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2-7-29 14:35: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eser 於 2012-7-29 14:41 編輯
回復 奸爸爹 #42 的帖子
我想有無被迫無法用主觀來判斷 但歷史可幫助我們還原真相
1978年12月「台美斷交」,國民黨政府為了怕外交的挫敗轉化成選舉的挫敗,將原定於該年年底舉辦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額補選凍結,使當時的「黨外人士」參與政治的管道被封閉,乃轉向街頭運動。
1979年12月,「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舉辦「人權大會」,結果卻變成一場警民衝突的流血事件。在新聞局跟警總的控制下,所有媒體一面倒地指責參加這場運動的人士為暴民。然而,這件事卻馬上引起美國的關切,特別是國會中關心台灣事務的參眾議員。台灣在失去美國行政部門的友誼後,無法承受再失去美國國會支持的代價。
不久,1980年2月28日,在情治機關的嚴密監控下,又發生林義雄先生的母親與三名幼女被人刺殺的慘案(僅長女林奐君大難不死),遂引起美國國會更嚴厲的警告。在國際壓力下,國民黨政府被迫將「美麗島事件」的當事人做公開透明的審判。其結果,大多數公民傾向同情這群「黨外人士」。這也是情治單位幫了國民黨政府的倒忙!
1984年又派遣黑社會(竹聯幫)人士前往美國殺害已經歸化美國的「江南」(本名劉宜良,著有『蔣經國傳』,此際又正要出版蔣的死對頭吳國楨的傳記)。美國聯邦調查局很快查出兇手到底是誰,並確認背後有國民黨政府的情治系統操作。為了保命,殺人兇手在美國的朋友抖出「蔣孝武(蔣經國次子)就是謀殺江南的元兇」。這個結果當然震撼到台美雙方高層。特別是蔣經國長子蔣孝文久病,次子蔣孝武本來是被視為蔣家政權第三代接班人的。牽涉到了殺害美國公民的案子,不但讓國民黨政府火燒眉毛,也打破了蔣家家天下的傳統。蔣經國乃將蔣孝武外放新加坡,並且公開表示:蔣家的人「不能也不會」競選下一任總統。
1985年,「十信弊案」爆發,許多政府高官都有涉入。本案引起台灣金融大亂,許多商社因資金緊縮而倒閉,人心動盪不安。為了挽救政府形象並安定社會民心,蔣經國便進一步大刀闊斧改革
不知奸兄看完上述資料之後覺得蔣是否有被迫?
願聞其詳 |
|