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於8月31日下午就香港的政改問題作出決定;反對派一口咬定若決定「唔啱心水」就要發動「占領中環」,並在今日晚上發起「占中」集會,有關言行引來各界的關注,包括香港宗教界人士。
全國政協委員、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慈悲為懷開示道:「香港原本是一個漁港,後來又轉變成制造業重鎮,再發展成一個金融、航運、信息中心,今日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國際大都會。期間經曆了民族發展的榮辱,九七的回歸,奮鬥的成敗,每一個足跡,都留下可供後人借鑒的感人故事。全賴祖輩先民和今天社會各界人士,以默默耕耘、刻苦經營、團結互勵、和衷共濟的精神,屢渡難關,共同創造,不懈努力,才有目前的美好成果,實在是得來不易。」因此,他強調「今天,因社會市民訴求之不同,產生意見分歧,引發爭論,尤有甚者,欲進行非理性之抗爭運動,如箭在弦,令人擔憂。勢必對香港繁榮安定做成不良之影響。為此,香港宗教界及社會具識之士,因不欲目睹社會紛爭、混亂之局面,乃以「不忍眾生苦」的宗教悲憫情懷,期盼社會各階層能達成「和合無諍」之理念,社會回歸正道,人人遵紀守法,彼此尊重,理性包容,團結共勉,維護和諧,消除對立,化解紛爭,同心協力,共締和平。」面對觸手可及的香港紛爭,寬運法師相信:「雖佛陀寂滅已經二千五百多年,但佛法依然在人類社會中,擔負着極其重要的任務。甚至可說,現代乃至未來的世界,越來越需要佛教的智慧和方法,來解決人類的社會問題。」在香港面對巨大考驗的時刻,法師仍以不忍眾生苦的悲憫情懷,向四眾弟子開示佛教化世導俗、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功用,希望香港和諧穩定、明天更美好。
一、唯有和諧才能社會繁榮
以儒、釋、道三家根本理念作為處世修身原則的傳統思想,千百年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人們的生活;古德雲:「以佛修心,以道教治身,以儒學治世。」尤其是三家所共奉的「和諧」思想,一直在社會人際關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和諧」思想,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神的精髓。回望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我們可以發現,儒教思想的
「以和為貴」、佛教教義的「與人為善」以及道教理念的「天人合一」等主張,無不包含着「和諧」的意境。社會和諧一直是人類的理想追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向往。而我們理想中所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國土。民主法治,就是社會民主自由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確切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
而「和諧社會」的理念,總結起來可概括為三個方面:即人與自我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成員的身心和諧即形體、心理、精神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點。人與社會的和諧包括了人與人之間、各民族之間、各階層之間和社會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和諧,這是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和諧社會提供必要的條件和生存空間。正確地處理、協調、緩和、消解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個方面的矛盾,正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
以此「本質要求」為大前提,儒、釋、道三家均提出了精要的理論;如儒家所說「和而不同」、「求同存異」;《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說:「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又「和」謂心不爭也。不同謂立志各異也。君子之人千萬,千萬其心,和如一而所習立之志業不同也。」因社會上每個人的稟賦不同,環境不同,「所習立之志業」自亦有異,豈可強求一律?是故君子求同存異,講求協調和諧,卻不盲目苟同;也就是在不執着於一己見解的同時,而無傷於和氣。
佛教以和合為本,和合即是無諍。所謂和尚的意思,就是以和為尚;佛教以六和精神: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所建立僧團,曆代傳承不衰,就是佛教內部團結和睦的根本保證。
佛教的和合乃基於慈悲之精神,如《大寶積經.菩薩行品》說:具足柔軟心,常樂行慈悲;若與眾生語,謙下心和悅。又《諸法集要經》雲:常說利益言,令自他安樂;常以柔軟語,愛念於群生。一個人如果內心慈悲、善良、柔軟,才能化為溫和、柔軟的語言與行為,從而令自他歡喜,成就祥和無諍的世界。正如古德所說: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言語無諍自然口業清淨;行為無諍則進止安詳。若人人能做到善護身、口、意三業,遠離忿爭,對己、對人負責,降伏內心的暴戾煩惱,長養善心善念,社會自能在此基礎上獲得健康、良性的發展。
道教的《道德經》則謂: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最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道家所提出的這種柔和、謙下、不爭的美德,實足為現代人借鑒。
以上理論充份體現了三家淑世利人的社會的關懷--唯有和諧才能無諍,唯有和諧才能安定人心,唯有和諧才能社會繁榮,國家昌盛,世界和平。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