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麥、調和威士忌各自位於天平的兩端,像藝術作品的鑑賞,愛好者的主觀論定讓純粹與混搭,各據一方。 在台灣的威士忌市場,可概分為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純麥威士忌(Blended/Pure Malt Whisky)以及調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三大消費區塊。
在過去,此三類產品在消費者接受度上,可以說是一個M型社會的小縮影:
單一麥芽威士忌由單一酒廠生產,每家酒廠各有特色,因此獨有風格相當強烈,由於價位帶偏高,在市場中較能吸引高收入、高品味且強 調個性的消費者。 調和威士忌將麥芽與穀類威士忌調和成平衡滑順的口感,產量大且價位較低,最能吸引一般大眾;純麥威士忌則調和了多種單一麥芽威士忌,說穿了就是把調和威士忌中的穀類威士忌成份去除掉的產品,這類產品介於單一純麥與調和威士忌之間,論風格與個性,比不上單一麥芽威士忌,論平衡及層次豐富度,又無法與調和威士忌相互比擬,加上價位處於不高不低的尷尬地帶,因此較難獲得消費大眾認同。
多數暴力下的迷思然而隨著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風行草偃,消費者漸漸才認知了調和威士忌中混有低成本的穀類威士忌,加上單一麥芽威士忌進口商極盡能事地拉高麥芽威士忌與穀類威士忌間的差距,霎時間台灣市場吹起了純麥風,但單一純麥威士忌又因為價格過高,並非人人消費得起,因此價位帶介於單一麥芽與調和威士忌間的純麥威士忌便趁勢竄起,成為台灣消費者的新歡,更讓台灣市場充斥著「純麥高於調和一等」的錯誤飲酒觀念。
其實純麥威士忌與調和威士忌間的最大差異,只差有無添加穀類威士忌,任何一款調和威士忌,只要將穀類威士忌的成份去除,就成了純麥威士忌。相較之下,調和威士忌所使用的原酒元素,還較純麥威士忌複雜。 行家都知道,威士忌是一門講究調和的藝術,就一名調酒師而言,要成就一瓶調和威士忌,難度比調出一瓶純麥威士忌還難,因此蘇格蘭當地受人敬重的大師級調酒師,其成名作及代表作,往往都是調和式威士忌。
在蘇格蘭人的眼中,純麥威士忌與調和威士忌只是不同種類的威士忌,兩者間並無等級之差異,因此兩者的正統稱呼很相似,一個是Blended Malt Whisky,另一種則是Blended Whisky,全部都是多家酒廠產品調配出來的威士忌。而台灣消費者之所以普遍認定純麥威士忌比調和威士忌高一級的原因,在於麥芽威士忌與穀類威士忌的製造成本及生產速度差異。
生產一桶純麥威士忌原酒的時間,約可生產750桶的穀類威士忌原酒,而同樣是一桶原酒,麥芽原酒的成本是穀類原酒的三倍甚或更多,而消費者就從這裡開始產生謬思。穀類威士忌雖然生產速度快,兼且成本低廉,但這並不代表穀類威士忌的品質一定低劣,一桶好的穀類原酒,價格往往會比劣質的麥芽原酒還要高, 因此,我們並不能因為「穀類威士忌」的添加,來論斷調和威士忌的品質必劣於純麥。
難解的選擇題 純麥與調和威士忌哪種比較好喝?比較高級?事實上,讓兩者互比高低,就像爭論清燉和紅燒牛肉麵哪個美味一般,毫無意義。
某些偏好純麥的人會說:
純麥威士忌只使用麥芽威士忌原酒,穀類威士忌則是工業時代才出現的產物,因此 純麥威士忌比較合乎傳統。
而調和的支持者則認為:
調和威士忌是調和師所造就的極致藝術,高檔威士忌最講究的複雜度及層次感,調和威士忌的表現甚至比單一純麥威士忌還要好。
純麥威士忌雖然產量較少,但馥郁具特色的香氣,讓消費者忠誠度始終居高不下,而調和威士忌擁有超越純麥的豐富層次,加上高產量低價位的優勢,一直以來都有穩定的銷售,兩者位於不同的基準點上,不能將其相提並論。
在威士忌的世界裡,任何一種類別的產品,都可以比較出其高下優劣,但不同類別的產品,根本就是無從比較起,硬要比較不同類別產品的等級高低,非常之沒有意義。
相信你的舌頭在行銷掛帥的年代,往往能讓一款平庸的威士忌創造出亮眼的銷售成績,特別是在酒類知識不算普及的台灣,消費者容易被美好的產品形象所蒙蔽,喝下自己也覺得不好喝的威士忌,在洋洋得意自己品味高尚的同 時,卻不願意讓味覺有表態的權利。
到最後,消費者盲目追求所謂的大品牌,卻不知「所飲為何物」,其實台灣絕大部份的消費者在做盲目試飲 時,根本就無法分辨單一純麥、純麥與調和威士忌間的差別,大夥兒一股腦用酒標來取決產品之高低優劣, 淪為用視覺飲酒的盲目消費。
「味覺麻痺」是酒類知識貧乏的副作用,消費者應該要清楚知道的是:
喝的是什麼酒、為什麼喝、如何喝才 正確、以及喝酒的正確場合與時間,當然,也可以選擇喝得不明不白、開心就好,但這絕對無助於知識的累積與品味的提升。
沒有嘗過純麥威士忌該如何體會單一純麥的極致純粹?沒有試過調和威士忌的平衡之美,該如何定義純麥威士忌的獨特風格?用舌尖感受未知,才能累積威士忌的豐富里程。
來自: iPhone客戶端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