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醉龍為本澳居民熟悉的體育活動,亦是澳門獨有的民間傳統活動。舞醉龍原是中山的民間習俗,本澳公開的舞醉龍活動曾於一九六六年後停頓,至一九七九年前後逐漸恢復。
為何要在四月初八浴佛節舞醉龍?原來有一段古老的神話傳說。話說遠在千年前,香山縣即今中山,有一條河名叫“龍塘孖樹坑”。一天,有一佛下山到河邊洗浴,將一條大蟒蛇斬成幾截棄於河中,河水被染紅。一名酒醉漁翁剛好經過,拿起蛇頭及蛇尾揮舞,斷蛇居然復生,變成一條龍騰空。不久,河邊還長出幾棵樹,民間稱為“亂世樹”。這幾棵樹長到四呎已綠樹婆娑,而每年四月更是香氣沁人,綠蔭覆蓋下的河水清澈見底。
有一年,香山流行瘟疫,孩童面黃肌瘦,一時藥石無靈。有人偶然將“亂世樹”的樹葉搓爛用糖水給孩童飲用,孩童立即病癒。這樣,亂世樹的樹葉成了良藥,後來香山人將“亂世樹”的樹葉改稱芫茜葉。每年農曆四月,便以芫茜做成芫茜餅,據說食之會使人精神爽利,除病延年。因此,於四月初七晚,人人以芫茜餅參神,通宵達旦,其熱鬧情形與過年差不多。
自此,民間流傳芫茜葉是由那條成仙之龍的血滋潤而成,香山人對這條神龍也感恩戴德,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大舞醉龍以示紀念。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