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caledsan

重生明末當皇帝 05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37:58 |
第282章:舆论管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天启五年,这对江南的士族和商人来说,绝对像是霜打过的茄子一般,从原本高亢的喧闹,变得蔫不拉几的。

    没有人会想到,皇帝突然来了这么一手。

    毫无征兆的,东厂和锦衣卫就大肆出动,逮捕了数千人。

    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让人脱层皮的那种,一时间江南地区,那些曾经非议过皇帝的人都心惊胆战。

    “听说了吗?镇江府知府被抓了,家都被抄了,全家都流放到黑龙江去了。”

    “这算什么,南直隶守备不过是酒后骂了皇帝几句就被锦衣卫抓了,当天就直接被打死在南直隶的镇抚司大狱了。”

    “守备啊?那人家还不反了啊?”

    “都死在大牢里了还反个屁啊!南直隶那些大头兵干嘛要为一个死人造反?何况还有两个中央军步兵师驻扎在南直隶呢!”

    “南麓书院的学子也被锦衣卫抓了三十多个,现在放是放出来了,但功名全部都被割除了,日后别想再参加科举。”



    各种骇人听闻的消息不断流传出来,一言至祸的例子层出不穷。一群官僚、士族和商人在短短数天内,就变得噤若寒蝉,甚至是在家里都不敢高声谈论朝廷的话题。

    当然~▽t在家里随便他们说,只要不到公开场合去说。锦衣卫和东厂虽然在这些人的家里也安插了眼线,但定罪还是有一定条件的。

    例如他们在公开场合曾经发表过可以论罪的言论,或者写了什么文章出来。有人证、物证才能论罪。

    那些曾经写出各种文章来批判皇帝和朝廷时政的文人士子,以及官员,这会都开始被翻出来了。

    因为锦衣卫在不少文人家里搜到了很很多手抄报,这些手抄报上面不乏可有论罪的文章。

    手抄报是谁给的,上面文章是谁写的?

    锦衣卫和东厂顺藤摸瓜。又是一阵到处抓捕,一时间牵连出了更多的文人士子。不少还都是商人家庭,对于那些商人来说绝对是倒了血霉,一张张巨额罚单就开到了他们家里。

    没过几天,京师又有一个政令传到了南直隶。

    朱由校宣布在大明全境施行新闻管制,所有报纸的内容都必须通过审批才能上市流通。所有报社都必须注册登记,根据发行范围缴纳保证金。县级别保证金一千元,府级保证金三千元,省级保证金八千元,全国级的保证金十万元。

    交不上钱的报纸,关门了事。

    没有经过注册登记的报纸,就属于非法报纸。发行非法报纸超过十份就属于犯罪,手抄报也在此列。

    以后所有新闻,都必须经过审查才能刊登、印刷。违反这个条例的。关闭报社,追究责任。

    同时报纸上不得刊登虚假广告等等,查到有相关行为也要进行罚款。

    这样的政策下达后,顿时立竿见影达到了效果。江南地区那些乱七八糟的报纸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倒是有一些文人骨头很硬,感觉自己的笔杆子拿着,就像是憋尿一般憋不住,就想写点玩意出来抨击抨击时政。

    面对这些刺头,锦衣卫和东厂自然是乐意整治的。

    锦衣卫和东厂的行为。很快提醒了人们,如今的大明这还是封建皇权制度。皇帝招惹不得。朝廷更是不要妄议为好。

    否则引火烧身,后果很严重。

    这样的觉悟,是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

    天启六年,朱由校通过高压政策,很顺利的就将那些刻意抹黑朝廷和皇帝的谣言镇压了下去。

    起码在公共场合,没有人再敢妄议中央和皇帝了。

    普通老百姓倒是没感觉什么。基本上也就是请进去喝喝茶。不过对于那些士族和商人来说,这样做的结果却是非常严重的。

    他们必须把自己的笔杆子收敛一下。

    不过朱由校这样的对策,也彻底的换来了一个残暴的名声。这些高级打工仔都是这样,拿皇帝没办法就骂皇帝。就算是当时不敢骂,等皇帝死了照样骂。

    为何朱元璋被骂得那么惨?就是因为朱元璋站在了普通百姓的利益上去治理国家。损害了这些打工仔的利益。

    这些士族和商人停止闹腾,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来自皇帝的威胁,暂时也还没有烧到他们身上。

    资本是软弱的,这是后世历史一次次经过事实证明的。

    这些带有资本主义的士族,此时因为还没有直接动摇他们的利益,所以也没有谁愿意跳出来当出头鸟。

    谁都知道,当了这个出头鸟没有好下场。唯一的办法,就是鼓动百姓去当这个出头鸟。

    但是在皇帝高压政策下,抹黑皇帝的行为就只能暗中进行了。

    暗中的谣言,倒还是时有时无的还不断传出。不过却是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进行传播了,传播的效率也差了许多。要想把百姓鼓动起来造反,以推翻皇帝的统治。除非是有大量活不下去的百姓才行,例如失业。

    但是生意能做得下去,这些商人自然也不可能故意裁员什么的。那不是纯属折腾自己么!

    于是很快局面就变成了,那些士族和商人不敢在公开场合骂朱由校了。但是那些官员的奏章上谏却是接连不断,很多也基本上是指着朱由校的鼻子骂了。

    不过这样的上奏朱由校并不直接做出处理,反正又不是去外面骂,不会对明王朝的稳定造成什么冲击。至于这些官员,纳入黑名单即可。反正这些反对这些对国家有利国策的官员,日后是别想得到升迁。并且这些官员还将进入纪检委和厂卫的重点监察对象,揪住把柄就往死里整。

    此时朱由校做出的改革太多了,以至于那些反对的官员,都不知道该把抗争的主力放在哪里了。

    这些官员反对征收商税、关税,还反对北直隶的土地政策。更是反对朱由校开始直接提拔基层吏员成为官员。

    简直就是各种反对。但是反对又有什么用。

    如今征收商业税在北直隶和东北地区、台湾已成定局,海关关税征税也成定局。这些腐烂的官僚,能制约朱由校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

    税收方面朱由校并不过度依赖这些文官,税务局没几个是科举出来的。农业税方面如今对于朝廷来说,也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或者说农业税本身对国家是很重要的,但是明王朝如今糟糕的农业税征收额度。实在是鸡肋无比。当前农业税依旧是要依靠那些文官征收的,不过朱由校做的就是加强监督,能收上来多少是多少,严禁官府向普通百姓崔科。

    而北直隶的农业税在天启四年就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仅一省的农业税额度超过了北方各省的农业税总和。

    实际上如今北直隶地区反对商业税的商人已经很少了,因为人们已经适应了当前的制度。

    或者说传统的官商勾结势力,已经被皇家财团给取代了。而如今北直隶众多的民间商人,很多也是在新的制度下崛起的。商业税的出现,反而造就了许多民间商人。因为传统的官商勾结势力。在如今的北直隶已经吃不开了,民间商人要想赚到钱,得凭借真本事,而不是无脑就能赚到钱的。

    当然民间商人也希望商业税能低一些,谁不想呢!但他们已经无法掌握舆论的主流,也不敢站出来呼吁什么,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资格。而且很多商人也意识到,北直隶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如今的体系之下的。

    尽管朝廷有征收商业税,同时也将蛋糕做大了。

    而那些曾经反对商业税的主流商人。多数已经被整得不是破产,就是逃离了北直隶,被排斥在了北直隶市场之外。

    这样的商业税征收,没有征收矿税的地域性那么大。但聪明人都发现,如今皇帝的征税方式,比万历皇帝的矿税还要高明。

    因为地域性没那么大。造成的影响也只是局部的。局部被消化之后,反对的声音也日渐减少,而税收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特别是如今规模扩大到整个东北地区,而朝廷如今也有钱对东北地区进行开发。未来用不了多久,朝廷的财政就能被彻底盘活。

    那些旧官僚势力瞄来瞄去。最终将火力集中到了朱由校此时的官员提拔方式上。

    随着东北地区先是收复辽东,接着又开了四个省,外加台湾开省。明王朝地方官员出现了大量的新编制。光是地方一把手,就需要提拔一百多人,还不包括其他官员。林林总总的算下来,起码需要四百多名主要官员。

    结果没过多久,内阁就直接从基层吏员进行提拔了。

    不少北直隶各地官府的主簿、典史,甚至是州县衙门的文书都被提拔上去了。

    而此时北直隶已经完成了吏治改革,朱由校正式在北直隶加入了公务员制度,各地官府的编制也得到了扩大。

    基本上只要有秀才功名,很容易通过公务员考试,从而进入各地衙门做事。进入衙门的公务员,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业绩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大考。

    这样的考核采取提拔一批、保留一批、淘汰一批,再招收一批的制度。

    考核成绩优秀的提拔上去,业绩还可以的留职,业绩平庸以及年纪大,身体有疾的或辞退,获让其退休,同时再招收一批新人进衙门。

    这样的制度,是受到很多读书人欢迎的。特别是一些寒门子弟,以及一些没有考上举人和进士的秀才。

    北直隶的新制度,意味着他们都有出仕的道路。

    但是对于旧官僚势力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些旧官僚势力很多都有经商,本身就是商人背景。

    商人子弟可以参与科举,使得明末官场风气迅速恶化。主要就是因为商人子弟在科举中有很大的优势,他们的子弟如果碰上天赋不错的,可以请名师进行指导。科举的时候,甚至还可以进行暗箱操作。使得科举制度,很快就成为商人阶级向政治渗透的重要渠道。

    一般情况下官员紧缺,自然是要开科取士。

    可是皇帝如今没有想要继续开科的意思,反而是搞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简直就是断了商人阶级向政治继续加大渗透的重要渠道。

    那些官员如今对东北地区的利益,简直就是垂涎三尺。过去挖过辽东墙角的官员就会明白,辽东地区的利益是有多么巨大。

    但是皇帝在东北地区实施行政,又从基层提拔官员,就完全把他们阻挡在了外面,自然是要集火反对。

    随着朱由校开始大规模提拔那些表现良好,并且有基层行政经验的吏员的时候,朝中的那些官员顿时就闹起来了。不仅上奏反对不断,早朝的时候也不断的跳出来当搅屎棍,搞得朱由校不胜其烦。

    随着矛盾的激化,每次早朝都像是菜市场一般。那些东林党残余势力已经拧成一股绳了,在朝堂之上又跳了起来。汉皇党此时也已非吴下阿蒙,两派官员在朝堂上的争论,让朝廷没有什么悬念的就变成了菜市场。




    “这样下去朝廷都不用做事了,整天开辩论会得了。”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看着一群正在引经据典、吵吵闹闹的官员,莫名的感觉到了一股烦躁。

    此时的朱由校已经不是刚登基那会,那会局势太差,不搞党争没办法突破东林党的把控,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搞党争,很多事情都得先丢一边。

    如今局势已经好转了很多,但眼下要解决的国家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个国家的天灾也越来越频繁。

    所以朱由校对如今依旧存在的党争,已经越来越反感了。

    好好的一个早朝,又变成了扯皮的场所,一点行政效率都没有。朱由校已经厌倦了继续当裁判的生活,什么玩意都要争,争完了皇帝出来当裁判,实在太扯皮了。

    当天早朝朱由校出乎预料的没有做出任何的决断,仿佛就是在进行冷眼旁观。散朝过后,文武百官出了皇极殿,各自到衙门里上班的时候,回到乾清宫的朱由校却是传召了十几名汉皇党大臣前去召开御前会议。

    很多官员收到消息,顿时都嗅到了一股不正常的气息。

    皇帝又想干什么?

    朱由校登基五年了,他的尿性很多官员也都摸到了一些。这个皇帝花样多,而且改革的时候十分果断。

    要说手段,很多并不高明。甚至是简单粗暴,毫无技术可言。但偏偏这个皇帝懂得集权,此时的明王朝,军权方面已经被皇帝牢牢掌控。

    这个皇帝虽然政治手段并不是太出色,有时候甚至有些幼稚。但敛财能力却是要逆天了,而且懂练兵、治军,短短数年就拉起了一支强悍的中央军。

    皇帝到底要做什么?

    当汉皇党一群骨干大臣进了乾清宫,很快就明白了皇帝要做什么。皇帝要集权,不仅仅是军权,皇帝还要政权上的高度集权。

    皇帝要一个一声令下,就能高效率运转,没有任何扯皮的朝堂。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38:17 |
第283章:逐尽东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中央集权对于一个君主来说,实际上非常重要的。

    朱由校将汉皇党高层全部传召到乾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就是商议中央集权的问题。但在中央军集权之前,汉皇党必须要能靠得住,所以必须成立明确的党纲和执政理念。才能使得汉皇党全面将其他党派官员排斥掉之后,不会产生新的党争。

    于是朱由校拿出了一个详细的党纲,交给现场的汉皇党高层传阅。

    党纲一:汉皇党代表的是大汉民族的利益,并团结在以民族利益为代表的大明皇帝周围,党内人员应严格执行上级命令。

    党纲二:我党应做好社会保障,使得每个守法公民都能正常生活。应尽一切力量避免官逼民反。并努力消除阶级贫富差距,使国家财富分配更为公平。

    党纲三:我党应时刻以‘国民富强、稳定’为政策目标,努力发展民生、教育、经济、军事。

    党纲四:我党以推翻损害国家与人民利益的官僚资本利益集团为当前主要斗争运动,争取使大明百姓全面‘奔小康’,建成小康社会。

    党纲四:我党官员、军官在职期间应彻底与商业划分界限,经商家庭不得出任朝廷官职。

    党纲五:我党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贪渎腐败行为。

    党纲六:……

    众人看完这个党纲,朱由校随即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沈潅率先表态道:“臣以为执行这份党纲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并可使我汉皇党成为组织严密的政党,应当施行下去。”

    “臣附议。”

    “臣附议。”

    现场的大臣们纷纷表态赞同,他们身为汉皇党的高层党员,必然是要赞同这份党纲的。

    拒绝即代表着退党,退党则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终结。

    皇帝用党纲来构建出的新秩序和规则,这也是接下来的大势所在,任何违逆这个大势的人都将被碾压过去。

    朱由校要在整个官场推行这样的秩序和规则,阻力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但是他在汉皇党内推行这样的规则,却是轻而易举的。

    这是一个迂回策略。显在汉皇党内部形成新规则。然后再用汉皇党将其他党派官员从朝堂上剔除,从而达到平息党争,并建立一个同一秩序和规则的目的。

    现场的汉皇党高层都表态之后,这份详细的党纲正式通过。

    根据党纲规定。任何地区党员超过5人都必须成立党委会,超过10人将配备一名书记,并进行财务登记等等。

    可以说汉皇党的党纲和组织形式,很多都是借鉴后世的某党。某党作为世界上最成功、行政效率最高的党派,不是没道理的。

    朱由校作为一个皇帝。自然不可能去借鉴西方人的什么民主共和制。他需要的是集权,自然是后世某党的制度最为适合。



    至于皇家资本财团,朱由校也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家财团如果最后发展成为皇室的私有财产,也许并皇室之福。正所谓祸福相依,钱多有时候是会烫手的。钱这个东西多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个数字而已。

    所以朱由校正在思考,是不是要将皇家资本变成国有资本。把那企业变成国有企业,然后直接用国家机器去垄断那些暴利行业。

    不过眼下还是先进行中央集权,搞出一个高效率的行政团队出来。

    随着党纲的通过。汉皇党开始了全面接管中央行政前的最后调整阶段。所有汉皇党内的官员,但凡家中有经商的,要么停止经商、出售商业资产,以继续保留官职。要么辞官保留党籍继续经商。

    不想选的话,可以直接退党。当退当和官途走到尽头毫无区别。

    官员与商人分离,这是汉皇党的核心政策,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官员进行非法利益输送。

    当然要想避免非法利益输送,紧靠官员及其家人不经商还是不够的,可以变通的方式也多,但起码情况会好得多。另外后续还需要监管。

    汉皇党很快就完成了内部调整,而一场朝中的清洗活动也迅速展开。

    天启五年四月初五这天早朝,在有意的策划之下,早朝上再次变成了菜市场。吵吵闹闹的吵了一个上午,到了正午的时候依旧没解决几个朝政问题。于是朱由校借机发怒,坐在龙椅上大拍桌案。

    “如此吵吵闹闹,不务正业,为党争而党争,以朕看来是时候来一次京查了。沈爱卿。京查事宜就由内阁负责吧!”朱由校借机发挥,下面一群东林党官员听都心里拔凉拔凉的。

    “陛下圣明,臣定当安排妥当,绝不让那些尸位素餐之人,继续徒耗朝廷俸禄。”沈潅躬身慷慨激昂的扬声道。

    尸位素餐?

    一些官员听了顿时脸色一变,这样的名义都打出来了,他们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自己要面临的结果了。

    他们的预感显然没有任何的错误,散朝过后内阁随即确定了这次京查的主持人选,以及京查小组的人员。

    京查小组以极快的速度就成立了,京城官场顿时产生了一次‘大地震’。那些和汉皇党不对付的东林党官员,以及一些经常反对各种有利国家时政的无党派官员,这次都被列入了整治目标。

    京查小组将这些人全部都列入了辞退名单,抓到了把柄的直接削官去职。没抓到把柄的,要么以年迈多病为理由,要么直接以一个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当做理由,然后去职。

    去职和削官是两码事,削官是剥夺功名,直接贬为草民。去职则是剥夺职务,但保留功名。

    被削官意味着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被去职的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这些被去职的官员要想东山再起,基本上都要等皇帝一命呜呼之后。

    可是如今皇帝年纪轻轻,又没有纵欲享受,还在坚持习武,而习练的武术也不是那种会透支生命的外家功夫。

    要想皇帝早亡,基本上是不他可能的。除非给皇帝吃点什么红丸。不过如今皇帝对于修仙问道兴趣缺乏,要忽悠皇帝吃红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朝堂之上被削官、去职的官员就多达将近上百人,简直又是一次大清洗。

    像什么圆嘟嘟。这次也直接躺枪了。

    圆嘟嘟自从辽东军被遣散之后,就被调到了京城担任了一个闲职。这家伙是东林党官员韩爌的门生,韩爌在朱由校刚登基那会还是内阁次辅。

    要说能力,圆嘟嘟还是有些能力的,否则在辽东任职的时候。也不会受到孙承宗的提拔。

    但圆嘟嘟东林党的身份,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在崇祯登基之后那么坑了,什么三年平辽都喊出来了,这无非就是东林党人为了搞钱,让他忽悠皇帝罢了。崇祯年间东林党的贪污,也正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简直就是肆无忌惮。

    毛文龙被圆嘟嘟砍了,无非就是毛文龙的存在不符合东林党的利益。甚至很可能是东林党一些官员被建奴给收买了,才做出的决定。圆嘟嘟实际上只是东林党扫平利益阻碍的执行者罢了。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崇祯愤怒的把圆嘟嘟给砍了。因为圆嘟嘟帮了建奴大忙。后来满清又为了凸显崇祯的愚蠢,大肆称赞圆嘟嘟也不足为奇。

    如今在朱由校看来,这圆嘟嘟就是个祸害。

    正好这次汉皇党对东林党的朝中势力进行彻底的清洗,干脆让袁崇焕这家伙和其他东林党官员一起卷铺盖滚蛋,省的看见了闹心。

    这次清洗活动,对于东林党的打击非常巨大,整个京城的东林党短短半个月就被清洗得所剩无几。只有个别还能踏实做事的东林党官员被保留了下来,例如徐光启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让朱由校感觉甚是闹心的是,没过多久徐光启就上了一道辞官奏折。朱由校接到这封奏章后有点郁闷,这次针对东林党的清洗根本没有波及到徐光启。也不知他受了什么刺激。

    于是朱由校干脆到皇家科技学院走了一趟。徐光启见到皇帝,一番行礼过后,朱由校对他问道:“爱卿近来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

    “有劳陛下亲自前来关慰,臣只是近来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想回乡养老。”徐光启言语中明显有些推搪的意思,朱由校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徐光启要辞官,很明显是不认同他逐尽东林党的做法。这个时候再多说实际上也已经无益了,因为政治观念这种东西,并非是三言两语就能够改变的。要说利益,朱由校不是没有给徐光启利益。

    所以徐光启的辞官。并非是利益上的问题,那么必然就是观念上的问题了。以徐光启这样的岁数,他的政治观念已经固定了,朱由校也不认为他能轻易的扭转。

    若要想强行挽留,倒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朱由校看徐光启确实年纪也大了,回去养老也是一个比较正当的理由。

    “爱卿既然想回乡养老,那就回去吧!”朱由校叹了口气,同意了让徐光启辞官。

    “谢陛下恩准。”徐光启躬身答谢。

    朱由校随即也没什么心思待在科技学院,很快就起驾回宫了。回宫之后,便让人正式批准了徐光启的辞官请求。

    同时让司礼监起草了一份封赏方案。

    徐光启辞官当天,朱由校下旨封徐光启为国柱,让徐光启风风光光的辞官返乡,国柱是大明文勋从一品。仅次于左国柱和右国柱。

    大明有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

    朱由校此时已经放弃了恢复什么子爵、男爵的想法,这些爵位恢复了也不可能给封地。

    而大明已有的文勋、武勋制度实际上就比较适用的制度,不过这个制度还需要改革一下。朱由校决定再搞一个‘民勋’出来,用来颁发给为大明做出贡献的工人、农民、商人、科学家等等群体。

    同时再改革一下各级别功勋的福利待遇。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38:33 |
第284章:中央集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徐光启的辞官,并没有太过影响皇家科技学院的运转,此时皇家科技学院已经培养出了第一批数理化人才。

    这些数理化人才,已经能够通过老带新的模式,将科技学院运转起来,并且开始在各个项目上进行研究。

    随着徐光启的辞官,朝堂上的东林党官员真正的是所剩无几了。朱由校的中央集权,随着东林党在朝中彻底倒台,已经进入了正轨。

    因为东林党的垮台,朝中的扯皮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朱由校的各项政令,得到了高效率的执行。

    一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很快获得了胜利,这场中央集权对大明的政治领域所造成的震动显然还在持续的发酵。

    许多官员纷纷上书站队,歌颂皇帝的举措。朱由校此次驱逐东林党的政治动作,实际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很多那些看不惯东林党的官员,纷纷开始向这面旗帜靠拢。

    大明朝中的制度,也随着这次中央集权做出了改变。首先改变的是言官制度,东林党的言官已经被驱逐殆尽,都察院的那些搅屎棍彻底在朱由校眼前消失。这下的改革没有任何的阻力了。

    改革措施就是,日后都察院不能再用捕风捉影的传闻来攻讦同僚,凡事都要讲证据。

    而且不管有证据还是没证据,言官在监督官员的时候,从此之后找的将是纪检委,而不是直接搬到朝堂上来说。

    朝堂之上,日后将就事论事,不再参杂其他因素。

    都察院日后依旧可以继续督察官员和反应民情,以及发现的一些国家问题。只不过形式上要做出改变,官员是否倒台还是纪检委调查的结果说的算。

    都察院的改革,让朝堂的扯皮现象彻底被解决了。日后不管什么情况,文臣只见的倾轧、攻讦,都将在朝堂之下展开,由纪检委调查结果来做出处理。



    这场集权活动。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北直隶和北方各省。这是一场十分持续的人员变动,北直隶那些东林党,以及那些尸位素餐,无所作为的官员。都迅速裁撤了一大批,同时又从汉皇党提拔了一批上来。

    北方各省的人员变动,主要是那些封疆大吏,选择了站队的封疆大吏都保留了原职不动。而那些有东林党背景,或者业绩一般又没站队的高级官员。也都被替换了下去。

    而在这个期间,朱由校也将民勋制度确了下来。

    新增的民勋,则分十级,分别一品、从一品、二品……九品。

    而在福利待遇方面,朱由校也做出了规定。

    一:获得民勋的百姓,见官可以不拜。

    这个特权主要是理论地位上的平等,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

    二:获得民勋之人一切所涉及案件,皆需由京城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进行三司会审,但凡证据不足者不得轻下判决。若遇冤情可上京向三司申述,由三司共同处理。

    这个规定是为了避免这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群体遭到陷害。

    三:获得民勋之人。可享有综合保障福利。

    这个综合保障福利,就是遇到什么重大变故的时候,国家会给予保障。例如碰上伤病,国家会掏钱给他们的医药费买单,每个月还会发放生活保障金。还有失业的时候,国家除了会发放保障金之外,还会给他们安排工作。这个福利主要是针对那些不富裕的民勋获得者。

    四:家境普通的民勋子弟可免费在公立学校就读,并且给予一定的就学补贴,同时大学入取可获得一定的分数加成。



    三条福利主要是针对那些家境普通的民勋群体,也是民勋制度的核心。在朱由校的理解里。民勋的作用不是为了让这些对国家做出贡献的群体直接变得衣食无忧,而是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并且在处境糟糕的时候能有享有国家保障,并且让其子女能享有良好的教育。从而获得上升渠道。

    五:五品及以上民勋获得者,可享有一定的朝廷俸禄,商人背景除外。

    这个福利,主要是给那些科研人员制定的,而一般的农民、工人阶级,很难获得五品及以上民勋。当然个别情况还是会有的。在特定情况下,个别的工人和农民也能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商人则被排除在这个福利之外,毕竟商人本身经济实力就比较强。

    六:政府招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民勋商人的企业。商人进入国家准入限制行业,需符合规定的民勋等级。

    这一条福利,就是获得民勋的商人阶级所享有的了。获得民勋的商人,是对国家做出贡献的商人。这个世界上有钱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商人都会主动的为国家做贡献。而愿意为国家做贡献的商人,朝廷自然是要表彰,并分一些蛋糕给他们,从而树立榜样。

    七:获得民勋之人若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及性质恶劣的犯罪行为,朝廷有权削去其勋位。

    民勋的最大作用,就是树立榜样。提高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的社会地位。让获得民勋的普通农民、工人阶级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让他们只要遵纪守法,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穷困潦倒到吃不饱饭、看不起病。并且让他们的后代享有上升通道,有机会跻身更高的社会层次。

    而对商人,则是分出一部分商业准入特权给他们。同时这些商人只要遵纪守法,朝廷也会为他们的利益撑腰,并且不会遭到一些官僚的打压和侵害。

    文勋和武勋方面,朱由校同样也做出了改革。

    文勋和武勋是朝廷体制内的,因此福利待遇主要集中在俸禄上,每个品级都可以享有国家俸禄,社会保障同样也享有,不过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领取这些社会保障的。

    文勋和武勋子女,同样享有一定的大学入取特权,辞官获退伍后经商同样也能获得商业准入特权。

    这次改革称之为‘新勋贵制度’,过去的勋贵群体所享有的免税什么的权力依旧不变,只是日后所封的勋贵,不再享有什么免税政策。

    这次勋贵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太过触动传统勋贵的利益。不过旧的勋贵制度,日后也是将被取消掉的,只不过暂时不去动而已。

    新的勋贵制度公布之后,朱由校当即一口气封了数千名武勋和民勋。

    其中武勋最多,辽东战场上立功的将士,大量被封为武勋。还有朝廷封的劳动模仿,也被封为民勋。

    数量是很多,不过基本上都是品级较低的勋级。

    那些劳动模仿,都是九品民勋。而那些发明技术的工人和科技学院的学员,则根据技术发明的贡献程度,加封不同的勋级。

    加封武勋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战场上立功。加封民勋的标准也很简单,商人若出资赈灾、修路则可为表率,朝廷则加封其民勋。工人、农民若做出充满正能量的感人事迹,也可以加封民勋。




    例如见义勇为,例如到什么贫苦山区教书十几年,例如在沙漠戈壁上植树十几年什么的,这类事迹朝廷只要发现了都可以颁发民勋,然后进行深入报道,以影响社会风气。

    《大明日报》很快就开始发力了,一个又一个被加封民勋的百姓成为了报道中的主角,各种感人事迹被挖掘了出来。

    几乎每天的报纸,都有一两个典型人物,因为遵纪守法、热爱奉献而受到朝廷嘉奖,从而加封民勋。

    朱由校的中央集权行动,则一直在持续。主要的集权区域,就是北方各省区域。上至中央朝堂,下至地方官府,汉皇党正在快速的发展,很快就席卷整个北方。

    汉皇党的壮大,并非是什么人都能入党。为了避免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入党官员必须是能够真正为民做事的。

    而在此前朱由校和内阁就提拔了一大批能做事的基层官员,这些基层官员此前并不是汉皇党官员,如今纷纷表态加入了汉皇党。因为了之前的铺垫,才让汉皇党迅速壮大。

    北方各省的基层官员,对于皇帝开始集权的做法大多抱支持态度。都是文化人,基本上都知道天下归一的道理。

    京城皇城内,方从哲的府邸内,沈潅再次前来做客。

    “恩师,此次汉皇党公开招纳天下贤良之才,不过两月之余,北方大部分贤良官员都已被纳入其中。即便是如今东北总督孙承宗,也已转投汉皇党,局势可谓大妙。”沈潅神色愉悦的说道。

    “今天子登基以来,救济天下百姓、攘平辽东虏夷,看似有敛财之举,实非为私欲而为,乃为该朝廷财政之积弱也。由此观之,天子有大德,人心自可齐聚,万民自可拥戴。”方从哲笑盈盈的说道,接下来却是话锋一转,说道:“然这两年天子频频对外扩张,其手段有时还是过于粗暴了,可谓阴德有损。只不过若是能合我大明百姓之欲,此番做法倒也无妨。正所谓德德均则众者胜寡,力敌则智者胜愚,天下诸国无有我大明之众者。他日天子若败,必是当下所成财团,变为皇室之私利。”

    “皇家财团却有隐忧,若他日财团变为皇室私利之物,致使天下百姓离心,势虽众、地虽广,却无可一用者也。”沈潅同样也显得有些担忧。方从哲说道:“这个道理天子可能不完全明白,但却也不是完全不明,只不过没有明确的意识到罢了。你下次进宫,替老夫将这本书送给天子吧!”

    说着方从哲拿出了一本书交到沈潅手中,沈潅低头一看,原是汉代的《淮南子》。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38:51 |
第285章:帝国与文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随着东林党被赶出京城,朱由校的心情很好,因为再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苍蝇在他耳边乱叫了。●⌒,.

    同时孙承宗也加入了汉皇党,与东林党彻底割裂。

    孙承宗本身就和东林党的那些贪官污吏不相为谋,随着朱由校的一番反腐,东林党的很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这也让孙承宗抛弃了东林党,而汉皇党这个时候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口号,加上严格的党内制度,也获得了孙承宗的认可。

    历史上天启皇帝死后崇祯登基,数次想让孙承宗出山。不过孙承宗却一次次的拒绝,绝非是不想为国出力,而是知道他出山也无济于事,还会沦为东林党攫取国家利益的执行者,到时候不仅无法为国效力,还会给自己惹来灾祸。

    当然孙承宗不愿意干,不代表别人不愿意干,所以圆嘟嘟就上位了。

    因为平靖辽东,孙承宗已经是大明的顶级封疆大吏,不仅封了爵位,此时还是东北总督,还是帝师。

    东林党被驱逐殆尽并没有引发太强烈的舆论风波,因为东林党本身的名气就已经臭气熏天了。

    大规模的腐败被查,老百姓也不是眼瞎。江南地区的那些士族就算是你再怎么颠倒黑白,也无济于事。

    这块烂招牌,江南士族也已经抛弃了,准备换个马甲。

    方从哲托沈潅送来的书,朱由校接收到了。对于这位阁老的赠书,朱由校还是高兴的,移驾到养心殿专心了看了几天书。

    这本《淮南子》里面,还有沈潅做出的注释和心得。朱由校看完之后,只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集百家学术,里面有‘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以及各种论证其理的事例,看完之后朱由校只感觉大受启发。



    朱由校也发现,自己发展财团的路还是走得有点歪了。不过纠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接下来把财团改为国企就可以了,而此时朱由校对财团的掌控力还是很强的,尽早转型阻力并不算大。

    之所以说路线走歪了。主要是资本主义这个路线,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并不是一个一个很有利的事情。

    或者说,先行者容易出事。

    要说世界上资本主义最先达到资本主义革命界点的国家,那必然就是中国的明代。比英国人的资本革命还要早。

    但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明王朝没有经验,所以倾覆,被商人阶级挖倒了国家的墙角。

    英国人率先完成资本革命是没错,但是英国其后经理了两次世界大战,最后国力衰弱,沦为世界二流国家。

    同样也是前车之鉴。

    后世的中国为何能快速追赶?这就是后发优势。

    好在朱由校作为一个穿越者,看过的教训足够多。明王朝被资本灭亡,英国人的日不落帝国被犹太资本玩残,而穿越前身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同样也被犹太资本玩得国力衰弱,无力制衡中国崛起。

    由此可见。为了私利而罔顾国家利益的资本家,危害性是何其猛烈。

    如果日后皇家财团也变成一个为了私利的资本势力,那么所爆发出的危害性,也绝对会使大明陷入巨大的危机。

    此时朱由校不过是用一剂毒药,来以毒攻毒罢了。当然药基本上都带毒,用得好了就是良药,用不好就是毒药,只不过看其剂量。

    如果财团能转型为国家资本,倒也不失为一剂良药。

    皇家资本国有化之后,若是朱由校手下的那群打工仔又开始挖国家墙角。那么国有资本也会不断衰亡,这也是其弱点所在。

    绕来绕去,实际上又绕回了吏治问题。如果一个皇帝足够聪明,也足够勤奋。治吏实际上是很容易的。

    但若是碰上脑子不够灵活,或者没有什么文化的皇帝,又偷懒不爱管事的,那么国家吏治很快就会松懈下去,从而被官僚阶级狂挖墙脚。若是墙脚够厚,那还能挖个几十年上百年。

    就如同大明前中期。社会风气朴素,那些商人崛起后挖国家墙角也挖了不少年头,才把墙脚挖倒。

    但挖墙脚的势头一旦形成,平庸的皇帝是无力扭转局面的,只能看着一个帝国一步步的迈向灭亡。

    “这世间果然没有永恒的帝国。”朱由校最终领悟到的只有这个道理,一个帝国既然无法永恒,那么什么才是相对永恒的?

    思来想去,只剩下文明二字。

    相比永恒的帝国,永恒的文明更加靠谱。

    要想塑造一个长盛不衰的文明,这一点古代圣贤已经做得很好了。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开化程度最高的民族,即便跌入历史的冰点,但深厚的文化却让中国依旧可以重新崛起。

    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朱家王朝是否千秋万代,显然也不会去强求。正所谓三代积德而王,朱家王朝能否延续,主要还是看能否积德。



    朱由校若能力挽狂澜,救大厦之将倾,保全天下百姓,自是有大功德,朱家王朝自可继续延续。后面能否继续延续,就看后面的皇帝能否继续行善积德了。朱由校也只能在教育皇长子的时候多花点功夫,让他懂得这些道理。

    除了救大厦之将倾,若能兴教育、开民智,强盛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千秋万代’才也是大功德。

    朱由校觉得,自己应该修正一下对外扩张政策了。

    对外扩张是要继续进行的,但是对待土著的时候,不能太过残暴不仁,免得损了阴德。

    西班牙人、英国人在殖民全球的时候,都是不积阴德,最终又如何?

    昔日秦王朝灭六国,成吉思汗横扫亚欧,结果又如何?

    德行不备,即便地域广袤,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并不是长久之道。大明要想外部扩张,掠夺手段要尽量温和一些。

    而且大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大明有足够多的商品可以进行贸易。完全不需要靠武力你去粗暴掠夺,通过商品出口就可以赚取到外部资源。不需要像英国人那样,靠卖鸦片来维持贸易。




    大明不能按照西方人的那种强盗模式进行发展,强盗模式确实很爽。直接抢劫就发家致富了。但危害性却也是非常剧烈的,英国人掠夺全球的财富,两次世界大战就打了个精光,要不是战后美国撑着,早就变成三流国家了。

    美国当世界霸主的时候。也是剪全世界羊毛,甚至公然喊出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吸食中国人民血汗的事情确实很爽,不用劳动就能消费。结果呢?产业空心化,制造业基本完蛋。

    这世间一切,都是祸福相依。美味诱人的糖果却会让人蛀掉一嘴牙。所以对外掠夺的手段必须要尽量温和,不能走上西方人那种粗暴殖民全球的老路子。

    此时的大明,已经走上了不断向外扩张的轨迹。

    天启五年开春后,黑龙江流域就产生了一股淘金热,因为有人在该流域发现了大量的金沙,顿时吸引了很多百姓前往黑龙江流域淘金。

    孙承宗将这一层层上报的消息上奏给了朝廷。这天早朝。朝堂上便就这一问题您行了商讨。

    “启禀陛下,黄金乃是禁止民间私采之物,朝廷应该即刻叫停,并派出人员前去主持开采。”户部尚书郭允厚出列建议道。郭允厚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官员,也是一个反对东林党的急先锋,此番东林党被逐出京城后,郭允厚也被朱由校提拔为户部尚书,管理国家财政。

    黄金开采绝对是能赚到钱的,因此郭允厚主张国家开采。

    朱由校说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不过这金沙、金矿在东北地区虽然只有黑龙江流域比较多。不过越往北部,金矿就越多,气候也越是寒冷。朕以为,还是专门成立一个部门。负责东北和外东北的黄金开采。”

    “启禀陛下,若是深入蛮夷寒苦之地开采金矿,非一般部门所能胜任。”沈潅出列道,“由此能力者,非厂卫、军队莫属。”



    “那便成立一个黄金部队吧!专门为朝廷勘探、开采黄金。人员就从锦衣卫和东厂,以及军中挑选。”朱由校做出了决定。直接效仿后世中国的方法,以部队的方式来开采黄金。

    外东北的黄金储量是很丰富的,后来沙俄不断向东扩张,就从外东北地区挖住了大量的黄金。

    实际上黄金这种玩意,在地球表面上都是很多的。曾经的中国也同样如同美洲一般,地表上就很容易找到黄金。

    只不过随着历代人类的活动、开采,容易开采的黄金都被人开采掉了。再加上中国历史上那些王侯将相死后都把黄金用来陪葬,这才导致了中国如今看起来黄金不多。不过民间的黄金数量实际上还是不少的。

    但是国家储备,就少得可怜了。

    这几年下来,朱由校也就攒下了十几吨黄金而已。

    而在西伯利亚这种人迹罕至的地区,黄金的数量就比较多了。当然这里不太可能走着走着就捡到黄金,因为这里虽然人迹罕至,但还是有游牧民族获游猎民族活动的,能捡走的黄金基本上都被他们捡走了。但是需要开采的黄金却是没有得到开发,所以外东北地区的黄金开采是很有前景的。

    只不过那里气候寒冷,补给也不方便,开采起来更不方便。要想在那种条件下开采黄金,必须用军队才行。

    “陛下圣明。”

    大臣们直接就同意了,没有任何人出来反对、扯皮,朝政效率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啊!

    “启禀陛下,蒙古以于数日前撤出了河套阴山以南地区,并通过大使馆向我大明进行了通报,朝廷当尽快接管。”

    “内阁可有方案?”朱由校问道。

    “请陛下过目。”内阁随即将接管河套的方案呈了上去,朱由校一边看着,沈潅一边讲解道:“内阁商议后认为,应该以阴山及黄河为屏障,设立一个防止蒙古人侵掠的防线。并在该区域建造四到五座城池,以确保大明能长期占领河套。”

    阴山以南地区,也就是后世的包头、**一线,这一带地区水草丰美,不仅可以放牧,也可以耕种。

    正所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河套地区发展灌溉型农业也是没问题的。

    “就按照这个方案试行。”朱由校随即通过了这个方案,只要城池能建起来,大明就能长期占据河套。占据的同时,蒙古人可能会来劫掠,所以还需要一个防御体系。河套地区的防御体系建设,这是最高统帅部的问题,就不在朝堂上商议了。

    又解决了一个政务,接着户部给事中进行了上奏,报告称投靠大明的蒙古部落牧民,都已经分到了草场。

    “草场既然已经分下去了,朝廷接下来对牧民的扶持政策也可以开始着手实施,草原上最重要的还是羊圈的冬季保暖,争取在三年之内普及下去。”朱由校吩咐道。

    “是,陛下。”

    对牧民的扶持政策主要就是设施建设上,牧民只要提出建设需求,朝廷为其提供贷款和部分补贴,建设项目统一登记,然后招标给企业进行建设。

    这需要多方面的协同,一方面是采矿,一方面是施工,还有提供资金的银行。保证牧民的牛羊冬季不被冻死,就可以让牧民稳定下来,拥有稳定的收入并且吃饱肚子。

    天启五年开春后,朝廷就已经开始在草原上筑城了。不过倒也不是一口气就要吃成大胖子,而是分工期进行。

    城池也不是很大,就是为了让汉人在草原上有一个能够抵御游牧民族的容身之地,从而设立官府对草原地区进行管理,并在城内驻兵、囤积物资。

    这样的一个城池,以大明如今的生产力来说,成本倒也不算很高。城池建好,再架上大炮就行了。

    此次大明占领的草原,都在阴山以北。其中后世的**大草原,此时也被纳入大明的管理区域,不过这里临近漠北蒙古,因此率先开始建设防御体系。同时还有一个骑兵师驻扎在该地,防止漠北蒙古的一些部落跑来打秋风。

    毕竟投靠大明的这些蒙古部落比较分散,必须有常驻的兵力进行保护。不过蒙古部落前来打秋风的时候,要想直接抢劫到大量的牛羊,也是需要较长时间的。而这个时间里,明王朝就足以将治下的蒙古男丁动员起来,配合骑兵对来袭的蒙古骑兵进行打击,甚至是进行反扫荡。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39:07 |
第286章:持续扩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春季的草原,一片草长莺飞的景象。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的小说牧草茂盛的生长了出来,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蒙古人的放牧也由此展开。

    那些投靠大明的蒙古牧民,在开春的时候都来到了自己的牧场。一片片牧场已经划分好了,这些蒙古部落赶着牛羊,进入了这些牧区。

    这是忙碌的一年,每户蒙古牧民都忙着搭盖帐篷、设立界桩。

    他们在草原上,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草场,并且可以安定的生活,不用再到处追逐水草。

    有些蒙古部落很穷,他们连帐篷都没有,不过问题已经解决了。过冬的时候,朝廷已经给他们提供了购买帐篷的贷款。开春的时候,有些牧民也缺少牛羊,也是贷款买的。

    在搬迁到属于自己的草场之前,这些蒙古牧民还贷款购买了许多生活用品。例如茶叶、瓷器和铁锅等等。

    这些贷款都是无息的,不用担心被利滚利。如果实在偿还不起,可以申请延期偿还。

    让这些牧民都欢天喜地,在朝廷的不断宣传下,开始坚决拥护朝廷的政策。日后他们不用再被蒙古贵族过度剥削了,或者说劳动剩余可以自己拥有。

    过去这些蒙古牧民在集体的部落环境中生活,劳动富余是不属于自己的。当然作为集体的部落制度,只要牛羊足够,饿肚子那倒是不会。蒙古人的部落社会,也有自己的一套分配制度。



    蒙古贵族平时都会尽量让部落的人吃饱,因为吃饱了才能展开军事活动,或者抵抗其他部落的攻击等等。但是劳动富余就是贵族们享受了,普通牧民是没有什么劳动富裕的。

    分配到草场之后就不同了,日后劳动富裕就属于自己了,只需要向部落的蒙古贵族缴纳一成的税收,十只羊抽一头还是可以接受的。富裕的牛羊,他们可以拿去和明人交易,换到茶叶、瓷器和铁器。以及棉布,甚至是从南方来的蔗糖。这在过去绝对是不敢想象的。

    当他们在各自的草场上安居下来的时候,充满希望的生活就此开始了。

    朝廷对他们做出了一些放牧上的规定,例如每年必须有2000亩草场处于休牧期,还有一个牧场里放养的山羊数量不能超过2只,这些规定蒙古牧民都在遵守。因为这些草场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草场被玩坏了。苦果是他们自己承受的。

    之所以限制山羊放养数量,主要是山羊吃草会连根一起吃。而绵羊吃草则不会这样。但是一个牧场又离不开山羊,因为山羊的智商更高,头羊都是由山羊担任。



    草原的牲畜中,绵羊的智商是最低的,见到人会到处跑。而牛和马则是智商比较高的,放出去就不用管,自己会找回家,其中马的智商是最高的。

    家家户户都养个两三百头绵羊,再养十几头牛和十几匹马。基本上就是当前朝廷规划的草场牧民生活状态。

    绵羊可以产出羊毛和羊皮,是商品化程度最高的。羊毛和羊皮产出后,根本不愁销量。

    大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原材料,毛衣此时已经开始在北直隶流行起来了,对羊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还有牛和马匹同样不愁销路,牛肉牧民可以留着自己吃,也可以卖掉。牛皮也是大明所大量需求的原材料。马匹是最好卖的牲畜了,如今北直隶和东北地区的经济正在发展,陆地运输的不断扩大,对马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不管是驿用的下等马,还是军用的上马和中马,都有广阔的市场。军方对战马的需求显然在接下来几年就会得到满足。因为皇家军马场和企业的马场都在建设,不过大明民间富人多,对好马的需求量也大。




    可以说只要稳定下来几年,这些蒙古牧民的日子就可以过得无忧无虑,不用为生活发愁,还能享受到大明的生活用品。

    到时候再让他们回归蒙古的部落生活,打死他们也不会愿意的。

    显然明王朝对草原的统治架构。因为放弃粗暴的掠夺,也让明王朝能够长久的占据草原。

    只要这些蒙古牧民稳定下来,认同了明王朝的统治,日后大明就可以横扫整个草原,将整个草原都纳入这种制度。

    大明能给的,蒙古大汗给不了。

    明王朝将牧业的利益让给蒙古牧民和蒙古贵族,但却能赚取到商业利益,同时还能开发草原上的矿产。更能从战略上消除游牧民族对大明的威胁,还获得了大量的产马地,简直划算极了。

    那些投靠大明的蒙古贵族,此时对于这一年的牧业生产也是非常上心的。这意味着他们今年有没有收入,能不能弄到银子然后去大明的花花世界享受生活。

    在蒙古贵族和蒙古牧民都支持的情况下,大明对草原的统治是初步构建起来了。只待那些城池建设完毕,统治地位就能进一步深化。

    东北地区的移民开发,则在不断的进行。

    在官府的主导下,移民工作一边全面向北推进,一方面又沿着黑龙江形成一条线迅速向北挺进。

    黑龙江的流向是往北,入海口往东不远就是库页岛北部。在封冻期之外,千吨级的帆船可以轻松的在河道航行,河流通航状况良好,属于一个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因此河流沿岸成为了率先移民的区域。

    通过河运和海运,形成从后世的黑龙江省,跨越到俄罗斯境内,再到库页岛的这么一个交通线。有了这个方便的交通,开采的资源就能很方便的运出去,然后走海陆运回大明关内,而关内的商品也可以在夏秋季节畅通无阻的运到黑龙江流域。

    而在台湾地区,天启五年的开发行动还在持续,但是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台湾的沿海平原地区。

    不管是西部还是东部,都是移民据点。每个移民据点的农场都已经开辟了出来,并且在不断的扩大。

    平原上望眼看去,是一片片稻田和甘蔗园,还有施工队在平原上不断的修建水利设施,用于灌溉和排水。

    到了六月年中的时候,台湾已经开垦出了耕地五百多万亩,台湾的人口也达到了二十多万。其中将近一半是到台湾做工的工人,只有一半是拖家带口的移民。乘船出海来到台湾打工的工人们都发现了台湾是个宝地,这里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朝廷的制度也是新的,社会更加公平。很多工人已经打算移民过来了,就等工地上的事情做完,然后把全家老小都接过来。

    还有人选择移民去吕宋,因为台湾的土地基本上都是皇家农业公司的,到台湾主要就是当工人和做生意。

    而到吕宋却可以获得土地,官府已经发了布告,愿意到吕宋垦殖的百姓,每户可以垦殖三百亩种植园,三百亩以上者需要缴纳购地款。

    朱由校意识到多外扩张的问题,于是向海军发了一道圣旨,严禁各种屠杀行为。这个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但人毕竟是生物链的顶端,人道是要遵守的。你可以盘剥压榨一个人,但却不能残忍的剥夺一个人活下去的权力。

    所以屠杀行为是对外扩张中所严厉禁止的,还有**、抢劫平民的行为,也被朱由校给禁止了。

    可以征税,但不能明抢。

    即便是征税,朱由校也要求海军在殖民的军管过程中,征税的时候要适量,不要超出那些异族的承受范围。

    那些屠杀汉民的南洋猴子,自然是不能给他们太好的日子过。但并不意味着大明也可以去屠杀他们。就像是狗咬人一口,人最多只能把狗打死,而不能去咬狗一口。

    对于明确的参与了屠杀获得土著,大明可以进行惩戒,把这些土著给砍了。但却不能直接搞屠杀,那些老弱妇孺还是不能杀的。

    日后吕宋纳入大明的统治范围,这些土著是没有什么社会保障的。同时在教育上朱由校也不准备给这些土著太多的资源。

    再加上这些土著天生比较懒,基本上也就是处于社会底层了。

    而汉人本身足够勤劳,自然可以在南洋的社会中拥有土地和财富,而这些南洋土著就是给汉人打工的。

    这些南洋土著没有文化,也没有发展动力。大量的肥沃土地不懂开发,但是汉人却有强烈的开发意识。

    所以只要愿意移民到南洋的汉人,都可以在海军占领的军管区域内进行垦殖,三百亩的免费垦殖上限是移民的福利。超过三百亩则是针对商人资本的,购地款还是要交的,土地出售价格也比较适中,即不太高也不太低。

    种植园开发出来之后,每年照常交税就是。

    大明在吕宋岛上和西班牙人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双方海军之间经常在海上爆发冲突。

    只不过西班牙人屡次都没占到便宜,而且军舰越打越少,已经怂在马尼拉很少出港了,就等着从美洲过来的财宝船队的支援了。

    在陆地上西班牙人则是被打得节节败退,大明海军陆战队已经推进到了马尼拉以北五十公里左右,以北地区基本上全被海军陆战队纳入了军事占领区。

    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河流域的平原河谷地带,该地区的西班牙人统治秩序已经被摧毁,当地的土著统治势力已经向大明臣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换个主子。西班牙人强大的时候听西班牙人的,大明来了就听大明的。

    就在西班牙殖民者的苦苦煎熬中,他们的财宝船队终于是横穿太平洋来到了马尼拉。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39:23 |
第287章: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西班牙的财宝船队到达马尼拉,还给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带来了五艘军舰,自从无敌舰队与英国人的战争失败之后,西班牙人在海上的力量发展已经开始停滞不前了。⊙。⊙从美洲抽调五艘军舰到菲律宾,几乎已经是西班牙的极限了。

    这年头的西班牙人日子确实不好过,一方面英国开始在海洋上崛起,尽管崛起速度不快,还属于二流层次。但是荷兰人却开始骑到西班牙人头上去了。这些荷兰农夫的海战风格和英国人又是另一种不同,荷兰人更擅长近战,简直就是一群流氓中的流氓。

    正所谓横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西班牙人就是那个横的,荷兰人就就是那个不要命的。

    在发展停滞不前的西班牙,能第二次抽调军舰来支援殖民地菲律宾,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好消息是,荷兰人因为抽调军舰前往远东,结果被明王朝给教训了,让西班牙人的海上航线压力小了很多。

    财宝船队来到马尼拉,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们到了马尼拉之后才知道,明军已经在菲律宾登陆了,而且对明贸易全面恶化,明王朝不仅禁止官方背景的商船不得和他们贸易,甚至连民间商船现在也无法前往马尼拉了。

    更糟糕的是,已经有两万明军在菲律宾本岛登陆了。

    如果早知道这样的情况,显然西班牙本土是不可能让美洲的财宝船队横穿太平洋来支援菲律宾的。

    大明海军对吕宋岛的进攻已经酝酿了大半年的时间了,终于是到了要全面进攻的时候了。

    将近两万名海军陆战队士兵登上了吕宋岛,而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只有三千多人的驻军。

    明军从北部林加延湾直接修了一条路下来,天启五年五月,烈日炎炎的夏季时节,明军海军出动了二十多艘炮舰,以及上百艘战船,将马尼拉湾封锁了起来。

    海军行动起来了,已经登陆的海军陆战队也开始向马尼拉发动进攻。

    一场酝酿已久的攻势。终于是发动了。大量明军从北部南下,西班牙人看着数量众多的明军,西班牙总督差点给吓尿了,连忙让殖民军士兵龟缩到马尼拉城内。依靠城堡进行防守。

    西班牙人的举动,并没有出乎明军的预料。孙义国早就做好了准备,事先就让海军陆战队带上了五十多门重炮。

    “此战务必全歼这些西班牙红夷,使其不敢再窥视南洋。”孙义国带着海军封锁马尼拉湾的时候对一群参谋说道:“如此一来,南洋局面就明朗许多。将西班牙驱逐之后便只剩下占领爪哇的荷兰人。以及占领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后续再将荷兰人和葡萄牙人逐出南洋,陛下交给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司令,西班牙人若想逃跑,唯有海上突围。若是夜晚突围,我们也很难彻底拦截。与其如此,不如我们发动一次夜袭,正好这段时间风向也有利于火攻,可以将他们的船只全部烧掉。”一个参谋建议道。

    “此计不错。”孙义国眼前一亮。

    想到火攻,孙义国立即和海军上下行动了起来。

    与此同时马尼拉城内,西班牙总督已经几乎绝望了。城外的明军已经将马尼拉给包围了。

    只剩下港口一面,但也已经被明军海军给封锁了。

    那是二十多艘炮舰啊!吃过亏的西班牙人,很明白他们手上的这十几艘战舰冲出去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西班牙海军装备的都是射程较近的重炮,然而这些30 磅炮还是不如明军的30斤炮,明军的30斤炮,已经是37磅左右。

    最要命的是,明军的重炮的有效射程还是西班牙火炮的两倍左右。和明军炮舰作战,简直就是被放风筝,就算是能拉近距离也占不到任何便宜,反而会被几轮炮击下去击沉。

    令人绝望的是。此时大明海军的炮舰比他们还要多。

    简直就是毫无翻盘的机会,不过西班牙总督并不想投降。谁知道挣扎挣扎会不会有转机呢?也许明军突然补给不足,也许他们突然爆发了瘟疫,也许他们突然遭遇了风暴……

    所以西班牙人绝对做困兽之斗。

    “我们的财宝船必须离开。否则一旦战败,这些财宝都将落入东方人的手中。”西班牙总督正计划着,突然港口中传来了真真喧哗。

    “不好啦,总督大人,我们的港口遭到了夜袭,船只都着火了。”一个卫兵急匆匆的冲进了总督府。

    “什么?”西班牙总督大惊失色。连忙跑了出去。

    远远的看去,只见港口中有许多燃烧的小船,正借助着有利的风向,如同一道道火龙冲进港口。

    这是明军的子母船,子船和母船已经分离。上面堆满了引火之物的子船燃烧着烈焰,在风帆和海风的推动下,呼呼作响的冲进港口。

    港口中西班牙人的战舰、武装商船、圆船、快艇等等船只很快就被引燃,开始在港口中熊熊燃烧起来,那场面十分的壮观。



    对于大明海军官兵来说,这就是最好的美景。然而对于西班牙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景象,西班牙总督当场瘫坐在地。

    第二天清晨,马尼拉港口中那些未曾燃尽的船板依旧散发着淡淡的黑烟,西班牙人向要送走财宝船的想法都破灭了,更别说是从海上突围了。

    然而越是如此,西班牙人的困兽之斗越是强烈。

    三千多名西班牙士兵龟缩在城内,摆出了一副坚决死守的模样。西班牙人死守马尼拉还是有点底气的,他们拥有坚固的城堡,同时还有岸防炮。

    这些岸防炮比舰炮的射程要大得多,大明海军要是敢直接进攻港口,肯定是要吃炮弹的。

    而陆地上的明军要是敢靠近马尼拉,同样也要被狂轰一顿。

    “快看,那是什么?”城墙上的西班牙人突然发现城外的明军正在修建炮台,在望远镜里看去,他们发现一群明军用挽马拉来了几个庞然大物。

    当他们看清那些庞然大物的时候,纷纷大惊失色。

    “重炮,是重炮。”

    只见每一门重炮,都有十二匹挽马牵拉,看到这里不少西班牙士兵都面色惨白,这简直太恐怖了。

    海军陆战队弄来这些重炮可不轻松,这些重炮每一门都重达三千公斤。搬上陆地之后,为了把这些火炮从背部的林加延湾海岸弄到马尼拉,一路上可谓是千辛万苦。主要是因为最近雨水太多了,很多时候道路泥泞不堪。这让运送火炮的明军士兵叫苦不迭,在一番努力之下,终于是把这些火炮弄到了马尼拉城外。

    “总督大人,这些东方人正在城外架设重炮。”一名西班牙军官连忙跑去向西班牙总督报告。

    “怕什么,把他们的重炮打掉。”西班牙总督也是豁出去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那种。现在能咬明军一口算一口,最好是把敌人咬疼了之后让他们知难而退。

    “不,不,不是的。那些,那些重炮非常恐怖……”这名军官结结巴巴的说道,西班牙总督脸色一板,“有什么好恐怖的。”



    说完,西班牙总督亲自来到了城墙,然后拿起单筒望远镜看向城外。在他的潜意识里,陆军就算是有重炮,也不可能和岸防炮的级别相比吧!

    然而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顿时吓得差点魂飞魄散。城外的那些重炮太大了,而且他们已经修起了几个具备防护力的炮台,正在将重炮安装到炮台之中。




    有了这些炮台,这些重炮就可以和城墙上的重炮对射了。而明军还在修建更多的炮台,外面简直成了一个热闹的工地。

    “炮击,炮击,快把他们的炮台打掉。”西班牙总督此刻心里简直慌得要死,惊慌失措的下达了炮击命令。

    炮兵们严格执行了命令,很快城头上就轰然作响,巨大的炮弹呼啸而出,砸向明军炮台的方向。

    运气十分不错,二十多门重炮打出去,有三四枚炮弹集中了炮台,顿时间把炮台打得石屑纷飞。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距离太远了,这些炮弹的势能已经耗尽了大部分,也仅仅是把炮台的工事的石头打碎了几块,石头后面还有垒着一堆土袋呢!炮台内的重炮根本毫无损伤。

    西班牙人的重炮开火后,那些修建炮台的明军则迅速躲进了壕沟之中,在堑壕的掩护之下,同样也是毫发无伤。

    西班牙人不信邪的又发动了几轮炮击,可结果都毫无例外,根本就无法击毁明军修建起来的炮台。

    炮管都被打红了,还是无济于事,不得不停下炮击。

    “也许这些东方人只是吓唬我们,他们的火炮那么远根本无法对我们的城墙造成什么威胁。”西班牙总督自我安慰似的自言自语道,只是话音刚落,对面的明军炮台中突然轰然作响。

    砰!

    一发炮弹直接打在了马尼拉的城墙上,当场打出了一个直径三十四厘米的大坑出来,城墙被打得震颤不已,西班牙总督差点被震得从城墙上一头栽下去,好在被边上的卫兵给拉住了。

    西班牙只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又是一阵心有余悸,这发炮弹,简直就是当场打脸。同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场宣布道:“我们要主动出击,捣毁这些东方人的重炮,否则马尼拉就完了。”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39:41 |
第288章:和谐和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西班牙人终于是摁耐不住了,在明军的重炮威胁下,不得不放弃龟缩城内的防守策略。…。…

    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一声令下,将近三千西班牙士兵在傍晚的昏暗夜色下,突然倾巢出动。

    这个时间出击,就是意图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西班牙士兵排列成著名的西班牙方阵,一大群长枪兵为核心,四个角落各分部着火枪兵。

    简直如同一个移动堡垒,向明军的炮台压了过去。尽管笨重了一些,但炮台不会跑啊!

    在西班牙人的想法中,只要一路碾压过去,然后摧毁炮台和重炮,他们就可以撤退了。

    想法很美好,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西班牙人的主动出击确实是出乎了海军陆战队的意料,然而海军陆战队也不是眼瞎的,西班牙人刚出城门,负责指挥攻打马尼拉的作战指挥部就收到了报告。接着立即敲响了警报,下达了集结命令。

    明军很快就集结了五千多人,直接挡在了这些西班牙人面前。

    西班牙人这个时候才发现,明军的方阵连一个长枪兵都没有,清一色的都是火枪兵,而且那些火枪兵身上连皮甲都没有。

    西班牙的指挥官当场大喜过望,感觉这场胜利是没跑了。

    尽管这些年西班牙大方阵在欧洲确实不是那么吃得开了,但是火枪的性能也远远没有那么好吧!只不过是这玩意比较廉价,训练士兵也比较快而已。这些东方人竟然组建了一个纯粹使用火枪的军队,这不是找死嘛?

    “前进。”

    随着高亢的指令和一阵哔哔叭叭的军乐声,西班牙人的方阵缓缓的朝着明军压了过去。

    这样的速度,在明军看来简直就太没有压迫感了,根本没有骑兵带来的那种压迫感。

    “不要使用步兵炮,这些西班牙红夷好不容易出来,别把他们给吓跑了。”指挥部下了命令,把‘霰弹洗礼’这个大招给隐藏了起来。于是乎就这么把西班牙人的方阵给放过来了。

    双方越来越近,很快就到了双方都能清楚的看到对方表情的距离。

    “六十米……”

    “五十米……”

    砰砰砰……

    西班牙方阵率先开火。然而火力稀稀拉拉的,他们的火枪兵分部在方阵的四个角,能发挥出来的仅有两个角的火枪兵,这点火力简直就像是毛毛雨一般。

    一些明军士兵被铅弹射倒在地。然而没有人去管。阵型依旧不动如山。

    “射击。”

    一声令下,明军这边瞬间就开火了。

    砰砰砰……

    一阵齐射,大量的铅弹带着摧枯拉朽的威力,瞬间就将五十米外的西班牙士兵射倒了一大片。

    瞬间,西班牙人被吓傻了。

    齐射的火力虽然不如三段射击。然而瞬间暴发出来的杀伤力,却是给西班牙人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冲击。很多西班牙士兵当场吓得双腿发软。

    他们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挨过明军的下次齐射,但是看这个势头,很多西班牙士兵感觉自己悬了。

    要死了!

    很多西班牙士兵当场就慌了,只是一轮齐射,这些西班牙人的士气就遭到了重创。

    “全军冲锋。”西班牙指挥官一看这个情况,顿时果断的下达了冲锋命令。明军的火力太恐怖了,排队枪,毙肯定不是对手。

    但是明军的方阵没有长枪兵进行保护。而且火枪兵没有什么防护装甲,只要拉近距离就能对这些明军展开屠(和谐)杀。

    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

    然而明军还要刺刀呢!只不过明军甚至不用上刺刀,因为开始冲锋的西班牙人很快就遇到麻烦了。因为他们踩到地雷了,他们上来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全是地雷。

    爆炸声顿时不绝于耳,不断有西班牙士兵踩到了钢轮发火机,进而引发了地雷的连环爆炸。

    埋设地雷是如今明军的一大习惯,通过钢轮发火机引爆,设置连环爆炸地雷,是防止敌军突袭的良好手段。

    在这个密集阵为主流的战争时代。敌人的阵型必然是比较密集的。只要钢轮发火机埋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总有人会踩上去。

    明军的第二轮齐射仅仅在十二秒之后,就再次来袭。

    通过纸弹的快速装弹,以及严格的训练。海军陆战队已经达到了最高统帅部的正规军火枪兵射击速度指标。

    这个指标就是一分钟5次齐射。

    西班牙士兵在地雷的爆炸中和铅弹的齐射下,只是片刻之间再次损失惨重。大量士兵死在了阵前,还有不少被地雷炸伤了腿。有些运气衰的则被地雷直接炸死了,不过这些黑火药地雷,通常都是炸伤腿部。

    原本还井然有序的西班牙方阵,很快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在这样的混乱状态下。第三轮齐射再次来袭。

    砰砰……

    炒豆子一般的枪声,简直就是催命符。让那些西班牙人绝望的是,他们发现明军阵前还有一条壕沟。

    这样的防御工事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为毛你们东方人不按套路出牌?

    齐射,再齐射!

    短短一分钟之内,明军就向这些西班牙人倾泻了五轮火枪齐射,铅弹一次次的横扫而过,西班牙人的那些长枪手简直就成靶子。他们身上的板甲在五十米的距离内根本毫无作用,铅弹照样穿透。

    一大群西班牙人崩溃了。

    接着明军亮出了刺刀,在指挥下向西班牙人发动了冲锋。

    看着一个个跨过堑壕,猛冲过来的明军士兵,以及他们的火枪上明晃晃的刺刀,西班牙士兵真的是彻底绝望了。

    他们简直毫无阵型,根本不可能获得胜利了。

    情况也确实如此,明军发动冲锋之后,西班牙人就被迅速击溃。战场进入了刺刀肉搏的环节,部分负隅顽抗的西班牙人很快就被刺刀捅死。而大部分西班牙人都很识相,见情况不对很干脆的就投降了。

    作为强盗集团,这些欧洲人的战争规则基本上都是打得过就抢。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投降。

    什么作战信仰,他们只信仰钱。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成功跑掉的西班牙人根本没有几个。这些西班牙人在向明军方阵发动冲锋的时候就消耗了较大的体力。加上西班牙士兵又是以长枪兵为主,身上穿着板甲,逃跑起来显然很不利索,加上距离城门也有两公里左右的距离,还没跑回马尼拉城内。就被明军给追上了。

    只有一些跑得比较早的火枪兵,顺利的跑到了城下,被城内的西班牙人用吊篮给接上去了。

    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在城墙上彻底看傻了,终于是彻底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明王朝一旦决心和西班牙开战,西班牙根本无法在东方站稳脚跟。

    打扫战场的工作很快就展开了。将近三千西班牙士兵,被打死的就有一千多人,其他的全部被俘。俘虏之中,大半都是受伤的西班牙士兵,不少是没救的。还有不少人大腿被炸伤。只能截肢了。还有不少是被铅弹给打伤的,有些也救不活了。

    特别是在这种热带地区,伤口感染速度很快,很多都没治了。

    明军的军医只是在尽力救治,救不活也不强求,尽人道主义而已。

    城内的西班牙人都明白,马尼拉是肯定守不住了,因为城内的兵力太过空虚了。西班牙人的总督已经回到府邸了,彻底不管什么大军压境,而是把自己关在府邸里酗酒。把自己灌得伶仃大醉。

    城外的明军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城内兵力不多的情况后,随即向城内的西班牙人进行了劝降。

    这些西班牙人发现他们的总督已经喝醉了之后,几名士兵打开了城门,而其他人则没有阻止。

    随后明军进入城内。解除了西班牙人的武装,并且接管了西班牙人对菲律宾的统治架构。

    港外的明军军舰,很快也开进了马尼拉。

    这一夜马尼拉很安静,没有发生什么流(和谐)血(和谐)事(和谐)件。进入城内的明军,没有大肆抢劫财物,更没有强(和谐)暴(和谐)妇女。而是对马尼拉施行了禁宵。那些土著全部都战战兢兢的躲在了家中。

    而在总督府,孙义国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白银。当明军进入总督府的时候,也被眼前这一大堆的财宝给惊呆了。而西班牙的那名总督,则醉醺醺的躺在白银堆里面。

    经过一番清点,这些白银足有上千万两之多。

    这些白银都是西班牙人准备用来和大明的商人进行贸易的,是将近两年的贸易资金。对于西班牙人来说,他们已经是越来越依赖于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了。西班牙人尽管有钱,但是他们的生产力却还是很差。

    而大明作为世界上商品最为精美的国家,自然是西班牙人的重要贸易对象。

    孙义国立即让人将这些白银打上封条,然后以最快速度将捷报送往京城。同时一边控制土著的傀儡政权,一边接收西班牙人在吕宋群岛各岛屿的统治利益。

    当朱由校接到捷报的时候,已是夏收过后了。

    北方各省这一年的夏收还是比较不错的,特别是北直隶和辽东地区的夏收情况比较良好。

    不过很快朱由校就遇到了大麻烦,因为夏收过后,山东济南府闹蝗灾,蝗虫遮天蔽日,把农民刚种下去的秋苗全部吃光。而陕北的延安府,则遭遇六(和谐)月(和谐)飞雪,还是连绵不断下了一个多月都没听,鬼知道还要下多久。

    海军击败西班牙,占领了吕宋群岛的消息倒是让朱由校精神一震,特别是那上千万两白银的缴获,当满朝文武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目瞪口呆。



    西班牙人此前在吕宋屠(和谐)杀了三万多名汉人,于是朱由校决定向吕宋群岛派出一个调查组,彻底调查此事,并追究相关土著和西班牙人的罪责。并且命令海军将缴获的白银运送回京。

    处理了海军的捷报之后,朱由校立即将精力放在了救灾方面,连日对济南府和延安府下达了就数道圣旨,颁布了数条救灾政策。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39:59 |
第289章:救灾、移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六月飞蝗,遮天蔽日。≤≤小≤说,六月飞雪,夏日彻寒。

    朱由校和朝中群臣都明白,现在要是不救灾,到了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不然发生饥荒。

    “蝗灾尤能治理,这六月飞雪乃是阴阳失度之象,延安府如今六月飞雪,说不定过些年还会大旱。”有朝臣进言道。

    “荒谬,今天子圣明,何来阴阳失度。”

    早朝的时候,不一会就扯到了这个问题上。这阴阳失度仅是从学术角度提出的观点而已,这年头的文人哪个没学过阴阳五行这种基础理论?

    阴阳本身就是平衡的,如今六月飞雪,日后发生大旱也确实是可以通过理论进行推断。

    尽管群臣们心里都认可这个说法,但嘴上却是多不认同。

    朱由校看到一群汉皇党官员在这个观点上争了起来,连忙叫停,说道:“诸位爱卿不必争论,天象反常并非我我大明独有,欧罗巴与倭国近年来皆有。然阴阳失度确也并非危言耸听。朝廷还是应该早做准备,免得日后手忙脚乱。”

    显然这个阴阳失度的观点,确实也不是危言耸听。作为穿越者的朱由校可是清楚的知道,崇祯刚登基的第一年延安府就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灾,以至于是年草根树皮被食尽,同时饿殍遍野,发生了恐怖的人吃人现象。



    “陛下,此次飞蝗和飞雪皆是夏收之后发生,民间夏收过后多有存粮。留给朝廷的赈灾时间还算是比较充足,不过朝廷还是应该尽快制定救灾政策。”沈潅始终没有进行什么扯皮,而是将话题拉了回来。

    “朝廷在山东、陕西的战略储备粮库如今存粮几何?”朱由校随即问道。

    户部尚书郭允厚随即出列回答道:“回禀陛下,陕西战略储备粮库如今存有小麦50万石,其中西安存粮30万石,延安存粮20万石,山东战略储备粮库存麦60万石,济南府有30万石,登莱地区也有30万石。”

    “内阁马上拟个以工代赈的方案。尽快开仓放粮。”朱由校做出了第一个应对措施,确保不会有人饿死,同时继续命令道:“另外再往陕北运送30万石粮食。”

    “陛下圣明。”

    当天内阁就拿出了一个以工代赈的方案,对于济南府的蝗灾。采取以蝗换粮的措施。鼓励百姓捕捉蝗虫。同时由官府组织展开治蝗,参与的都给予口粮。

    而在陕北,则由官方组织百姓北上河套修建水利设施,以发展河套灌溉农业,参与的百姓全部给予口粮和一些工钱。



    同时下令取消延绥镇边军编制。将军户一部分调往河套开垦土地,每户给地50亩,一部分调往吉林和黑龙江开垦,按照开荒地区的不同,分给土地200亩到300亩不等。

    延绥镇边军绝对是超级定时炸弹,特别是陕北开始频发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朱由校已经急切的要将延绥镇边军给裁撤掉了。

    裁撤旧式军队,也是朱由校的军事集权手段。

    要想让陕西不乱,不出现农民起义。那么首先就要安置好这些边军,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能够吃饱肚子,并且过上安稳的日子是最重要的。

    没过几天,朱由校再次下旨,着令延安府加大移民宣传。陕北地区愿意移民者,官府为其提供沿途的车马伙食费用,同时每个人发放3元的移民补贴款。

    此时国库可谓是十分充盈,因为盐商的资产已经陆续出售,而且查抄到的3600万元左右的现金也没有动。

    移民补贴话费,全部都将由国库拨款。

    与此同时延绥镇边军移民开垦,每户补贴耕牛一头、农具若干。以及银钱十元。毕竟是军户,属于朝廷体制底层。自开国以来,军户就是世袭下来的。世代为明王朝戍边,朝廷给予的移民待遇自然是要比普通百姓好一些的。

    另外也是为了彻底避免哗变的可能。

    在皇帝的大手笔之下。当移民政策传到延绥镇,延绥镇的军户们都轰动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对这个政策翘首以盼。

    延绥镇裁撤之后,他们将不再是军户了,不用再承担戍边的任务,武官也不再能管到他们头上,想要继续压榨他们就不可能了。

    移民辽东还能获得土地。更有朝廷的大力补贴,只要愿意专心耕种就能衣食无忧。这样的好日子哪个普通军户不想过,这也让接下来的延绥镇裁撤变得顺利起来。




    中央军也迅速被调派到了河套及陕北地区,接替了延绥镇的戍边任务。延绥镇十几万边军很快就开始移民了,官府为他们专门了大量的马车,并在沿途安排了食宿。移民的军户一批接一批的向关外移民。

    陕北地区的六月飞雪还在持续,很快一个月又过去了,雪已经下了两个月,虽然有时断断续续,但是地里的秋苗基本上全被冻死了。六月天的陕北,人人都是一件大棉袄。

    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大半军户都已经在移民的路上了,身下的军户也都将在半个月安排启程。

    与此同时,陕北地区也有组织了二十多万准备移民的百姓,这些百姓到辽东之后,主要是去辽东当工人,并没有分配给他们土地。

    但即便是去当工人,日子比陕北这地方也要好过多了。而且他们在辽东站稳脚跟后,想要土地的话也可以自己到黑龙江等地垦荒。

    整个陕北地区移民的人口就达到了六十多万人,这些人口移民到东北之后,将极大的补充东北的劳动力。

    因为秋禾被荡尽,陕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几乎全部走出了村庄,到官府的工地上做工去了。

    各种建设工程也陆续开工了,军方有河套防御工程要建设,同时河套地区还有水利设施要修建。

    没过多久朱由校又下了圣旨,从国库拨款修建陕北到陕西的战略公路。

    这条战略公路修到西安之后,一是向北延伸,贯通陕北、河套。一是继续向西延伸,贯通甘肃。

    改善交通是救灾的重要措施,这可以更加快速、低成本的向受灾地区输送救灾物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同时也利于商品运输,可以扩大皇家财团的商品输出市场。

    可以说天启五年就是朱由校的一个不断集权,又再不断救火的年头。延绥镇被顺利裁撤,九边已经被裁撤了四个镇,还剩下五个镇的边军在两年之内也将被陆续裁撤。

    这一年也在全力开发东北地区,以期望东北地区能够成为日后明王朝度过危机的重要支撑。

    仅仅两个季度,关内移民到东北地区的人口就达到了三百万人左右。使得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到到了八百多万人,到了年底预计可以突破上千万。

    东北地区到处都是建设工地,大量的工人都在工地上忙碌着。这么多的人口涌向东北,当地产出的粮食显然是不够的。不过北直隶有粮食调往辽东,与此镇东省在北海道渔场捕捞了大量的渔产,并且开始源源不断的向东北和关内地区供应,使得朝廷成功的养活了那些离开土地,投入建设的人口。

    “陛下,海军报告称,已经在成功勘探了美洲西北部,他们沿着河口向上游探索,确实发现了很多鲑鱼,同时还发现了很多水獭。”

    卢象升将最高统帅部的军务向皇帝做了报告,此时卢象升在最高统帅部任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军务。

    “让海军保护相关企业向该地区移民,以开发这些资源。”朱由校指示道。

    “是,陛下。”

    “另外海军探索船队经南洋不断南下后,成功发现了澳洲,海军报告称,澳洲土著生活极为原始,甚至连刀耕火种都不会。”

    “暂时先不用向澳洲移民,我们暂时先将南洋吞下再说。命令海军先将探索力量集中在南洋各岛屿,并且集中力量打击荷兰殖民者,尽快将荷兰人也全面逐出南洋地区。”朱由校继续说道:“另外西班牙人既然已经被我们成功逐出南洋地区,让海军先和中南半岛各国确立贸易关系,以扩大海贸规模。”

    在开发东北地区的同时,朱由校自然也不会松懈了在南洋方面的战略。

    最高统帅部此时也在朱由校的指示下确定了在向南扩张的战略,这个战略很简单,那就是先把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从南洋驱逐出去,从而大体上将欧洲势力滚出南洋地区。

    唯一还不在打击范围内的葡萄牙人,他们的殖民能力比较弱,而且也比还比较听话和守规矩,暂时不用急着驱离。

    赶走欧洲人的同时,先对南洋各岛屿发动殖民战争,并移民汉人前往南洋垦殖土地、开发资源。

    而在生产力更高的中南半岛,则采取边通商、边开发、边殖民的政策。

    即是先建立贸易关系,然后再通过武力方式,逼迫中南半岛各国降低贸易税率,同时允许大明商人在中南半岛投资,通过商业投资重点开发中南半岛的农业资源,从而获得一个商品粮供应基地。

    到时候哪个不安分就打哪个,逐步将中南半岛变成大明的原材料供应产地,以及商品倾销地。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0:18 |
第290章:开省吕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吕宋群岛,此时已经被纳入大明的管辖。◇↓◇↓小说。¥f因为有了扩张经验,在攻打吕宋的时候,行政官员就已经在台湾准备好了。

    西班牙人战败了,吕宋群岛已经被大明全面接管。大明的行政官员也到了吕宋群岛,并开始着手摧毁土著的统治结构。当然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和多岛屿目前还是要靠土著进行管理的。不过在吕宋本岛上,这样的政策是率先实行的,即将原本的土著统治者一脚踹开,由大明官府直接管理土著。同时再辅以一些土著或者在吕宋生活的汉人对土著进行沟通。



    为了保护汉人在吕宋岛的安全,不被土著侵害。大明官府开始在吕宋行政后,立即出台了严格的刑法,那些对汉人进行犯罪的土著都将进行严惩。同时就是让军方进行配合,在各地进行驻军,一边保护汉人安全,一边对土著手中的杀伤性武器进行严格管制。弓弩、火器是土著不可持有的,同时进剿那些不服管教的土著势力。

    不服管教的土著肯定是有的,特别是大明官方直接对吕宋进行行政,而不是通过土著统治者出面。不过那些土著的反抗并不能动摇大明对吕宋的统治地位,这无关德行。而是力量上就碾压了。



    土著没文化,没有生产力,还很懒惰。大明要想镇压那些作乱的土著,只要投入兵力进行剿灭,只要那些土著不是一味的进行游击战,剿灭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土著没什么文化,他们在游击战方面并没有完整的理论。

    这是文明高度的碾压。

    德行、势力、智慧,这是古人总结出的决定战争胜利的三大要素,然而土著不管是在德行还是势力,或者是智慧上都比大明要差太多了。所以不管这些土著如何反抗,他们注定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当然,此时大明在对外扩张过程中,朱由校已经明确要求不可进行屠杀、奸(和谐)淫、抢劫平民等有损阴德的行为。




    但对于那些反抗大明统治的土著,那就不一样了。这个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剿灭那些不服从统治的土著并不会有损阴德。

    所以那些反抗大明统治的土著,注定是要被大明给消灭的。他们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都太差,在大明的正规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而且这些土著也不团结,并且很容易收买。还很懒惰。

    朱由校派来的调查组,因为路上碰上了不良海况,逗留在台湾大半个月才启程前往吕宋。

    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农历七月下旬了。

    调查组到达后,随即对万历年间汉人遭到屠杀的事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当年的往事也没过去多久,很多人还是有深刻记忆的。调查局经过调查后马上揪出了一大堆参与了当年屠杀行为的土著统治者。同时还揪出了不少参与屠杀的土著民。

    不过西班牙人才是屠杀汉人的主谋,不过很多西班牙人已经被调回本土,特别是那一任的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

    既然调回去了,自然就是拿现在的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出气,总得拉几个出来顶缸,以告慰被屠杀的汉人在天之灵。同时也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告诉所有人,屠杀汉人没有好下场。

    为了抓捕那些参与屠杀的土著,官府发布了悬赏令,鼓励土著对参与屠杀的土著进行揭发,揭发之后是有奖励的。

    一时间土著的贪婪就爆发了出来。很快官府就接到了大量的揭发、举报,官府将军队调往各地施行抓捕,不管是不是参与了屠杀,先抓了再说。

    抓获了之后,再进行一一核实。

    毕竟当年的屠杀是群体活动,核实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这些参与屠杀的土著,都有共同的年龄特征,那就是年龄不小。

    在经过一番逮捕之后,抓捕上万名土著,经过一番核实之后放了三千多人。有七千多人被确定参与了当年大屠杀的土著,这些土著被一批接一批的被拉到马尼拉郊外执行了枪毙。

    因为大量土著被枪决,马尼拉郊外的刑场很快就‘血流成河’,看得那些土著心惊胆战。

    上百名被揪出来顶缸的西班牙殖民者。则被调查带回了京城,这些西班牙殖民者将在京城进行问斩,以在本土对大明百姓一个交代。

    就在调查组彻查屠杀事件的时候,一支黄金部队的勘探队也来到了吕宋,在吕宋成立了一个‘南洋黄金勘探总局’,并开始在南洋各地到处勘探黄金。并在军队的保护之下,向婆罗洲进行勘探。



    婆罗洲当前是没有殖民者占领的,婆罗洲的土地虽然比较贫瘠,但却有黄金。同时还有石油,后世的文莱就位于婆罗洲。除此之外,婆罗洲拥有除巴西雨林之外最大的热带雨林。

    对婆罗洲的殖民活动也被纳入海军的计划,即便土地贫瘠一些,但在沿海开辟一些据点,然后把岛屿占领了也不用话费太大的功夫。这么大的第一块地方,即便土地贫瘠一些,也是有很多资源的。沿海地区交通比较方便,汉民移民到婆罗洲也不可能混成山区贫民。

    开采黄金这是朝廷中央的事情,而吕宋当地的殖民利益,却则地方官府要考虑的。他们接管了西班牙人在吕宋的殖民成果,此时的吕宋群岛上,已经发展出了不少种植园。这些种植园很多都是汉人的,不过不少在万历年间的屠杀过后,变成了西班牙人的了。

    西班牙人已经完蛋了,这些种植园也就变成了大明的官方资产。

    同时吕宋还是有一批汉人种植园的,这些汉人拥有的种植园自然不会去动。但是那些土著拥有的种植园,就遭殃了。

    大明官府直接出台了针对土著种植园主的税收政策,对土著种植园主施加重税,不把这些种植园主整成穷b决不罢休。

    这些开辟出来的种植园,官府直接就可以进行税收。每年可以产出不少的胡椒、水稻和棉花、甘蔗。

    这年头吕宋也是有种植棉花的,当然热带地区也少不了椰子之类的玩意。

    对于大明来说,胡椒这种玩意确实是可以赚到钱的,国内拥有比较广阔的市场。种植胡椒也是可以种的,不过大明更需要的是大米和棉花。

    所以官方对种植园征收的税收就有区别了。种植水稻和棉花的种植园收取的税收最低,更高的则是甘蔗种植园,而胡椒种植园的税收则是最高的。这样的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鼓励水稻和棉花种植业。当然也不是一竿子打死胡椒种植业,只是平衡胡椒种植业和水稻、棉花的种植收益,使得种植一亩胡椒的收益和种植一亩水稻及棉花差距不会太大,以免种植太多的胡椒。

    不吃胡椒又死不了人,但没饭吃没棉衣御寒却会死人的。

    同时鼓励汉人开垦更多的种植园。官府出台了新增种植园三年免税的政策,三百亩以下的种植园开荒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超过三百亩则需要向官府缴纳购地款,种植园面积越大购地款越高,但不过超过正常的价格范围。

    因为吕宋是土著生活的地方,在这里采取的政策就是汉人高度兼并土地的政策,所以朝廷不怕土地兼并问题。

    在本土自然是不能这样搞的,本土的土地被地主高度兼并会引发剧烈的社会问题,但在南洋却是另当别论了。

    毕竟南洋地处热带,土著食量也小。又不需要穿什么棉衣御寒。这里并不存在多少土地兼并的问题,而是土著不会开发土地,大量的土地都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只要吕宋被开发出来,朝廷的财政税收显然又会增加。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资源开发出来之后,能够为大明百姓提供更多生活所需的必须资源,让更多的大明百姓能够在这个天灾不断的世道活下去。

    战败的西班牙人显然是悲剧的,菲律宾总督被及一群西班牙军官被拉出来顶缸,很快就被押往京城。

    当这群西班牙人被押送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农历九月了。

    延安府飞雪三个月。只到农历九月才停了下来,此时已经是又一年的秋末。因为延安府的农村劳动力对被动员到工地上做工了,使得延安府的百姓赚到了粮食和工钱,足以度过寒冷的冬季。以及来年青黄不接的时节。

    济南府的蝗灾也在官府的动员下被成功扑灭,山东济南地区同时也向东北地区移民了二十多万人。以工代赈也让济南府的百姓可以撑到明年夏收,同时山东毕竟是沿海省份,此时海运不断发展,当地粮食供应根本不成问题,也不可能再出现 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这两边的灾情算是搞定了。朱由校则忙着在承德建设他的避暑山庄,大明明年开出年后马上转移阵地。

    朱由校感觉自己必须跑路了,因为天启大爆炸应该就要发生了吧!天启大爆炸具体什么时间,他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应该就是这两年的样子,貌似历史上天启大爆炸在王恭厂炸死了两万多人,爆炸更是让一名皇子夭折。

    这让王恭厂成为了朱由校绝对不去的禁地,同时朱由校一咬牙在王恭厂搞起了强拆工程。

    借建设研究所为名,朱由校下令征收王恭厂的土地。征地款他出了,而且按照一般的市价给了。

    于是整个王恭厂都被朱由校给征了,不愿意搬迁的也被朱由校下令强拆了。同时计划着跑路,因为王恭厂离皇宫还是太近了。那里要是发生大爆炸,万一被头上掉下来的什么玩意砸死怎么办?

    于是朱由校让人跑到承德建了避暑山庄,也不需要太豪华,反正能住能办公就行,打算明年开春就跑路。

    至于王恭厂,则被朱由校用栅栏给围了起来,成为了谁都不能进入的禁地,免得到时候发生大爆炸把百姓给炸死。

    朱由校在王恭厂征地,显然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行为。拆迁的时候权贵怨声载道,以为他们在王恭厂的建筑是不计入征地补贴的。百姓也有些抱怨,不过抱怨还不是很强烈。

    日后要是王恭厂发生了爆炸,显然还会有人说是朱由校惹怒了上天什么的。这尿性朱由校早就预料到的,不过他还是做了。

    他要是不知道那没什么好说的,既然知道了王恭厂要发生一次诡异的大爆炸,他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几万百姓在眼皮子底下被炸死吧?

    这年头的大明实在是多灾多难,朱由校只能尽量的减少损失,避免天灾之下又发生什么人祸。

    朝臣们也不太理解皇帝要在王恭厂干什么,不过朱由校毕竟不是个昏庸的皇帝,要是想搞什么兴趣爱好,征点地也就随便他了。

    “启禀陛下,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以及其手下上百名大小将领,已于昨日押送到京。此时已将近秋后,再过几日正是问斩的好时节。”刑部尚书徐兆奎早朝的时候上奏禀报道。

    徐兆奎是无党派官员,并未加入汉皇党。这在如今满朝都是汉皇党官员的朝堂上,一个无党派官员还能担任尚书也是只此一人。

    之所以徐兆奎能站稳脚跟,主要是因为此人能够秉公执法,而且刑部作为司法部门,有一个无党派官员来担任尚书也还是不错的选择,所以朱由校把徐兆奎给留下了。

    “就依爱卿之言,将这些西班牙蛮夷秋后问斩、昭告天下,以慰海外三万惨死百姓。”朱由校毫无迟疑的做出了决定,这些西班牙人想砍就砍。大明作为如今世界上文明最高的国家,对付西班牙人自然是没有什么外交顾虑。

    “陛下圣明。”徐兆奎随即退到队列之中。

    “启禀陛下,朝廷既已攻取吕宋,我大明当再开一省,以方便管辖。”吏部官员出列建议道。

    “准。”朱由校同意道。

    天启五年,大明开省吕宋,成立了一个‘吕宋特别行政省’,之所以加了一个特别行政的字眼,主要是因为吕宋情况特殊,存在大量的土著。同时朱由校,也苦思冥想出了一个用于管理土著的‘三品九等制’,从而解决了汉人和土著混杂的问题。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0:35 |
第291章:土着对待政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内阁很快就收到了朱由校策划的吕宋特别行政政策,沈潅和几个阁老一起看过这些政策后,只觉得吕宋土著太倒霉了。↗,

    皇帝制定的政策,简直就是要把这些土著持续压制在社会底层,并且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些好吃懒做的土著,日后甚至无法成家。



    因为皇帝首先将土著排斥在商业活动之外,规定土著不得从事大部分的商业活动,这些商业活动只有汉人拥有准入门槛。

    不让土著做生意,这是又要将土著摁在底层的重要政策。这样的政策下,土著能做什么生意呢?

    在菜市场卖卖菜,卖卖鱼,这是允许的,不过要交市场管理费,而汉人业主在做这种小生意的时候是不需要交钱的。

    什么开矿、伐木场、采石场、开设工厂、大宗商品贸易,以及拥有商铺的各种商业活动 ,都是土著所不能从事的。

    土著只能当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官府确保其劳动所得不被侵害,但对于那些懒惰不做事的,饿死了官府也不管。

    同时将土著排斥在汉族教育体系之外,为土著专门成立一套教育体系。土著普遍不重视教育,这样的压制也没什么问题。

    进而在文化上施行种族垄断,从而将土著彻底压制在社会底层。

    不过不对土著进行愚民教育也是不行的,大明需要的是肯干活,不作乱的土著。要是那些土著不肯干活,整天懒惰得无所事事,最终必然会导致犯罪率不断上升。因此朱由校又推出了城隍庙教育为主的 ‘土著学校’。

    这些土著学校,就是用城隍庙教育的那一套对土著进行教育,同时对土著进行不断的洗脑。等于说这个学校,是不教读书写字的,也不教多少文化精髓。只教他们要努力干活,通过宣扬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方式。让他们明白人生来都是要做事的,只有努力做事才能让来世投个好胎,才能积攒福报等等。

    劝人为善总不 是假的,全是假的是很容易被推翻的。

    这样的土著学校。学期为半年。土著儿童十岁入学,入学半年之后随即毕业,然后到种植园去当童工。然后再由汉人种植园主,以及官府对这些土著童工进行持续性的做工考核。

    肯用心做事的,官府进行表彰。以树立勤劳做事的榜样。而对于那些好吃懒做,产生犯罪的土著进行严惩,从而树立反面教材。



    人都是会进行对比的,当所有土著都是打工仔的时候,即便被压制在社会底层,这些土著也有人可以比较。让土著之间一比较,那些得到表彰的土著日子过得比其他土著好了,自然就成了土著羡慕和学习的对象。

    让土著和土著比,而不是和汉人比。

    反正人都是这样,只要能有一个家庭。能吃饱一口饭,能够生活得下去也就能满足。土著虽然将被压制在社会底层,但这样的生活官府还是给得了的。只要肯努力干活,总不可能让他们饿死。

    没有媳妇?

    不要紧!只要表现良好,得到种植园主的肯定和推荐,官府就可以奖励他们一个土著媳妇。

    这年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官府为什么不能对土著施行这样的权力?只要是没结婚的土著女人,官府让她们下嫁,他们就必须得下嫁。

    在命理中,男人是妻财同论。女人也是男人命中的财。如果一个男人在很落魄的时候有个女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一般情况下这个男人都是要发家的节奏。女人跟别人跑了,一般都是要破财的节奏。

    所以仅以学术角度去探讨,女人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资源。而且是社会必须资源。

    为了能够管理这些土著,同时避免汉人和这些土著血统进一步混杂,朱由校决定让官府禁止土著自由婚配,土著的婚配将由官府说的算。

    当然,土著人那么多,如果由政府来牵红线。怎么管理得过来呢?

    官府婚配方式即是将适龄男女进行分级,男子和女子都分三品九等,然后按照等级进行配对,同等配同等。

    女子评级看姿色、福相、家境,姿色好又有福相的,评为上品上等,或者上品中等,姿色好有没福相的,评为上品下等、中品上等。姿色一般又福相极好的,评为上品下等、中品上等。姿色一般,福相还不可以的评为中品中等、中品下等。姿色一般又福相不好的,则分为下品上等。长得难看又有福相的,评为中品下等。长得难看又福相一般的,评为下品中等。长得难看又没福相,则评为下等下品。

    男子评级看他们是否肯努力做工,是否遵纪守法,是否热心助人。例如一个土著男子进入种植园起就表现很好,做事非常积极,那么就会被评级为中品下等。如果该男子有做出什么感人事迹,官府则可以根据其行为程度进行等级提升,可以提升为中品中等,也可以提升为上品。




    这样的考核,将由汉人种植园主进行配合。汉人种植园主,自然也是希望这些土著努力干活的,所以在利益出发点上和官府这种考评是一致的。

    适龄男女考评过后,同级与同级配对,下品下等的男女则不进行婚配,让他们打光棍。具体配对的时候,可以抽签嘛!而对那些表现特别良好的土著男子,则可以让他们先行自由挑选。

    同时这种制度并不是要对所有土著施行,而是对汉人雇佣体系内的土著进行施行。即那些在汉人种植园里做事的土著,以及城镇内的土著,专门施行这种制度。而分布在各地农村的土著农民,则不实施这种制度。

    但是接下来官府将支持汉人在菲律宾进行高度的土地兼并活动,会将大量土著编入种植园,从而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热带地区的经济,必然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才是能够发展的。否则你让汉人远渡重洋去种植园里干那种劳动力强度又不算高,但却很繁琐的工作,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把土著压制在社会底层,大明根本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在吕宋发展种植园。

    在这个体系之内,汉人和土著也将禁止私自通婚。汉族男子要想娶土著女子,只能向官府进行申请。官府每年可以把那些上品土著女子分出一部分许配给汉族男子,汉族男子要交彩礼钱才行。

    说好听点是彩礼钱,实际上就是将土著女子中的优质资源筛选出来出售。不过要保证这种体系下的土著正常繁衍,女人这种必须社会资源就不能动得太多。同时血统太过混杂,也就不好管理了。

    加入汉家的土著女子,也可以享有汉族的待遇。

    而对当前吕宋地区,那些拥有汉族血统的土著,官府则采取考核制度。对汉语掌握比较好的,则登记为汉人。汉语掌握不好的,证明其已经土著化了,就归入土著行列,不过品级会给高一些。

    品级的高低,也影响土著的待遇。

    品级高的土著不仅在婚配上享有更好的资源,同时还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并且获得更高的工钱,同时在医疗和社会保障上也享有更好的福利。

    这样一来,就构建出了一个,只要土著努力工作,品级提高上去了也可以无忧无虑的社会环境。

    同样的,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劳动力不足的话,让那些土著多生一点就是了,特别是那些长相不难看的土著。而那些长得实在太过歪瓜裂枣,又懒惰无比的土著,则施行禁止婚育的政策。

    这也是在改良土著的血统啊!

    在劳动力缺乏的时候,这些土著生上七八个都不成问题,到时候官府出钱帮他们养到能工作的年龄。

    而对于那些犯罪的土著,则进行降级处理。如果是针对汉人的恶性犯罪,直接降为下品下等,并且施加刑罚。

    朱由校的这些政策,将构成一个土著只从事农业、服务业,以及普通工人的吕宋社会分工。而汉人则从事商业和生产组织,以及技术工种的分工。当然也不可能每个大明百姓都能混得那么好,也有一些汉人会混得很一般,但他们在吕宋从事普通工作,也都是土著无法代替的。如果土著可以代替,显然雇主更愿意用成本低的土著工人。

    每一个在南洋地区的汉人,都有一个最直接的发家途径。那就是开辟种植园,只要肯吃苦,开一片种植园出来,就能成为种植园主。

    在这个体系之内,汉人与土著泾渭分明,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而土著与土著之间,服不服王化也是泾渭分明。

    服王化的纳入这个体系,不服王化的则进行征伐,打服了再把那些土著部落的人口打散纳入体系之中。

    最后就是靠时间,用三品九等制进行‘优胜劣汰’,让那些肯安心做事的土著能够娶得上媳妇,过上安稳的生活,并且鼓励他们多生多育,为大明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而对于那些懒惰不听话的土著,则施行限制生育,甚至是不允许婚育的政策控制群体数量。

    如此教化上几代人下去,这些土著就会很听话了,而且后面的土著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懒惰的习性也会改善很多。

    除了这些政策之外,朱由校还确定了在土著中推广官方汉语,以及加大教化宣传的政策。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1:01 |
第292章:高举屠刀,严打扫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内阁拿到朱由校制定的吕宋土着对待政策后,随即开始安排具体实行,此时内阁的行政效率已经大大提升。

    严格的说,是内阁下面的六部和地方官员的执行效率大幅度提升。

    此时北直隶、东北地区、台湾和吕宋地区的官员,都是严格筛选淘汰后剩下的,这些官员都具备普遍的共同特征,那就是有行政经验,而且比较的廉洁。并且在这一地区内,有最为严格的行政监督和处罚措施,同时也有较好的俸禄待遇。

    在这些地区的地方官府行政效率是最高的,同时行政模式也开始和传统的行政方式有所改变。

    明王朝传统的行政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官员少、吏员少,基本上是一种地方自治模式。

    如今朱由校正在改变这一问题,吏员数量开始增长,公务员制度开始明确施行,临时工开始逐渐有了官方编制。

    同时加大了对乡镇的控制力,此时内阁正在编制中增加乡长、镇长,这些乡镇都成立了汉皇党委员会,采取中央委派汉皇党成员担任书记,地方读书人担任乡长、镇长的模式。

    这个政策是天启五年开始实施的,这个制度出现后很快就得到了北方士子的支持,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在本地乡镇得到出仕的机会。



    将行政覆盖到乡镇,是朝廷在接下来要继续施行的政策。如此一来,可以大大的提高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同时构建一个完整的行政的层次,虽然行政成本有所增加,但好处却是太大了。

    如果是过去的行政制度,一个县令要对地方进行管理,必须依靠地方乡绅。这些地方乡绅很多时候是不承担具体的行政管理的,只是配合官府的一些行政,效率太低了。地方县令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变得很差,行政效率也不高。

    有了乡镇政府后。行政效率就可以大大提升。地方乡镇出了问题可以责问,上面有政策下来也可以直接下达文件。

    同时在疫情防控、政府宣传、资源调配等方面都能更快。

    在天启五年,整个新政区域,都增加了公安局。公安人员编制也有增加。过去捕快临时工也是最多的。这种临时工制度,并不是后来中国独有,明代就非常盛行了。

    一个县城十几个捕快,可想而知其人员是多么缺乏了。

    同时朱由校不久前还成立了一个公安大学,并从基层选拔了数十名办案经验丰富的捕头前来教学。

    公安大学除了正常招生外。还有进修班。用来培训地方捕头,同时从中央军退伍军人中选拔一批送去进修。

    北直隶的公安系统在天启五年率先全面铺设完成,除了州县有公安局外,乡镇也有派出所。

    公安局是有了,法院还没有。

    成立地方法院的决议很快也早朝的时候通过了,吏部郭允厚负责具体执行。同时对此前出台的《北直隶治安管理条例》也进行了完善,各种量刑标准也进行了修改。

    郭允厚随即向朱由校提出先成立省级法院和府级法院,州县级的地方法院先暂缓,州县的刑案先交由府级和省级法院审理。从而避免法院系统铺设速度过快,导致鱼龙混杂的现象。同时先集中审理。也有助于避免冤案错案。

    朱由校同意了这个建议,同时又成立了一所政法大学,抓紧培养正规行政、司法人才。

    政法大学成立之后,日后地方官员上任之前都将在政法大学先进修一段时间。特别是刚考取功名的士子,更是要在政法大学学习之后再任命官职。并且任命什么官职,也根据政法大学的学习考核来决定,同时政法大学还会先任命一些基层职位让这些士子实习,实习表现考核将决定其正式职位任命的高低。

    政法大学的成立,改变了过去士子刚考取功名就能进入官场的现象。

    朱由校加快了吏治建设速度,吏治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东西。而明末最混乱的也是吏治。

    到了天启五年年末,北直隶省、府级法院,以及东北等新政区域的省级法院都设立完毕。

    这些法院都是由中央吏部、大理寺、都察院共同派遣人员,各自担任不同职务。施行三个部门相互监督、互不隶属的制度。

    “朕听闻各地冤案众多。可是确有其事?”朱由校这天早朝对群臣问道。

    “启禀陛下,北直隶的冤案此前已经梳理了一部分,不过都是百姓上京告御状,地方上确实还存有不少冤案错案。”郭允厚说道。

    “既然如此,加之北直隶省府法院已经成立,三司即日开始全面梳理北直隶冤案。该平反的平反。该追究的追究。”朱由校下旨道,“北直隶梳理完毕之后,再对北方各省进行逐步梳理。”

    “是,陛下。”

    排查冤案的行动确定了下来,这时候刚调任公安部部长的原锦衣卫副指挥使许显纯出列禀报道:“启禀陛下,臣命令各地调查北直隶地方情况,发现北直隶各地的地痞流氓数量众多,多数游手好闲、四处扰民滋事,或攀附权贵欺压百姓,在地方影响极为恶劣,还请陛下下旨扫除这些地痞流氓。”

    “准,令锦衣卫与东厂配合公安部,在新政地区展开全面严打。”朱由校必须对地方不良风气进行彻底的整治了,这些地痞流氓虽然看似不可能动摇明王朝的统治,但是对百姓的骚扰却是太严重了。



    明末正是三元九运中的七赤金星主宰地运,七赤金星当令会发生什么情况?参考后世1983~2004这二十年的社会情况就可以知道明末的一些社会情况了。后世那二十年是古惑仔遍地,街头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小混混的身影。

    但是与后世不同的是,明末商品经济发展多年,加之有权贵可以攀附,那些地痞流氓对百姓的骚扰比后世还要严重。

    针对这样的情况,朱由校才下令公安部调查。

    “是,陛下。”许显纯躬身领旨,严打行动就确定了下来。许显纯接着上报道:“另外臣令人调查后发现,各省妓院、青楼存在严重的妇女拐卖现象,很多妓院和青楼逼良为娼。并用卖身契控制妇女人身自由,且性病传染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各地还存在不少非法赌场,常常使百姓倾家荡产。”

    说着许显纯话锋一转,提议道:“臣以为。当取缔民营风月场所,全面改为官营制度。以避免逼良为娼和限制妇女自由的犯罪现象。同时全面取缔非法赌场,并设立官营赌场。”

    “准,内阁就此事进行商议,拿个详细方案出来。”朱由校决定道。

    “陛下圣明。”

    群臣随即高呼。他们自然都清楚,这又是皇帝的一个开源项目。风月场所和赌场是有很丰厚收益的,这些都是民间敛财速度最快的偏门。

    改为官营,这要怎么改,就是需要详细考虑的。

    就在朱由校和内阁商议将妓院、青楼、赌场全面改为官营的同时,新政区域内的严打行动已经全面展开。

    这次官方严打行动,显然是朱由校蓄谋已久的。

    各地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早就已经调查得一清二楚。调查这个实际上很容易,多问百姓就行了。

    这次严打不仅出动了刚组建的公安民警,同时还出动了军队。抓捕行动迅速展开。主战场就在北直隶。

    这是席卷整个北直隶的严打,大量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一夜之间就被官府荡平,大量地痞流氓被公安部逮捕。

    百姓顿时无不拍手称快,并且积极举报。

    地方上那些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一个接一个被揪了出来。没跑路的全被官府抓了,有一些收到风声则跑路了,但却被官府持续通缉。

    不管抓没抓着,这次严打行动都已经达到了弘扬正气、打压黑恶势力的目的。给所有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压善良都不会有好下场。

    这次严打可谓极为严厉,即便没有犯下什么大罪。那些偷鸡摸狗的都被抓了起来。一时间各地大牢里面人满为患。

    严打持续一个月之后,整个北直隶被抓起来的地痞流氓就达到了两万多人。

    公安部和省府法院已经忙得脚不离地,抓起来的黑恶势力份子实在太多了,需要审判的人也太多了。

    朱由校知道了严打的情况后。随即向公安部和法院增派了人手,并且让他们不要急,慢慢审。

    该追究的一个都要漏了。

    对于这些社会不稳定份子,搅屎棍一般的地痞流氓。朱由校下令按照两种尺度进行处理。

    那些在地方上臭名昭着的黑恶份子直接押往地方砍了,还有那些具备专业犯罪技能的,同样也押往地方砍了。以避免这些家伙日后放出来继续危害社会。另外那些投靠年纪大一些,投靠权贵欺压百姓,或者横行地方的家伙,同样也砍了。

    而那些只是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没有彻底走向歧途的年轻人,则采取劳动改造的政策进行处理。

    毕竟人们在年轻时候多多少少都会误入歧途,能改造就尽量改造。而那些年纪大的,却还在危害社会的,他们是具备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而且意识世界已经定型了,要改造也已经很难了,直接砍了一了百了。

    这次严打绝对可以堪称简单、粗暴,只要百姓举报,就可以进行抓捕。抓捕之后,再进行核实,没有发现诬告就可以进入审判环节了。




    核实的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的,毕竟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周围都有认识他们的百姓,这些百姓如果普遍认为该人没有正形,有危害社会的举动和倾向,就不会是诬告。

    如果普通百姓反映说,被抓的某人平日里老实本分,没有做什么坏事,那基本上就是诬告。之所以是要找普通百姓调查,主要是担心一些宗族、权贵势力对百姓进行陷害。

    在简单粗暴的严打之余,还是尽量避免波及无辜。

    这次严打是一次不完全讲法律的严打行动,更多的是从道德层面展开,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弘扬社会正气,全面打压黑恶份子。

    只要一旦确认不是误抓,后面就是审问、取证环节。

    最后就是在其活动区域进行公审,已便让百姓得知判罚结果。但凡有恶性行为的地痞流氓,一律被判处死刑。

    此次严打还牵连出了不少纵奴的权贵,这一次朱由校可就是高举屠刀了。削籍的削籍、抄家的抄家,绝对毫不手软。

    一时间北直隶权贵怨声载道,百姓却是拍手称快。

    此次朱由校可谓是和那些传统权贵翻脸了,过去这些权贵可是支持明王朝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如今他们已经什么都不是了,朱由校手上牢牢掌控着军权,同时还有百姓的支持,拿这些权贵开刀简直太容易了,而且完全不怕这些权贵反扑。

    在北直隶,谁能造得了反?

    这些权贵在北直隶是要军权没军权,百姓也煽动不起来。难道那些权贵还能自己提着菜刀冲进皇宫和皇帝拼命不成?

    朱由校完全不怂这些权贵,是虎给我趴着,是龙给我盘着。不管是勋贵还是官僚,或亦是皇亲国戚,敢跳一下试试?

    就在这次大规模严打的审理阶段,太康伯张国纪被牵连了出来,罪名是纵奴伤人。

    张国纪是皇后的父亲,朱由校的丈人。公安部查出张国纪纵奴伤人后,立即进行了上报,请朱由校亲自圣裁。

    朱由校看完奏章,对身边的李朝庆说道:“下旨薛去其爵位,放归故里。”

    李朝庆连忙提笔写下,不敢发表什么意见,这是皇帝家事,他虽为内臣,却也不好插嘴。

    不过李朝庆心里还是觉得,皇帝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拿出了很大的决心,毕竟这是大义灭亲。

    当然张国纪的下场还是比较好的,只是削了爵位,放归故里而已。相比很多被抄家的权贵来说,自然不算什么。

    张国纪自从当了国丈之后,行事确实有些嚣张。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1:20 |
第293章:整顿政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张国纪之所以中枪,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和东林党走得太近了。一个外戚和东林党走得那么近,这让朱由校充满警惕。

    既然不是一个阵营的,即便是国丈也没用啊!所以朱由校毫不犹豫的就挥动屠刀,把张国纪的爵位给削了。

    不过也因为是国丈,所以朱由校下手的时候还是留了一线。

    张国纪因为纵奴,而被皇帝削去爵位的消息一传开,顿时北直隶那些权贵更是噤若寒蝉了。

    没有什么比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更有威慑力了,皇帝连国丈都给处理了,他们那点勋位、亲戚关系根本不够看。

    于是此次没有被严打牵连的权贵,一个个都吸取教训,开始怂着点过日子,不敢再对老百姓耀武扬威、生杀予夺。

    其他省份的权贵,得知北直隶的严打,不少都纷纷开始约束家奴,免得顶雷。

    张国纪被削去爵位的消息自然是传进了宫内,朱由校在皇后面前根本没提此事,日子还是照常的过。皇后知道后,倒也没哭没闹。张国纪虽然被赶回了河南,削去了爵位,的那起码还衣食无忧。

    严打行动过后,新政区域统计了一番过后,一共逮捕了将近三万多人,简直是三教九流,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因为人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法院根本审不过来。没办法,只能把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调开审。

    但凡那些具备犯罪技能,或者扰民甚重者,第一批就拉去砍了。

    很快北直隶各地的菜市口就变得热闹起来,几乎是三天两头就会拉来一个地痞流氓当众问斩。

    每次菜市口砍头,周围都有一大堆的百姓聚集起来看热闹。看热闹,是这个国家的百姓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

    “那不是横行本县的王屠夫吗?他也被抓了啊!”

    “当然被抓了,他成天仗着有个当官的姐夫欺压街坊邻居,不被抓才怪呢!”

    “听说他姐夫也被抓了,还查出了贪污,家都被抄了。”

    “还有那个。那个是谁啊?”

    “是个扒手,惯偷。”

    “那一个呢?”

    “那一个是开赌场的刀疤脸,手下养着一群地痞呢!”

    “这些人今天都被砍掉脑袋,以后我们县城就能安宁许多了。”

    “圣天子英明啊!”

    “时辰已到。”

    随着台上的县城通判抬头看了一眼太阳的位置。见时间已经到了,随即高声宣了一声。

    “斩!”坐在中间的县令拿起牌子往地上一掷,几名刽子手随即饮了口酒,然后将烈酒喷在大刀上,随即一刀砍下。

    数颗脑袋当场滚滚落地。鲜血溅起一两米远,就如同一个突然被打开的水龙头一般,喷得满地都是。

    下面的百姓有的尖叫着捂着眼睛,胆子大一些的则看完了全过程。

    对于这些黑恶份子被官府抓起来砍头,百姓基本上都是拍手称快。同时他们也亲眼目睹了这些人的下场,心里也会吸取教训。

    百姓爱看热闹,一是好奇心,二来也是有吸取教训的意义的。官府自然希望更多百姓来看砍头,从而引以为戒,从而遵纪守法。本分做人。

    这一年年秋末,北直隶确实可谓是人头滚滚,那些被押送到京城的西班牙人,同样也被砍了脑袋。

    同时天启五年反腐过程中抓捕的贪腐官员,在秋末同样也拉出来砍了。

    人头滚滚间,让很多心里有鬼的人看了只感觉心惊胆战,浑身凉飕飕的。

    此时的朝廷就像是在对一颗长歪的树木进行修剪,以努力纠正社会风气。事实证明这次严打是非常有效果的,严打过后,北直隶风气为之一变。

    随着民勋制度的出台。以及严打扫黑的开展,这一扬一抑之间 ,社会正气就被成功提振。而那些黑恶势力的气焰,也被成功的打压了下去。

    明王朝的国家暴力机器。这一刻已经对那些黑恶势力彻底露出狰狞的一面,对这些群体展开无情的碾压。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和台湾等地,因为是移民地区,黑恶势力还在孕育,这次严打过后。那些有向黑恶集团演变的个体也遭到了碾压。

    除了被砍了脑袋的,还有一部分有挽救余地的地痞流氓,被判处了劳动改造,这些人普遍年龄比较低,很多都是二十岁上下,思想还不是很成熟的年龄。朝廷愿意再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些人都被拉到东北地区劳动改造,那里需要劳动力对资源进行开发。

    严打过程中的判罚都是从严,这是不在正常法律范围内的一种官方行为。但是明王朝还有大赦天下呢!

    朱由校搞出的严打,就是与大赦相对应的。严打时间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这个阶段过了之后,则恢复正常司法秩序。

    这样的严打对于那些黑恶分子来说,就像是悬在脑袋上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下来。

    严打过后的北直隶,风起有了极大的改善,虽然还没有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夸张程度,但却也相去不远。

    那些平日里惹是生非的市井搅屎棍被抓了,市井百姓都感觉世界安宁了许多。

    不过旧有的黑恶势力被扫荡了,新的黑恶势力依旧在孕育,因为那些偏门的行业依旧存在。

    针对这个问题,朝廷很快就下令禁止民间成立一切形式的赌场,以及严禁组织非法赌博活动。

    同时宣布妓院、青楼全面转为官营模式。

    就在朝廷宣布新政地区风月场所转为官营模式之前,公安部对各个青楼、妓院进行了突击调查。

    结果大部分青楼和妓院都发现了非法拐卖妇女的犯罪现象,这些青楼和妓院全被官府给查封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那些开设妓院和青楼的权贵们再次哀鸿遍野,这些风月场所的背后,自然是这些权贵在撑腰。

    皇帝直接以非法拐卖妇女的罪名,把这些风月场所给查封了,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一大损失。

    朱由校和内阁也商议出了一个风月场所管理制度。

    这个管理制度,即是全面取缔民营风月场所,妓院将由官方经营。

    同时全面取废除民间卖身契。民间卖身契将不被官方所承认,以卖身契限制人生自由的行为都被视之为犯罪。

    风月场所的女子分为三类,一类是自愿从事该职业的妇女,要与风月企业签订合约。并接受管理,但可以自由离职、从良。

    第二类是官妓,官妓又分两种,一种是官妓籍贯的,官府不限制其自由。同时允许其转为正常户籍。另一种则是被牵连的罪犯女眷,这属于官奴行列,没有人身自由,在风月场所的收入也大部分归国家所有。



    第三种则是卖艺不卖身的青楼女子,这类女子通常是需要学艺,还要进行商业运作提高身价。这类女子也不再限制其人身自由,采取与企业签订分成合约的方式进行商业运作,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经纪人公司。

    失足妇女在从事风月活动的时候,收入与企业对半分。个人一半,企业一半。同时失足妇女和企业同时缴税。失足妇女收入越高缴税比例也随之增加,最高达到50%,最低为15%。



    张开腿就能赚到钱,这个行业来钱确实快,而且很容易。很多被卖到窑子里的女人,即便跑出去了,除了极少数会远离这个行业,大部分女人还是会重新进入这个行业。

    如果一个社会笑贫不笑娼,那风气就很歪曲。所以对这些失足妇女,朝廷征税不能太低。另外分成方面。一半已经是比较厚道的了。如果是那些窑子和妓院,**最优渥的待遇也就是拿到一半的分成。另外一半有些要给**,有些要给鸡头(摆平麻烦的打手)。



    在征收较高税收的同时,还有失足妇女的保障措施。登记注册后。官方为她们提供保护,摆平那些三教九流的嫖客。同时官方负责其医疗支出,特别是性病治疗方面。官方会定期对她们进行检查,发现感染了性病之后必须停止接客,治愈后才能重新上岗。

    同时由官方修建‘红灯区’,失足妇女不得在红灯区之外从事相关活动。官方将会在红灯区配套好各种生活设施和医疗配套。



    为了避免出现国营资本竞争动力不足的问题,每个红灯区将分为数个妓院,任命数个经理进行业务竞争,以提高服务水平。妓院无非就是卖肉,这是最核心的。所以在官方垄断之下,情趣之类的玩意和相关酒水消费之类上不去,也依旧存在市场,只不过是影响高低罢了。

    所以妓院方面不引入民营资本,而是由官方完全垄断经营,但又分成数个国有妓院进行竞争,由业务高低决定管理层的收入。



    而那些卖艺不卖身的青楼女子,则引入民营资本进行经营。采取经纪公司的模式来进行,但要成立经纪公司必须获得官方牌照。

    青楼女子的卖艺不卖身,和后世的女星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但卖艺不卖身并非绝对的,明星卖(和谐)淫更加暴利。

    对于这种需要更高级的运作的青楼模式,国营资本显然是不太玩得转的。毕竟国家这么大,部门那么多,管理人员调动有时候也很频繁。而培养一个花魁,不仅需要投入成本,还需要进行各种运作,国营资本显然是玩不转的。

    但朱由校并未放弃对这一行业进行垄断的目的,首先就是搞出牌照制,然后把经纪公司这一块丢给皇家财团去做,皇家财团日后大部分资产将会转为国有资产,则是朱由校已经做出的决定,不过转为国有资产的同时,皇家同样也可以保留一小部分股份和业务。

    皇家财团并不是就此消失,财团吸纳的商人依旧还会在这个体系之中。这些经纪公司可以交给皇家财团的商人去搞,皇家资本参股分红就可以。

    经纪公司旗下的艺人的经营场地就不限于红灯区了,同时朱由校规范了经纪公司合同,在合理攫取利益的同时,不得签订太离谱的合约,长约不能超过五年,经纪公司的抽成不能高于80%。并且在艺人不自愿的情况下,不能安排皮肉生意。

    但艺人不和经纪公司续约,也不和其他经纪公司续约,则不能进入相关职业,这样一来就让经纪公司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毕竟是牌照制,不管这些艺人怎么跳,都能给皇家资本提供利益。

    这个方案制定出来后,很快就开始施行。

    仅京城一地,就有将近两万名失足妇女。等红灯区建成,这些失足妇女该登登记的登记,愿意从良的从良。

    而在赌场方面,朱由校采取成立国营博(和谐)彩公司的方式来运作,而对赌场则是采取全面杜绝的政策。

    博(和谐)彩公司可有卖彩票,也可以就某件事的结果进行开盘,开出赔率让百姓下注。

    赌场之所以要禁绝,是因为赌博十赌九骗。

    而开设的博(和谐)彩公司,则可以通过计算押注资金来调整赔率,只要博(和谐)彩公司不贪心,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都可以保证盈利。同时对于存在风险的大笔投注资金,博(和谐)彩公司可以进行审核,甚至拒绝接注。

    彩票更是如此,彩票奖池的积累,都是按照比例进行。

    彩票将采取国营模式,朱由校自然不会搞暗箱操作进行开奖,作为穿越者,他对这种暗箱操作简直深恶痛绝。

    而开盘投注类的博(和谐)采公司,则发放牌照,由皇家财团来经营,同时朝廷又收取重税。

    博(和谐)彩公司之所以禁止民间资本进入,主要是怕那些民间资本商人为了钱乱搞,人为操纵结果。

    只要庄家不参与赌(和谐)博,本本分分的抽取中间费用,博彩公司是不可能亏损的。这也是朱由校给博(和谐)彩公司定下的铁律。

    很快一个32选7的‘大明教育彩票’就由户部整出来了,这年头即便没有高科技,彩票还是可以大范围运作的。

    开奖可以在人多的地方开,菜市口就是个不错的地方。摇奖装置什么的,那太简单了。

    可以是一个城市开一个城市的,也可以是一个省开一个省的。

    防伪也很简单,搞两张不就行了。售票点存留一张,购票的彩民持有一张,对不上就是伪造的。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1:39 |
第294章:开源计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天启五年的北直隶,变化绝对是惊人的。经过几年下来持续的建设,北直隶的水利设施已经变得及其完善。

    同时北直隶的各城镇的基础设施也有所改善,不论城市排水,还是公共卫生,或是平民居住设施,都在朝廷的拨款建设下,以惊人的速度完善了起来。

    更为巨大的变化,则是大量产业的兴起。钢铁无疑还是经济的支柱,钢铁产业延伸出来的钢铁制造业和机械制造更是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北直隶的重工业已经完全崛起了,以至于天启五年大明其他省份的钢铁冶炼和钢铁制造业进一步的萎缩。

    大量的廉价钢铁,大大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力。

    在轻工业方面北直隶同样也发展得不错,特别是纺织业,在新政地区的贸易壁垒保护下,纺织业规模越来越大。

    如今的北直隶,天启五年已经拥有了将近两千万的人口,外加东北地区和台湾、吕宋地区的人口,北直隶纺织业的的‘内部市场’,拥有将近三千万的人口。

    与此同时,蒙古、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地也是北直隶纺织业的优势市场,松江府的纺织业在成本上已经不比北直隶纺织业更有成本优势了。

    特别是机械制造厂研制出了第一款水利纺织机械后,各种纺织机械开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之所以有这么快速的发明能力,主要还是官方的全免鼓励,同时皇家科技学院的规模持续扩大。

    机械研究方面已经培养出了第一批具备理科知识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官方经费的支持下,对农用机械和纺织机械上投入了不少精力进行研究。

    不过蒸汽机才是机械研究方面最重要的项目,研究速度也是喜人的,各种装置都在持续的完善。蒸汽机性能正在不断的提升之中,也许用不了几年就能研制出真正意义上可以进行大规模应用的蒸汽机了。

    北直隶的轻工业因为有了贸易壁垒的保护,发展起来的不仅仅是纺织业,其他的轻工业领域也都有所发展。

    除了内部市场的支撑。北方市场同样也是重要的支撑。很多产品甚至是打入了南方市场,同时海外市场的份额也变得越来越大。

    北直隶两千万人口。如今就业率非常良好。同时北直隶的粮食供应稳定,更是有大量的渔产开始镇东省运回本土,提供了廉价的蛋白质食品。红薯、土豆和玉米的种植,在粮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补充。



    百姓因为就业环境良好,民生有了明显的改善。加上朝廷这几年不断的整顿吏治,以及完善社会保障措施,让北直隶已经很久没有发生什么饿死人的现象了。如今北直隶基本上不可能出现饿死人的现象。没饭吃可以去民政局嘛!民政局总是少不了一口饭的。

    在经济和民生得到发展的同时,社会风气也随着天启五年的严打,以及民勋制度的出台,成功的将不良风气打压了下去。



    同时省、府法院的成立,并且开始审查冤案错案,公安局成立后对各地治安的维护,以及乡镇行政体系的构建,也大大增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能力。

    那些权贵能公然欺压百姓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这让北直隶的百姓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大治。

    朱由校在年底看着各项报告。可谓是喜上眉梢。

    “今年北直隶的各项商业税收和个人所得税加在一起,达到了4300万元,另外各省盐税加在一起。也有1500万元的财政收入,铸币税下降比较大。今年只有1800万元的收入,其中500多万是铜钱铸造所得。海关方面税收达到了1200万元,各省农业税增长到了3100万元,其中只有北直隶和辽东地区的农业税有所增长,而其他省份的农业税还在下降。”

    户部尚书郭允厚神色欣喜的总结了一番,说道:“全年下来,税收方面的财政收入达到1.19亿元。另外朝廷的资产出售,收入00万元,攻打吕宋缴获白银收入1200万元。一共是1.54亿元的财政收入,目前国库有现银8300万元。”




    “看来明年的预算终于是充裕一些了。不过要花钱的地方还是太多。诸位爱卿以为,明年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开源的?”朱由校对众臣问道。

    “启禀陛下,盐税依旧可以提高。首先是如今官盐虽然价格低,但却依旧没有完全覆盖整个大明,同时在很多省份依旧存在不少私盐,不说福建、四川等省的私盐,即便是南直隶的私盐依旧残存。明年朝廷可以加强缉私力度,大力打击全国各地私盐。同时修建道路,使得官盐也能运入一些交通不便的省份,继续发展经济,以提高百姓的购买力。如此多管齐下,朝廷的盐税收入完全能够突破到一年三四千万元。”户部给事中蒋德璟出列建议道。



    “盐税确实还有潜力,就照爱卿所言,明年加强缉私,并将福建和四川等地的所有产盐地收为国有。”朱由校点头道。

    “启禀陛下,如今铸币方面的收入正在下降,朝廷不如在新政地区发行纸币。如今朝廷发行纸币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只需控制发行量,纸币发行必可维持下去。”沈潅这时候则提出了纸币的发行。

    如今皇家财团已经基本上完全掌控了北直隶市场,粮食、钢铁、纺织品等等大量商品都有涉及生产,市场上的大宗商品定价权都在皇家财团手上。只要皇家财团承认并接收纸币,纸币发行可谓是轻轻松松。

    老百姓不接受纸币,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纸币买不了东西,或者他们把银子和金子换成纸币后,纸币开始疯狂贬值,出现这种情况才会使得百姓抵制纸币。

    但是官方控制发行量,每年只超发一点点,采取适量的通膨政策。同时又掌控着商品定价权,这个时候供应商品的商家愿意相应国家发行的纸币。同时不再愿意接收贵金属,购买方要想买到东西就必须先去银行换纸币。

    这个时候不是百姓抵制不抵制纸币的问题了。而是市场在皇家财团的主导下,不得不接受纸币。

    而且因为商品定价权掌控在皇家财团手上,纸币甚至可以不与贵金属进行挂钩,而是采取浮动汇率。

    当然以大明当前的经济格局,还是要和贵金属进行挂钩的。

    与贵金属进行挂钩之后,朝廷依旧可以发行超过贵金属数量的纸币,毕竟在纸币流通范围内。银行是不对内部兑换贵金属的。只对外部兑换贵金属,这就意味着甚至可以超发50%以上。

    毕竟不是谁都会拿着钱换成贵金属抽逃的,而且也不是谁都能够成功抽逃的。对外兑换贵金属,需要正当的理由。是对外投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金融管制措施,来遏制抽逃。

    如果是移民之类的抽逃,移民的时候还可以先征收一笔抽逃税。

    当然还有对外贸易,如果进口的规模超过出口的规模,也会导致贵金属外流。但是大明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从来只有贵金属流入的现象,而没有贵金属外流的现象。

    货币与贵金属进行挂钩,一样可以搞通膨。只要掌控好通膨的速度就行。这意味着,朝廷只要发行了纸币。铸币税将不再局限于白银的数量。

    “确实该发行纸币了。”朱由校仔细考虑了一番之后,随即决定道:“户部与银行方面开个会议,拿出一个具体的纸币发行方案出来。”

    “是,陛下。”

    发行纸币的好处显然不止一个铸币税方面,还可以摆脱白银数量的限制,遏制通货紧缩的发生。

    相比适量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通货紧缩对经济则具备很大的打压能力,特别是在一个国家频发遭遇天灾的时候,一旦流通货币不足。生产规模就会再度遭到打击,从而使得饥荒雪上加霜。

    在小冰河时期的明王朝。通货紧缩也是最大的考验之一。

    如果拥有了纸币,朱由校就可以完全摆脱白银数量的限制,可以通过增发钞票的方式,增强普通的购买力,从而扩大农业、工业的生产规模,最终达到大幅度增强抗灾能力的效果。

    此时货币是制约着大明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而白银却是朝廷无法掌控的玩意,西班牙人还在中南美洲疯狂开采白银,必须要有能够自主掌控的纸币,才能让大明度过这个最艰难的历史阶段。

    “陛下,明年海关方面还有极大的开源潜力,朝廷可以加大海关建设和海上缉私方面的投入,同时继续完善海关税种。另外明年大明对外贸易肯定还会继续增长。”

    “海关的潜力不可估量,重点还是发展远洋贸易。今年大明的商船数量增长了多少?”朱由校问。

    “启禀陛下,三千料以上的大商船一共增加了六百三十二艘,其中有一百多艘是民间商人所造,其余皆是皇家旗下造船厂所造商船。其中又有一半,属于软饭型商船。”工部尚书出列回答道,工部尚书王微,是徐光启辞官后朱由校从皇家科技学院提拔上来的。

    王微精通机械制造,和徐光启一样,在此前对欧洲的学术有所接触。皇家科技学院成立第二年就到皇家科技学院主持机械研发。徐光启辞官后,王微就被朱由校给火箭提拔到了工部,直接担任尚书一职。相比徐光启的东林党背景,王微的背景就简单多了,政治上也没那么多的想法。

    “六百多艘了啊!不过船只还是不够,继续鼓励造船业,继续加大技工和航海人员的培养规模。”朱由校吩咐道。

    “是,陛下。”

    船只对于大明来说,绝对不会有太多的问题。船只多了,才能够将海外的资源运回本土,才能将大量的商品运到海外销售。

    就算没有足够的货物运输,这些船只也不可能会闲着的。运人总可以吧!总之是不可能然这些船只歇着的。

    天启六年的财政增长显然是很有潜力的,只要中央财政被彻底盘活,明王朝基本上是不可能走向灭亡的。

    而在来年的财政预算上,最终定为史无前例的2.8亿元,国库不像去年那样还留下一些钱来应对突发事件,只是保障朝廷没有财政赤字。

    有这么多的财政预算,主要还是国库因为此前预算比较保守,所以积攒了8000万元财政收入没有花出去。

    用来应对突发事件的,则是内帑的钱,朱由校如今内帑里确实没有多少钱,但是皇家银行现在成了新的内帑。

    皇家资本在天启五年的盈利可谓是无比丰厚的,拥有大量的资本积累,碰上突发事件,足以提供足够的资金让朝廷摆平麻烦。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1:55 |
第295章:预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到了年底,六部和各个新增部门都在计算来年所需的预算资金。

    首先进行预算的还是军事开支和行政开支,军事开支方面随着边镇已经裁撤了四个,中央军开始施行义务兵役制,军费开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过因为生产兵团的组建速度加快,以及海军来年计划开始对荷兰人发动战争,所以军事预算依旧达到了4000万元。

    “如今生产兵团足以取代九边军户,天启六年即可将九边全面裁撤。同时各省都成立了守备军,各省的卫所皆可裁撤。不过考虑到军户转业的问题,关内卫所裁撤可以分三年进行,每年裁撤一批。三年之后全国卫所全面裁撤,并彻底取消军户籍贯。”

    “就按照这个方案施行。”朱由校点头同意了统帅部拿出了的军费预算,已经节流方案。

    卫所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大明了,或者说是卫所制的官兵已经没有战斗力了。这些军户反而成为了一些隐性的定时炸弹,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了。

    如今朱由校采取的制度,类似于后世的中国。

    北直隶以及其他新政地区,都已经开始成立武警部队,用于加强地方官府对地方的掌控力。

    同时还有守备旅,用于镇压内部动乱势力。

    生产兵团,负责戍边、生产。

    另外还有二十五个步兵师,以及十个骑兵师,则是野战军,随时可以调到各个战场去参战。

    在明王朝危急存亡的特殊时期,军人的待遇是要保障的。明王朝的灭亡,一方面是失了军心,一方面也是失了民心。

    只要军人不造反,其他群体造反都不会对社会生产秩序造成太严重的破坏,但军人一旦造反了,那破坏力就太大了。

    军人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造反的,只要有一口饭吃。不把他们往死路上逼。

    如今采取义务兵役制,军人在伙食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同时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后勤方面也有充足的保障。

    如今大明在的军事体制在朱由校的逐步整改之下,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因为士兵吃不饱肚子而造反。也不可能因为走到半路没有后勤保障。而导致军队半路哗变。

    因为明军的装备成本也有了很大的削减,火枪兵成为了主要兵种,并且不再配备铁甲什么的,装备成本自然也是下降了很多。

    有所提升的是军官待遇,以及职业兵待遇。同时海军军费开支正在逐年提高。陆军和海军在训练成本也有所增加。

    四千万的军事开支,基本上还要足够的。

    内阁递交的行政成本预估,则达到了三千万元。行政成本提高这是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新政地区增加了公务员,增加了※※※、武警、税务局、法院,还有一些小部门,同时又增加了乡镇政府。

    另外还提高了官员待遇,行政成本自然是不断上升的。

    此时的大明体制已经被朱由校给割裂了,大致上分成新政地区和传统地区,传统制度地区,朱由校对北方各省的掌控力也正在不断的上升。谁也不知道指不定哪一天北方各省就被纳入了新政体制内。

    南方士族盘踞地区,朱由校暂时表现出来的态度透露着一些妥协的味道,因为朱由校对南方各省的旧体制根本没有去动的意思。

    一些南方士族成员已经明确意识到皇帝最终不可能放任南方各省不管不问,最后肯定也是会被改革的。

    不过皇帝毕竟没有把火烧到南方士族的头上,与资本相结合的南方士族也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的软弱特性,不敢抱团反抗皇帝在北直隶和东北地区搞新政。

    官员待遇最好的就是新征地区,但是新政地区的反腐也抓得最严,同时官员不准经商也成为了行政地区的官场潜规则。这个潜规则是汉皇党的党纲,虽然只在汉皇党内部约束汉皇党官员,但是在新政地区如果发现有官员经商。那么基本上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削官去职。



    其次就是北方各省的官员,那些一把手之类的官员待遇也有高薪养廉的福利了。但同样也开始不允许他们经商,家人经商也不行。

    南方官员则暂时还没有享受到高薪养廉的政策,但反腐却是一样在搞。此时朱由校不指望南方各省官员把税收上来。只要求他们不用行政手段去压榨百姓。



    当然那些南方士族官员这一点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南方士族已经发展成了官僚资本阶级,官商合体之下,这些官员自然犯不着直接去贪污,让家里人经商就能赚到钱。在权力的掩护下,很多行业都是需要这些权力才能作为准入门槛的。

    他们只需要充当一尊神像的作用。可以不贪污也可以不管事。

    所以南方士族出来的官员,很多看上去都很廉洁。反腐有时候也难以抓到他们的把柄,要他们收税他们也不收。强制性要求征收商税,他们也就是到了指标就停,对中央都是应付了事。

    在这样的廉洁背后,是更严重的官商勾结,这些士族已经垄断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成为了严重的毒瘤。

    割除这些毒瘤是要承受很大的阵痛的,朱由校目前就是把这些南方士族当成猪来养,反正他们吃多少日后都让他们连本带利的吐出来。所以暂时也不急着去收拾这些南方士族,先让大明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朱由校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经营新政地区方面,先构建出一个成熟的新政体系再说。

    如今改革已经逐渐潜移默化的被北直隶的各阶级所接受,有些阶级是不接受也得接受。在北直隶的改革的阻力是越来越小了,而在东北等既得利益阶级势力空白的地区,改革就更加没有阻力。

    行政成本增加,一方面是新政地区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则是北方各省小幅度增加,南方地区的行政成本则没有任何的增加。

    反正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员看起来已经很廉洁了,也不需要什么高薪养廉,那纯粹就是浪费钱嘛!

    随着新政地区的扩大,日后行政成本还会进一步的提高。

    新政成本的提高也不是坏事。高投入才有高回报,财政才能收的上来,官方才有足够的掌控能力去发展经济和民生。

    当官方掌控了足够多的资源后,要想改变当前混乱的社会价值观也就会比较容易了。

    吏部的三千万行政成本预算之后。则是户部也要去了三千万元的救灾预算,并且明确了救灾原则。

    北方救灾以免除农业税、移民、以工代赈为核心方式,南方救灾则以免税、发粮、移民的方式进行。

    北方救灾不再直接发粮,而是通过以工代赈的模式进行,主要是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有所提升的表现。而对于那些特殊的受灾群体。则还是直接发放救灾物资的。

    朝廷对南方各省掌控力还明显不足,以工代赈很容易闹出大量幺蛾子,干脆以发粮和移民的方式进行。

    基本原则就是不能有人饿死,三千万元的巨款,理论上是能做到这一点的,还要看具体执行。

    工部则拿出了一个贯通北方各省的公路建设方案,同时按照朱由校的要求,拿出了一个黄河治理计划,同时还有北方各省的大型水利建设项目,为此申请到了一亿元元的财政预算。

    明年工部将对贯通各省的公路主干道进行招标建设。三年内建成贯通各省的公路主干道。到时候重型马车可以畅通无阻的将货物运送带北方各省。




    交通肯定是要持续改善的,目前还没有火车,先用重型马车凑合也还是可以的。这次工部的建设项目分部在北方各省,也是在为日后更大的规模的建设做预热。

    因为纸币发行已经很快了,只要有一年的过度,后面就可以进行通膨,通膨的方法就是大量建设各种工程,从而把钱直接撒到底层劳动者身上,进而底层人民需求品的生产规模。

    例如粮食!

    水利工程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在天灾不断的情况下。水利工程更是尤为重要。而黄河也是到了不得不治理的阶段,黄河地区年年闹灾,对社会稳定影响太大了。

    此时朱由校已经开始着手抽调财政,补贴那些经济落后的省份了。从而实现整体上的稳定局面。

    南方各省是不太可能乱起来的,南方士族已经形成了一套高度自治的体系,有一套潜移默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南方士族作为统治者,自然也不可能让南方省份乱起来。

    北方各省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都将不再采取徭役的方式来建设,而是通过招工的方法进行建设。

    剩下的九千万元预算。三千万拨款到了教育上,只也是官方第一次在教育投入上发力。

    剩下六千万元,则是用于各方面的开销。

    皇族人口太多了,光是俸禄就要一千多万元。过去这些俸禄主要是直接用粮食发放的,如今不是发放粮食了,而是直接发钱。

    社会福利,以及北方的植被恢复、卫生投入,以及各种各样的杂项开支,加起来也就把这些预算给分了下去。

    而纸币的发行计划已经拿出来了,而朱由校也完成了皇家银行国有化的准备。

    皇家银行国有化非常容易,无非就是将皇家银行的高层变成政府公职人员,其他就没什么了。

    毕竟皇家银行是皇帝独资成立的。

    皇家银行国有化后,皇室只保留5%的股份,同时拥有决策权。

    纸币实际上早就印刷好了一大堆,这玩意从朱由校成立皇家银行开始就进行准备了,几年下来皇家银行也成功研制出了一些新技术用于纸币的防伪。

    春节一过,皇家银行就可以正式国有化,并发行名为‘天启宝钞’的纸币。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2:11 |
第296章:大明中央银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天气越来越冷了,但是这一年北直隶依旧没有雪,北直隶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下雪了, 市井中倒是起了流言,说是东林党那群贪官污吏还没有彻底整干净,才导致了冬季无雪。

    这样的谣言在被滞留很有市场,此时东林党的名声在北直隶确实是彻底的臭了。这样的谣言显然是厂卫的‘水军’放出来的。



    毕竟这年头老百姓都把这些怪异的现象联想到政治上,或者说是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化阶级经常靠这玩意来造谣,导致了这个思维习惯。朱由校干脆以其道还治其身,继续把东林党往死里黑。

    皇宫里烧起了暖和的炭火,倒是不感觉冷。

    老百姓什么的,家里有粮倒也不慌。北直隶经济发展得比较好,几年下来民生已经大大改善。

    北方各省的百姓,受灾的都得到了赈济,也能度过这个冬天。

    天气寒冷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即便是领下几十度,人们也能安全过冬。寒冷气候对农业虽然有一定影响,但实际上影响也不是那么大。影响最大的还是小冰河时期的异常气候导致天灾频发,天灾对农业的破坏力才是最大的。

    朱由校此时对这个小冰河气候已经不是很担心了,只要抓好农业生产,并避免市场出现通货紧缩,再搞救灾和粮食的供应,天灾还能撑过去的。



    最怕的就是无良奸商在饥荒爆发的时候屯粮居奇,如此一来马上就会在当地形成严重的通货紧缩。因为普通百姓的钱都为了买这些高价的粮食而花光了,跑到了少部分人手中。当地老百姓没钱了,第二年也买不起粮食了,当地农业生产马上就因为市场不足而出现规模降低的市场现象。

    一旦进入这样的恶性循环,自然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没饭吃,从而不得不反。

    朱由校如今通过官府赈济,以及济民粮行垄断粮食供应市场的方式来维持粮价的平稳。

    同时通过普及红薯和玉米,以及土豆的方式来进行备荒。又通过酒水专卖,以及对酿酒行业的征税来减少酒水的消费量。减少被浪费在酿酒上的粮食。

    春节又来临了,这一年春节光禄寺的贡品又多了不少。除了各地的山珍海味、优质农产品。还有来自东北、蒙古、镇东省和台湾、吕宋的贡品。

    要说当皇帝的福利,这可以吃到的好玩意,还真是这年头世界上最多的。那些商人即便穷奢极欲,也不可能有品类这么齐全的各种山珍海味。

    而市井百姓,餐桌上则多了腌鱼。

    这玩意便宜,沿海港口地区这种腌鱼一斤只要4文钱,内陆一些的地方一斤则是5文钱。

    价格可谓是非常便宜。

    同时北直隶直接从台湾输入了大米和蔗糖。天启六年输入北直隶的大米达到了800万石,而甘蔗输入大陆各省的规模则达到了将近1.6亿斤,其中有将近1亿斤被运回了北直隶。

    冰糖、白砂糖的价格有了比较大的下降,普通百姓也买得起了,这玩意同样能为人提供热量,可以减少粮食消耗。

    这些蔗糖只不过是一百多万亩左右的产量,明年台湾的甘蔗种植面积以及水稻种植面积还会继续提升。

    经过明王朝几年下来对台湾的努力开发,此时台湾已经变成了一个商品粮基地,也是朱由校第一个建立起来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及第一个商品糖生产基地。

    因为有了台湾地区的粮食输入,以及镇东省的大量渔产输入,北直隶和辽东地区的粮食供应都是非常充足的。

    北直隶也的小麦等粮食。则在向北方其他省份输出,特别是受灾地区。从而基本上实现了粮食供应稳定。

    这一年春节。朱由校算是过了一个安稳年,或者说他没在过年的时候再去折腾那些贪官污吏和旧有利益集团。

    不过年一过完,一个让人很多人感到震惊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首先是朱由校将大明皇家银行改组为‘大明中央银行’,95%的股份收归国有,皇室只持有5%的股份。

    随之而来的是皇家银行旗下的各个直接控股企业,也变成了国有企业。像皇家农业公司,改组成了大明农业公司。皇家钢铁公司,也改组成了大明钢铁公司。

    改组并没有太大的人员变动,不过这些企业的管理层都获得事业单位编制。对于新增的事业单位编制概念。同样采取了品级制。

    工商出仕的路子一下就打开了一个口子,当然这个所谓工商出仕。可不是商人当官,而是国有事业单位内的工商管理层可以工商出仕。但要想成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也是禁止他们和其家人经商的。

    同时工商大学也成立了,日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主要从工商大学挑选,当然还是从基层往上爬的,一开始也是没有品级的。

    消息一公布,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条新闻,迅速成为了头版头条。

    北直隶一家民办财经报纸评论道:“皇家银行改组为国有银行,意味着朝廷将重返商业领域,较之开国之初规模更大,民营经济领域将被进一步压缩。”

    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没有错,过去皇家资本用政策对行业进行垄断还有些遮掩,而改组成了国有银行之后,企业就可以直接用政策对行业进行垄断了。

    而对于那些与皇家资本合股的民营企业来说,倒是没什么影响。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行业准入资格。

    这些进入垄断行业的红顶商人,他们所占股份不多,普遍只有10~20%的股份,主要是为了增加良性竞争。

    增加的几个国企中,金融、钢铁、矿业、军工、机械、造船、农业、盐业、交通属于比较大的产业。

    另外还有一大堆轻工业方面的国有资本合资企业。

    改组之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局面,变成了以国有企业为带头,合资民营企业跟在后面进行冲锋陷阵的‘国有财团’。

    经过这些年对资源的垄断和消化,这个财团已经垄断了北直隶大部分的资源和主要市场。

    自从民勋制度一公布,那些财团内的商人纷纷捐了民勋。朱由校又根据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又赏了民勋。

    有了民勋的商人,意味着具备了行业准入门槛。

    肯交税,肯出力,朝廷就给你资源让你经营,能不能发财又是看自己。而那些没有进入这个圈里面的民资商人,只能在一般的行业混迹,根本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源,发点小财是没问题,生意想要做大却是没太大可能。

    随之而来的,则是朝廷宣布在新政地区发行‘天启宝钞’,新政地区不再使用白银进行直接的货币流通。

    天启宝钞与白银进行挂钩,天启宝钞与银元的兑换比例为1:1,天启宝钞最低面值1元,最大面值为500元。

    天启宝钞在新政地区流通时,不对新政地区兑换银元,只有离开新政地区的资金可以到银行兑换银元。

    同时规定私自将白银运出新政地区属于‘非法走私’行为,官府可以对走私的白银进行没收,还要处以罚款。

    锁链已经套上了,如今商人要想从新政地区抽逃,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能正常兑换出白银的,只有对外贸易的企业。商人要抽逃资金,从银行换走白银,只能被征收一笔高额的抽逃税。

    地下钱庄是肯定会出现的,但朝廷也是可以进行打击的。朝廷真要打击,没有几个地下钱庄能逃得掉,朝廷只是愿不愿意让这些地下钱庄存在的问题。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2:29 |
第297章:天启通宝发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当消息正式公布的时候,北直隶及各新政省份大明中央银行网点,已经开始向外发行天启宝钞。

    只不过刚开始,人们还可以从银行取出银元。

    主要是大明过去发行的宝钞因为发行过量而一文不值,百姓很容易因为不能取出银元而产生恐慌情绪。

    所以给了半个月时间进行过度。

    经济活动持续进行,很快天启宝钞就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朝廷文武百官的俸禄,还有官兵的军饷,还有国企员工,以及财团中的各个商人管理的企业,全部都用上了天启宝钞。

    “天启宝钞?这东西真的能买东西吗?”一名皇家矿业公司的煤矿工人拿着三张面额1元的天启宝钞翻来覆去的看。

    当然,皇家矿业公司如今已经改组成了大明矿业公司,皇室的色彩正在褪去。

    天启宝钞的正面印着一条龙环绕一团火焰的图案,那团火焰也象征着大明的火德,龙则象征着皇权。

    左边则印着一个蒸汽机,右边则印着一艘船,代表着大明即将开启工业革命和大航海时代的新变革。

    火焰图案中心,则是一个‘壹元’的字样。

    最上面则是‘大明中央银行’几个字。

    背面则印上《刑律》中刚刚加入的《反伪造法》,即:伪造钞票为重罪,不论数额高低一律死刑、家属充为官奴。同时买卖钞票用纸、雕刻钞票模板皆为犯罪。发现有人伪造钞票不举报者,罚徒刑三年,按照伪造纸币规模大小,赏举报者黄金百两到千两不等,并赏民勋高低不等。同时伪钞制作团伙内部成员举报可以免罪,且赏赐不变。

    下面则是宝钞印刷年份、编号。

    同时背面还带有好几个印章,一个是‘大明中央银行北直隶分行’,一个是‘京师支行’。

    防伪技术总体上就是采取几个方法,一个是用优质的特质白纸,并严禁民间仿造、买卖。

    一个是雕版图案复杂、文字较多。伪造者仿造雕版的时候一复杂就仿得不像了。当然不排除个别工匠有些逆天的手艺,可以仿得很像,但概率非常小。

    三是盖章,每一地区发行的纸币。都有层层盖章。本地居民只使用本地盖章的纸币,外地盖章的纸币也能流通,但进入银行系统之后会被发回盖章地。从而外地盖章纸币在当地流通数量就少,当地百姓接收到的时候可以认真留意是否是假币。一旦发现有某个外地印章纸币出现假币,则当地银行会规定该地印章纸币必须到当地银行进行兑换才能在当地流通使用。



    也就意味着。假币制造者在制造假币的时候,还得仿制各种印章,而且每个州县都有自己的印章。仿制的印章少了,假币就只能在某地流通,不会直接波及到全国。

    同时加上重赏、重罚、以及策反犯罪团伙成员的方式使团伙内部互相猜疑,从而打击伪钞制造。

    并且朝廷会到处设立辨钞人,这种辨钞人并不需要朝廷支付什么工钱,反正只是认个钱。不过帮忙认钱可以收取费用,辨认一次收钱1文,最高不超过10文。

    像什么退伍军人、公务员、以及市井中名声较好的百姓。都可以当这个辨钞人。学

    这名煤矿工人拿着钱,先是去了粮行。

    结果顺利的买到了十几斤面粉,比用银元购买还更加优惠,同时发现粮行还挂出了牌子:三日后不收银元,请到银行将银元换成宝钞后前来购买。

    很多老百姓都惊奇的发现,市场上的很多商铺都不喜欢收银元了。

    三天时间的过渡期,让很多百姓对宝钞的有了初步的认识。老百姓很快就发现,宝钞更受商家欢迎。

    不少商家还推出了价格优惠,只要使用宝钞就能买到更优惠的商品。

    财团的影响力显然是惊人的,财团手上此时有各种资源。这些资源立即稳定了宝钞价值。

    就如粮食、钢铁、煤矿、食盐这些大宗商品,进货都要用天启宝钞。

    仅仅第一天开始,银行柜台就出现了很多兑换天启宝钞的企业。仅仅三天过后,百姓就开始接受了天启宝钞这个东西。

    财团所有企业三天之后。便不再接收任何银元了。很多百姓要买东西,都必须先去换天启宝钞。

    市面上也有人在帮忙换天启宝钞。

    天启宝钞以极快的就以京城为中心,开始在新政地区普及开来。

    天启宝钞除了有1元的面值,还有5元、10元、50元、100元以及1000元,这些钞票很快也受到了商家的欢迎,因为使用钞票比使用银子要方便多了。至于什么伪钞问题,银元也有假的啊!

    银子的成分、重量都很容易作假,反倒是纸币只要确认不是假币,就不会出问题。

    当然商家所担心的纸币贬值的问题,那肯定是贬值的,但对白银的兑换挂钩是绝对不可能贬值的。

    毕竟不可能所有钞票都对外兑换白银,普通百姓就是绝对不可能抽逃的存在。商人也不可能全部都抽逃,财团已经在行政地区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如今财团已经变成了国有财团,货币与白银的兑换率简直坚挺无比。

    1元以下的货币,依旧是铜钱。

    不过银行也开始回收那些劣质铜币,开始全部铸造成质量高、规格一至的天启通宝。同时如今每年和日本的贸易也能获得不少黄铜,这些黄铜基本上也都是被铸造成了铜钱。

    大明对铜钱的需求量依旧还在增加,特别是在新政地区的金融体系发生改变之后,经济必然会产生一个快速的增长,对铜钱的需求量也将进一步的提高。

    两个月后,整个行政地区都普及了纸币。中央银行发行了将近八亿元的纸币出去,这也是当前行政地区的货币量。

    这样的货币量确实不少了,但实际上还是不多。只是相比朱由校刚登基那会来说,北直隶的货币量是大大增加了。

    主要还是钢铁、盐业等产业,对外有强大的吸金能力,从而使得白银不断流入。

    银元在两个月内就在新政地区断绝了流通,大部分银元都被换成了纸币,当然还是有不少百姓和商人顽固的把银元藏着。

    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藏着白银只会使得财富缩水速度加快。

    毕竟钱放在银行还能拿到利息,而银元放在家里是不会下崽的,而是会随着纸币的发行量增加,财富不断的缩水。

    但是白银和纸币的兑换是进行挂钩的,纸币购买力在新征地区只会对农产品和不动产造成购买力下降,而对钢铁、煤炭等等商品的购买力是不会下降的。

    农产品价格提升是必须要的,这样能刺激生产。同时市场的需求则靠提高工人收入的方式来实现。

    相当于通膨最大的受益者,实际上是那些肯做事的普通百姓。而最大的受害者则是传统的那些坐在家里翘着脚收钱的权贵利益阶级。而那些不做事的百姓,他们虽然也受通膨的影响,但他们本身手上的钱不多,也通膨不掉多少。

    最大的好处则是,朝廷终于是不用怕没钱用了。可以通过增发钞票的方式,上马各种建设工程,从而将钱播撒到普通百姓手上。即可以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又能解决百姓吃饭问题。

    市场一下就可以盘活。

    如果说以前的大明市场有些死气沉沉的话,那么纸币出现后,经济发展节奏将越来越快,活力也越来越强。

    时间眼看到了三月,都快要入夏了,朱由校终于是坐不住了,当即以避暑为名,拖家带口的前往承德避暑。

    名为避暑,实则避难啊!

    著名的天启大爆炸也不知道哪天就炸了,还是先炮为上策。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2:46 |
第298章:蒙古局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皇帝要出京避暑,群臣自然是不太同意的。不过皇帝态度坚决,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同意让皇帝去承德避暑。

    好在皇帝出行比较节俭,排场并不大。不像隋炀帝杨广那样,出个游还要什么‘豪华游轮’,也不需要人们开凿什么运河。

    总的是不用担心皇帝出游搞得民怨沸腾、财政枯竭。

    再则此时大明的人口和生产力,也比隋代时期高很多。隋代主要是人口比较少,人均资源比较多,所以隋代粮食多得放在粮仓里烂,也和税收高有点关系,毕竟那个年代战乱不断,对平民的税收都是比较高的。

    朱由校这次去承德,唯一带得比较多的就是军队,有三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跟随他前往承德。

    文武百官当然也是要去的,基本上就是把行政中心暂时搬到了承德。

    到了承德的这个皇帝口中的所谓避暑山庄后,几乎所有官员都被惊呆了,不是太豪华了,而是太low逼了。

    那设施简陋得,只是能住而已。

    什么花园啊!亭台楼阁啊!根本没有几个。当然景色还是不错的。

    到了承德,皇帝天天打棍球(明代皇室的运动,后来被西方人学去弄成了高尔夫球)、骑马、钓鱼。还和皇后、贵妃们开了个菜地种菜,日子倒是过得悠然自得。

    当然朝政方面朱由校自然也不会荒废了,每天还是会处理朝政的。不过当前需要他处理的,也就是那些比较大的事情。

    至于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内阁就能处理了。

    “启禀陛下,蒙古大使馆前几日送来了几匹宝马给您,同时希望大明向他们重新开放武器装备方面的出售,并且愿意以更多的战马换取。”沈潅对朱由校汇报道。

    “蒙古人估计也被打怕了,他们要高价买就卖给他们吧!不过数量不要太多,每年5000具铁甲和5000把武器,这是最大的量了。”朱由校看了看地图上的蒙古。然后做出了决定。

    林丹汗确实是被打怕了,但也不得不防。要是这家伙脑子一热不好好的过日子,装备卖太多了也是个麻烦。

    而且就算是林丹汗想要安心过日子,朱由校也不想和他安心过日子。只等大明对当前所控制的草原地区彻底消化之后。就可以将这个模式彻底普及到草原地区,到时候林丹汗就要被他一脚踢开,从而彻底解决蒙古方面对关内的威胁。

    林丹汗战败已经一年多了,草原上的格局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莫被蒙古又脱离了林丹汗的统治,同时林丹汗还丢掉了王城。以及众多草场。在蒙古各部的威信也一落千丈。

    这个时候的林丹汗,急需对蒙古势力进行进一步的整合。

    站在林丹汗身边的则是蒙古的大贵族,相比之下,那些中小贵族则有些期盼大明能够打过去了。

    大明的对蒙政策,最大的收益者就是那些蒙古中小贵族。而林丹汗和那些大贵族的统治利益则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贵族倒是团结在了林丹汗身边。

    主要是大明的对蒙政策,没有大贵族的一席之地,一个蒙古贵族最多只能统治一千户蒙古牧民。

    而对于那些大贵族来说,哪个手下没有上万户的蒙古牧民家庭?

    林丹汗为了要想整合资源,就必须先提振一下一下武力。此前被大明击败,林丹汗的力量已经元气大伤。

    不过在工业落后的草原,大明的精良装备显然是一剂猛药,能够迅速打开局面。所以林丹汗便开始装怂,先弄到武器装备再说。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林丹汗要求重开武器装备上的贸易。

    不过朱由校的决定,既让林丹汗有些高兴,又有些失望。武器装备贸易虽然重新开启了,数量却是比此前减少了一半。

    当然就算是减少了一半,也能对蒙古骑兵的战斗力有很大的提升了。

    不过此时林丹汗也不敢去招惹大明。大明的骑兵战斗力实在恐怖,到现在都是心有余悸。

    用战马换装备,尽管有些饮鸩止渴,但也是没办法了。毕竟此时大明已经不需要从他们那里获取战马了。在大明治下的十几万蒙古人就能为大明提供不少战马,何况还有数个大型的军马场成立。

    林丹汗拿到武器装备之后,第一个做的就是扫荡那些不听话的中小部落,这些部落在他战败之后,已经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还整天想着要去大明过好日子。实在忍无可忍。



    也难怪那些中小部落的贵族不羡慕,那些在大明治下的蒙古人以及蒙古贵族,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之后,日子以及过得不错了。

    普通牧民因为大明朝廷的补贴政策,建立了坚固的羊圈,并且随着草原上的煤炭开采,这些牧民都能买到煤炭在冬季为羊圈加温取暖,冬天里被冻死的牛羊大大减少。



    同时因为不用追逐水草,到处奔波的日子也结束了。一个个牧民纷纷建起了蒙古包,开始过上悠然自得的放牧生活。而且在物质上也逐渐丰富起来,特别是秋天卖掉一些牛羊和羊毛之后,他们买到了茶叶、大米、瓷器、棉布、蔗糖等等商品。

    这是以前那些蒙古牧民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很多玩意都是只有贵族才能享有的。

    而那些蒙古贵族的日子就更好过了,一个个秋天卖了牛羊,拿了银子就涌入了京师消费去了。

    京师的红灯区在这年冬天,迎来了不少流连忘返的蒙古贵族。这些红灯区此时是吃喝玩乐一条龙,真的是花花世界。

    这仅仅是第一年,这些蒙古贵族们的钱还不是太多,加上这些蒙古人又不太懂存钱和节约花销什么的,不少蒙古贵族很快就潇洒没钱了,但却彻底的尝到了甜头。

    尝到了甜头的蒙古贵族们,开始极力拥护大明当前的对蒙统治。而普通蒙古牧民同样也拥护当前大明的政策,他们主要是尝到了战争红利和市场化的甜头。

    毕竟对蒙战争过后,草原都是抢来的。投降大明的蒙古人也不是太多,一个个蒙古牧民分到的草场可不少,人均资源上去了。同时生产方式也因为定居了下来,生产出的财富也增多了,再市场化一下,不仅牧民日子过得更好了,蒙古贵族的日子也过得更好了。

    这样的好日子主要是建立在人均资源上的,如果这些蒙古人人口不断繁衍,过不了几十年日子又不好过了,到时候养不活人又得作乱。所以朱由校制定了草场继承法,每个5000大的蒙古牧民草场,只能给继承给长子。如果儿子生多了,大明官方进行安置成工业人口什么的。

    朱由校到了承德后,又下令在草原上成立了免费给蒙古孩子上学三年的学堂,不过这些学堂教的都是汉语。

    那些无法继承草场的蒙古孩子学会了汉语和一些简单的汉字后,则会被安排去当学徒什么的,长大了便可以融入城镇成为工人。

    同时这些经过汉化的蒙古孩子,还可以参军成为军人。当然也可以出家当僧人,在朱由校的邀请下,乌思藏方面的黄教已经专门派出了几个活佛到草原的明统区传教去了。

    黄教本身在这些蒙古人中就很有市场,在朝廷的支持下,一座座黄教寺庙就在草原上建设了起来。

    出家、参军、当工人,这些出路就能很好的消化掉蒙古的过剩人口,从而使得大家都有口饭吃,日子就能继续过下去。相比投靠大明的这些蒙古人的滋润日子,明统区之外的蒙古人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

    林丹汗开始持续的集权、整合资源,一些中小部落被欺负得简直不要不要的。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3:02 |
第299章:终极版东亚模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林丹汗的动作,朱由校自然是察觉到了。

    “林丹汗残暴不仁,欺压普通蒙古部落,这是一个继续修理林丹汗的好借口啊!”朱由校立即意识到了一个好机会。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大明暂时对占领的草原还没有完全消化,而且现在天灾频发,国力还是先用在内部建设上,以增强抗灾能力。

    等局势缓和一些了,再修理林丹汗也不迟。

    不过林丹汗的种种动作还是引起了朱由校的警惕,他在承德开了一个最高统帅部会议。

    “我们当前骑兵部队还是太少了,如果林丹汗整合了草原上的力量,对大明还是很有威胁的。特别是大明和蒙古交界的边界线比较长,一旦林丹汗开始和我们打游击战,到时候够我们头疼的了。”朱由校说道,对当前草原上的局势有些担忧。

    “陛下,臣以为骑兵部队确实应该增加一些,不过如果都用职业兵的话,军费开支就太高了。”孙传庭提议道:“我们可以用职业兵与义务兵混编的模式来增加骑兵规模,可以把骑兵部队中的义务兵服役时间增加到五年到六年。”



    “爱卿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当前拥有的军马能够装备多少骑兵?”朱由校问道。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卢象升回答道:“回陛下,我们原有军马二十万有余,去年秋天又从蒙古牧民那里购买到了将近十万匹战马,战马一度达到三十万匹,不过又裁汰了十万匹较差的战马交给步兵使用,现在依旧有二十万匹。”

    “那就再增加五万骑兵,与现有骑兵进行混编训练。”朱由校决定道,“争取在两年内形成足够强大的战斗力。”

    “是,陛下。”

    如今大明的骑兵都是一人双马的配置,同时还有一匹代步马。而代步马在步兵当中的装备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

    这也是蒙古草原纳入统治区的好处之一,同时蒙古人还给明军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的优秀斥候。

    蒙古人的骑兵很不适应明军的那种纪律极为严格的骑兵作战模式,但蒙古人毕竟骑术好。同等的装备下,单兵作战能力普遍比明军斥候要强。当然也不是全部如此,明军斥候还是有不少练过武的,而且作为此时明军伺候是职业兵。

    蒙古骑兵充当斥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懂绘图。所以蒙古斥候主要是和明军斥候进行混编。

    明军中央军此时拥有25个步兵师,骑兵在扩充为10万,整体兵力上升为35万,这对于一个偌大的国家来说,这些兵力实际上并不多。

    为了减少军费开支。朱由校跑到承德之后,依旧在继续裁撤边镇和卫所。此时陕北延绥镇已经成功裁撤,将近十几万军户已经大部分都移民到了东北地区。很快朱由校和内阁就把裁撤目标瞄准了大同镇和太原镇。

    大同镇和太原镇官兵转业安置,依旧是大批移民东北地区分给土地,同时也可以转业成为国企工人。

    随着纸币的发行,率先发力的就是国企。

    朱由校搬出了后世中国的发展模式‘终极版东亚模式’,这个模式即向国有企业提供大量低息贷款,从而实现主要产业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同时建设大量的工业区,以带动就业、增加商业活动等等。

    给国有企业大量低息贷款的模式在发行了纸币之后,是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的。就算是国有企业亏损。依旧可以靠发行纸币来弥补。



    当然此时朱由校搞出来的国有企业相互之间是有竞争的,同一个行业领域一般都会有两家国有企业,外加一个国有资本与个体资本合股的企业。好几家公司进行良性竞争,谁的业绩差就意味着有问题,是出现了贪污还是出现决策失误一查便知,到时候该改组的改组,改换将的换将。

    这些能进入国有资本垄断行业的民间资本都是红顶商人,他们在合资的时候,所占股份通常不会超过10%。

    随着皇家资本国有化,行业垄断开始摆上台面。

    不久之后内阁就出台了 《金融国有化法案》。宣布将新政地区内的钱庄、当铺全部清算、关停。

    清算指的就是钱庄内的存款全部退还储户。

    内阁这个法案简直就是对晋商票号宣战,政策一出台,晋商再次鬼哭狼嚎。不过也只能哭一哭、嚎以嚎,没有其他办法了。

    此时的国有财团资本。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不需要依靠他们的程度。

    朝廷要关停钱庄,他们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现在谁还敢和朝廷掰手腕?嫌死得不够快么?

    此时国有银行确实已经是不需要太依赖晋商的票号系统了,因为此前皇家银行已经分布到了整个新政地区。同时在北方各省各府,都已经有了分行河支行。

    皇家银行改组成中央银行后,又掀起了一轮网点的扩张,在东北地区、镇东省、台湾省和吕宋省的营业网点将彻底完善。同时开始在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各省州县也成立网店。并且向北方各省发行纸币。




    新政以外的北方省份的纸币发行政策又有不同,首先是纸币也银元可以在银行自由兑换。采取的是用也行,不用也行的态度。

    不过纸币在北方各省推出之后,还是迅速被市场所接受,主要还是因为有不少大宗商品定价权都掌控在国有财团手上。

    首先是粮食,济民粮行这些年在北方各省都有发展,通过各地粮食的调剂,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粮价稳定。

    同时还有钢铁,此时北方钢铁市场已经完全被国有钢铁所占据了市场。

    煤炭、棉布、食盐的定价权也在国有财团手上,只要拿着纸币就能买到这些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这就赋予了纸币购买力和价值。反倒是拿着银元不方便购买这些商品了,必须先兑换成纸币才能购买。

    因此在北方各省,天启通宝也因为坚挺的购买力,以及使用起来的便捷性,迅速受到百姓欢迎。

    随着中央银行的营业网点开始在北方各省全面铺设开,北方各省的山西票号基本上也就是处于一种等死的状态。

    有几家山西票号因为将资金挪用去投资,在清算的时候宣告破产,已经被北直隶法院收掉了资产进行拍卖清算。

    如今经济发展局势还是比较好的,清算过后大部分还是资能抵债,超出的部分则退还票号商人。

    北方各省的银元也因为纸币的大量发行,迅速被中央银行抓在手中,而纸币在北方各省的流通,也为接下来的经济起飞打好了基础。

    要想彻底整合北方各省,使北方各省进入一种大建设的状态,必须拥有农业、交通、行政、货币这四大要素。

    货币已经有了,公路主线也正在建设,行政和农业方面则在准备。

    行政主要是要拥有足够多的靠谱官员,汉皇党这个时候正在到处吸纳党员,不过这种吸纳的审核是很严格的,以免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同时政法大学的进修班已经开了一个又一个,正在积极的进行行政人员储备。

    只要熟悉新政模式的廉洁官员足够多了,就可以将整个北方都纳入行政区域。

    农业方面则是建立东北商品粮基地,此时开发东北的主要领域就是集中在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上。

    毕竟要让北方各省的农民大量脱离土地进入工地,首先得有钱发放到这些农民工手中,让他们通过工业建设赚到钱。这个纸币也可以解决,但纸币的购买力又是取决于商品供应量的,因此农业生产必须跟得上脚步。

    农业生产跟上了,还要能运的出去,因此交通还得改善。

    农业上除了大量开发东北地区的土地外,还有就是大力发展渔业。日本北海道渔产此时也变成了大明的镇东省渔场,天启六年的捕捞规模再度扩大,去年的渔业捕捞已经让渔民也企业尝到了甜头。

    尽管秋刀鱼、鲟鱼这些鱼比较廉价,但也经不住数量多啊!随便一网下去就是几百斤,每斤腌鱼只要卖1~2文钱就够恐怖的了。运费倒是很便宜,毕竟是海运。

    特别是到了天启六年,第一艘2000吨级的商船成功下水,这艘帆船是西方人的软帆商船,没有水密隔舱。

    这是国家力量研发制造出来的,朱由校此时用国家力量来组织科研,这效率自然是杠杠的。

    欧美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出现了以国家力量组织科研活动的现象,此前的科研活动基本上都比较分散的状态。

    海军倒是没有装备这种2000吨级的军舰,海军定型的1500吨级的炮舰已经够用了,还没造出几艘呢!所以对这种2000吨级的炮舰需求不大。

    此时明王朝还处于一种很缺钱的状态,朱由校自然是率先把2000吨级的帆船应用到商业之中。

    船只吨位每提升2倍,所需的推动力只会提升1.5倍,这意味着船只越大,所需的推力越小,就有更大比例的空间用于装载货物。
 樓主| 發表於 2023-7-27 19:43:21 |
第300章:农业税改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随着汉皇党全面占据朝堂,改革这两个字眼已经成为了如今朝堂之上的主旋律,没有谁能够阻碍接下来的改革。

    就改革进度上,朱由校和沈潅已经有了具体的章程。

    “先北后南,先东后西、循序渐进”就是这场改革的总纲,因为从改革所需要具备的‘行政、资本、道路、粮食’四大要素来考虑,北方行政改革更加容易,资本也位于北方,北方百姓的抗灾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是北方先改革。

    东部相比西部,又有交通上的优势,毕竟是靠近沿海,可以通过海运的方式大幅度的降低运输成本,使得商品粮可以输入,商品可以输出。

    根据这个总纲,山东就成为了下一个将要被纳入新政区域的省份。

    “国有财团在山东这些年也有较大的发展,其中以矿业、农业、道路上的投资较大,要在山东改革的话,还是比较容易的。只不过山东地区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孔氏家族手中持有的土地过多,如果用新政来约束孔氏家族,说不定会闹出点事情来。”沈潅对朱由校说道。

    “孔氏家族世代而禄,自当思报君恩。若是不愿支持朝廷,那便留之无用,朝廷自可另立孔氏传人。”朱由校已经做好了壮士断腕的准备, 孔氏家族不同意新政也要同意新政,那就从孔氏家族中选个什么旁系子弟出来继续充当招牌的作用。

    “陛下三思。”沈潅有些犹豫,身为读书人,他自然知道孔氏家族在天下读书人间的影响力。

    “朕已有考量,即便动了孔氏家族会有动乱,也乱不到根本的根本,只要新政地区保持稳定,即便天下读书人皆反,亦有何惧?”朱由校决然道,话语中已经有了强大的底气。

    沈潅转念一想,顿时也有了决心。

    皇帝的底气显然不是高傲自大而产生的。而是新政地区的军民的支持而形成的。以朝廷如今在新政地区的改革成果,即便天下大乱也乱不到北直隶和东北地区。只要守住这个根基,什么叛乱剿灭不了?

    实际上孔氏只是一个招牌,只要皇帝不砸掉这个招牌。而是换个新的招牌上来,天下读书人也不至于造反,顶多是对朝廷有所非议。

    “陛下圣明。”沈潅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

    “说到底,还是要彻底改革农业税的问题,既然我们对新政地区的控制力已经今非昔比。是时候彻底改革农业税了。”朱由校说道:“如此一来,我们也无需去理会孔氏家族,他们若是上串下跳,再拿他们开刀。内阁拿出一个方案出来,从今以后新政地区不论官员还是士子或亦权贵,拥有土地者皆需缴纳农业税,土地持有越多者,税额越高。”

    “陛下,皇族俸禄也是急需改革的,这是臣拟出的改革方案。”沈潅这时候拿出了一个奏折呈交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接过奏章看了起来。这个皇族俸禄改革方案,即是将当前皇族俸禄定额,相隔四代的皇族,日后成员再有所增加则不再发放俸禄。

    “再加一条,相隔四代皇族成员,许其从事工、农、商。”朱由校看完之后说道,皇族成员不得从事士农工商这个规定,如今已经处于半崩溃的状态。实际上那些和旁系的皇族成员根本没多少俸禄,还时常被拖欠,已经开始从事工农商的活动了。



    确实是时候减少一下皇族俸禄方面的开支了。如今皇族人口不断繁衍,对国家财政的消耗太恐怖了。原本就不多的农业税,已经有很多都消耗在了这些皇族成员身上。

    ……

    当人们以为皇帝跑到承德去避暑,应该会消停一段时间的时候。然而没过多久,《农业税改革法》就正式出台了,并且在新政地区全面施行。

    相比之前的农业税改革,这次是更加彻底的。

    《农业税改革法》规定,拥有土地不足30亩者免除农业税,30亩~50亩收取5%农业税。50亩以上至300亩者。收取10%农业税,300亩以上至500亩者,收取12%农业税,500亩以上~1000亩收取15%农业税,1000亩以上至5000亩收取18%农业税,5000亩以上~1万亩者收取21%农业税,1万亩以上者,收取24%农业税。同时规定军功所获耕地,农业税封顶为10%,传嗣则不做封顶。

    农业公司的税收则是恒定的,不论规模大小,都是10%。

    并且再次修改了《佃租法案》,将佃租最高额度限制为15%,同时‘北直隶农业公司’的佃租也遵照法案施行,佃租下降了一半。

    当新法案颁布后,当天北直隶农业公司的股价大幅度下挫,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股价直接蒸发了一大半。自从北直隶农业公司上市销售后,皇家资本已经陆续抽离了。此时股价下挫,改组为国有资本的皇家资本又杀了回去。

    因为投资者对北直隶农业公司失去信心,毕竟交税之后,回报率仅为5%了,这股票太过鸡肋。

    随着国有资本大量回购股票,控股很快又上升到了90%以上,只有一部分投资者不愿意抛售。

    接着国有资本又太高股价,剩下的投资者终于是逐渐动摇,纷纷抛售股票,国有资本对北直隶农业公司的控股上升到了98%的程度,北直隶农业公司随即变成了一家比较彻底的国有企业。

    接着北直隶农业公司又向佃农们推出了一个‘土地认购’政策,以每亩5元的价格向佃农出售土地。

    相当于农户们可以认购,也可以不认购。愿意认购的就认购自己当前耕种的土地。

    愿意认购的,日后只需要缴纳5%的农业税,不用再缴纳15%的佃租。不愿意认购的,可以继续耕种,继续缴纳15%的佃租。

    认购土地的佃农可以获得低息贷款,年利率为3%。这个利率确实比较低的了,随着日后纸币发行量的增长,适当的通膨是必须产生的,百姓收入提高的同时,农产品价格也是会提升的,这些农户的收入也会随之增长。



    这个政策出台后,农户认购热情还是很高的,当然也有一些农户不愿意认购土地,认为15%的佃租已经很好了,这比过去还要低一半。

    这些不认购的农户,日后手上的钱自然会比那些认购土地的农户要多,生活也会更好一些。那那些认购了土地的农民,却是获得了产权,土地可以传给子子孙孙。

    买不买地,看观念问题,并不强求。

    于是那些愿意认购土地的佃农们欢天喜地,那些不愿意认购土地的农户也不受影响,并且随着佃租的下降,同样也是欢天喜地。

    而《农业税改革法案》的出台,则在新政地区造成了一定的风波,那些权贵们的反对声音很大,因为这个法案把他们也纳入了农业税征收群体。反倒是新政地区的官员们,对这个法案没什么意见。




    或者说是有意见也不敢说,毕竟当前新政地区的官场已经汉皇党给牢牢掌控,同时又是采取高薪养廉的政策,官员交点农业税也不是过不下去。何况很多官员还不是北直隶地区的人,土地很都不在北直隶和东北地区,这把火也烧不到他们身上。

    但是不管那些权贵如何反对,他们手上压根就没有军权了。随着朱由校在军事上的高度集权,以及对卫所、边军的裁撤,这些权贵手上的军权大部分都已经被剥离,少部分没被剥离的,战斗力也非常渣。

    他们没有军权,也无法煽动百姓闹事,不管如何反对都没什么卵用。特别是东厂和锦衣卫抓了几个上蹿下跳到处闹腾的权贵之后,其他权贵纷纷缄口。

    新政地区的地方官府接到朝廷的农业税改革精神,纷纷召开了会议,然后开始在管理区域内全面丈量土地。

    经过改革的新政地区,官方公务员数量增加,同时增加了乡镇级行政机构,又拥有了※※※、武警,还能请求守备部队增援。

    在这次丈量土地中,行政改革上的好处就马上凸显了出来。要是以前的官府,要想在一个州县内完成土地丈量,还不知道要搞到什么时候,因为人手首先就不够。

    公务员增加,以及乡镇政府的出现,丈量土地的任务被迅速执行了下去。

    一是丈量土地,二是明确产权,官方不再承认白契的合法性,任何土地交易都必须在报备官方签订契约才能生效。

    同时各省就当地情况,对土地可以进行折算。

    例如北直隶地区的沙地,三亩折一亩。例如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因为气候太冷,只能种植产量不高的大豆等农作物,则是五亩折一亩。

    折算必须报备朝廷,朝廷会派人复查,暗箱操作者严惩。

    而征收农业税也恢复了直接征收货币的方式,毕竟如今新政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是比较顺畅的。不像当初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的时候,大明很多地区还是农村自然经济模式。

    而如今新政地区,农村自然经济已经大部分被商品经济取代,并且随着纸币的发行,以及铜钱发行量的增多,农业生产者手上是有足够的货币用于交税的。而土地拥有量低于30亩的农民则可以享有免税政策,这就更不会导致因为货币流通量不足,导致商人压低农产品价格。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2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