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982|回覆: 2

續『佛、法、僧』三寶已俱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3-29 00:05: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robinhood9999 於 2015-3-29 00:13 編輯

http://141hongkong.com/thread-523250-1-55.html

兩種諦與兩種教法、阿毗達摩的特點及學習阿毗達摩的意義:昨天我們大體地談到了印度佛教的一千五百年,同時又談到了“阿毗達摩”的來源。今天我們將進入“阿毗達摩”的學習。當我們在討論“阿毗達摩”前,先來學習“阿毗達摩”的特點。根據“阿毗達摩”,有兩種真諦或真理。一種是世俗諦,一種是勝義諦。世俗諦就是世俗都認定的真理,大家都認定的。世俗諦,這裡講到的sammuti,sammuti的意思是共認的意思,也就是大家共同都認定的,例如我們講到由選舉,大家共認他為領導者,這也是屬於sammuti。在律教法裡面講到的sīla sammuti,翻譯為結戒。這裡的結就是大家共認,共同認定,共同認可,所以叫sammuti。這裡的sacca,就是真理、真實。世俗諦也就是說,在世俗,大家都認可的、都認同的,在世間語言上並沒有錯的,稱為世俗諦。而勝義諦,又稱為究竟諦paramattha-sacca,parama是最高的,殊勝的,attha是意思、意義,再加上真理,稱為勝義諦。

    佛陀的教法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經教法,一種是論教法。經教法又稱為方便的法說pariyàya-dhamma desanà,這裡的pariyàya是方便的、隨機的、應機的,dhamma是法,desanà是說或者教導。方便法說的意思就是通過譬喻,通過教誡、勸導、鼓勵、隱喻等等方式來開示,也就是說是譬喻式的或者受到裝飾的教法,以教導世俗諦為主。因為佛陀在開示佛法的時候,必須面對根機差別很大的聽眾,有些利根,有些鈍根,有一些經常熏習了佛法,有一些對佛法很陌生,有些人的貪欲很重,有的人嗔心很重,有的人傲慢。佛陀往往會因人而異、會應機地施教。為了引導聽眾修行,乃至通達聖諦,佛陀會採用種種不同的方法,達到使聽眾能夠明白。因為佛陀的智慧中有一種智慧,就是能夠瞭解聽眾的根器,能夠知道眾生的隨眠。這種智慧是不共獨覺、不共聲聞的,佛陀就有這種智慧,能夠判斷聽眾的傾向、能力、性格,用適當的方式來調整開示。例如,佛陀講到一個叫作耕者巴拉多加的農夫的故事。有一天早上,佛陀去托缽,到了這個農夫的所耕種的地方,那個時候,這個農夫正好準備下田工作。他在工作之前先分發食物,佛陀就去到那個地方,站在那裡,然後這個農夫耕者巴拉多加問佛陀說:“我們經常要做工,我們有工作所以就有吃的,你們有手有腳,也應該要工作。”佛陀說:“我們也有工作,也要做工,因為我們做工,所以也有吃的。”耕者巴拉多加就問說:“你說你也工作,你也做工,但是我從來沒有看到你的牛,你的刺棒,你的犁耙等等,你怎麼能說你也工作呢?”那個時候佛陀就說:“我是以信為種子,以寂滅為犁耙等等,我所結出來的果實是沒有苦的,是清涼的果實。”佛陀就會用這種方法來開示。又例如,有一些婆羅門喜歡做火供,每天都在家裡或者聖壇裡供火,佛陀見到了之後說:“我們也會做火供,不過我們的火供跟你們的不一樣。作為在家人,要供火供,要供根本火,根本火就是父母,要供養父母,還要供養自己的妻兒,還要供養沙門、婆羅門,這種叫作火供。”又例如在《長部》的《教誡新嘎喇經》裡,當時,新嘎喇居士子每天早上有個習慣,跑到城外的河裡面,把自己的身體泡在河裡,出來之後就向六方作禮拜。有一天早上佛陀托缽時,見到了新嘎喇居士子這樣做,就問他說:“唉,居士子,你在這裡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作禮拜?”新嘎喇居士子回答說:“我的父親在臨終之前教導我說:‘兒子啊,你們要禮拜諸方。’所以我現在,每天早上都禮拜東、南、西、北、下方跟上方。”佛陀說:“我們也禮拜諸方,不過我們禮拜六方跟你的不同。”於是佛陀就開示說:“東方是父母,西方是妻兒,南方是朋友,北方是師長,下方是奴僕,上方是沙門、婆羅門。”佛陀用這種方式,也就是借喻的方式來教導眾生。

    佛陀這種根據不同的根基、不同的人、不同的傾向所說的法,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被結集為五部,也就是《經藏》的五部,這稱為經教法。《經藏》是記載佛陀一生四十五年間在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人,依照不同的因緣所說的法的總集,或者稱為言行集。

還有另外一種是論教法,論教法又稱為非方便的法說,nippariyāya-dhamma desanā,意思是直接的,或者沒有受到裝飾的教法,以教導勝義諦為主。在《經藏》裡,我們會看到佛陀使用世俗中大家都認定的語言。世俗諦其實沒有錯,勝義諦也沒有錯。佛陀會說到,男人、女人、弟子、婆羅門、刹帝利、佛陀、過去的佛、未來的佛等等;也會說到要孝敬父母,要尊敬師長,這些都是世俗上所認定的。例如,阿難尊者在每一部經裡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如是我聞”,這裡的“我”其實也是屬於世俗諦的範疇。但如果是從勝義諦的範疇來看,有沒有“我”啊?有沒有所謂的“佛陀”?有沒有所謂的“弟子”?有沒有所謂的“男人、女人”啊?在勝義諦上來說,是沒有這些的。

在“阿毗達摩”裡所討論的,就是以勝義諦為主,或者說究竟諦為主,也就是把我們平時所見到的、所接觸到的東西進行分解,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程度。雖然,教法可以這樣分為經教法跟論教法,但是,它們也不是決然分開的。例如在經典裡面,在《經藏》裡,佛陀也經常使用論教法,就是使用勝義諦,例如佛陀講《無我相經》。《無我相經》是直接教導如何觀照受、想、行,色、受、想、行、識五蘊為無我的。又比如佛陀教導的《燃燒經》,直接教導觀照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觀照貪、瞋、癡,這些都是屬於究竟諦的範疇。但是,我們在經典裡也可以發現,很多經典是屬於世俗諦的範疇。《本生經》是屬於哪一種範疇?世俗諦還是勝義諦?世俗諦。我再問問大家,佛陀教導修入出息念,是勝義諦還是世俗諦的範疇?世俗諦還是勝義諦?是世俗諦,對。我們再看佛陀制定戒律,是世俗諦還是勝義諦?戒律是律教法,是世俗諦還是勝義諦?世俗諦。為什麼呢?因為戒律講的都是很具體的東西。我們如果瞭解了佛陀的教導,那麼雖然是同樣的東西,但是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教法或不同的含義去教導,那麼有時候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在勝義諦裡,佛陀講的法是一步到位的,特別是直接指導禪修的,就象我們說的《大念處經》,《大念處經》是以教導世俗諦為主還是勝義諦為主?世俗諦。對,哪些是世俗諦呢?前面身念處裡講到的入出息、三十二身分、觀屍體,這些是世俗諦還是勝義諦?世俗諦。又講到觀修四大、修觀受、觀心念、觀法,這是勝義諦還是世俗諦?這是勝義諦。所以特別是在修觀的階段,佛陀都是直接用勝義諦來教導。例如在《相應部》裡的蘊相應,或者說因緣相應,或者處相應,六處的處,十二處的處,佛陀都基本上是教導勝義諦的範疇,也就是要教導觀照五蘊:色、受、想、行、識;觀照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觀照這些都是無常、苦、無我。這一種觀照方法其實是直接用勝義諦的教導。我們知道了佛陀教導,有這兩種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方式,那麼我們在談論佛法,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就不能夠混淆。如果混淆了,就很容易造成教法的混亂。例如,世俗諦的東西,是為了保護世間、保護教法,甚至是對修行的一種保護。在律教法裡,佛陀說:不能,我們現在很多人可能會感覺不理解的就是不能坐棉墊的問題。但是在《律藏》的《巴吉帝亞》第八十八條,佛陀明確說到“若比丘,把床或者座入棉者,應該撤掉”。這樣你可以說:“唉,難道這些棉,對我們有什麼障礙嗎?如果我們只是用心,我們觀照它,完全是一堆時節生色,那麼我們就沒有障礙了。”可不可以這麼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會壞了佛陀的律法,就是佛陀制定的律,因為佛陀制定律,完全是一是一、二是二。例如,我們說時間,時間完全是一個概念法,在真實意義上沒有所謂的時間。但是,佛陀又規定說在非時,就是過了正午不能吃東西,在晚間不能吃東西。那你可以說:“時間根本是個概念,我沒有所謂的時間,所以什麼時候吃都可以。”可以這麼樣嗎?這樣的話,就會壞了佛陀所制定的律法。

    而同樣的,在業方面,我們講了經教法,剛才是律教法。經教法中關於業方面,談到眾生有種種的差別,因為眾生有種種差別,所以,會有富貴的,會有貧賤的,會有高等的眾生,會有低等的眾生。如果大家都按照所制定的制度,就是這世間的規範,按照因果的法則,就不會紊亂。如果要打破這種因果的觀念,沒有所謂的貴賤,沒有所謂的長幼尊卑,這個世間很容易混亂,甚至人會變得沒有慚愧心。我們不能夠用勝義諦的東西直接去破世俗諦,一旦破世俗諦的話,就將壞世間。因為勝義諦是拿來指導修觀,在觀智中沒有所謂這些差別,沒有所謂這些不同的東西,但並不等於說,在觀智中做到這麼樣,在現實中就要把它破壞掉,這樣的話,無論是對佛陀的教法,對世間乃至對倫理,對長幼秩序都會起到破壞的作用。因此在解釋的時候,我們要知道佛陀在講哪一種東西,在講哪一種法,他指的是哪一種,他的意趣是什麼樣?要不然,如果我們用勝義諦或者用論教法去看佛陀,會發現佛陀是個很執著的人,大家看過《律藏》沒有?只要看過《律藏》我們就會發現到,佛陀是一個很囉嗦的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去追究,是不是?但其實並不是這麼樣,為什麼?因為佛陀是為了保護僧團。正如佛陀在每制一條戒的時候,都會說,制戒有十種功德利益,就是為了保護僧團,保護信眾,保護令正法久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00:10: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有緣人請自行尋找瑪欣德尊者的開示

附上前輩提示的俗家人行門
無論有宗教或無宗教信仰者,日當恆持『守口攝意身莫犯』之外,並以『無所住而佈施』心境做社會工作,證到『三論體空自覺覺他』為目的。

世俗人只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落實「施比受有福」觀念在行為上,心靈上恆持「無所住布施」為最勝。
謹以「守口攝意身莫犯、行者依此得度世」與具緣者共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00:17: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obinhood9999 於 2015-3-29 00:19 編輯

其實佛陀當年不太理會俗家人幹甚麼
那本經應是後人杜撰
我不當一回事
但還是轉給大家看看
搵女最好舖舖清
免費到頭來隨時唔見更多錢

《優婆塞五戒相經》
若優婆塞,共淫女行淫,不與直者,犯邪淫不可悔,與直無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3 08: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