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SL888 於 2013-7-16 14:46 編輯
口弦琴,鄂倫春語叫“明努卡”,也叫“天恩共”(意為鐵的聲音),漢語稱“口弦”。是流行於羌族、回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以及雲南部分少數民族)中的一種簧片樂器,是中國最小的民族樂器。這種樂器不僅要靠著空氣的振動來發音,同時還須用手指撥動簧片,再用口形的開合動作,並藉用口風的作用配合發出樂音。構造分琴鞘與簧片兩部分。琴有大、中、小之分,型號越大、聲音越低、越渾厚。演奏時,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琴柄,並把琴身虛含在口中,然後用右手食指或拇指撥動小柄,用小柄牽動簧片條振動而發音。
口簧琴,又稱口簧、口弦、嘴琴,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廣泛使用於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南亞以及北亞)、美洲 、大洋洲以及歐洲,非洲的記錄則相對較少。口簧琴的樂器主體是一個一端固定於框式琴臺上,另一端可自由振動的簧片,樂器演奏者將琴臺置於雙唇之間,以撥動簧片或拉扯一根繫附於琴臺上細繩的方式,使簧片振動發聲,並以演奏者的口腔共鳴產生樂音。
樂器的形態概說
在樂器分類上的位置
泰國竹製彈口簧琴附琴套
由於口簧琴的聲響來源是簧片的振動,因此若依照一般常用,將樂器分為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的分類方式,則口簧難以歸類。而根據現今音樂學上所通用之Hornbostel-Sachs樂器分類法,口簧乃屬於體鳴樂器(idiophone,分類編號 1)下,彈撥體鳴樂器(plucked idiophone,分類編號 12),其分類編號為 121.2。
茲將H-S分類法中,關於口簧的部份節錄於下:
1 體鳴樂器
12 彈撥體鳴樂器
121 框架形式,彈性簧片於框架內振動
121.2 口簧
121.21 自體(idioglot)口簧,簧片從框架上所切出,其根部附於框架上(自體一詞指簧片與框架屬於同一個體)
121.22 異體(heteroglot)口簧,外加的簧片附着於框架上(異體一詞指簧片與框架屬不同個體)
121.221 單一異體口簧
121.222 異體口簧組,數個不同音高的異體口簧結合一組成為一件樂器
H-S分類法中所謂的「彈撥體鳴樂器」,是指該樂器的最主要發聲體為一或多個一端固定之彈性簧片,然而所用「彈撥」一詞,並不適用於以拉動細繩致使簧片振動產生聲響的口簧種類。
有些音樂學者如1943年曾至台灣本島進行音樂調查的日本民族音樂學家黑澤隆朝認為,H-S分類法中,將口簧琴從形態學觀點區分為自體口簧及異體口簧的方式並不十分恰當,而另採演奏方法為標準,劃分做彈口簧以及繩口簧(黑澤使用的日語原文做「彈き口琴」與「紐口琴」)兩大類。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