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3-9-6 00:56:12
|
|閱讀模式
今天,Google Android 副總裁 Hugo Barra 離職加入小米的消息引爆了中國互聯網。然而小米為什麼要拉 Hugo 入局呢?請看以下的關於小米戰略佈局的整理。
小米要讓 MIUI 替代 Android,自建生態
MIUI 已形成自己的操作邏輯,用過 MIUI 的人都知道。MIUI V5 作為一個與用戶直接交互的界面,已經非常成熟。MIUI 的發展,在 MIUI 社區已經形成非常健康的反饋 + 更新機制。
所以,Android 內核迭代,於 MIUI 用戶而言,很難有可以 “ 覺查 ” 到的 “ 體驗變化 ” —— 其原因就是,MIUI 的操作邏輯,以及流暢度,都已經足夠統一,和諧。
MIUI App 超市,作為自己的 app 應用市場,基於龐大的 MIUI 用戶群,影響力日趨增大。應用開發者適配小米手機,在未來會是應用調試的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來看一下互聯網活躍度排名,數據來自 “ 友盟 ”。有人會說,這又不是絕對佔有量,有什麼意義?對於開發者來說,不聯網的用戶 = 沒收益 = 非用戶 = 不考慮。
在前十名,唯一能與三星分庭抗禮的,只有小米。
小米手機才發佈兩年,在移動平台領域已經取得先機。目前而言,小米手上有三大優勢:
1. 硬件承載群體 2. 開發者認可度 3. MIUI 已形成完善的自我進化機制
小米現在用的是 Android,在開源社區中——日漸做大,早晚有不甘被縛之日。那麼挖 Hugo Barra 可以看作是一條伏筆,他一定能在小米的戰略蓄勢中發揮重大作用。MIUI 將來必然是雙線開工,一方面在用戶體驗上繼續自我進化,另一方面,對內核備戰,做好 “ 蓄勢準備 ”。
小米需要一個和 Google 斡旋與協調的人
小米現在是 Google 的全球合作夥伴,MIUI 也通過了 Google 的雙項兼容性測試。所以小米對於 Hugo Barra 事件肯定會低調處理,以免樹大招風。但,Hugo Barra 在業界的聲望之高,這個新聞就算小米想壓下來,也不可能壓得住。
但對移動領域 —— 軟件和硬件兩個層面,都會產生影響。
在硬體方面,代工廠雖然只認錢,但是當它意識到小米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必然會在生產線給於更多的讓步。郭台銘親訪小米,就是個活生生的例證。
在零組件供應鏈上,這種 “ 有發展方向,有市場定位 ” 的廠商,也能在供應商那裡獲得更多的談判籌碼。在資本市場上,“ 講好故事 ” 能讓小米獲得更大的現金流,這無疑對小米的全面發展更有利 —— 比如,小米能更加強勢地控制代廠流程,以及零組件流通速度。
在軟體層面,小米兩手備戰,一方面在沒單飛之前與 Android 維持好關係 ; 另一方面,對單飛的備戰做好充分的市場研判 —— 儘管這需要時間、時機。
4.3 的新版 Android,已加入了更多與 Google 帳戶匯成一體的功能,Google 加強對 Android 的控制,必然與以 “ 差異化 ” 為目標的硬件廠發生衝突。比如集成在系統中的虛擬條,就使很多廠商相當不滿。這種矛盾一直存在,而且將來必然會爆發。小米做備戰工作,也是情理之中。
小米會吸收更多人,參與密秘備戰工作,Hugo Barra 不一定主持備戰工作,但這無疑會使參與備戰工作的更有信心。
完善小米團隊,增強小米進入全球市場的能力
為什麼大家會關注這個問題,很大程度歸功於 Hugo Barra 是從美國 Google 前往中國的小米。兩個國家,兩個公司,在大家的印像之中有著巨大的差距,HugoBarra 捨美國而前往中國,捨 Google 前往小米,某些方面顛覆了大家的認知,但是時至今日,很多東西都已改變。原因如下:
1. 任何一家中國公司,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都會思考國際化的事情。未來的中國發展方向是全球化,多樣化,小米是一家中國公司,有自己的思維,但也必須跟隨外面環境的潮流。中國之外的世界是未來成長的重要因素。Hugo Barra 本人比小米目前的管理人員更擅長國家市場和海外業務。
2. 小米的管理團隊是多樣化的構成:9 個人之中,就有五個國外回來的人才,現在又多了一個外國人,與很多公司的人員構成相當不同。Hugo 的外籍身份和工作經驗,很符合小米的多樣化構成原則。公司雇佣外籍員工,未來會越來越普遍,成為新的認知。
(圖片來源:laihiu、laihiu , CC Liscensed)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