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現在修菩提心非常難,難在哪裡呢?就是遇到實際情況用不上。你雖然口頭上唸過十萬遍發心,但若沒有以四無量心攝持,付諸於實踐相當困難。很多竅訣書裡也 講了,閉關或靜坐時唸誦的發心,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中。你念發心偈時若能一直想「三世諸佛怎麼發殊勝菩提心,我今天也在十方三寶面前發這個願,要發菩提心 度化眾生」,每一次都這樣觀修,那久而久之,因為提前有過訓練,當遇到任何眾生時,自然就想去利益他。
尤其是前世有善根的人,稍微修一點,菩提心就很容易生起來,從此之後,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就像禪宗有種說法:你進來時是凡夫,出去時是佛陀。我們雖不敢說是佛陀,但也可以說:剛修這個法時是薄地凡夫,最後完全斷除了自利心。
當然,作為凡夫人,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無法斷除實有的執著,但自利心卻可以斬斷。平時也看得出來,有些出 家人或 居士剛來學院時,一點利他心都沒有,但後來通過學習大乘佛法,慢慢地根本不把自己當回事,就像佛陀在因地時一樣,全心全意只想利益眾生,為此願意付出一 切。這種人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任何一個佛教道場中都非常需要。
我有時候去藏地、漢地的一些道場,看見很多出家人的行為,確實非常感動,覺得他們是活生生的菩薩,除了利益眾生,從來就沒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事情。
而 有些出家人雖然名氣很大,但對菩提心從來沒觀修過,利益眾生也從來沒想過,這樣就不太好。不過,別人的相續具體怎麼樣,他到底是菩薩還是眾生?我們凡夫肉 眼也看不準,故不能隨便妄加評論。
總而言之,在修行中,最需要的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僅僅生起一剎那,其功德在億劫中也說之不盡。《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云:「若贊菩提心,所有諸功德,經於多億劫,稱讚不能盡。」
因此,上師如意寶常說:「你們每天聽課,法師要求發菩提心時,自己應稍微安住一下,知道今天聽法是為了利益眾生;最後作回向時,相續中也要生起這樣一顆 心。若能如此,它的功德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稍稍思維一下就有這麼大功德,那我們在一座間去實際修持,功德就更不可思議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發心修好。
對於菩提心,歷代傳承上師都特別重視,有了這個基礎,修大圓滿才是真正的大圓滿。為什麼呢?因為大圓滿並不是自我解脫的小乘法,它的根本就是利他。所以,有了菩提心的話,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它的加持。
其實,為利益眾生而修行,自利不求也會無勤成辦。誠如上師如意寶在《勝利道歌》中所言:「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訣。」故你想自己成佛的話,就要把利益眾生的事放在第一。
我們作為凡夫人,若能生起這樣相似的菩提心,也能斷除流轉輪迴或墮入惡趣的因。
法-王如意寶有一次在大經堂專門立宗,說:相續中若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此人絕對不會墮三惡趣。然後讓所有法師對此駁斥,最後法-王引用很多顯密教理力折群雄。這也是一個殊勝的緣起,我講《入行論》第一品時就提到過,後來又看了《華嚴經》、《大寶積經》等大乘經典,深感法-王所說的道理完全成立。如果相續中真的有了菩提心,一般來講不會墮落;即使墮入惡趣,痛苦也非常輕微,時間也極其短暫,就像彈球般很快能得到解脫。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今生中,最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十萬遍發心;退一步說,即使質量上不過關,數量上也一定要圓滿。其實,光唸十萬遍倒不是很困難,但在唸誦的過程中,每次都能前前後後觀想,這個才不容易。
有些工作特別忙的人,上班或走路時就唸完了發心的數量,這也算是一種完成。有沒有功德呢?決定會有。因為這些發心偈,是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等大德的 金剛語,如果念了十萬遍,就算一點也不會觀想,甚至常生自私自利的念頭,這也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只不過嚴格來講,最好能以利他心為前提。但即使不具足,念 也總比不唸好。現在許多人覺得菩提心不重要,吃飯、睡覺、好好休息才重要,所以每天特別懈怠,一個偈頌都不念。跟這種人比起來,你念了十萬遍的話,當然功 德不可思議。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