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996|回覆: 4

王岸然: 港人絕無愛國責任 / 香港人當然不等於中國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8-8 02:0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vincen_k 於 2012-8-8 02:49 編輯

同場加映:
GCD有何顏面要求南洋華僑認同中國人?
http://141hongkong.com/thread-1017649-1-1.html


香港人絕無愛國的責任,年輕人自然也沒有接受「認識中國、培養愛國情懷的國民教育」的責任,因為香港人絕不等同中國人。

大家打開香港或是澳門的《基本法》一看,便知香港人與澳門人在憲制上的定義是居民而非國民,這是兩個絕對不同、可以清楚區分開來的觀念。這是為何筆者與別不同、可從基本謬誤上反對推行任何「國民教育」的原因。

筆者絕對沒有鼓吹中國人不愛國,但在香港人理所當然不等同中國人的前提下,要在香港教育制度之內加插國民教育,會在年輕人之間製造族群分化,這完全違反社會和諧的前提。京官想在香港推行這一政策,極為愚蠢。

港人愛港 已經足夠

古往今來的專制政體能否保持開明,視乎專政體制之內能否有下情上達的途徑,還是上位者有了決定之後,下面對錯照跟;不幸的是,在國民教育這一議題之上,香港的建制派選擇「對錯照跟」的不負責任決定。

在這一情況下,能阻止專政者走上錯誤道路的,只有人民。亦所以,肯在本月29日走上街頭、反對國民教育的香港人,才是真正愛國的香港人。梁振英與民建聯的頭頭沒有旗幟鮮明地反對中央錯誤的政策,是置個人權位的利益於國家利益之上的自私行為,亦是不愛國的行為。

本欄〈港人非國民 何須搞「教育」〉(去年5月25日)〈香港人當然不等於中國人〉(今年1月4日)兩文,筆者已經詳細解釋「香港人並不等同中國人」的法律理據,未見有任何中國法律學者能夠作任何反駁,因為這是不爭的事實,亦是起草《基本法》時的原意。鄧小平沒有要求港人愛國,香港人只須愛香港便已足夠,香港人能令香港繁榮進步,政治開明,甚而走向民主,就是對中國最大的貢獻。

可惜,世上任何官僚系統之中,總有一些為了證明自己的重要而興風作浪的低質素人物,「二十三條」如是、硬搞國民教育亦如是,香港人為己為人為國家,有必要站起來反抗國民洗腦的教育政策。

為己,是指八成中國籍香港人,大多數人的下一代既不出外留學,起來拒絕黨八股對年輕人的洗腦,是為下一代着想。為人,是為非中國籍的香港人。香港人,包括英美澳加在港定居的白人,包括印巴裔和南亞裔的人,包括東南亞、星馬泰印在港華僑的第二代華人,還包括八十年代因回歸問題的大量移民而回流香港的下一代人。

2006年人口統計的資料顯示,非華人的外籍港人已經佔人口百分之八,總數非中國籍但是香港人的下一代,恐怕已高達百分之十五至二十。香港政府在中央的指示下,是否都希望逼這些年輕一代入讀國際學校?世上所有多族裔的國家,都極力希望不同族群能團結一起,焉有人蠢到自己製造內外有別的分化?

愛國港人 已經太多

香港有別於國內城市的珍貴之處是,香港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城市、國際地區,是國際社會的一員,有多元文化和語言,有國際級數的專上教育。從教育的基礎上推行國民教育,結果是要令香港數十年後與大陸的主要城市同質化,想出這個政策並執意推行的人,是誤國的領導人。

香港人關心「六四」、關心李旺陽,經常以井水犯河水並視為理所當然,已經證明華裔的香港人十分愛國,港人在反共之餘,對這種關心國是的情懷倒是十分自豪的(城邦論者陳雲除外),亦視為理所當然,這已經十分足夠;在專政者看來,港人愛國不是太少,而是已經太多。GCD想推行的,是藉愛國之名推行愛憲的教育而已,簡單地說,這個構想從一開始就是不自量力,自找麻煩。

洗腦目的 已經明言

對崇尚法治的香港人而言,極不喜歡國內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套弄虛作假的作風,不喜歡時,會拒絕接受,這是原則問題。據《基本法》承諾,香港的教育政策是香港人自治範圍之內的事,香港人只要站出來,清楚地拒絕接受,憲政上特區政府就只應收回,別無他選,因為這是港人治港的原則所在。

梁振英一直避而不談,因為他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很高,知道矛盾所在,只是已經承諾中央,不能不硬推而已。可惜,吳克儉與羅范椒芬全無水平,恐怕無法幫特首軟銷這一政策,兩人皆聲稱國民教育不會是洗腦教育;但明明去年5月中聯辦的郝鐵川部長早已明言愛國教育就是洗腦,就是「活腦」的教育。到這一刻,還想誤導港人,企圖蒙混過關,把政策造成既成事實,港人又焉會這樣容易受騙!

筆者除了在這裏呼籲港人周日要上街反國民教育之外,亦要率直地表達我對教師、代表八萬教師卻長年累月遭到政黨騎劫的「教協」的極度失望。筆者去年已經呼籲教協、特別是張文光要有所行動,但政客根本又在上演表面反對、實質讓它在反對聲中順利通過的把戲;不盡力已屬可恥,還要藉事件抽取政治本錢。

結果是,由八萬名教師組織的教協在四十名中學生面前變了道德的侏儒。教協呼籲教師簽什麼「良心憲章」,拒絕授課,這算是什麼的良心?學校當然可以外判這科予校外教學團體授課,教師到時置身事外,坐視學生受害,這就算有良心嗎?這根本是道德侏儒中的侏儒!




■吳克儉(右)強調「國民教育科」不存在「洗腦」,並須於今年9月至2015年推行所謂的三年「開展期」。 (資料圖片)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02: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vincen_k 於 2012-8-8 02:36 編輯

2012年1月4日

王岸然
香港人當然不等於中國人

各位請打開《基本法》一看,當中香港人有清楚定義——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居民之中,「包括」中國公民,但並不「等於」中國公民,這其實是清楚不過的。香港人是包括英、美、澳、加人,包括東南亞各國僑民、包括印巴裔和南亞裔人,但絕不等同中國人。

身為來港已經三年的官員,郝鐵川已經不是第一次鬧笑話;身為前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的郝先生,他的冒失和不精準發言,恐怕也令中國的法學界和學術界不光彩。涉及法律定義和基本國策的問題,是不容出錯的官員以「個人意見」為理由來遮醜的。

立法原意 避開「愛國」

郝鐵川回應鍾庭耀民調中的「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只有17%」時說:「承認自己是香港人,理所當然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了」;更反問「香港人不是中國人,請問是哪國人」?

這不單是個大笑話,而且反映出身為宣傳部長的郝鐵川沒有看清楚《基本法》,或是根本就看不明白;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把全港8%的非中國籍人歸類為中國人。

去年5月25日,筆者已在本欄的〈港人非國民 何須搞「教育」 〉一文中指出,《基本法》沒有「國民」這一個中國憲法中使用的詞語,所以不應全面硬性推行國民教育,因為這將在為數不少的非中國公民之間造成分化。

更由於筆者是少數由1986年《基本法》起草開始便留意和評論的資深評論員,所以知道當年的立法原意,根本是要避開「愛國」這一問題;要怪,請愛國的宣傳部長先怪責當年現實辦事的《基本法》委員,包括一眾遠比郝部長更權威的中國法律學者。

筆者之所以清楚,皆因當年多次在本報撰文批評這些草委不愛國,全世界的憲法(包括GCD憲法和民國憲法)均有條文規定要在學校推行愛國教育,但我們的《基本法》沒有這一要求。

亦所以,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從來都是一個不可以迴避的問題,這大概要等到2047年《基本法》這部漏洞百出的小憲法廢止為止。

教育當局 無中生有

在新高中的通識課之中,港人的身份認同是一個重要課題,寫在教育局所編撰的「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亦所以是全港中學生必須學習面對的問題,正常地會出現在今年的試題之中。課程要探討的問題包括:

一、香港居民的身份是怎樣形成的?

二、香港居民在何等程度上視自己為本地市民、國家公民和世界公民?他們的身份認同是如何形成的?

三、在日常生活中,港人如何受到對自己身份認同的影響?

四、香港居民的本地、國家和世界不同層次的多元化身份之間有何關係?

五、不同的社群如何發展身份認同?

六、對香港的居民來說,多元化身份有什麼意義?為什麼?

上述是政府教育當局硬性規定所有中學生必須思考的問題。若說鍾庭耀「不科學」,恐怕也是在批評香港教育局一眾高官頭腦不科學,「香港人既是中國人」這樣簡單的一回事,教育局為何設計了這樣一套無中生有的課程,逼所有學生教師思考和討論一個不存在的問題?

抑或是,其實鍾庭耀與其他香港人皆很科學、很現實地看問題,只是一位來港幾年的京官沒有科學的實幹精神,不看數據,只抱教條辦事,隨意上綱上線,以為寧左勿右就是當官之道?

港人應否把針對港官的社運應用於京官,發起簽名運動,請中央調走這位失職的宣傳部長?

少數民族 應受尊重

請郝部長看清楚香港人口的數據。據2006年香港人口統計按國籍劃分的人口,中國香港居民佔六百三十七萬四千多,佔人口92.9%,其他民族主要包括英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國、尼泊爾、日本、美國、加拿大等等,作為一個進步社會,要懂得尊重少數民族。

上述按國籍劃分的數據,顯然沒把持有雙重國籍的香港人計算在內。由於中國《國籍法》不承認雙重國籍,取得居英權的五萬個家庭和九七前後移民再回流的數十萬人,會佔香港人口的10%或以上。大家都是香港人,這從來不是問題,但他們還算是中國人嗎?他們對中國理所當然有認同的問題了。

所以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是身為共產黨人、黨國不分的京官所無法明白的;但當你要負責處理香港事務之時,總應該學學吧,總應該用心站在香港人的現實角度看問題吧?香港人在香港安身立命,認同香港人的身份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願意認同中國人的身份,不是數典忘宗,而是因為對現政權的不認同。

最不認同的是,現政權對人民的不尊重,在各省市的官員如何殘民自肥,我們還只是在電視上看到;一個派來香港的官員,其言行卻立刻令港人感同身受。從今天起,香港人只會更認同香港人的身份,更加不認同中國人的身份。




■香港人不願意認同中國人的身份,不是數典忘宗,而是因為對現政權的不認同。(資料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02:33: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vincen_k 於 2012-8-8 02:37 編輯

2011年5月25日

王岸然
港人非國民 何須搞「教育」

我們的社會精英在評論國是港事之時,經常在遭受誤導的謬誤情況下,以錯誤的基礎討論錯誤的議題,從而推論出錯誤或是謬誤的結論。

政府近期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的諮詢文件,人人皆以為影響深遠,於是抱持抗拒的心態和反對的立場,從這個基礎上,堆砌出這樣那樣的理由,這些理由皆是技術性——例如在現有又繁又多又新的課程內再加國民教育,還要一兩年後全面推行,學校沒有資源,學生沒有時間,教師又吃不消,云云。

另一反對理由則全城同意,就是不要為年輕一代進行洗腦工程。這個論說經中聯辦郝鐵川部長在網上發表幾句偉論後,便已成結論;管你包裝為「活腦」,還是一如西方國家的愛國洗腦。

我倒替泛民政客、特別是張文光高興了,這事件完全可以包裝為教育界的「二十三條」。有什麼政策比教條灌輸更違反普世的教育理念?要放棄教協照顧而出戰直選的張文光,今次要好好把握議題搞作了。

香港人不一定是中國人

筆者所指的最大謬誤,是港人根本不應接受任何形式的愛國教育,因為港人的身份不等同中國人,港人也不一定是中國人,請問中港政府有何政治上、憲法上或是道德上的理由,要求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之內強加愛國(中國)教育?

整件事的源頭,幾乎可以猜到是來自北京對港事務官員的構想;港府則由上而下只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提出諮詢文件,反正有建制派在,立法會要在「原則上」同意這份諮詢文件的「精神」不難,泛民政客也不敢在原則上反對愛國吧?泛民主流今天根本是在爭取愛國的光環。

這是資深評論員如筆者,才知道謬誤之所在、謬誤之嚴重性,因為筆者早於八十年代《基本法》的草擬過程中,已在本報發表過評論;我曾經多次指摘草委不愛國,GCD也不愛國,因為《基本法》的草擬文件中,並無要求港人愛國及進行愛國教育。

今天的京官恐怕年紀輕,不大了解當年往事。當年筆者批評主管《基本法》的草委和官員不愛國,無人能夠反駁,因為那是事實。今天的京官,莫名其妙地提出要香港推行愛國教育的想法,則是不明白一國兩制的根本精神所在。

郝部長身為法律學者,絕對沒有講錯,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會將愛國教育寫入憲法作為一項國策,教育官員必須執行。中國憲法之中列明,「國家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教育」(第24條);中華民國的憲法亦有愛國教育的條文,幾乎所有成文憲法的國家都有要推行愛國教育的憲法要求,這是基本國策所在。

不過,香港和澳門的《基本法》,並無要推行愛國教育的條文。

中國憲法並不引用於港澳,這是眾所周知的。筆者不想說京官今天是違反《基本法》,只想說你們根本不理解《基本法》與一國兩制的精神所在。鄧小平時代的國策,並不重視香港人回歸之後的國民身份,香港人不須回歸當國民,只須繼續當港人。

請翻開《基本法》看看,港人只有「居民」的觀念,這觀念與「中國公民」並存,但沒有「國民」的寫法;沒有國民,請問為何要搞國民教育?這就已經違反了《基本法》只想談「居民」、不想談「國民」的精神了。

鄧小平是實用主義者,當年輕鬆簡單就放開了偉大強國的子民必須愛國的要求,香港人只須繼續愛香港,以香港人為榮就皆大歡喜。

今天的京官則好大喜功,結合香港一些販賣愛國的投機人物,於是重提寫《基本法》時對愛國教育的故意忽略。只是,有想清楚利益關係乎?有認識清楚歷史與現實的各項情況嗎?

為年輕人製造分化

香港的現實是,有相當重要的少數人不是中國人,只是香港居民。筆者一時沒有具體數字,香港有多少人曾經移民而回流,數十萬人總有吧,這些人及其子女,就算在港出生,已經不具有中國籍;香港的「外國人」是很多的,絕不單是白人,而是包括據中國《國籍法》之下的華人——包括在港不少星、馬、泰、印尼及其他東南亞華人,以及他們在港出生的下一代。

周恩來早於1955年的「萬隆會議」已對華僑表明,他們已經不再是中國人,他們的子女也不是。1982年的《國籍法》不容雙重國籍,這些早已移民香港的華人的下一代,從來只有香港居民的身份,沒有中國人的身份。

移民者、華僑、歐洲人和南亞裔人的子女,據香港適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皆不是中國國民,而只是香港居民,那為何他們要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接受國民教育?如果要安排豁免制度(不得不作此安排),則會在年輕人之間造成分化——你們是外國人,所以沒資格接受國民教育,你們這些外人理應少理港事國是;還是,我身為高級華人,不須如你們受這些奴化教育?

香港人就是香港人,不分中外,不理是否沒有中國籍的華僑,大家一同關心香港,參與香港的社會建設和政治,不是很好嗎?誰人要搞分化!



■香港有很多「外國人」的子女均不屬中國國民,根本不須接受中國國民教育。 (資料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60

主題

5666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2-8-8 06:04:56 | 顯示全部樓層
vincentman 發表於 2012-8-8 04:18
回復 vincen_k #3 的帖子

引用:"香港人不願意認同中國人的身份,不是數典忘宗,而是因為對現政權的不認同 ...

可惜對大部份英籍港人來說...
神女有心,襄王無夢....兩岸四地竟無一可安心立命之所...
得不到的東西是最珍貴的...就讓心靈漂泊的港人將最珍貴的留在心中...傳給下一代..(另類洗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3600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2-8-9 05: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出沒注意 發表於 2012-8-8 06:04
可惜對大部份英籍港人來說...
神女有心,襄王無夢....兩岸四地竟無一可安心立命之所...
得不到的東西是最 ...

香港人,
大部份都是英籍港人?

那個英籍港人,
還需要理所謂,
神女有心,襄王無夢?

香港人不想若當中國人,
兩岸四地竟無一可安心"身"立命之所?

何不問秦始皇,
是先有中國人?
還是先有中國共產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4-29 09: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