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3-7-21 13:13:34
|
顯示全部樓層
冇使去印度咁遠…順德都有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黎爾寬
順德容桂水仙村,在寬闊鵬涌上橫著一棵細葉榕,樹齡已歷130年,奇在榕樹三條活樹根從左岸伸向右岸,形成一座活樹橋。
順德容桂水仙村的鵬涌上,有一座活樹根生長的橋樑,人們稱之為樹生橋。
盛夏時節,我驅車前往參觀,步入樹生橋公園牌坊不遠,看到一株古老蒼勁的大榕樹,屹立在鵬涌岸邊,枝繁葉茂,像一把巨大的綠傘,把河涌兩岸一百多平方米的地方遮得嚴嚴實實。當時烈日強光暴曬大地,氣溫高達攝氏32度,但這裡只有20多度,異常陰涼,難怪附近的村民都聚集在橋上和兩岸的石凳上納涼。
細葉榕樹齡130年
我看到樹榦上掛著一塊牌子,寫著樹名為細葉榕,樹齡130年,是順德農業部門的古樹調查組的專家們確認的標記。我與同行吳順添用鋼尺在樹榦的圓徑量了一下,其周長達四米六。這裡的人告訴我,要看清樹生橋,要從橋底往橋上看。我走進水深過膝的橋底往上望,看見三條活榕樹根,從巨榕樹頭的左岸,並排直往右岸伸去,牢固地種在粗麻石砌成的橋墩上,成了一座活樹橋,人們在樹根上走走跳跳,它紋絲不動,承載力很強。村裡為了方便群眾來往,在活樹根上鋪上了兩米八五寬厚實的坤甸木板,既可行人,又可行自行車和大板車。更為有趣的是,這座橋的橋欄,也是從這株古榕70厘米高的樹榦上長出來的。70年代我來時,橋的兩邊各有一活樹根橋欄,可惜左面的那根已經枯死了,如今剩下右面的仍充滿生命力。
「樹生橋」匠心獨運
這座活樹橋是怎樣形成的呢?我第一次來參觀時,當時年逾八旬的老人梁國賢告訴我,清朝嘉慶年間,鵬涌上這座橋是一座木橋,村裡一位長者考慮到本地不產木材,橋壞了重建困難,於是在涌邊栽種了這株榕樹,樹長大後便在樹頭裡將三條氣根,用三枝空心大茅竹引過對岸的橋墩裡成為橋底,然後又在橋面一米多高處再引一條氣根過對岸的石柱上成為橋欄,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樹生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