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071|回覆: 3

中國井鹽,肇始四川——承載川人智慧結晶的卓筒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6-9 08:43: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遂寧這座與鹽有著不解之緣的城市

有著這樣一種鑽井技術

它開創了世界機械鑽井之先河

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世界石油鑽井之父」


09.06   05.jpg


它從千年前走來

就像時間故意留給人類的

手工製鹽活化石

它是蜀國先民早期智慧的結晶

帶給我們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09.06   06.jpg


它,就是卓筒井!

卓筒井

並不是某一口井的名字

而是指一種技術工藝

凡是以這種工藝鑿成的井便稱之為卓筒井

其開創於北宋慶曆年間

(公元1041年-1048年)

井鹽開採技術傳承發展至今

這個古老井場

滲透著歷史的脈絡

迴蕩著歷史的交響

遺世而獨立


09.06   07.jpg


今天,是時候重新認識

世界石油鑽井之父——卓筒井



大英與鹽


09.06   08.jpg


卓筒井,從千年前走來

伏筆

遂寧大英位於川中地區

在兩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

(公元前2.5億至公元前2億年)

蜀地為一片淺海

大英便處在這片海域最凹底之處

隨著時間推移,水分不斷蒸發

海水鹽分的濃度逐年增高

後來因造山運動

鹽分極高的海水被困在了盆地

逐漸變成了岩鹽

曾經為「海底」的大英境內

便蘊藏了豐富的岩鹽

大英縣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重鎮

古鹽主要產出地之一

千百年來

它的形成、發展、興盛、繁榮

都與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誕生

戰國末期,秦為統一六國,擇岷江運兵至蜀國攻楚,為確保岷江水路暢通,命李冰治水為運兵作先鋒。

傳說李冰原為山西運城池鹽鹽官,善度鹽脈,至蜀地,識其地下鹽滷豐富,「蜀於是盛有養生之饒」,遂命軍士鑿「大口淺井」(即百姓打水井之法)獲取地下滷水製鹽,在今四川成都雙流區東南華舊鎮開鑿了我國第一口鹽井——廣都鹽井。

李冰此舉將人類探尋水源的方式轉變為

向地下探尋鹽滷資源

拉開了人工鑿井汲滷製鹽的帷幕

我國井鹽鑿井及生產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稱之為「大口淺井」時期,這種鑿井技術比較原始,勞動者需要在地下坑內使用工具挖掘、運土等,因此鹽井口徑都很大。

第二階段稱為「小口徑深井」時期,北宋時期蜀地先民在大英成功開創了小口徑卓筒井鑿井技術及生產工藝,逐漸替代了大口淺井。

卓筒井工藝技術的出現

是中國井鹽鑿井技術從大口徑淺井

向小口徑深井的標誌

它的推廣和應用

不僅為井鹽生產蓬勃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還為世界近代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

開闢了道路



卓筒井的興衰

北宋蘇軾《蜀鹽說》上記載:「自慶曆、皇祐以來,蜀始創『筒井』,用圜刃鑿,如碗大,深者數十丈。以巨竹去節,牝牡相銜為井,以隔橫入淡水,則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為桶,無底而竅其上,懸熟皮數寸,出入水中,氣自呼吸而啟閉之,一筒致水數斗。凡筒井皆用機械,利之所在,人無不知。」

卓筒井有技術先進、開鑿時間短、

占地面積小、易於開鑿等優點

它一經問世,就迅速推廣開來

當時的卓筒井可謂遍布四川各地

據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不完全統計

「凡四川二十州四千九百餘井,

歲產鹽約六千餘萬斤」

上世紀60年代

卓筒井製鹽受到了現代化製鹽業的衝擊

由於成本高、勞動強度大

大量鹽灶被淘汰

到80年代

尚存條件好的9灶41鹽井

年產鹽300餘噸

當時的9灶分別為

大順灶、頂心灶、同心灶、

快活灶、洪發灶、先鋒灶、

萬和灶、旭東灶、祥發灶

分布在卓筒井鎮數個村落

1991年後

根據四川省鹽務局和原蓬溪縣政府

「選擇一處井點」重點保護的原則

「大順灶」及其周圍井眼被保護至今

其餘8灶逐漸荒廢

大順灶

如今川內各地鹽井大多已經廢棄

僅大英縣卓筒井鎮尚存的鹽井

成為人類研究古代卓筒井鑽井技術

唯一的「活化石」

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卓筒井

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巨大的科研價值

2006年

「大英井鹽深鑽汲制技藝」

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

卓筒井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為少有的雙國保單位



為什麼叫卓筒井?

「鑿地植竹,為之卓筒井」

卓筒井是一種用碓架子套鐵質圜刃鑽頭

以衝擊式方法向地下開鑿的

用竹子做套管的鹽井

「鑿地植竹,為之卓筒井」

其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內特有的楠竹

(一種粗如碗口大小的竹類植物)

打通竹節,形成一「筒」

筒筒相連,直達地下兩三千米

該地地方志則載有具體的鑽井之法:

「擇有咸源處,以鐵錐鑿井如碗大……

用大竹四五竿接之使長,以竹枝系鐵錐入……

竹中鑿之,其井底……

有鐵器四爪,到六七十天,

或百餘丈得鹹水乃止。」

它以首尾相接的竹筒固井並隔絕淡水

再用汲鹵竹筒通過大竹筒深入地下

提取滷水

如此看來

卓筒井最早可能叫做「竹筒井」

但在本地方言中

「竹」與「卓」同音

往後就被寫成「卓筒井」了

經過後續的發展

「卓筒井」的「卓」又有了另一種說法

即「高而直」的意思

隱喻了卓筒井的三大要求

一是井必須要打得正、打得直

井不直就無法下筒

二是下到井下的大楠竹筒必須要直

不直就下不到井裡去

三是汲鹵竹筒也必須要直

不直就同樣下不到筒井裡去

滷水就提不上來

所以這個名字又與其技術要求息息相關



卓筒井鑽井技術

「山嘴對山嘴,必定出鹽水」

「隱匿」在川東丘陵之中的卓筒井

延續著古蜀先民的智慧

在「身高」不足10米的井架下

默默續寫著光陰的故事

「鑽兩口井,一個起灶,一個曬鹽……」

這首老一輩大英人耳熟能詳的童謠

描繪的便是大英縣卓筒井鎮人製鹽的生活畫面

卓筒井鹽的整個製作過程

都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

從度脈、打井、汲鹵、曬鹵、濾鹵到煎鹽

嚴格工序,一絲不苟


度脈

「度脈」就是找出地下什麼位置蘊藏有滷水

古人通過上千萬次實踐,總結出了

「山嘴對山嘴,必定出鹽水」

「嘴對嘴,長流水;灣對灣,打不干」等準則

這再一次體現了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打井

井址選好後

便開始打井

卓筒井打井分為「打大眼」和「打小眼」

大眼必須打到岩鹽為止

上層是大眼,口徑15-25公分

深約50至100多米不等

打大眼,一定要隔絕洞壁上滲透出來的淡水

不能打成漏井,否則就只能報廢

大眼打成後即打小眼

將鑽杆頂端的圜刃形鑽頭換成小令牌頭

繼續往下鑿井,直鑽至100多米深

卓筒井一般深度為200米左右

鑿一眼井大約需3個月

用工500多人

卓筒井要保證鹽的產量

就要打「廣井」

即要把井打在岩鹽最凹處

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汲取鹽滷

汲鹵

取鹵時

以楠竹作汲鹵筒,插入楠竹套管內

楠竹下井之前

需再三確認它的乾爽度、光滑度、堅硬度

只有完美達到要求,才可放心下井

否則很可能被滷水漲裂

筒底以熟皮作啟閉閥門

一筒可汲鹵數斗

井上豎大木架,用轆轤、車盤提取滷水

此處不得不提一工具

《樂鹽纂要》對其稍有記錄:

「汲竿上端,以竹片之性韌者作修綆……

井口設韓,載以轣轆[ lì lù ]……

二人腳更番以上下之,若桔槔[ jié gāo ]然,

使竿得以汲鹵」

濃鹵

各井鹽產地的滷水濃度不一

川南鹵濃,川東北鹵淡

煎制淡鹵費工、費時、耗燃料、成本高

因此濃縮滷水是製鹽工藝中

一項很重要的滷水處理工作

傳統濃縮滷水的方法分為

餘熱濃鹵法和自然濃鹵法

餘熱濃鹵是利用煎鹽過程中的餘熱

蒸發滷水水分

主要是在灶上做文章

有多鍋濃鹵、灶圈濃鹵等方法

自然濃鹵則是利用風力、日曬

等自然條件蒸發滷水水分

井鹽普遍採用曬灰濃縮法、

曬水濃縮法和枝條架濃鹵法

現在在大英卓筒井井場

人們仍然能夠見到古老的曬鹽架

可以親身體驗先人製鹽的艱辛與樂趣

濾鹵和提純

卓筒井鹽追求的是質量

要生產出純鹽來

「濾鹵」和「提純」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

濾鹵即是在煮鹽之前

用棕樹蓑衣片等排除水中的一般雜物

提純即是在煎鹽時

採取過濾、結晶、蒸餾、萃取、層析等辦法

儘量將雜質分離出去

還要加上適量豆漿、皂角

進一步去除滷水中的石膏等雜物

分離泹水,使之變得更為純淨

煮鹽

為了使鹽潔白,顆粒晶瑩

煮鹽時先用桐油刷鍋去鏽

將滷水倒入鹽鍋熬製

過程中加入豆汁去除雜質

適時加入菩提殼等促使滷水結晶成鹽

熬好後,灶匠將有水分的舀入鹽倉中

過濾掉水分,再把倉中的鹽撮到炕床上

通過淋花水提膽,並用鹽灶餘熱將鹽烘乾

即成食鹽

除以上工序外

鹽井的日常修潰補垮、掏塞撈物等工作

也十分重要

有著嚴格的要求和專業的工具

目前,為保護和傳承

世界工業文明的活化石「卓筒井」

大英縣人民政府在卓筒井鎮

搭建了一座卓筒井陳列館

而卓筒井博物館建設已納入第二期保護項目
瘦峋單薄的身軀

閃著古銅色一般的光亮

樸實的老農

就這樣在風雨陽光中

默默無聞地延續著卓筒井的故事

在大英這片被汗水浸潤的土地

卓筒井

早已在這裡坐落千年

未來

這首關於鑽井業的史詩

還將繼續頌揚下去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21-6-10 08:49:45 | 顯示全部樓層
呢個無聴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1-6-10 10:47:3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eraclius 於 2021-6-10 22:45 編輯

原來整個生產食鹽工序包括煮鹽工序係一種專業。香港明朝轉清朝大批人流亡,好似話之後就煮鹽無人夠熟悉啊?
【港文化港故事】鹽場盛轉衰 見證港歷史 2016-12-12文匯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1-6-10 23:29:31 | 顯示全部樓層
古人智慧, 歷史見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5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