鳥類皆由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爬蟲類中的烏龜與鱷魚卻無性染色體,乃依卵孵化時的溫度來決定性別,至於魚類又是如何決定性別呢?
雌魚變雄魚
圍繞著日本伊豆群島與琉球的海,美麗而溫暖。在潮水拍打的珊瑚礁緣與岬突處的岸邊海水裡,潛藏著約莫10公分大小的紅花鯛,這些漂亮橙色的魚數十隻聚集成群。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橙色的魚群中雜有稍大的淡紫色魚,初見之下可能以為是別種魚。真的,淡紫色的魚已往曾被誤認為是與紅花鯛不同種的金剛花鯛。
其實,橙色的魚為雌魚,淡紫色的魚為雄魚(見圖一)。在繁殖期時,可在日沒時刻看見雌雄配對產卵,因此,即使不曉得牠們難記的學名,也立刻知道牠們是同種的魚。
仔細觀察這些魚群,常可發現長2~3公分顏色與雌魚相同的幼魚,但顏色與雄魚類似的幼魚卻怎麼也找不到。由這種情形看來,紅花鯛幼時皆屬雌魚沒錯。那麼,雄魚究竟是如何產生?雌魚變性時,魚體內的生殖腺由卵巢轉變為精巢,外觀亦由橙色變為淡紫色。如果見到雌雄中間色的魚,那是正在變成雄性的雌魚。
常見的性轉變或雌雄同體
性轉變的現象在魚類中並不希罕。例如,雀鯛科的二帶雙鋸魚的性轉變與花鯛類相反,是由雄魚變為雌魚;而群棲於卡利布海珊瑚礁的一種屬於鮨科的哈姆雷特魚,則能同時產生精子與卵。
像這樣,一生中兼具雌雄兩性機能的動物,謂雌雄同體,僅在魚類中即可找到數百種。不過魚的種類多達兩萬,故屬雌雄同體者仍算少數。而一生性別不變的雌雄異體魚,其性決定機制也是一團謎。雖調查過1,500種左右魚的染色體,但有性染色體的魚類為數極少,因此性別的決定可能與體染色體(性染色體以外的染色體)有關,或受發生時的水溫及營養條件所控制。
像人類般具性染色體,並由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遺傳,有哺乳類與鳥類。爬蟲類中的蜥蜴類與蛇類雖具性染色體,但龜類與鱷類卻無,後者已知乃依卵孵化時的溫度來決定性別。
而較爬蟲類低等的魚類又是如何決定性別呢?這點尚未明瞭,惟變性與該魚的社會關係密切相關,卻是不爭的事實。下文將詳為介紹。
1970年,以色列籍的費雪爾生,發表利用紅花鯛所作的有趣實驗結果。他首先將20隻雌魚置於水族箱內,兩星期後發現其中一隻變為雄魚。將該雄魚移走,剩餘的雌魚中又有一隻不久也變性。如此繼續把雄魚移走,最後20隻雌魚先後全部變性完畢。而對照的另一水族箱中,不移走唯一的雄魚,則沒有任何一隻雌魚轉變為雄魚。
兩年後,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羅伯特生,發現自然海域中也有類似情形發生。那就是以捕食其他魚身上寄生蟲為生,有清道夫魚之稱的一種隆頭魚。這種隆頭魚由一雄魚獨占數條雌魚,組成一夫多妻群(harem),群中之雄魚死去(或人為除去),它的地位由僅次於該雄魚的雌魚變性取代。
雌雄個體數相同或雌多雄少的魚種
哺乳類中亦有類似前述隆頭魚的一雄多雌社會,但因雌雄性比為1:1,由強勢雄獸獨占多雌後,得不到雌的雄獸當然會出現,牠們稱為多除雄性。前述隆頭魚可沒有多餘的雄魚。
同是隆頭魚,依社會結構不同,變性而成之雄魚,也有多餘的情況出現。譬如深藍色長約20公分的異斑海豬魚,其雄魚全由變性而來,因屬獨居性魚類,故不形成一夫多妻群。余吾豐(即作者)與美籍的莫亞同在三宅島作魚類生態的研究,詳細調查異斑海豬魚的產卵行為。
異斑海豬魚在三宅島的繁殖期為6~9月,每天可見雌雄游往近海的產卵場配對產卵。雄魚總是先在產卵場建立領域,等待雌魚(見圖二)。在產卵場中央部位占有繁殖領域的是二尾較大雄魚,唯獨牠們得到多數雌魚的青,並使這些雌魚產卵。而那些處於周圍剛完成變性的較小雄魚,雌魚則對牠們無動於衷。
但在繁殖期中的某日,兩隻占據中央部位的雄魚之一消失了。翌日起,6隻多餘的雄魚便聚集該空位爭奪地盤,數日後勝負底定,勝利的雄魚立刻獲多數雌魚的青。
異斑海豬魚並非嚴格受制於群中僅有一雄的社會調節,雌魚只要到達某種體長或年齡,就開始變性,因此能產生較多的雄魚。但因雌魚可自由選擇雄魚,致使雄魚間的競爭極端激烈,差別迥然。
兩種雄魚的斷紋紫胸魚
另外,斷紋紫胸魚雄魚間的競爭要比異斑海豬魚更激烈而複雜。斷紋紫胸魚在南日本海岩礁,於海藻或岩石縫之間迅速穿梭,牠們體長約10公分。這種隆頭魚體色有土黃色與青綠色兩種。體色土黃者較小,長不滿10公分;體色青綠者較大,長10~12公分。雌魚皆小型,變性後呈青綠色。
這種隆頭魚的複雜性,在於有小型土黃色雄魚。余吾豐和九州大學中園名信副教授,從熊本縣天草地方採集斷紋紫胸魚生殖腺做組織學的觀察。在大型雄魚的精巢,可明顯看到卵巢的基本結構(見圖三右側)。小型雄魚實心的精巢(見圖三左側)則與一般雌雄異體魚的精巢部分(見圖三斜線部位)構造相似,但不是卵巢構造的痕跡(見圖三右側精巢中央有中空的腔,亦如卵巢中央的空腔)。換句話說,小型雄魚非因變性而得,乃與生俱來。
這種雄魚稱作原雄魚,與變性而得的變性雄魚不一樣。但隆頭魚類尚未見由雄魚變為雌魚的例子,僅知原雄魚一生中並不變性。原雄魚與變性雄魚遺傳上極不相同,原雄魚的後代仍為原雄魚(雌雄異體),變性雄魚的後代仍為變性型(雌雄同體)。
原雄魚和變性雄魚的繁衍
一樣,有原雄魚與變性雄魚競爭追逐雌魚。
根據他們的報告,在較小的弧立產卵場,魚數較少,變性雄魚能建立繁殖領域,相繼與雌魚配對產卵。此處因原雄魚數量極少,故未見群體生殖情形。而1974年夏天,這研究小組在天草調查斷紋紫胸魚的產卵行為時發現,變性雄魚與別種魚一樣,各與一雌魚成對而產卵;反之,體型較小的原雄魚,則無一對一的配對機會,只能組成10~15隻的群體,追逐一隻雌魚,一齊對該雌魚射精,行群體性生殖。
簡單地比較一下,變性雄魚似乎較原雄魚有效率得多,一尾變性雄魚可以配一尾雌魚。變性雄魚真的比較有利嗎?這點必須看看產卵的頻率。
美籍的渥納與霍夫曼,於1980年,在卡利布海觀察另一種藍頭的隆頭魚。這種隆頭魚與斷紋紫胸魚在他處廣大的產卵場,由於有很多的原雄魚聚集,能夠侵襲變性雄魚的領域,乃使群體生殖情形相繼發生。在此情況下,變性雄魚因寡不敵眾,幾乎無法與雌魚逐一配對產卵,不得已只好也加入群體生殖的行列。
如此看來,變性雄魚欲發揮其優勢,必須確立繁殖領域不受原雄魚的騷擾;反之,原雄魚若數量少則無法參與生殖,故必須有眾多的同伴。也就是說,原雄魚或變性雄魚何者有利,乃因棲息密度與原雄魚在該社會中所占比例而有很大的差異。
經由這些觀察結果,渥納考慮在何種情況下,所謂變性的雌雄同體現象會進化,而提出「體型優勢」(sizeadvantage)理論。該理論看似難懂,其實內容頗簡明就如圖四。
先看看小型雄魚幾乎不可能參與繁殖(見圖四左),而大型雄魚繁殖成功性極高的情形。雄魚的繁殖成功率如圖四左所示,原雄魚體長逐漸增長,但繁殖成功率很低且不變,及至某一特定長度,而建立穩固的繁殖領域時,則繁殖成功率突然上升。而雌魚則隨著成長,卵數緩緩增加,成功率亦緩緩增加。
在體型小時,雌魚已能排卵,故繁殖成功率較雄魚高;體型大時,雄魚的繁殖成功率卻較雌魚顯著提高。是故,當雌魚的產卵成功率被雄魚趕過時,雌魚若能變性成為變性雄魚,則個體一生的總繁殖成功率,便能達到最高值。也就是說,此時雌魚變性,組成一夫多妻群,較為有利,並使原雄魚沒有用武之地。
有原雄出現的魚,則如圖四右所示,大型雄魚的繁殖成功率上下搖擺不定。當變性雄魚維持有效繁殖領域時,原雄便無法參與繁殖,因此後者不久即消失不見。但是,當棲息密度高,領域無法確保時,變性的優點便轉為薄弱,反之原雄魚可能會增加起來。實際上棲息密度高的斷紋紫胸魚,原雄魚數大約占魚群的半數,變性雄則幾乎不存在。
除此種社會結構外,產何種卵以及產卵後親魚參與育兒與否,皆與雌雄同體現象的進化有密切相關。
關於變性,亦有學者主張,只是純由卵巢變為精巢而非性的轉變,或者僅僅是功能上的改變而已。觀察這些魚類的行為,還是不得不認為有「性」的轉變。也許雌雄之辨,並不如一般所想像的明確吧!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24 02:37:1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pp 於 2012-6-24 02:39 編輯

轉載

“变性鱼” 五彩鳗随身体变色换性别

“变性鱼” 五彩鳗随身体变色换性别

会变色的鱼不算稀罕,既会变色又会变性的鱼,才叫罕见。记者从合肥海洋馆获悉,海洋馆首次引进了2条“变性鱼”五彩鳗。据介绍,五彩鳗在成长中,随着身体的变色,它的性别也会不断变换。

“五彩鳗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和中国台湾的珊瑚礁海域,它游动的时候,像飞舞的彩带,所以才叫五彩鳗。”合肥海洋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两个体表无鳞、皮肤光滑的家伙从小到大至少能经历5次左右变色和变性。

记者了解到,五彩鳗小时候身体呈黑色,当长到50厘米就变成雄性,身体随之变为蓝色。

而当它们长到90厘米左右,身体变成黄色,变性成雌性;到了体长65厘米以上,它们会逐渐变身成为黑蓝色或蓝色的雄性鱼;当五彩鳗的体长达到90多厘米之后,它们还会变成雌雄同体的蓝黄色。

“最后,当它们的体长达到110多厘米后,又会变成金黄色的雌性鱼。”海洋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这两条五彩鳗,体长在40厘米左右,仍旧是雌性鱼。

据介绍,近期还将有3条五彩鳗抵达合肥,它们将被安排在精品缸区生活。另外,一同来到合肥的,还有酷似水蛇的沙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9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