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822|回覆: 3

九子奪嫡——康熙皇帝晚年的無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1-17 09:00: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螢幕擷取畫面 2022-01-17 085846.jpg



前言:皇權之下無親情正是九子奪嫡的真實寫照,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為了競奪皇位繼承權,枉顧父子之情、兄弟之義,把朝局攪得動盪不安,導致清朝的國力嚴重下滑,所幸最後繼位的是雍正皇帝,方才力挽狂瀾,讓清朝的盛世年華得以延續,不然康熙皇帝的一世英名就要毀在九子奪嫡上面了。

今天,我們一起從起因、過程、結局和影響,這四個方面來一起回顧這段殘酷的皇權鬥爭。

一、九子奪嫡的起因

1、 滿清早期的軍事貴族共治制度

清朝是由後金而來,後金的源頭又是建州女真。女真族一向以漁獵為生,部落習性較重,故而清太祖努爾哈赤為了更好地聚攏和團結各部族的力量而推出了為後世所熟知的八旗制度,把原本鬆散的各部族整合到八旗之下,形成一種帶有聯盟屬性的上下級的關係。

任何新制度誕生後,總會有一個適應和調整的階段,八旗制度亦是如此。八旗制度誕生之初,各部族的民眾只是礙於強權而服從,主觀上並沒有接受制度的約束。各部族原有的制度對民眾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可惜消除的,突然讓他們拋棄舊制度,遵行新制度,多少會有些矛盾,就像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的六國遺民一樣。

明朝時期的女真各部

後來,隨著滿清勢力的快速發展,民眾享受到了制度帶來的諸多好處,自然也就從心裡接受和認可了八旗制度,但是原來的聯盟屬性並未徹底泯滅,遇到大事之時,大家還是需要商量著來。即使是太祖、太宗這樣的果敢君主,行事之前也得先統一旗主王爺們的想法。

正是因為滿清有這種軍事貴族共治制度,所以早期的君主們往往喜歡讓皇子們參與軍政,一則是鞏固皇權,避免其他貴族掌權,再則就是在皇子中形成一種競爭機制,以便君主可以從中選出一名最佳皇位繼承人。皇子們手裡有了權,自然不會滿於現狀,誰的心裡能夠不起漣漪?不去覬覦那個位置?

八旗旗幟

2、 康熙皇帝在位長、兒子多

騎射尚武是清朝所有皇帝高度重視的準則,康熙皇帝還是一名皇子時就接受了武藝方面的教育,他登基之後,為了謀劃剪除權臣鰲拜,更是不敢荒廢武藝方面的訓練,並且還親自訓練出了一批擅長摔跤的布庫,藉此除鰲拜而親政。

康熙皇帝雖說不是開國皇帝,但是武藝卻不可小覷。他曾經三次御駕親征准格爾,皆有可圈可點之處。據史料所載,康熙皇帝曾自述道,「朕自幼至老,凡用鳥槍、弓矢獲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狼九十六,野豬一百三十二,哨獲之鹿凡數百,其餘射獲諸獸,不勝計矣。又於一日內射兔三百一十八。」可見他的騎射本領有多強。

康熙擒鰲拜

正是源於他在武藝上的刻苦訓練,方才擁有了旺盛的精力和強健的體質,讓他成為了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皇帝嘛,妻妾自然不會少,再加上長達61年之久的在位時間,他子嗣繁盛也就不讓人意外了,僅是序齒的兒子,他就有二十四個之多,其中在九子奪嫡中充當主角的有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䄉、老十三胤祥和老十四胤禵。

九子之中的老二當了整整三十六年的太子,按理說,有三十六年的時間,他的地位應該是堅不可摧才對,偏偏不是。因為他當太子太久,聚攏在他身邊的勢力自然就比較大,逐漸對康熙老爺子的皇權產生威脅,這不怪他,誰叫康熙皇帝硬朗呢。康熙老爺子既不會自己退位讓賢,也沒有充分理由來廢掉老二,所以他是默許和縱容了其他皇子對太子之位的爭奪的。

康熙的騎射本領

二、九子奪嫡的過程

1、 太子倒台

如果老二能早點上台,或許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繼位之君,可惜的是沒有如果。老二原本確實是一個好苗子,可是時間一長,康熙老爺子和他的一幫兄弟給他帶去的壓力越來越大,由此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就亂了方寸,最終在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失去了儲君之位。

老二倒台之後,有野心的皇子們越發活躍,他們或為自己,或為自己支持的兄弟,費盡心機地上躥下跳,形成了五大皇子勢力,分別是以老大為核心的大千歲黨,其主要支持者為大學士明珠(老大的舅舅)和戶部尚書福倫等人;以老二為核心的太子一派,其主要支持者為大學士索額圖(老二的叔姥爺)和大學士王掞等人。


以老三為核心的小圈子,其主要支持者主要是一些文人,老三一黨最初是依附於老二,後來也蠢蠢欲動了起來,但是勢力有限,始終未能掀起大的波瀾;以老四為核心的四爺黨,老四一黨最初也只是依附於老二,一直到康熙五十一年二廢太子後,方才積極進取,其主要支持者為老十三、年羹堯和戴鐸等人。

以老八為核心的八爺黨,其主要支持者為老九、老十、老十四等人,他們的勢力在九子奪嫡期間是最強大的一支。老二第一次被廢之後,就屬八爺黨跳得最歡,也正是因為八爺黨給康熙老爺子造成了極大壓力,老二方才有了復立和二廢的事情。自群臣推舉老八擔任儲君受挫後,老八自感自身已失了帝心,於是轉而支持老十四來和老四競爭。

2、 老四勝出

九子奪嫡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老二第一次被廢到被復立,第二階段是從老二被復立到被第二次被廢,第三階段是從老二第二次被廢到雍正成功繼位。第一個階段的鬥爭主要集中在大千歲黨、太子一派和八爺黨。

老大這個人純屬有勇無謀之輩,太子被廢,他認為自己是最有資格成為儲君的,結果急功近利之下反而是錯招頻出,不僅請旨誅掉老二,還利用相面的事情製造輿論,大體就是說自己有人君之相。結果在第一輪就被淘汰掉了。

老八這個人素來喜歡結黨,也善於培植聲望,擁有八賢王之名。老爺子下旨讓朝臣推舉儲君人選,不料大部分朝臣都推薦老八,這下子可嚇著老爺子了,哪個皇帝願意底下有眾望所歸的人存在?接下來老八就成為了老爺子的重點打擊對象,讓太子一派成為了第一階段的勝利者。

第二階段的鬥爭主要集中在太子一派和八爺黨,老二雖復立,但是其勢力依然威脅著皇權,故而被二廢。第三階段的鬥爭主要集中在四爺黨和八爺黨,老四因為前期一直很低調,所以在老爺子那裡收穫了不少好感,再加上他個人能力實在突出,最終憑藉著老爺子的遺詔而笑到了最後。

三、九子奪嫡的結局和影響

1、 九子結局

老大在一廢太子後,因被老三舉報謀害老二而被老爺子下令廢掉爵位,圈禁在府中,從37歲圈到死為止,過了整整27年的囚徒生活,其子孫也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人物。老二在二廢之後,被老爺子下令圈在咸安宮中,直到雍正二年病逝,被追封為理親王,還算有一份體面。

老三在老四繼位後就度日如年,因他在九子奪嫡期間小動作不斷,並且還和老八交好,所以很不受老四待見,先是被老四派去給老爺子守陵,後又因一點小事而被老四削奪了爵位,還被圈禁到死。


老八在老四繼位後過了一段好時光,被老四賦予了不少權力和頭銜,比如理藩院尚書等。可惜好景不長,從雍正元年到雍正四年,老四不斷打擊和瓦解老八的勢力,最終將其削爵圈禁於宗人府,還被迫改名為「阿其那(滿語:狗)」,後病逝于禁所。

老九、老十、老十四和老八的結局差不多,最後都被老四給圈禁了,其中老十因為出身高貴,也不像老八、老九那樣和老四矛盾重重,老十四因為和老四是一母同胞,所以這兩人只是被圈禁,最後都被乾隆皇帝釋放。老十三因為為老四繼位出力甚多,所以備受老四信重,最後成為了鐵帽子王。

2、 帶來的變化

九子奪嫡實質上就是圍繞著皇權鬥爭的黨爭,黨爭一旦惡化,於國於民都有極不利的影響,比如唐朝的牛李黨爭等。上層一旦不穩定,朝野必然動盪,大家都無心做好本職工作,一門心思就是攀附皇子、打擊對手。

當政績再也不是晉身之階時,吏治必然敗壞,貪腐橫行之下,國力必然下滑,民生情況必然低落。除此之外,黨爭一旦不受控,軍事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各派勢力都想掌控軍權,武將們也都想著投靠哪位皇子,軍隊內部形成各種勢力,勢力與勢力之間彼此掣肘,導致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

聰明的人往往最善於從歷史事件中吸取教訓和經驗,然後做出改變。老四能夠在九子奪嫡中勝出,自然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更何況他還親身經歷了。九子奪嫡說白了,就是建儲制度不夠完善,立了太子,太子的勢力會威脅皇權,不立太子,諸皇子都會爭奪儲位。

故而,老四在選立皇位繼承人時,創造性地使用了秘密建儲制度,也就是皇帝以不公開的形式,通過遺詔來明確皇位繼承人,一份遺詔放置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之後,另外一份由皇帝自己保存,一旦皇帝去世,大臣們只需取出兩份遺詔,然後對比無誤後,即可擁立新君。

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

結語

九子奪嫡從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來講,應該算是一件好事,正是有了這樣殘酷的鬥爭,方才讓清朝擁有了雍正皇帝這樣的傑出皇帝。可它的過程實在是不可控,稍有不慎,王朝恐有傾覆之危。這就像一道選擇題,皇帝是想要穩定,還是想要一位卓越的皇位繼承人?

自秘密建儲制實施之後,清朝倒是再也沒有在皇位傳承期間出現過什麼危機,可繼位的皇帝卻都比較平庸。康熙皇帝當時的無奈也能讓人有所體察,所謂有得必有失,正是此中道理。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22-1-17 22:33:33 | 顯示全部樓層
二月河小説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2-1-18 08:07:21 | 顯示全部樓層
皇權鬥爭, 雍正繼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2-1-27 13:04:40 | 顯示全部樓層
數鹹濕,康熙係清代數一數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5 02: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