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70|回覆: 3

[ 新聞 ] 國際掃盲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9-8 19:38: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國際掃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即每年的9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65年11月17日召開的第14屆代表大會上決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爲國際掃盲日。其目的在於動員各成員國和有關國際機構同文盲現象作鬥爭。

起源和發展

成立
  文盲現象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爲了消滅文盲現象,1965年11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召開的第14屆代表大會上通過決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爲國際掃盲日,目的是動員世界各國和有關國際機構同文盲現象作鬥爭,並希望通過國際掃盲日活動推動掃盲工作的開展,使各國適齡兒童都能上學、在校學生不過早輟學、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機會。

  爲促進全球範圍内掃除文盲的工作,198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1990年爲國際掃盲年。聯合國還宣布,從2003年1月開始的十年爲國際掃盲十年,努力實現2015年以前將全球成人文盲總數比2000年減少一半的目標。在A/RES/57/166號決議中,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掃盲十年國際行動計劃》並決定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國際上擔任對在掃盲十年框架下進行的各項活動的協調工作。

國際範圍内擴展

  許多國家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都向本國人民發出呼籲的函件和文告,建立國家範圍的、區域的、地方性的掃盲組織,通過各種媒介宣傳掃盲的重要意義,評價掃盲工作取得的成績,研究進一步開展掃盲的辦法和措施。一些國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出許多適合本國國情的掃盲辦法。例如,巴西宣布,從2003年起,將實施爲期4年的全國掃盲計劃,爭取在2007年之前消除國内文盲。

掃盲成績

  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掃盲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根據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成年人的文盲數量從1985年至1994年8.17億減少到2000年至2006年的7.76億。同時全球識字率則由上一時期的76%上升到8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2010年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顯示,自1999年以來,全世界失學兒童減少了3300萬;許多國家初等教育中的性别差距正在縮小;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07年,成人識字率上升10%,目前達到,84%,女性成人識字人數的增加速度快於男性。

  但是,全世界的掃盲任務依然嚴峻。據統計,2007年失學兒童爲7200萬,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15年仍將有5600萬兒童失學;失學兒童中大約54%爲女童;迄今還有大約7.59億成人不具有讀寫能力,其中三分之二爲女性。

  2010年9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掃盲知識與創新”網。該網1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這是由韋里孫基金會和微軟公司贊助成立的一個虛擬工作場所,研究人員和掃盲工作者可以在此建立聯繫、分享知識並對掃盲的相關議題展開在線討論。

背景資料

  據統計,全球成人文盲約爲8.6億,約占全球成人人口的20%。全世界有1.13億學齡兒童不能上學,其中三分之二是女童,大部分文盲都分布在非洲、亞洲和拉美地區的貧窮國家,如印度、中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亞、埃及等。在發達國家中也存在大量的文盲,僅美國就有4000萬成年人無法給孩子讀書讀報,並無法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估計全球共有超過7.81億名成人沒有基本識字能力,其中三分之二是女性。此外,將近1.03億名孩童無法上學,進而無法學習閱讀、書寫和計算。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06年全球教育報告》,南亞和西亞是成人識字率最低的國家(58.6%),倒數二、三名分别是撒哈拉非洲地區(59.7%)和阿拉伯世界(62.7%)。全世界識字率最低的國家是布基納法索(12.8%)、尼日爾(14.4%)和馬里共和國(19%)。

  文盲普遍分布在發展中國家,造成發展中國家高文盲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人口發展角度說,發展中國家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率高,經濟相對落後,國家的教育投入難以與人口的增長成正比。從語言文化角度講,多語種問題在發展中國家較爲突出,這在非洲尤爲嚴重。擁有1億多人口的尼日利亞共有410種語言,僅有660萬人口的貝寧也有近60種語言。從社會生產角度看,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程度不高,一些工作的知識和技術含量不大,人們對文化知識的需求不十分強烈,文盲與否對社會生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然而,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這些發展中國家逐漸面臨着科技、人才和資金等困難,發展教育的重要性漸漸顯現,掃盲顯得緊迫和急切。

目的宗旨

  “國際掃盲日”旨在動員世界各國以及相關國際機構重視文盲現象,與文盲現象作鬥爭,並促進世界各國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適齡兒童都能上學,達到能夠識字的目標。最終達到增進人際溝通,消除歧視,促進文化傳播和社會發展的目標。聯合國對“識字”的定義爲能閱讀和書寫簡單句子的能力,任何語言皆可。因此識字率僅爲基本、而非進階的識字能力。

中國掃盲成績

  中國黨和政府曆來重視掃盲工作。尤其在老、少、邊地區,各地、縣政府部門每年都派專人進行掃盲工作。在山西、河北、内蒙、吉林和黑龍江省都出現了掃盲先進縣,使數以萬計的農民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學到科學種田的技術,走上了科技致富脱貧的道路。

  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掃除文盲的決定》。50多年來,中國的成人文盲率大幅下降,已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80%降到2002年的8.72%。中國政府在2000年底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略目標。

  2001年3月2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也顯示: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和識字很少的人)是8507萬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比率已由15.88%下降爲 6.72%。而青壯年文盲的比率已下降到了5%以下,從而實現了我國政府90年代初提出的“到本世紀末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重要目標。

  2003年全國青壯年文盲已降到5%以下。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局公布的全球過去十年掃盲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在所統計的40個國家中,中國在掃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績最大。

  2004年全國共掃除文盲204.58萬人,青壯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2004年9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内瓦擧行頒獎儀式,將2004年度“國際掃盲獎”授予中國青海省掃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表彰其在掃盲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績。作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已經在短短10年間給近5000萬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2005年發布的《中國全民教育國家報告》顯示,2001年至2004年,全國共掃除文盲803萬人,2005年又掃除了196萬文盲,平均每年掃盲200多萬人,青壯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這一成績已兑現了中國向全世界宣布2001年青壯年文盲的數量降低到5%以下的目標和承諾。

曆年國際掃盲日

  每年的國際掃盲日都會確立一個主題,曆年國際掃盲日的主題和内容如下:

  2004年主題:文化與性别

  2005年主題:文化與持續發展

  2006年主題:識字是持續發展之本(Literacy sustains development)

  2006年的主題是“識字是持續發展之本”。它確認提高識字率對於經濟增長、消除貧窮、社會參與和環境保護至爲重要。它提醒人們識字是開發社會人力資源的平台。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說到,識字始於初級教育,到2015年普及初級教育乃是千年發展目標之一。然而,初級教育並未普及每一名兒童;有1億多名女童和男童從未入學。即便對入學兒童來說,初級教育的質量可能低劣不堪,使他們隻能勉強掌握基本識字技能。雖然根據官方統計數字,成人文盲數目超過7.7億,但這個數字沒有包括另外數以百萬計沒有能力處理學習、理解和溝通方面的日常需要的人。

  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在致辭說到:“隻有通過識字後的學文化方案、進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營造使掃盲事業得以興旺發達的“識字環境”,使掃盲工作本身經久不衰,識字這一寶貴的贈與才能維繫發展。在今天國際掃盲日,讓我們作出承諾,加緊開展各項國内和國際努力,在全世界提高識字水平。讓我們給予掃盲事業一次改變世界各地人民和社會的真正機會吧。”

  2007年主題:掃盲與健康 (Literacy,key to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2007年9月8日是第42個“國際掃盲日”,主題是“健康與掃盲”,這突顯了掃盲工作在改善全世界健康狀況方面的關鍵作用。掃盲與健康之間存在許多重要聯繫。識字技能和掃盲工作是有力的工具,能使婦女和男子穫得改善健康狀況的必要能力和自信。識字母親撫養的兒童有更好的機會健康成長和接受教育。因此,掃盲不僅增進個人健康,而且增進家庭和整個社區的健康。
關注渴望識字的孩子
關注渴望識字的孩子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致辭說:“今年是聯合國掃盲十年(2003-2012)的中點,然而今天,據估計,仍然有7.74億成年文盲,其中三分之二爲婦女。7200多萬兒童未能入學。這些數字提醒我們,要實現人民受教育和識字的權利,仍然任重道遠。

  今年也是實現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活動的中點。其中一項目標就是普及小學教育——識字是從這里開始的。提高識字率將促進我們改進婦幼保健、防治艾滋病毒/艾滋病、瘧疾和其他疾病以及實現其他千年發展目標的努力。總而言之,掃盲促進發展。掃盲促進剷除赤貧,增加機會,同時還能推動兩性平等和環境可持續性。

  全球掃盲工作仍然面臨巨大挑戰。這是我們所有方面——各國政府、聯合國大家庭、其他國際組織、私營部門、民間社會、地方團體和個人——共同面臨的挑戰。每個方面都可以有所作爲,所有方面都可以參與解決挑戰的行動。

  識字是一個增強能力的進程,對發展和健康至關重要。值此國際掃盲日,讓我們加倍努力,提高全世界識字率,讓我們共同努力,實現人人識字的終極目標。”

  2008年主題:掃盲與健康(Literacy is the best remedy)

  2008年9月8日是第43個“國際掃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08年國際掃盲日的主題依然確定爲“掃盲與健康”,旨在讓人們更多地關注讀寫能力與公眾健康之間的關係。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2008年國際掃盲日的致辭中指出,目前全世界約有7.74億成年人是文盲,有7500萬適齡兒童未能入學,還有數百萬青年過早離開學校。

  “今年國際掃盲日紀念活動的主題是“掃盲與健康”,這一主題旨在讓人們更多地關注兩者之間的關係。文盲現象對人類健康有直接的影響。如果不識字,人們就無法閱讀藥瓶上的說明。不識字意味着人們不太可能了解與艾滋病、瘧疾和其他傳染病有關的事實。而三分之二的文盲是婦女和女孩,她們往往承擔着照顧家中病人的責任,不識字就意味着她們不太可能知道有哪些預防和支助服務,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救生藥品和其他治療手段。

  爲了提高識字能力,明確的政策和增加投資將至關重要。對於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有關產婦保健和防治艾滋病毒和瘧疾的具體目標、應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公共衛生挑戰,掃盲是不可或缺的行動。值此國際掃盲日之際,讓我們大家——政府、聯合國大家庭、捐助者和民間社會將這一承諾變成更有力的行動。全民掃盲將造福全民。”——祕書長潘基文2008年國際掃盲日致辭

  2009年主題:識字增強能力

  2009年9月8日是第44個“國際掃盲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該年國際掃盲日的主題確定爲“識字增強能力”,旨在讓人們更多地關注讀寫能力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係。

  全球掃盲工作依然任務艱巨。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2009年國際掃盲日的致辭中指出,目前全世界約有7500萬適齡兒童未能入學,數百萬青年過早離開學校,五分之一的成年人缺乏基本的識字和寫作能力,其中大多數是婦女。

  “今年國際掃盲日的重點是識字帶來的能量。識字是工具,有了它,人們就可借以改善生活,就可以參與社區的決策,就可以穫得有關衛生保健的信息,等等。最爲重要的是,掌握了這個工具,人們就可以實現其作爲公民和人的各項權利。

  識字並不僅僅關乎讀書寫字而已,它關乎尊重,關乎機遇,關乎發展。值此國際掃盲日之際,我呼籲所有夥伴加強承諾,推動全球掃盲,並且提供必要資源,以切切實實地取得進展。”——祕書長潘基文2009年國際掃盲日致辭。

  2010年主題:掃盲與婦女賦權 (掃盲與提高婦女能力)

  婦女賦權是社會性别與發展中的重要概念,它不是指從外部把權利恩賜給婦女,而是要實現法律賦予婦女的平等權利。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2010年的國際掃盲日的致辭中指出,識字改變婦女的生活,也改變她們的家庭、社區和社會。他說,通過識字,婦女在經濟上變得更加自立,更積極地參與自己國家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通過掃盲增強婦女的能力,就是增強我們所有人的能力。

  “每一個識字婦女都是對貧困的一次勝利。值此國際掃盲日之際,我敦促各國政府、捐助者、非政府組織和所有發展夥伴使給世界各地的婦女帶去文化。識字是發展和繁榮必不可少的基礎。通過掃盲增強婦女的能力,就是增強我們所有人的能力。”——祕書長潘基文2010年國際掃盲日致辭。
編輯本段
國際掃盲十年

  聯合國宣布從2003年1月開始的十年爲國際掃盲十年(即2003—2012年),努力實現2015年以前將全球成人文盲總數比2000年減少一半的目標。

  掃盲的内容不隻是包括讀和寫——它還關係到我們如何在社會中進行交流,涉及到社會活動、社會關係、知識、語言和文化。在我們生活中,識字教育,或者說用書面交流,與其它交流方式一樣重要。確實,識字本身形式多樣,可以在紙上、電腦屏幕、電視、海報和各種標牌上。在當今社會中,識字的人交流當然沒什麼障礙,而對那些文盲則不然,正是這些被排除在外的人才能深切體會到“識字即自由”的真正含義。

  然而,假如現狀任其發展,假如我們不能對當今的教育體制進行改革,“識字即自由”對千百萬人來說仍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夢想,在今後幾年中我們必須采取新的、協調的、可持續的措施來扭轉這些趨勢,確保走上全民掃盲從而到普及教育的正確軌道。

  這就是聯合國大會宣布2003年到2012年爲聯合國掃盲十年的原因,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改變世界,通過相關的、有意義的方式,使每個人都能參與識字運動。

國際性掃盲獎

  自1979年以來,爲獎勵世界各國有關組織及個人在掃盲工作方面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曾先後設立了七項國際性掃盲獎:

  一、“娜傑日達·克·克魯普斯卡婭國際文化獎” (Nadezhda K. Krupskaya International Cultural Prize) 由前蘇聯政府捐助。每年9月8日國際掃盲日時由教科文組織頒發,表彰掃盲出色的機構、組織和個人,故又稱該獎爲教科文組織掃盲獎(UNESCO International Literacy Prize)。

  二、伊拉克掃盲獎(Iraqi Literacy Award),1991年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海灣戰爭後也已撤消。

  三、國際野間掃盲獎 (Noma Literacy Prize),1980年,由日本最大的綜合出版社《世談社》設立,並以該社社長姓氏命名,獎金爲1.5萬美元。

  四、國際閱讀協會掃盲獎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Literacy Award),1979年創立,獎金爲1.5萬美元。

  五、世宗國王掃盲獎 (King Sejong Literacy Prize),1990年由韓國政府設立,有兩個獎項,獎金各爲1.5美元。

  六、馬爾科姆·阿迪塞希亞國際掃盲獎 (Malcolm Adiseshiah International Literacy Prize),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副總幹事的名字命名,1998年開始頒發,獎金爲2萬美元。

  七、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獎 (Mohammed Reza Pahlavi Literacy Prize)。

  還有一個是教科文組織孔子掃盲獎,設立於2005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資助,每位穫獎者可穫得2萬美元的獎金。

  2010年掃盲獎的主題爲“掃盲與提高婦女能力”,2010年掃盲獎的得主如下:

  佛得角成人培訓總局穫得了由大韓民國贊助的世宗國王掃盲獎的兩個獎項之一。其“成人教育與培訓計劃”(EdFoA)因成效顯卓著而備受肯定。據統計,佛得角的文盲率從1974年的60%降到了2005年的20%,而且這一趨勢目前仍在繼續。“成人教育與培訓計劃”還具有切合實際、靈活多樣、注重婦女的優先地位等特色。

  世宗國王掃盲獎的另一個得主是德國漢堡的國家教師培訓與學校發展學院,它以“家庭掃盲計劃”而穫得這一殊榮。該計劃以跨代學習的方式,讓父母加入到子女的學習過程中去,並使雙方都從中穫益,爲促進移民家庭掃盲和融入社會樹立了一個典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助的教科文組織孔子掃盲獎同樣由兩個獎項組成。尼泊爾的非正規教育中心因具有突出貢獻的“國家掃盲運動”贏得了其中一項。這一綜合項目建立在環境、婦幼保健、婦女發展以及及賺取收入等一系列主題之上。

  埃及的伊斯梅利亞省因“女性促進家庭”項目而摘取了孔子掃盲獎另一個獎項的桂冠。這一具有變革性的項目通過對農村女孩進行培訓,使她們成爲社區發展的協助者來解決社會問題,並同時開發女性的領導能力。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13-9-9 13:52:1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Williamho1953 #1 的帖子

個中文翻譯唔多妥,英文係 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 正面去話加強識字,「掃盲」尼個詞幾負面,掃黃,掃毒.都係掃架對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9-10 19:21:3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文譯名要改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9-12 22:42:25 | 顯示全部樓層
我覺得應該要譯過第二個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4 17: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