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06|回覆: 0

修行和成佛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8-21 16: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成佛的,哪怕自己是一個無神論者。因爲在某些人看來,一旦成佛,便可成爲一位超越生命限制和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尊者。于是,一些人爲了成佛便出家爲僧爲尼,力圖通過一種苦修的方式走上成佛之路。然而事實是,希圖成佛的人很多,而真正成佛的人卻很少。原因一是錯解了“佛”的本意;二是遠離了“修行”的法門。

  佛,梵語爲“覺悟”;成佛,意即成爲有覺悟者。一個人能在覺悟中成長,不斷覺悟到人生的真谛,而又擁有慈悲之心,那便是進入佛的聖境。可惜的是,一些人想成佛,並非爲了衆生,而是爲自己,爲了自己成爲無所不能的尊者,甚或成爲萬物的主宰。這豈不與釋迦的本意越求越遠了嗎?

  要覺悟,並不甚難。“覺”字下面一“見”;“悟”字左邊一個“心”,右邊一個“吾”。吾者,我也。覺悟,就是“看見我的心”。對于“自心”的重新認識,佛學稱爲“開悟”。對于這個“看見自己的心”,用現代的語言來講,就是“認識自己”。然而,認識自己終究是一件難事。要不然,忒拜城外那個人面獅身的斯芬克斯不是通過一個簡單的謎語吃掉那麽多的人;要不然,偉大的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就不會用這則故事來寓意人對自己的認識之難了。

  要成佛,離不開修行。一個人,只有不斷地修行,才能不斷地覺悟,才能打開智慧之門,走入更高的聖境。那種不擇手段賺錢,而又不惜金錢爲佛祖供奉香火的,不是修行,而是一中賄賂,是對佛的玷汙;那種甘于貧苦,摒棄享樂,生活上幾近自戕的人,亦非修行,那是對生命的蔑視,對人生的踐踏。那麽,真正的修行又是什麽呢?我想,作爲塵世中人,應是認認真真地做好自己當下的每一件事,使你每做的一件事都能接近于真理,並與真理産生共鳴。

  最高的修行是無相而修。那就是在你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認認真真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並將這件事情做到位。小的說,比如你吃飯,你就專法于吃飯,把米粒嚼碎,以利腸胃的消化;你睡覺,你就專注于睡覺,以免覺中出現惡夢。大的說,比如你當父親,就要把父親的責任擔當起來;當兒子,就要把兒子的義務盡到;當領導,就要爲下屬盡到領導的責任;當下屬,就要爲領導完成應做的工作。你能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把每件事都認真地做好了,做到位,那你就是在修行。相反,如果離開了對當下每件事的認真,哪又何談修行?因爲,“真”是善的基石,沒有“真”的存在,善又有何依附?只有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的人,才能進入善的境地,才能開啓智慧之門。那些做事不認真的人,他的心是散亂的。散亂的心又怎會去向善呢?不信,觀察看,那些大善者,大凡在生活上都是極爲認真的人。

  一個人,在認真的做事中可以忘掉自我。這正修行中所需要的。學佛的要旨是,要修到變“小我”爲“大我”,才能再修行到從“大我”到“無我”的狀態,那才真正是修到超凡入聖了。在塵世中,一個人如能認認真真地去做好每一件事,認認真真地去對待每一個人,那你便會從對人和事的專注中進入到“忘我”乃至“無我”的境地。陳景潤在心中演題時,忘掉了那個正在走路的“我”而撞到了電線杆上;愛迪生在搞研究時,忘掉了那正在吃飯的“我”,而把面包蘸進墨水瓶裏。人,只有進入忘我之境才能發生出偉大的智慧。

  認真是一種美德,但它不是執著。執著是用一成不變的態度去對待某種事物。它是不流動的水,一旦久了,便會發出臭味;而認真則一種精神,一種用自己內心的真誠去對待當下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的精神。用這種精神去尋找真理的所在,從面實現人與物的內外合諧。它是流動的水,流到哪裏,哪裏就會被沖滌掉汙垢,呈現出真理的光輝。

  一個人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財富的多寡,而在于你能否在人生中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如能,那你的修行便已經不錯,你的生命的質量早已超過他人十倍百倍,甚或千倍萬倍。當你的生命與真理接近並産生共鳴時,它早已蘊涵著佛的偉大了。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5 05: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