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文明是種進化,儘管適應,別制止它」聽着10年前Shine的《燕尾蝶》,似乎新舊衝擊下,都市成長只能選擇捨棄不能共存,不過來到奧克蘭的帕內爾(Parnell)老區卻有另一看法。作為早期殖民時代社區的它,仍保留着大部分英式建築,卻一點也不古板老氣,固有的教堂和民族紀念品店外,同樣不乏新派畫廊和個性商店,新舊交融,活化整個社區!
教堂也移民
先不談今日的變遷,帕內爾早在1877年已有洋人居住,並肩負着與原住民毛利人文化、生活融合的重任。而作為奧克蘭第一所聖公會(Anglican)教堂的Holy Trinity Cathedral ,則有着重要的代表性。
單從外貌,已能看出教堂明顯地分成兩期,後方的紅磚外牆建築,早於1849年建成,甚有莊嚴的英國風味,而位處前方的,則是1991年由新西蘭設計師Richard Toy設計,以木材興建代表熱愛自然的毛利人,兩旁8片的彩繪玻璃窗,一邊代表白人、一邊代表當地原住民,寓意雙方融合共處。至於另一旁以全木建成的St. Mary's Cathedral Church,則於1982年由南島的基督城「移居」至帕內爾,是當地重要的地標。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